0016、面对失败

    昨日正午,在福寿宫御榻上歇息的新皇齐野听到了一个炸烈的消息:落败的林总兵率护卫弃营而逃,大军群龙无首,溃散大半!”

    齐野猛地从御床上站起,难以置信的震惊与滔天怒火,让他浑身发抖。他愤怒而嘶哑:“林涛!你这个懦夫!当初是谁在朕的面前拍着胸脯说‘五日内击退后凉大军’?

    齐野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没有震惊,只剩冰冷的杀意。他命御前太监:“传朕旨意,革去林涛大元帅官职,列为钦犯,全国通缉,凡遇之者,可就地格杀!”

    御前太监正欲转身却见林涛衣冠不整地走宫内,见新皇齐野正愤怒地站在地上他马上匍匐于地,三叩后他带着哭腔道:“臣林涛,拜吾皇陛下:臣统兵北征,御敌于阴山之麓,遭后凉军的夜袭,我方将士多有伤亡,军械粮草损耗无数。臣怀揣败绩,伏请圣裁。”

    齐野见林涛衣冠不整,狼狈不堪,龙颜铁青,声音如惊雷滚过:“林涛!你还有脸来见朕?!出征前你一身玄甲,拍着胸脯立誓“不破敌寇,誓不还朝”,朕信你忠勇,将二十万大军托付于你,结果呢?你竟将朕的将士,将朕的疆土,都败在了阴山!”齐野怒不可遏,指着身下的林涛,“你丢了朕的半壁江山,朕如何维系后夏的政权?押下去!关入天牢,待朕与众卿议后,再定你的死罪!”

    林涛见齐野怒不可遏,知自己难一劫,但生死关头他还想救自己一命:“陛下息怒!臣罪该万死,臣不敢求陛下宽恕,只求陛下容臣说一句掏心之言,臣求活,非为贪生怕死,非为苟全性命,只为能再上北境,以残躯赎败军之罪,以余生护陛下疆土!臣愚钝无能,碾碎百姓信任,阴山折戟,让十万儿郎埋骨荒野,让老妇哭子晕厥城门,此等罪孽,臣百死难赎!臣也想过在残营中自戕谢罪,可每当闭眼,便见阵亡将士的英魂在阵前徘徊,见后凉骑兵踏过我军防线的烟尘。臣若死了,谁去弥补臣闯下的祸事?

    “陛下慧眼识才,朝中定有比臣更善用兵之人。新将赴任需时日熟悉敌情,而后凉年内必再犯,这间隙里的风险,臣不敢让陛下与边关百姓去担!臣求活是想带着残部当先,哪怕只是为大军探路、挡箭,哪怕战死在下次冲锋的阵前,臣也能少赎一分罪!”

    “臣不敢求陛下免臣死罪,只求陛下给臣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若陛下容臣,臣愿即刻卸去所有官阶,换上普通士兵的甲胄,去北境最苦寒的哨所戍边。”

    齐野凝视伏地的林涛,方才的震怒稍缓,语气却仍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林涛,你丧师辱国,辜负了十万将士的性命,辜负了边关百姓的信任,你愧不愧呀!你有何脸面求生?朕不给你留官阶,不给你配兵马,只给你一个“戍边卒”的身份,去阴山最北的“断云寨”哨所。你去那里守着,日日看着你曾败过的疆土,夜夜听着后凉的马蹄声,好好想想你当初是怎么输的。起来吧!今日起,你便不是“林元帅”,是“戍边卒林涛”。明日一早,你就离京去断云寨。

    林涛撑着手臂起身,膝盖因跪得太久而发麻,踉跄了一下才站稳。

    他想起皇帝说的 “十万将士的性命”,想起城门外哭晕的老妇,此刻活着,不是“解脱”,是“更重的赎罪”。断云寨的寒风能割破皮肉,积雪能没到腰腹,可这些苦,哪里比得上阵亡将士埋骨荒野的痛?哪里比得上他们家人日夜牵挂的熬?他抬手摸了摸腰间,将帅印双手举过头顶。从今往后,再没有“林元帅”,只有“戍边卒”,只有一个用余生偿还罪孽的败将。

    齐野让内侍接过帅印然后吼道:“滚!我不愿意再见到你,永远!”

    走出大殿,冷风从宫门缝隙里灌进来,吹得他打了个寒颤,却也吹散了殿内残留的紧张。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命,不再属于自己,属于断云寨的哨所,属于北境的疆土,属于所有等着他赎罪的人。

    秦江月回到军营时,看到空落落的营房,秦江月眼睛湿润了。多惨啊!二十万大军,刚刚扎寨就被后凉军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是敌人太厉害还是我们的军队太弱?这是什么统帅?士兵们都在坚守时他却提前逃了回来,他的命就这么值钱吗?他好意思回来吗?他如何面对朝庭对他的信任?如何面对父老乡亲们的期望?

    很久,他躺在官属的床上,心头掀起万丈波涛,他满脑子都是十里河的营寨被焚烧后的惨状……他们的后凉军就这么不堪一击,令本是齐整的大部队像一般散沙被呼延况像秋风扫落叶一般?

    时隔四年,逃回阴山漠北的呼延况为何如此厉害?为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了后夏的主力部队?

    呼延况抓住战机,不给后夏喘息的机会,这是他成功的原因。

    秦江月既心痛又惶恐,他似乎觉得呼延况有可能像风一样很快就会飞到他们所在的营房。那些空荡荡的粮囤,还能支撑几日?国破家亡即将到来。他欲哭无泪,此时,他想到了那个被冤杀的苏越,一位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不是马革裹尸在保家卫国的疆场,而是含冤死于自己人手中的屠刀下,这份悲怆与气愤,足以让天地为之变色,让后世为之扼腕。他曾凭一己之力扛住外敌入侵,让边疆百姓免遭战火,曾用赫赫战功换来朝堂安宁,让皇室安稳坐享太平,可最终,却落得个 “谋反”的罪名,连一句辩解的机会都没有,连一具完整的尸骨都难以留存。这样的冤死,不是简单的“悲剧”,而是对“忠勇”二字最残忍的践踏,是对 “公道”二字最彻底的亵渎。

    最让人怒不可遏的,是冤死背后那个肮脏的交易——劫军饷。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将黑的说成白的,将忠的说成奸的。“功高震主”的无端猜疑,惧怕“谋反”的皇帝通病,让没头脑的皇帝蒙蔽了双眼,竟连“当面对质”的机会都不给,一道圣旨便定了他的死罪。这样的昏聩与冷酷,比敌人的刀剑更加恶毒。

    而这场冤杀,伤害的远不止是大将军一个人。对朝堂而言,失去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就像断了一条臂膀,遇外敌入侵无人能扛起重任,最终只能让国家陷入危难;对军心而言,大将军的冤死会让将士们寒心,连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都落得如此下场,普通士兵又能指望什么?此后再上战场,将士们难免心存顾虑,不敢再拼尽全力,这对军队的战斗力,是毁灭性的打击。对民心而言,大将军是百姓心中的 “守护神”,他的冤死会让百姓对朝廷失去信任,连英雄都保护不了的朝廷,又怎能指望它保护百姓?

    只愿世间再无“英雄蒙冤”的悲剧,只愿每一份忠勇都能被善待,每一份功绩都能被铭记这不仅是对逝去英雄的告慰,更是对“公道”二字最好的守护……

    身心俱疲的秦江月在床上足足躺了一夜,这期间他滴水未进,从火堆里逃出来的他像换了一个人。他不想再这样委屈地活着,他不想再看到忠善之辈任人宰割……可是,他有什么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乃至国人的命运呢?他想不出来,他头痛欲裂。

    第二天的早晨,他看到军营里回来了不少士兵。清过清点,大约有八万人。这八万人是见势不好逃亡回来的。也有一些伤势不重连滚带爬回来的伤员。参将作了统计,逃回来的与受伤的加在一起九万人。在前夜的战斗中死了大约十一万人。

    得知林涛已去昭阳殿向皇帝请罪,结果可想而知。他不知道林涛被革职之后,何人来挑这个大梁?在他的心目中,能与呼延况匹敌的人似乎没有。

    他愁死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元英不错,请把《元英》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元英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