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9、晋阳失守

    辰时三刻,后凉发起第十三次总攻,数十架攻城锤如巨兽般撞向南门。那道被撞击三日的城门,终于在一声震耳欲聋的撕裂声中崩裂。后凉士兵如潮水般从缺口涌入。

    城上疲兵再战的士兵们,此刻已无任何退路有的士兵手臂中箭,仍用单手挥舞长枪;有的士兵腿部被砍伤,便坐在地上用短刀刺杀敌人;甚至有年轻士兵抱着敌兵一同跳下城墙,坠入城下的尸堆中。

    百姓的恐慌奔逃:城内百姓听闻南门崩塌的巨响,瞬间陷入混乱,老人拄着拐杖踉跄奔跑,孩童在人群中哭喊着寻找父母,妇人抱着包裹躲进街巷角落,却仍难逃被踩踏的风险。

    入城后,晋阳城的街巷沦为战场,守军与百姓的零星抵抗,在绝对实力差距下显得格外悲壮。残余两百名轻骑兵,在主街组成最后一道防线。胯下战马因多日未进食而虚弱不堪,却仍奋力冲锋,试图阻挡后凉的推进。一名骑兵被敌兵的长矛刺穿马腹,他翻身落地,挥刀砍倒两名敌兵后,终因体力不支被乱刀砍死。另一名骑兵保护着几名百姓向巷内撤退,却被后凉兵的弓箭射中后背,临死前仍将百姓推向安全角落。这种零星抵抗如风中残烛,不到半个时辰便被彻底击溃,主街两侧的房屋燃起大火,浓烟滚滚,遮蔽了整个天空。

    防御史将被几名亲兵护送至县衙,他看着窗外的火海与哭喊,深知城池已无法挽回,于是拔出佩剑,面向京城方向跪地叩首,说道:“臣未能守住晋阳,有负陛下信任,唯有以死谢罪!” 随后横剑自刎,亲兵们见守将殉国,也纷纷拔出佩刀,冲向追来的后凉士兵,最终全部战死。县衙很快被后凉兵占领,守将的尸体被敌兵拖至街头,头颅被砍下挂在城门上,成为晋阳城失守的屈辱标志。

    就在这时,陆承业率领的援兵赶到了晋阳城南,但这时,晋阳城已被后凉军占领。城墙上与城门口是穿土黄色战袍的后凉兵在把守。

    陆承业惊住了,在接到皇上的圣旨后他一分钟都未耽搁,马不停蹄,却没有来是及解救晋阳。大队人马停歇后,他下令:“传,到十里河扎寨。”

    陆承业觉得他们只能这样了,只能再从后凉军的手中夺回晋阳。

    齐丰与前军提督看到城头飘扬的黑色狼旗既震怒又失落,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只怪他们的行军太慢了,不然的话晋阳城一定能抗到援军的到来。

    队列里传来细碎的骚动,一个年轻士兵扯了扯身旁士兵的衣袖,声音发颤:“哥,那…… 那不是后凉的旗吧?咱们…… 咱们来晚了?”哥哥没应声,只是盯着晋阳的南城门,眼眶泛红。他的弟弟去年被征入伍,就是晋阳城的。可现在,连城门都换了主人。

    后军的辎重兵们在距晋阳城一百米远的时候停下了脚步,他们不明白本是十万火急的急行军为何突然停下了,他们的潜意识在告诉他们:晋阳失守了!原本车上的粮食是送给晋阳守军的,现在却不知道该卸在哪里。一名辎重兵蹲在地上,双手抓着头发,低声嘟囔:“走了大半天,没日没夜地赶,就为了送这些粮…… 现在城没了,守军…… 守军怕是也……”话没说完,就被旁边的军需官喝止,可军需官自己却转过身去,偷偷地抹了把脸。

    秦江月走在大部队的最后面,突然的停步让他觉得形势不太好,他勒马立在土坡最高处,向晋阳城的方向望去,却见声城楼上是一道一道的土黄:“完了!”

    不多时,大军又开始向前移动,陆承业留下中军的右翼和左翼作断后,阻挡追兵、掩护主力撤退、保护后勤辎重。

    呼延况没有乘胜追击,也许后凉军在三日攻城后身心俱疲,也许在攻晋阳城里后凉兵也有很大的伤亡,总之,呼延况没有派兵追赶。

    半个时辰后,大队人马到了晋阳南面的十里河。

    风卷着焦糊味掠过荒原时,那片曾驻扎过援军的营地,早已没了往日的规整。青色的帐篷残骸像被撕碎的破布,有的歪斜地插在土坡上,帆布边缘还挂着未燃尽的麻绳,在风中吱呀作响;有的则完全塌成一团,焦黑的木杆从帆布下刺出来,像极了枯瘦的手臂,指向灰蒙蒙的天空。

    营地中央的炊火区,更是一片狼藉。几只被烧得变形的铁锅倒扣在地上,锅底积着厚厚的黑灰,用树枝一戳,便簌簌往下掉;旁边散落着断裂的木柴,有的还带着火星,轻轻一碰就碎成炭渣。士兵们吃饭时用的陶碗,此刻要么裂成几瓣,要么被烧得通体发黑,碗沿还沾着未清理的米粥痕迹,在焦土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一个半埋在土里的粮袋,袋口被烧得焦黑,里面的小米混着泥土,结成一块块黑褐色的硬块,再也看不出原本的金黄。

    往营地边缘走,破损的兵器与盔甲散落一地。一把断成两截的长枪,枪杆被烧得炭化,枪尖却还泛着微弱的寒光,斜插在焦土中,像是在诉说着四天前的混乱;几副被烧毁的皮甲,甲片与帆布粘连在一起,有的甲片已经脱落,露出里面被烧黑的棉布,风一吹,便有细碎的棉絮飘起来,很快又落在满是灰烬的地上。最让人揪心的是营地角落的医疗区,几只装着草药的布包被烧得只剩残片,里面的草药早已化为灰烬,旁边还躺着一个被烧变形的铜盆,盆沿沾着干涸的褐色痕迹,分不清是草药汁还是血迹。

    远处的哨塔也没能幸免,木质的塔身被烧得通体焦黑,几根支撑的木柱已经断裂,塔身歪斜着,仿佛随时都会倒塌。塔下散落着几支被烧断的弓箭,箭杆炭化,箭头却还牢牢插在土里,像是在守护着这片早已破败的营地。风掠过哨塔,发出 “呜呜” 的声响,像是在哭泣,又像是在回忆着四天前士兵们在此搏斗的场景。

    营地外的围栏,早已被烧得只剩几截焦黑的木桩,原本缠绕在木桩上的麻绳,此刻化为一撮撮黑灰,轻轻一碰就消散在风中。几只乌鸦落在木桩上,啄食着地上残留的食物残渣,时不时发出几声嘶哑的叫声,更添了几分凄凉。阳光透过灰蒙蒙的云层,洒在这片焦土上,却没能带来一丝暖意,反而让那些破损的帐篷、变形的兵器、焦黑的木柴,显得更加破败不堪。

    陆承业让命所有的前军清理地上残留的物品,中军与后军则在前军的后面搭帐篷,埋灶火。半个时晨过去,帐蓬已经搭建完,炊事班的人也将饭菜做好。在这样的氛围下,很少有人说话。士兵们的心情都很沉重。夜幕降临时,有人望着晋阳方向的火光,悄悄抹泪;有人坐在帐篷里,摩挲着手中的武器,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陆承业站在营寨最高的哨塔上,望着晋阳城头的黑旗,半天没挪动一步。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很难走,此刻全军的失望与迷茫,比后凉的刀枪更难抵挡。

    暮色像一块沉重的灰布,慢慢盖住晋阳城外的援军营地。白日里还能勉强看清的黑色狼旗,此刻已融进城头的阴影里,却像一根刺,扎在每名援军士兵的心上。

    营地西侧的炊火旁,几名后军辎重兵蹲在地上,手里握着还没啃完的麦饼,却没了吞咽的力气。昨日路过渭河时,他们还笑着说,等把粮食送进晋阳,一定要喝碗守军熬的热汤,现在粮车就停在不远处,袋口的麻绳还没解开,里面的小米却成了无人认领的东西。“早知道…… 早知道咱们快些赶路就好了。”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兵声音发哑,指节因用力攥着麦饼而泛白,他靴底还沾着从家乡带来的泥土,本想让晋阳的同乡看看,现在却只能对着粮车发呆。旁边的年轻辎重兵没说话,只是低头看着自己的浅青色短褐,袖口的白色布条还崭新,那是出发前军需官缝上的,说这样能让晋阳城的百姓一眼认出是援军,可现在,这布条倒像个笑话,衬得他们格外狼狈。

    中军帐篷外,几名步兵靠在云梯上,盔甲碰撞的声音没了往日的清脆,反倒透着几分沉闷。一个身材高大的士兵抬手摸了一下胸前的 “吉祥鸟”铜纹,那是出发前铁匠特意为他打的,说戴着能保平安,现在铜纹被体温焐得发烫,却护不住已经沦陷的城池。“咱们还能夺回来吗?” 有人小声问,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没人回答,只有风卷着帐篷的布帘,发出 “哗啦”的声响,像在回应,又像在叹息。

    前军的兵士们聚在小凌河的岸边,河水映着营地的灯火,却照不亮他们脸上的迷茫。侦察兵常乐,此刻手里还攥着画着晋阳布防的羊皮纸,纸上的墨迹还没干,标注的 “东门守军薄弱”“北门粮草库”,此刻都成了无用的信息。他蹲下身,将羊皮纸按在膝盖上,手指划过纸上的晋阳城墙,仿佛还能摸到城砖的温度。“我明明看到守军在修补城墙,明明听到他们喊着‘守住晋阳’……”他喃喃自语,声音越来越小,最后被河水的呜咽声盖住。旁边的一个侦察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却没说什么。

    陆承业的大帐里,烛火摇曳,映着墙上挂着的晋阳城地图。他站在地图前,手指顺着小凌河的线条移动,最后停在晋阳城东门的位置,那里本该是他们攻城的突破口,现在却成了后凉进出的通道。前军提督高军强走进来,手里捧着还没拆封的攻城计划,纸上的字迹工整,却没了往日的分量。“将军,明日…… 明日还要侦察吗?”提督的声音带着犹豫。陆承业沉默了片刻,抬手揉了揉眉心,烛火照在他的玄色铁甲上,映出细小的尘土。“查,接着查。”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就算城陷了,也要知道城内的百姓和残余守军怎么样了。”

    帐外传来几声战马的嘶鸣,打破了营地的寂静,却很快又归于沉寂。月光洒在营地上,照得士兵们的盔甲泛着冷光,也照得他们脸上的失望与迷茫。有人靠在帐篷上,望着晋阳的方向,直到东方泛起微光;有人握着武器,坐在地上打盹,梦里或许还在演练攻城的场景。他们知道,失望和迷茫解决不了问题,可面对眼前的局面,却又忍不住怅然。赶了大半天的路,带着朝廷的嘱托和百姓的期盼,到头来,却只能在城外望着被占的城池,连一步都迈不进去。

    天快亮时,风渐渐停了,晋阳城头的黑色狼旗在晨光中又清晰起来。援军营地慢慢有了动静,士兵们开始收拾帐篷、检查武器,可动作却比往日慢了许多,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尚未消散的疲惫与怅然。陆承业站在土坡上,望着渐渐苏醒的营地和远处的晋阳城,深吸一口气。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他还没想好,但他知道,绝不能让这份失望和迷茫,压垮这二十二万援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元英不错,请把《元英》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元英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