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时分,日头正烈。
当中原发生剧变的时候,没过多久蓟县幕府便收到了消息。
由于身体缘故这次戏志才并没有随军,而是与国渊一同留守蓟县。
“啧啧,刘玄德这厮当真好际遇!”
幕府议事厅,看着手中的奏报戏志才不由发出一阵感慨。
国渊闻言亦是忍不住轻叹道:
“确实,往日倒是我等眼拙了。”
作为魏哲的大管家,国渊自是与刘备打过交道的,而且不止一次。
可国渊连公孙瓒都瞧不上眼,就更别说公孙瓒的小弟刘备了。
但刘备如今的成就俨然已经超越了昔日的公孙瓒,这让国渊不得不刮目相看。
当然,也就高看一眼而已。
“前车覆轨,后车诫之。”国渊很快便分析道:“兖州士族既能驱逐曹孟德,自然也能废黜刘玄德这个兖州牧。有此隐患,刘玄德纵有小勇亦不足为惧!”
闻听此言,戏志才当即微微颔首道:
“然也!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不过话又说回来,刘备成为兖州牧对于魏军来说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消息。
要知道曹操如今尚未背叛袁绍,乃是袁绍阵营的一大山头。而眼下兖州被刘备占据了,则无异于断袁绍一臂,这个消息若是传开,必会大大折损袁军士气。
此消彼长之下,魏军这边自然也能降低不少压力。
于是戏志才和国渊简单商议了一番之后,当即决定以幕府的名义发布告示,表举兖州牧刘备为镇南将军,并送扶余良马驹十匹以为祝贺。
倒不是指望凭这一张告示就能收服刘备,而是表达一个支持刘备的立场。
反正对于魏军来说刘备在兖州坚持得越久他们占得便宜就越多,而且兖州的这个助攻本就是意外之喜。
戏志才现在甚至都能想象到袁绍怒不可遏的画面了。
相比于兖州的剧变,关中诡谲的局势反而叫戏志才与国渊看不清。
实际上先前在得知洛阳公卿成功诛杀董卓的消息后,两人就十分惊讶。
不是有意贬低,实在是王允等人的表现确实出人意料。
毕竟董卓在抛弃了名声这个束缚之后,几乎占尽了优势,连迁都这样万夫所指的事情都叫他办成了,压制长安朝廷似乎也不是什么问题。
在戏志才的推演中,董卓下场其实只有两种。
其一便是任由其老病而死,如此凉州不战自乱。
其二则是外部的攻击打破长安的防御,依靠强大的武力亦能让董卓明正典刑。
对于这个分析,国渊亦是深以为然。
只是两个智者千算万算,却还是敌不过吕布这个奇葩的灵机一动。
两次!
连续两次背刺上司!
这厮难道真的不在乎名声了吗?
要知道根据幕府收集到的消息,董卓待吕布可以说不薄,收其为义子不说,更是令其护卫左右,可见是将吕布当做心腹了。
按照当前的社会风气,义子可远没有后世贬值,也没什么烂大街的义儿军。
从某种程度来说,义子的继承权甚至优先于女婿。
尤其是在董卓独子早亡,唯有一孙女董白在世的情况下,董卓义子的含金量就更加非同小可了。
故此戏志才和国渊怎么推算都没有想到,吕布这厮竟然会背叛董卓。
背叛就不说了,还亲自手刃自家义父……啧,这简直骇人听闻!
抛开门生故吏和举主的关系不谈,义父也是父啊!
吕布之举,实与弑父无异!
也正是算错了吕布的反应,才让戏志才两人完全没有料到董卓会遇刺身亡。
毕竟以吕布之勇武,在长安城内想要短时间杀死董卓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一旦不能速胜,待董卓亲军反应过来就更没有机会了。
因此之故,在听说王允拨乱反正之后戏志才和国渊还是很佩服的。
虽不知王允是如何策反吕布的,但他既然做到了,就说明王允确实能力过人。
然而问题又来了,按理来说像王允这样的能臣上位后朝局应该渐渐好转才对。
至少…至少不应该继续恶化下去。
只有这样才符合常理,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
但现实却再一次打了戏志才和国渊的脸。
王允执掌朝政之后长安局势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急转直下。
在上中下三策之中,身为能臣的王允偏偏选择了下下策!
说实在的,以当时关中的局势,朝堂保持沉默、不发一言,最终结果恐怕都比王允现在做得要好。
在长安接连两次动乱之中,王允两次的表现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面对如此诡谲的局势,戏志才和国渊能料到才是见鬼了。
“唉,如此局势,为之奈何?”
故此在看见长安的探报时戏志才那叫一个头疼。
和戏志才同样反应的,还有国渊。
只是看着来自前线的最新消息,国渊想了想干脆沉声道:
“关中之事已非常理可以揣度。”
“既如此,不如以不变应万变,待局势稳定下来再做计较!”
见国渊这么一说,戏志才想了想不由轻叹道:
“唉,也只能如此了!”
不过也幸亏戏志才和国渊没有擅自插手,否则恐怕又要打脸了。
……
话说长安被围数天后,由于城内部分守军的投降终究还是被凉州叛军攻破了。
太常种拂、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朝堂重臣在长安城破时拒绝逃亡,持剑迎战凉州军,最后一同战殁。
最让人唏嘘的是崔烈曾经还以重金买三公之位遭讥讽满身铜臭。
却没想到被誉为私德不修的他,最终为了保护天子毅然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
与之类似的还有刘焉之子、治书御史刘诞,作为质子存在的他们明明可以趁乱逃离长安,投奔巴蜀,但刘范、刘诞却因护驾一同遇害。
至于凉州叛军最大的目标王允就更不用说了。
任王允如何刚愎自用,为了保全天子的安危他也只能束手就擒。
而李傕、郭汜攻破长安之后,则开始疯狂的清算起来。
政治头脑连董卓都比不上……不对,他们压根就没有什么政治头脑。
所以在进入长安之后,他们一心只想杀个痛快。
首先作为诛杀董卓的主谋,王允自然是李傕、郭汜等人毫不犹豫的处决了并陈尸街头,并且其子王盖、王景及宗族十余人皆被诛杀,仅侄子王晨、王陵逃脱。
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这两位王允的亲信,也被李傕以假诏诱骗入京斩杀。
司隶校尉黄琬、太仆鲁旭、侍中常洽亦因参与诛董密谋被下狱处死。
可以说在李傕、郭汜的疯狂报复之下,大汉朝廷中枢几乎瓦解。
不过有意思的亲自率兵攻破郿坞,并且屠灭董卓宗族的皇甫嵩反而无事。
甚至为了维持稳定,李傕反而强令皇甫嵩担任太尉一职。
由此可见,皇甫嵩在凉州叛军心中确实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
董卓或许不在乎皇甫嵩了,但是李傕、郭汜等凉州将校多少还是有点滤镜的。
当初若是王允用刘虞之计,以皇甫嵩统领凉州叛军,估计也就无今日之事了。
而除了皇甫嵩之外,大汉朝堂高层之中唯有故卫尉士孙瑞侥幸存活下来。
倒不是士孙瑞贪生怕死,屈膝求饶,而是早在李傕、郭汜等人率领叛军反攻长安之前,士孙瑞就已经离开长安前往洛阳担任河南尹了。
因为在王允一开始决定赦免董卓余部,后又不肯赦免后,士孙瑞知道王允必定失败,长安也不是久居之地。
于是在董卓刚死那会儿,士孙瑞便令儿子士孙萌携带家属前往洛阳避祸。
在朝堂因“诛董”论功行赏的时候,深度参与密谋的士孙瑞更是将功劳全部归于王允,自己则坚拒封侯,这令本就十分自负的王允十分满意。
故此当士孙瑞请求去洛阳治理郡县,为长安输送粮草时,总览朝政的王允欣然同意。
在王允看来,士孙瑞是他的心腹,让他镇守洛阳不仅能为长安解决粮食的困境,还能剥夺刘虞对洛阳郡县的影响力,堪称是一举两得。
于是乎王允不仅仅任命士孙瑞为河南尹,更是让他拥有假节之权,仪同三司。
结果一朝长安倾覆,曾经满朝公卿反而只有士孙瑞幸免于难。
不对,吕布应该也算是一个幸运儿。
没办法,谁让他的武力高、速度快呢。
即便城外有十余万凉州叛军围攻,但是在长安城破之时吕布还是率领亲兵护佑妻女顺利杀出重围,并且趁着长安混乱一路闯关抵达函谷关外。
吕布本来还想发愁如何进入函谷关,却不想士孙瑞竟然主动打开关门收留了吕布,并且好生安抚,礼遇之至。
与王允不同,性格更为柔韧的士孙瑞即便心中亦对吕布有所轻视,但他却能克制住自家喜好,对已然是丧家之犬的吕布保持尊重。
只因他心里清楚,如今河南尹缺兵少将,像吕布这样的勇冠三军之辈有极大的拉拢价值,不能因为一己之私就废弃不用。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士孙瑞才会对吕布如此客气。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吕布偏偏还就是一个顺毛驴。
本来就没有什么具体目的地的他见士孙瑞如此客气,也就干脆留在了洛阳。
当初王允轻慢他,吕布便出工不出力。
士孙瑞什么都哄着他来,吕布反而稀里糊涂就按照士孙瑞的意思做了。
尤其是在士孙瑞表举他为骠骑将军,把河南尹征战之事都托付于他之后,吕布更是踌躇满志,天天喊着要兴复汉室,迎回天子。
甚至吕布心中都开始做着当大将军的美梦。
为此他还专门在洛阳周边郡县之中寻来一名家世清白的美人收为义妹。
就等到收复长安,迎回天子之后,将自家妹妹嫁给天子。
然后——匡扶汉室,征讨不臣!
……
……
洛阳郊外,金墉城内。
“奉先,我知道你忠心报国,但事有轻重缓急。”
空旷的演武场上,只见士孙瑞温声细语的劝慰道:
“如今天子再度沦陷于叛贼之手,我心中亦是十分焦急,可着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越是这种时候我等越该冷静下来,保存有用之身。”
“毕竟……天子只剩下我们了呀!”
须臾,见吕布面色终于恢复平静,士孙瑞的心里这才松了口气。
也不知是不是士孙瑞最近捧的太厉害了,竟真让吕布动了攻打关中的心思。
或许是因为忠诚,或许是为了荣耀,反正吕布被激起了斗志。
不过他也不是傻子,吕布没准备攻打长安城。
他只是觉得如今凉州军立足未稳,不如试探一下对方的虚实。
简单来说,就是他想要来一场军事冒险探探路。
当然,这对于别人来说是冒险,对于吕布来说则纯属基操。
比如原历史中吕布在投靠袁绍期间,便通过其个人勇猛和灵活机动的骑兵战术,为袁绍击败黑山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吕布因被李傕、郭汜追杀,辗转投奔袁绍,袁绍也急需勇将对抗黑山军,故此双方一拍即合。
对于这段历史,《三国志》是这样的记载的:
【燕精兵万余,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一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就是吕布每天只带着几十个亲骑,正面冲击上万人的黑山军军阵,连续十几天之后,上万黑山军便被吕布近乎杀到崩溃了。
要知道当时黑山军那边,可不光是只有步兵,也有上千的骑兵。
但偏偏每次袭扰,黑山军都拿吕布这几十个人没办法。
史载“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的威名即源于此战。
在此战中,吕布可以说将小股精锐骑兵的关键作用展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如此夸张的敌我比例,《三国志》中也就仅此一例。
当世唯一能与此战媲美的,恐怕也就只有张辽的“八百破十万”了。
而这一次吕布就是想要带着小股精锐骑兵渗透进关中试探一番。
只是士孙瑞却不赞同他这种军事冒险。
倒不是不相信吕布的战力,而是士孙瑞认为这样的举动徒劳无功。
毕竟纵然吕布在关中折腾出再大的动静,伸出函谷关以东的洛阳汉军也消化不了一丁点战果。
与其如此,士孙瑞觉得还不如脚踏实地一点。
比如,先把他们嘴边的河内郡给吞下去,这样反而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虽然当初刘虞奈何不了河内郡的麹义叛军,但这不代表他们做不到。
为了打消吕布冒险的念头,士孙瑞甚至故意激将道:
“听说那麹义亦是出身凉州,乃沙场悍将,昔日袁本初阵斩白马将军公孙瓒便多赖其力,端得是猛鸷无比!如今窃据河内,麾下兵马亦是雄壮。”
“奉先舍河内而取关中,难道是惧怕那麹义不成?”
此言一出,吕布纵然看出了士孙瑞是在故意激将也忍不住傲然一笑道:
“区区老卒有何可惧?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
说罢吕布也不再坚持原来的看法,当即顺着士孙瑞的意思开始针对河内郡开始谋划起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