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多尔衮:什么情况,我给皇太极戴帽子的事情被发现了?

    多尔衮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因为直到现在,他其实还和大玉儿没什么肌肤之亲,连手都没碰过!

    结果现在大玉儿跟他来这招,他完全顶不住啊!

    随即他一低头,就对上了大玉儿的眼睛。

    只见此刻的大玉儿微微仰起头,用那如水般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多尔衮,柔声道:

    “多尔衮,我知道这件事也很难,但只要你帮了我,那么以后我的一切都是你的。”

    “今晚,我也是你的!”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如同夜莺的歌声,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

    吐气如兰间,那淡淡的香气萦绕在多尔衮的鼻尖,让多尔衮身体一阵燥热。

    紧接着,他的眼神变得迷离起来。

    一瞬间,什么权谋算计、什么风险后果,他什么都顾不上了,现在的他只想紧紧地抱着怀中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就这样,在这一刻的温情与冲动之下,多尔衮和大玉儿终于算是统一了战线。

    一场‘战斗’之后,他们开始秘密商议具体的计划,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每一个步骤都精心策划,只为了能够让福临顺利继位。

    后半夜,整个睿亲王府依旧被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随后大玉儿又将自己笼罩在黑袍之下,悄悄地离开了多尔衮的睿亲王府,很快便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按理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应该是瞒不住皇太极的。

    毕竟,在这沈阳城中到处都是皇太极的眼线,任何风吹草动都难以逃过他的耳目。

    但是别忘了,大玉儿如今也算是皇太极的皇后了,她在宫中经营多年,也有着自己的一番势力。

    再加上皇太极时不时的就会昏迷不醒,她巧妙地利用了自己的身份和手中的权力,掌握了一部分皇太极的侍卫处。

    有这些人帮忙隐瞒,皇太极自然是不知道了。

    第二天一大早,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皇太极的寝殿之中。

    皇太极微微睁开眼睛,感觉身体依旧虚弱无力,不过好在他还活着。

    简单的用过一些早膳之后,皇太极突然又想起了之前范文程说的明朝使臣的事情。

    他想了一下,总觉得这件事情需要与众王爷商议一下,于是便召集了多尔衮、济尔哈朗、豪格几位在京的王爷前来议事。

    至于其他王爷,要么被派到了前线和明军对峙,要么被派到了朝鲜和大明水师对峙。

    接到传召的消息之后,几乎所有人在来之前都有些忐忑不安。

    他们心中都在猜测,皇太极此次召集众人,究竟是为了何事?

    特别是多尔衮,更是忐忑到了极点。

    毕竟就在昨天晚上,他刚刚给皇太极戴了一个绿帽子,难道皇太极这么快就发现了?

    不对!

    真要是这样的话估计就不是派人来传召,而是派人来抄家了!

    又或者说皇太极要当着众人的面把豪格立为太子?

    如此一来,那么他和大玉儿昨晚计划的事情可就彻底泡汤了!

    无论是哪一件事情,对于多尔衮而言都是要命的!

    想到这里,多尔衮的手心不禁冒出了冷汗,脚步也变得有些沉重。

    不多时,众人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皇太极的寝殿,纷纷行礼后,便恭敬地站在一旁。

    一时间寝殿内安静得可怕,只能听到众人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皇太极靠在枕榻上,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威严。

    随后他缓缓说道:

    “想必你们应该都听说了,大明派了使者前来,如今正在路上,估摸着这两天就该到了。”

    “虽然不知道他们此番前来所为何事,但从明面上来说,我大清如今是大明的藩属国,所以这使者来了,我们自然也要好生招待一下。”

    “不过,朕总觉得这次的事情有些蹊跷,你们几人对此有什么看法?”

    这件事情其实并不算什么秘密,众人多少也都听说过一些,只不过并没有那么在意而已。

    眼看着皇太极说的不是自己担心的那两件事情,多尔衮这才暗自松了口气。

    正当他准备开口说些什么的时候,一旁的济尔哈朗突然大步跨出,然后大声说道:

    “陛下,依臣之见,大明就是来挑衅咱们的,无非是觉得打了一场胜仗之后就可以随意拿捏咱们,咱们必须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大清的厉害!”

    “就算不能杀了他们,打一顿总行吧?”

    他的声音充满了愤怒,仿佛要将心中的怒火都发泄出来。

    豪格皱了皱眉头,因为他觉得济尔哈朗的想法太过冲动,缺乏深思熟虑。

    再说了,之前他们打的败仗是事实,而且可谓是损失惨重,这要是双方再起什么冲突的话,那该如何是好?

    要知道现在的他可没什么工夫去打仗了,他满心想的都是该怎么继承皇太极的皇位。

    至于其他事情,其实都不重要。

    想到这里,豪格这才看向皇太极说道:

    “阿玛,儿臣认为不可如此冲动,如今我们与大明正处于微妙的关系之中,若是我们如此对待大明使者,很有可能会引起战争。”

    “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多尔衮这时候也点头附和道:

    “陛下,臣弟也觉得豪格说得有道理,反正只是一支百人小队而已,在咱们的地盘上也翻不起什么浪花,到时候无论他们要做什么、或者想要什么,只要不是太过分都答应他们便是。”

    “眼下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还是修生养息!”

    济尔哈朗眼看着这两人都反对自己,只觉得他们是被大明吓破了胆,心中有些不满,最后大声说道:

    “不过是打输了一场仗而已,你们两个现在怎么这般畏畏缩缩了?”

    “特别是多尔衮,你就这么害怕大明吗?”

    多尔衮听到这话,老脸顿时就红了,随即怒道:

    “济尔哈朗,你不会说话就闭上你的嘴!这件事情和害怕有什么关系?我之所以会这么说,完全是为了大清的以后考虑!”

    济尔哈朗一听这话,顿时也生气了,随后两人便开始争吵了起来。

    一旁的几个王爷看到这一幕,一时间也赶忙上去劝架了。

    一时间,整个寝宫内混乱不堪。

    皇太极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只觉得有些头疼,他本来是想选一个人去做这件事情,可现在看来貌似根本就行不通。

    哪怕是豪格和多尔衮,到时候说不定也会搞什么幺蛾子。

    看来这件事情还是不能交给他们去做。

    想到这里,皇太极猛地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呵斥道:

    “都给朕闭嘴!”

    但随着他这一开口,场面瞬间就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不敢多说一句话。

    还是之前那句话,只要皇太极还活着,那么他就是大清最具权威之人,没有任何人敢违抗他的命令!

    皇太极冷冷扫视过眼前的众人,最终却只是无奈地挥了挥手。

    “行了,你们都下去吧,这件事情朕会找其他人来做!”

    众人听到这话,也不好再说些什么,躬身行礼之后便离开了。

    此时此刻,大多人心中都感觉无比庆幸,毕竟他们可不想去接待明朝的使臣。

    等到这些人都离开之后,皇太极又让人把范文程喊了过来。

    现在这个时候,皇太极虽然仿照明朝的朝廷建立了一套相应的机构,但是却尚未建立类似明朝“礼部”那样专门管理外交事务的固定机构。

    虽然文馆也负责过与蒙古各部、朝鲜的文书往来,并且接待过使团,但他们却从来没有接待过来自大明的使团。

    毕竟早在萨尔浒之战之后,大明和大清就算是彻底断交了,双方之间只有不死不休,这样的状况已经维持二十多年。

    不过好在文馆中也有不少和范文程一样的汉人官员,让他们去接待这群大明使者应该不算什么问题。

    没过多久,范文程便匆匆赶了过来。

    不等范文程行礼,皇太极便直接说道:

    “范先生,朕仔细想了想,还是把接待大明使臣的事情交给你才放心,这样,你找几个汉人大臣去做这件事情,务必处理好这件事情,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这件事情关系到我们大清的颜面和利益,一定要谨慎对待。”

    范文程听到这话,心中顿时暗暗叫苦,因为他是真的不想接这件差事。

    可是皇太极已经开口,他又怎好拒绝?

    想到这里,范文程只能硬着头皮答道:

    “陛下放心,在下一定会办好此事!”

    皇太极听到这话,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挥了挥手示意范文程离开。

    看着范文程离开的身影,皇太极不禁一阵苦笑。

    接待汉人的事情本来就应该去找汉人来做,他刚才也不知道发什么疯,居然想让那几位王爷去做这件事情?

    大概是病的太重了,所以脑子都不清醒了

    又过了两三,李定国一行人终于顺利抵达了沈阳。

    此时的他们个个面容憔悴,这一路上的艰辛难以言表。

    一路上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刮过脸颊,吹得人脸上生疼,呼出的热气瞬间便凝结成白色的霜花。

    彻骨的寒气却如影随形,不断地侵袭着他们。

    不过好在历经千辛万苦,他们总算是来到了沈阳。

    接下来只要将礼部的诏令传达给皇太极,他们也就算是顺利完成任务了。

    与此同时,早已等候在城门口的几个汉人官员见到李定国等人出现,连忙就迎了上来。

    那些人脸上堆满了讨好和谄媚的笑容说道:

    “诸位明使一路辛苦了,快快请随我们入城吧。”

    李定国只是一眼,就知道这些人都是‘汉奸’,不过身处于敌人的大本营他也不好多说什么,随即便让身后的众人卸下兵器准备入城。

    可谁能想到,就在他们准备入城的时候却突然发生了意外。

    只见城内突然传来了一阵嘹亮的马蹄声,紧接着数十名骑兵疾驰而来。

    为首的不是别人,赫然便是济尔哈朗!

    很明显,济尔哈朗是打算来找李定国等人的麻烦。

    济尔哈朗在李定国等人面前勒马停了下来,然后居高临下的看向了李定国等人,脸上写满了傲慢,眼神中亦是充满了不屑和轻蔑,仿佛李定国等人只是一群蝼蚁而已。

    李定国等人面对这突发状况虽然也有些慌乱,但很快还是恢复了正常。

    随后只听济尔哈朗冷笑着说道:

    “你们想要进城也简单,像狗一样爬进去,否则就滚蛋!”

    短短的几个字,却充满了侮辱!

    伴随着他这话一出口,瞬间引得周围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李定国身后的将士们听到这话,顿时也是满脸怒色。

    毕竟士可杀不可辱!更何况他们还是大明的使臣,这建奴怎敢如此侮辱他们?

    与此同时,被范文程派来接待李定国等人的汉人臣子们也吓得快哭了。

    本来好好的一件事情,谁也没想到会弄成这个样子。

    他们心中暗暗叫苦,害怕这件事情会引发两国的冲突,到时候自己也会受到牵连。

    然而这个时候,李定国却神色从容,只见他微微仰起头,目光如炬地看向济尔哈朗,最后一字一顿的说道:

    “既然你们拒不接受大明的诏令,那我们就此返回,然后让大明的铁骑来传达诏令吧!”

    “希望等到大明的铁骑来到沈阳城下时,你还会这般傲气!”

    说完这话,李定国转身就走,没有丝毫的犹豫。

    其他的将士见状也赶忙跟了上去,眼神中充满了决绝。

    而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济尔哈朗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随后又涨得通红,如同猪肝一般。

    要知道他只是想侮辱一下李定国等人,挫一下他们的威风,可没想要开战啊!

    这要是因为他的几句话双方打起来的话,皇太极不得砍了他?

    就在这时,先前迎接的汉人赶忙冲了上去,他们挡在李定国面前,脸上满是焦急和恳求道:

    “明使莫要走,王爷只是跟你们开一个玩笑!他并不是真心想要羞辱你们,还望明史不要生气。”

    他们试图用这样的话语来挽留李定国等人,避免事情进一步恶化。

    但李定国压根不听,只管继续向前走着。

    虽然他至今对大明还有些隔阂,不过他始终都是一个汉人。

    所以,他绝对不会允许自己身为汉人的尊严被一个建奴践踏!(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不错,请把《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