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乃上邦之臣,不拜下邦之君!

    眼看着事情开始向着不受控制的方向发展,济尔哈朗手下的一个亲兵赶忙看向济尔哈朗劝道:

    “王爷,千万不能让他们走,万一因为此事两国真打起来可就不好了!我们大清如今还没有做好与大明开战的准备,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啊。”

    说话的时候,这个亲兵的声音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济尔哈朗咬了咬牙,心中也暗暗后悔自己的冲动行为。

    别看他之前在皇太极面前那般看不起大明,但他心里清楚,眼下的大清还真没有和大明叫板的实力。

    想到这里,他再无一次犹豫,赶忙一拉缰绳追了上去。

    不多时,便拦在了李定国等人的面前。

    李定国等人只能停了下来,随后为首的李定国冷笑道:

    “怎么?阁下这是准备要杀了我们吗?”

    济尔哈朗赶忙翻身下马,然后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说道:

    “刚才本王只是和明使开个玩笑,明使不要介意,陛下还在等你们呢!”

    李定国冷笑着看着济尔哈朗,眼神中充满了不屑和挑衅道:

    “你方才如此羞辱我们,一个道歉就完了?”

    济尔哈朗脸色又是一变,觉得眼前的人有些得寸进尺。

    可话说回来,他一时间也没办法反驳,毕竟这件事情是他有错在先。

    但下一秒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抽出腰间的鞭子就冲着一旁的几个亲兵身上抽了上去,口中还骂道:

    “你们这几个狗东西,都是你们出的主意,说什么要给明使一个下马威,害的明使现在要走,你们真该死啊!”

    他的鞭子挥舞得呼呼作响,每一鞭都狠狠地抽在那几个亲兵身上,那几个亲兵被打得鬼哭狼嚎,却也不敢说些什么。

    因为他们心里明白,济尔哈朗这是在拿他们当替罪羊呢!

    一顿鞭子打完之后,济尔哈朗这才看向李定国道:

    “明使见谅,本王本无意为难明使,都是这群狗东西出的主意,现在已经教训过了,明使要是还不满意的话,就直接杀了他们好了!”

    “等杀完之后,咱们再入城!”

    说完这话,济尔哈朗直接把一把刀递给了李定国。

    李定国看着济尔哈朗递过来的刀,倒是真想杀几个建奴过过手瘾,但他知道他不能这么做。

    因为一旦这么做了,就有可能影响接下来的任务,他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坏了大事。

    随后他转身又冲着沈阳城内走了进去,只留下一句:

    “以后这样的事情还是不要发生了,不然后果你们可承担不起。”

    话语中满是警告和挑衅!

    济尔哈朗气得牙痒痒,但却不敢多说一个字,因为他害怕这些人真的走了。

    随即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定国等人走进城去,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当李定国率领着众人踏入沈阳城时,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却是一种异样的景象。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招牌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然而,往来穿梭其中的百姓大多数都顶着那标志性的金钱鼠尾发型,细长的辫子在脑后随着步伐晃荡,活脱脱像一群滑稽的耗子,与这看似繁华却又透着寒意的街道格格不入。

    虽然这个时候建奴这边还没有什么‘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说法,但其实皇太极也推行过针对归降汉人、蒙古人及朝鲜人的剃发政策。

    不过这个时候的剃发令与后来清军入关后的‘剃发易服’有所不同,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投降的汉人官兵和百姓,而非全体汉人。

    但是别忘了,寻常的汉人百姓可没法住在这沈阳城内,所有这沈阳城内基本上都是建奴和投降建奴的汉人,自然全部都是金钱鼠尾了!

    李定国身旁的几名将士瞧见这番场景,先是有些窃窃私语,随即忍不住捂着嘴偷笑起来。

    其中一个性子直爽、五大三粗的将士更是压低声音兴奋地打趣道:

    “瞧瞧这些个玩意儿,一个个脑门后面的头发跟老鼠尾巴一样,这脑袋若能割下来,拿到咱们那儿,一颗可是能换十两银子呢!”

    “这么多的脑袋,得换多少钱啊!”

    这话一出口,周围几个将士顿时哄笑起来,那笑声在这略显压抑的街道上显得格外突兀,引得周围的建奴纷纷投来愤怒的目光。

    他们或许没听到刚才的话,但一听这笑声就知道刚才这群汉人肯定没说什么好话。

    不过护送李定国等人入城的建奴军队却是将刚才的话听了个明明白白。

    此时此刻一个个气的咬牙切齿,额头上青筋暴起,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将这些口出狂言的汉人碎尸万段。

    然而,一想到李定国等人身份特殊,乃是皇太极点名要见之人,即便他们心中怒火再盛,也只能强忍着。

    在一路憋屈的护送下,李定国等人被带到了一处专为接待贵宾而设的院落。

    这座院落坐落在城市的一角,四周虽有一些树木,但此时树叶早已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摇曳。

    高大的围墙将院落与外界隔离开来,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刚一踏入,便有建奴的下人上前迎接。

    这些下人身着整洁的服饰,面容恭敬的说道:

    “诸位贵客一路风尘仆仆,身上想必多有污垢,还望在此沐浴更衣,稍作休整后,再去觐见陛下,还望几位不要推辞。”

    李定国等人相视一笑,他们自然明白,以自己这副风尘仆仆、浑身散发着汗臭味的模样去见皇太极,确实有些不太好。

    而且,这一路他们也算是急行军了,众人早已疲惫不堪,此刻有这等机会,自然不会客气。

    好在建奴也是懂享受的,偌大的浴池被蓄满了热水,周围还放满了火盆,哪怕脱得精光也不会觉得寒冷。

    沐浴完毕,下人们早已准备好了崭新的衣衫。

    这些衣衫虽是建奴的款式,但材质上乘,做工精细,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穿在身上倒也舒适。

    但李定国等人一看这些衣衫只觉得一阵反胃,因此执意换上了之前的衣裳!

    我汉家男儿,岂能穿那建奴衣裳?

    沐浴完毕之后,众人又来到一旁的偏厅。

    偏厅里布置得十分雅致,桌椅摆放整齐,墙上挂着几幅字画,都是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桌上也早已摆满了丰盛的酒食,有香气四溢的烤全羊、色泽鲜亮的各色野味、还有各种精致的点心和新鲜的水果。

    众人也不客气,围坐在桌旁便大快朵颐起来。

    毕竟他们也是真饿了!

    而且只要他们多吃一点,建奴这边就能少吃一点,这也算是变相的为大明‘建功立业了’!

    这一顿饭众人吃得极为畅快,仿佛将一路上的艰辛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酒足饭饱之后,李定国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衫,随后看了看身旁同样精神抖擞的将士们点头道:

    “李大宝、罗信随我一同前去会会那皇太极,其他人就在这里等着!”

    众人听到这话,赶忙答应了下来。

    刚才前台接待他们的人已经说了,去见皇太极的时候最多只能有三个人,至于其他人也只能暂时留在这里了。

    不过李定国也没有在意,毕竟这次又不是来刺杀皇太极的,三个人就三个人!

    随后李定国便带着两人在下人的引领下出了门,门口早有一顶轿子在等着他们了。

    坐上轿子之后,他们开始朝着皇太极的宫殿而去。

    不得不说,这沈阳城的宫殿比起京城的宫殿来实在是差太多了,占地面积最多只有紫禁城的十分之一。

    不过却仍是看的李定国等人有些惊讶,毕竟他们可从来没去过京城,也没见过紫禁城到底长什么样子。

    因为早就打过了招呼,所以一行人毫无阻碍的进入了皇宫。

    穿过层层宫殿之后,他们终于见到了皇太极。

    只见此刻的皇太极端坐在龙椅之上,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皇冠,倒也显得威风凛凛。

    多尔衮、济尔哈朗、豪格等几位王爷也在这里,不过济尔哈朗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很明显皇太极也知道了之前发生的事情,并责骂了他。

    一瞬间,宫殿内的气氛倒是显的颇为紧张。

    但李定国却依旧淡定,随后上前一步,只是对着皇太极拱了拱手,就算是行礼了。

    一旁的豪格眼看李定国见到皇太极居然不下跪,顿时气的怒目圆睁,脸上的肌肉都在不停地抽搐着,最后忍不住怒道:

    “见到陛下你们怎敢不下跪?真是好大的胆子!”

    李定国听到这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道:

    “阁下难道不知道上邦之臣不拜下邦之君吗?我大明乃上邦大国,你们大清不过是藩属小国,我为何要向你们的皇帝下跪?”

    豪格顿时气结,脸色涨得通红,如同猪肝一般。

    就在他准备继续说些什么的时候,皇太极却伸手打断了他。

    豪格见状也就不好再说些什么了,至于在场的其他几人虽有不满,但这个时候却也不敢开口。

    与此同时,只见坐在皇位上的皇太极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随后说道:

    “不跪就不跪吧,只是虚礼而已,我们大清与大明本应友好相处,不必在这些小事上计较。”

    最后皇太极又看向济尔哈朗说道:

    “之前有些误会,希望明使不要在意,朕已经处罚过济尔哈朗了。”

    其实按理说这个时候建奴已经投降了大明,所以皇太极是不能自称朕的,只能自称寡人或者孤。

    但是李定国毕竟是农民军出身,对这些弯弯绕绕也不懂,因此也就并没有在意。

    因此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无妨,他之前已经道过歉了,我也不是小气之人,此事就此作罢。”

    这话听的济尔哈朗又是一阵怒火中烧,可偏偏就是不敢多说什么。

    紧接着,李定国也不想再浪费时间了,只见他转身从身后的一人手中拿出诏令,缓缓展开,然后宣读了起来:

    “大明礼部为恭贺圣寿事:

    今上皇帝万寿圣节将至,普天同庆,大清素称恭顺,着即遴选东珠、貂裘、人参等精雅方物十数事为贡,务必上品,速遣熟稔礼仪、通汉语之使臣三员,率从人五十,星夜兼程,尽快抵京。

    抵京后,先至礼部核验贺表、贡物,由鸿胪寺教习仪轨,届时随班行礼。

    若贡品粗陋、使臣失仪,本部必奏闻严惩,望恪遵毋违,以彰藩属恭顺之义。

    礼部钤印。”

    简单来说,诏令的内容就是崇祯马上要过寿了,要求建奴准备点像样的寿礼,并尽快派人过来参加。

    并且等到了京城之后,还要教他们礼节,以防止他们君前失仪。

    当然,这贡品肯定不能太差,如果太差的话就派兵打你们!

    当听到这群人千里迢迢的过来一趟居然是因为崇祯过寿要他们准备送礼,皇太极一伙人鼻子都要被气歪了。

    其实在这一路上,建奴多次打听李定国等人此次前来到底有什么目的,但李定国一直缄口不言,这就导致建奴这边所有人都以为肯定是有什么大事儿。

    结果他们万万没想到,居然只是崇祯过寿这样的小事儿!

    一时间,在场所有人的眼神中皆透露出愤怒和不满,心中暗自咒骂崇祯的无理要求。

    豪格更是气得浑身发抖,双手紧握成拳,恨不得冲上去将诏令撕碎。

    只有皇太极这个时候还算冷静,因为他深知此时不宜与大明发生冲突。

    只见他先是微微闭上眼睛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这才缓缓睁开眼睛说道:

    “大明皇帝寿辰将至,我大清作为藩属国理应进献贺礼和贺礼以表心意。”

    “还请明使先下去休息,贺礼不日便会备好!”

    李定国听到这话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对着皇太极拱了拱手之后便离开了。

    反正他的任务如今也算是完成了,继续留在这里也没什么意思了。

    而等到李定国等人离开之后,原本压抑的宫殿内瞬间炸开了锅,愤怒的气息一下子如汹涌的潮水般弥漫开来。

    很明显,多尔衮等人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不错,请把《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