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乃是五月十一。
畅春园中,忽传出一道谕旨:执掌宗人府十余载的和简亲王,竟卸去了宗令重任,接印者则是忠怡亲王袁祥!
此番变动,似晴空里骤起一声霹雳,震得一些王公府邸、勋贵门庭人心惶惶,窃窃私语。
又翌日,五月十二。
天色晦暗,一清早便下起雨来,雨势不小,将畅春园内的亭台楼阁、碧树红花皆笼罩在一片迷蒙水汽之中。
上午时分,忠怡亲王于澹宁居面圣毕,便奉了泰顺帝密旨,领着一群随从,踏着湿滑的路,往一间房屋行去。此房屋临时充作关押之所,虽无狴犴之森严,却也门户紧闭,守卫林立。
屋内,皇三子袁时蜷坐,身上那件蟒袍已是褶皱,往日骄横之气无存,面色灰败,眼窝深陷,头发亦有些散乱。
袁时一见忠怡亲王进来,如溺水之人抓住浮草,猛地扑将过来,抓住忠怡亲王的衣袖,急声问道:“十三叔!可是父皇回心转意了?可是要释放我了?父皇宽宥我了是不是?”
声音嘶哑,却带着强烈的期盼。
忠怡亲王面色沉静如水,不动声色地将衣袖抽回,淡淡道:“圣上已有旨意,革去你的爵位。我此番前来,便是奉旨押送你前往圈禁之所。”
此言一出,袁时霎时间僵在原地,面如死灰。他原还存着侥幸,只道父皇前日那“革爵圈禁”的雷霆之怒不过是气头上的话,过后总会转圜,岂料竟是真的!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决绝!
浑浑噩噩间,他已被“请”到了屋外。
雨丝打在脸上,他才猛地一激灵,想起关键所在,忙追上两步,颤声问走在前头的忠怡亲王:“十三叔!父皇……父皇要将我圈禁何处?可是我的亲公府?”
他心中尚存着希望,若能圈禁在自家府邸,与妻妾婢女们相伴,总算不至过于凄惶。
忠怡亲王脚步略停,却未回头,只望着前方朦胧的雨幕,声音平淡得听不出波澜:“到了地方,你自然知晓。”
袁时的声音愈发惊恐,几乎带上了哭腔:“难不成……难不成不是我的亲公府?父皇竟不允我与家眷一处?十三叔!这……这是要送我去哪里啊?!”
然而,忠怡亲王再无只字回应,唯有沉默。
这沉默,似比任何呵斥都更令袁时绝望。
当下也由不得袁时挣扎,自有人上前,“扶”着他登上一辆早已备好的青帷马车。一行人马便押着这辆囚车,出了畅春园,踏上了回神京内城的官道。
马车辚辚而行,车帷紧闭,却隔不断车外那一片潇潇雨声。
袁时独坐车中,面无人色,耳听得车轮碾过泥泞之声,马蹄踏水之声,以及无休无止、仿佛要下到地老天荒的雨声。前程何处?竟是茫茫一片黑暗。那雨,好似不是落在地上、车上,而是浇在了他的心尖上,浇灭着他的妄念。
一行人马在雨中迤逦而行,穿过神京内城巍峨的城门。
车内,袁时颤手掀开车窗帘帷,但见雨中街市朦胧,贩夫走卒匆匆,酒旗茶幌在风雨中无力飘摇……
这般烟火景象,往日他策马扬鞭而过,何曾留恋过?如今却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尘世繁华。
想及自家竟要身陷囹圄,不知何年何月方能重见天日,再睹这市井人烟,忧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车驾却不往袁时的亲公府方向而去,而是入了皇城,最终停在一处僻静的小宅院门前。
这处小宅院,青砖灰瓦,门庭冷落,门前老槐被雨打得枝叶零落,更显凄清。此处本是内务府名下闲置的一处官房,平日无人问津,如今却成了圈禁袁时的牢笼。
袁时被“请”下车,雨水立刻打湿了他的蟒袍。他茫然四顾,见院落周遭已被内务府的官兵严密把守,将小宅院围得铁桶相似。
待进了宅院,忠怡亲王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字字如冰珠砸落:“自今日起,你便在此静思己过。一应饮食起居,自有内务府遣人照料。外头之事,不必再问,亦不得与任何人交通往来。”
此言如同判词,袁时如坠冰窟,一股彻骨寒意自脚底窜起,直冲天灵盖!
这分明是教他彻底与世隔绝!不仅妻妾不得相见,只怕连生母齐妃亦被阻于门外。从此以后,这座小宅院便是他的天与地,唯有几个如同哑偶般的太监仆役相伴,他们既是服侍者,更是监视者。
皇室家丑,不可外扬,故以此等幽闭之法,将他生生从煌煌人世中抹去痕迹!
这等手段,竟用于亲生皇子,泰顺帝之严酷,由此可见一斑!
想他袁时,自幼锦衣玉食,放纵不谨,自父亲登基,他更是骄矜,自诩天潢贵胄,何曾受过这等折辱?又何曾想过会堕入这等绝境?
巨大的惊恐攫住了他,顾不得雨中泥泞,“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一把抱住忠怡亲王的腿,放声嚎啕起来:“十三叔!侄儿知错了!求求您,在父皇面前为我求求情吧!求父皇开恩啊……”
雨水混着泪水在他脸上纵横,模样狼狈不堪。
忠怡亲王低头看着袁时,眼中掠过一丝复杂神色,终只是化作一声长叹:“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往日劝诫你的话,你可曾听进一句半句?如今木已成舟,圣意已决,皆是尔自作自受,求我何益?”
说罢,轻轻挣开袁时的手,转身便向院门外走去。
袁时见状,挣扎着想要追出去,却被门口两名魁梧的官兵面无表情地伸臂拦住,如同撞上一堵冰冷的铁壁。
他只能眼睁睁看着那扇黑漆院门在忠怡亲王身后“哐当”一声,重重合上,隔绝了内外两个世界。
袁时浑身脱力,瘫软在雨水泥泞之中,失魂落魄。
忽地,前日情景跃入脑海——他去忠顺王府寻三伯时,三伯正在听戏,戏台之上正咿咿呀呀唱着《南柯梦》的《情尽》一折,那淳于棼在槐安国中历尽荣华,一朝梦醒,万事成空……
此刻,这雨水中,这圈禁下,他才悚然惊觉:自己这不到三年的皇子生涯,呼奴引婢,煊赫张扬,岂不正似那槐安国中的一场南柯大梦?如今梦醒,便是父子情尽,天伦断绝,只落得这凄风苦雨!
想到此处,不由伏地痛哭,哭声却被潇潇雨声吞没。
……
……
这日下午,骤雨初歇,夏日天气变得快,霎时间云收雨散,日头复又明晃晃地照下来,畅春园中的树木洗得青翠欲滴,檐角滴水叮咚作响。
姜念被暂行看管于园内一间“牢房”。说是“牢房”,实则是一间房屋,内中陈设倒也不算简陋:一架床,一张书案,并两把官帽椅,一个茶几。
他被关押于此已两日,身上那件御前二等侍卫的官服依旧齐整,神色亦是从容镇定,不见憔悴。他知道,此番泰顺帝关押他,并非坏事!
这样的两日困守,于他而言实不算什么。想当初在扬州,他被太上皇景宁帝圈于行宫禅房之内,足足十日不见天日,那般煎熬都过来了。眼下这般,反倒像是静居休憩。
只是暑气经过雨水一蒸,愈发潮热难当,两日不得沐浴,身上略觉黏腻不适。再者,心中终究记挂家中情形,恐家中生出什么事端。
此刻,他正临窗而坐,于书案前翻阅一册书卷,乃是《孝经》。
景宁帝、泰顺帝都重视《孝经》的研究。景宁帝的父皇也重视,这位姜念的曾祖父,曾亲自为《孝经》作注,并仿照南宋真德秀的《大学衍义》,编纂《御定孝经衍义》,直至景宁二十一年才完成。
说来也奇,昨日姜念不过是向守门侍卫提了句想读书,请侍卫寻本书来,此事竟直达天听,泰顺帝命人送来一册《孝经》,专讲孝道伦理。
个中深意,耐人寻味……
正凝神细读间,忽闻房门“吱呀”一声轻响,被人推开。
姜念抬头望去,只见一人含笑步入,身着江绸常服,气度雍容,正是忠怡亲王!身后紧随一人,乃忠怡王府从三品一等护卫鲍彦,与姜念是旧识。
此刻鲍彦手中端着一副紫檀茶盘,上置两盏成窑五彩小盖钟,热气微氤,茶香已是暗暗浮动。
姜念忙起身整衣,恭恭敬敬行下礼去:“卑职姜念参见王爷!”
忠怡亲王笑容和煦,虚扶一把:“不必多礼。”说着自顾自在官帽椅上坐了,又指对面,对姜念道,“将另一把椅子搬过来坐罢。”
姜念连称“不敢”,推辞一番,方将书案前的另一把官帽椅搬到了忠怡亲王对面,然后斜签着身子,欠身坐下。
忠怡亲王示意鲍彦将茶盘置于几上,竟亲自端起一盏茶,递与姜念,笑道:“这雨后天潮,吃杯热茶正好。陪我说说话。”
姜念忙躬身双手接过,指尖触及温热的瓷盏,心下不由一突:天家手段,鬼神莫测。这般突如其来,十三王爷亲自奉茶,难不成是圣上赐死?这茶中莫非有毒?然此念一闪即逝,料想不会如此。遂定下心神,谢了恩。
忠怡亲王瞥了鲍彦一眼,鲍彦会意,立即躬身退至门外,严严守住门口。
屋内顿时只剩忠怡亲王、姜念二人对坐。
忠怡亲王自顾呷了一口茶,见姜念仍捧着茶盏不动,笑道:“怎的不吃?这是上好的茶,圣上前些日子赐我的。”
姜念忙揭开盖钟,依言呷了两口,果然清醇甘香,非同凡品。
忠怡亲王放下茶盏,目光在姜念脸上细细打量一番,见姜念虽经两日拘束,依旧目朗神清,沉稳有度,不由露出几分赞赏之色。
他略顿了顿,方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落入姜念耳中:“今日我来,非为别事。只因太上皇与圣上已共同决意,要让你认祖归宗,名正言顺列入玉牒。我新任宗人府宗令,职责所在,须得当面问你几句话,复核你确为圣上血脉。此乃天家大事,不容差池,你——可明白?”
姜念乍闻此言,虽早有猜测,然真真切切自忠怡亲王口中道出,仍如梦中一般!心内登时狂喜如潮涌,几乎要呼啸而出——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他面上却未失态,强压下翻腾的心绪,立刻离座,肃容躬身,声音沉稳依旧:“卑职明白。劳王爷垂询,但有所问,绝无虚言。”
……
……
在大庆朝,皇子身份认证属皇帝家事,由皇帝直接决断。此番又是太上皇景宁帝并今上泰顺帝两代帝王明鉴,共决姜念认祖归宗之事,两朝天子同为背书,金口玉断,如山不移,自是无庸置疑。
因而不必廷议。
若付廷议,易惹纷争,惹王公大臣对皇家血脉妄加评议,甚而有损天威,成何体统?
故景宁帝与泰顺帝圣谟独运,径降谕旨于宗人府,速办姜念归宗事宜。
景宁帝又在这个时候,命忠怡亲王领宗人府宗令之职。
如此一番布置,姜念之归宗,便如江河东注,顺理成章矣。
忠怡亲王奉旨复核,虽云查验,实则仪注。
五月十二这日下午,忠怡亲王于畅春园见姜念,温言问了一些话。当日返归城内后,又遣人传唤贺赟、孟氏夫妇,问了一些话。
此皆走过场耳!
泰顺帝于姜念之身世,早已洞悉分明,铁证如山,何需再证?
翌日五月十三,赤日当空。
忠怡亲王依旨具本上奏,恳切陈词:姜念确系天潢贵胄,血脉无疑。伏乞准其归入玉牒。
泰顺帝览奏,即明发谕旨:姜念确系朕之血脉,今已明证。赐名袁易,序齿玉牒,册封郡公。钦此!
郡公,这是景宁帝与泰顺帝商议后决定给姜念归宗后的初封爵位。
大庆宗室爵位承明制而略更改,于郡王之下,增置亲公、郡公二等。
亲公相当于姜念前世清朝的贝勒,郡公则相当于贝子。
姜念刚归宗,且年方十七,就被封为郡公,已算是不低的起点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