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杀一儆百,立竿见影

    这日一早,虽未下雨,天色却阴沉,云层压着神京。

    鲁科多依例前往西郊畅春园,参与仅有几位核心王公大臣方能列席的小规模御前会议。

    会上,鲁科多将荣国府邢夫人、雨梅藏匿家产的情状详实禀奏。其所言与昨日袁易所奏并无二致。

    昨日袁易陈情之后,泰顺帝心中对此事便已有圣裁。圣裁便是:不株连贾政二房,保住荣国府根基,但贾赦、贾琏之长房,无可宽宥!

    议事既毕,鲁科多告退出了畅春园,乘车返回城内。

    方入城,原本阴沉的天色便落起雨来,并非昨日那般倾盆暴雨,只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浸润着街巷屋瓦。

    鲁科多回衙点齐人马,冒着小雨,又一次来到宁荣街荣国府,踏入东跨院。院内积水未干,又被新的雨水打湿,更显泥泞凄凉。

    鲁科多下令将关押在此的贾赦长房一干人犯悉数提走,包括了贾琏、王善保等男丁,以及邢夫人、雨梅、王善保家的等女眷。

    兵士们如狼似虎,锁链哗啦作响,呵斥声、哭喊声顿时混成一片。

    贾琏面如死灰,被两个兵士架出,昔日翩翩公子的风采荡然无存。王善保等豪奴,也失去了昔日仗势欺人的凶悍,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

    内宅之中,情形更为凄惨。

    邢夫人吓得瘫软在地,被硬生生拖将出来,钗环散落,形同疯妇。

    雨梅哭着哀求,却只换来兵士的厉声呵斥。

    王善保家的与其他一众姬妾、美婢、仆妇、婆子,皆被驱赶至院中,在阴雨里哭爹喊娘。雨水混合着泪水,更添几分狼狈与绝望。

    一时间,昔日钟鸣鼎食的荣国府东跨院,竟成了人间炼狱。锁链拖沓声、兵士呵斥声、女眷哀哭声,交织在阴雨绵绵之中,愁云惨淡。

    荣庆堂内,贾母虽未亲至东跨院目睹凄惨场景,却有仆妇婆子将那边情形战战兢兢禀报了过来。

    听闻贾琏、邢夫人等已被如牲口般锁拿押走,贾母觉得心头一阵绞痛,泛出老泪,哽咽哀叹:“孽障!都是孽障啊!好好一个家,竟败落至此……”

    鸳鸯等几个下人,也陪着落泪。

    荣庆堂内笼罩着沉重的悲伤,连堂外的雨声,听来都像是在哀泣。

    ……

    ……

    与荣国府东跨院仅一墙之隔的郡公府中,当袁易得知隔壁贾琏、邢夫人等人被锁拿押走之事,在“立身斋”内与林如海简单议论了几句,听林如海感慨了几句,他便将此事抛开,依然凝神聆听林如海授课。

    斋内,林如海清朗的授课声与窗外淅沥的雨声相和。

    忽然,守门传唤的年轻太监田奉悄步进来,低声禀报,说是总管内务府大臣和庄亲王遣了两位内务府郎中前来。

    袁易对林如海道:“先生稍坐。”

    林如海忙道:“四爷请便。”

    袁易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于大厅内迎接了两位内务府郎中。

    一名内务府慎刑司郎中,向袁易恭敬地陈述:“奉和庄王爷钧旨,府上犯事太监顾宝安,业经慎刑司审讯明确,其倚仗职权,勒索外客,贪墨无忌,证据确凿,现已杖八十,革去职衔,抄没家私,发往边远苦寒之地,以示严惩,特来向郡公爷复命。和庄王爷让下官务必向郡公爷禀明,此等坏法乱纪之刁奴,断不容其玷辱内廷清誉,亦绝不敢辜负圣上整饬纲纪之圣意。”

    这才短短三日工夫,顾宝安便已落得如此下场,不可谓不迅捷严厉。

    袁易自然明白,此等效率,绝非寻常,若非泰顺帝亲自过问并下了口谕,要求严惩,和庄亲王袁禄便不会为这等小事如此雷厉风行。

    杖刑可重可轻。曾经贾珍便挨过八十杖,只是打得轻。若是重着打,八十杖足以将人打死了。而纵然顾宝安此番没被打死,发往边远苦寒之地,也多半活不长久了。

    袁易道:“王爷处事公正,雷厉风行,我知晓了。”

    接着,一名内务府掌仪司郎中,接口说:“和庄王爷想着,郡公爷府上缺了个掌事太监,终究不便,特命我等为府上精心挑选补送一名掌事太监。”说着,他侧身引见身后一名中年太监,“他名唤方矩,在宫内当差已有二十余年,今年四十有二,还算稳重老成,来听候郡公爷的差遣驱使。”

    方矩忙上前两步,跪倒在地,向袁易磕头道:“奴才方矩,叩见郡公爷。奴才愚钝,派来伺候郡公爷,往后定当恪尽职守,谨慎当差,求郡公爷恩典收留。”

    正事交割清楚后,两名内务府郎中便欲告辞。

    袁易命人取出赏银,奉与两名郎中,笑道:“今日有劳二位冒雨奔波传话,区区茶资,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两名郎中故意推辞了一番,便谢恩收下。

    ……

    ……

    送走了两名内务府郎中,袁易并未立刻转回“立身斋”,而是传令召集府中典仪、护卫、护军、太监即刻至大厅聚集。

    命令一下,不过一盏茶的工夫,原本宽敞的大厅便已黑压压站满了人。

    袁易端坐于大厅正中的太师椅上,神色威仪。身侧,状若铁塔的五品龙禁尉蒙雄,手按佩刀,目光如电,更添了几分凛然不可犯的气势。

    袁易忽然站起身,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提高音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今日召集尔等,只为申明一事——规矩!”

    他略顿一顿,继续道:“前番,掌事太监顾宝安,倚仗权柄,勒索外客,贪得无厌,坏我府邸声誉,将我的训诫视同无物!此等行径,天理难容,王法不赦!”

    “幸赖圣上明察秋毫,亲自下旨,命总管内务府大臣和庄王爷严查严惩!如今,那顾宝安已受重处——杖八十,革去职衔,抄没家私,发往边远苦寒之地!”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纷纷悚然动容。虽说私下早有猜测,但听得如此严厉的惩处正式宣布,短短三日,一个颇有资历的掌事太监便落得如此下场,这雷霆手段,着实令人心惊胆寒!

    袁易将众人惊惧之色尽收眼底,语气严厉:“顾宝安之下场,便是前车之鉴!尔等需得谨记,既入我郡公府当差,便需恪守本分,严守规矩!不论尔等来自何处,有何背景,但凡敢以身试法,坏我府规,顾宝安今日之下场,便是尔等明日之结局!望尔等好自为之,切莫自误!”

    顾宝安之惨烈下场,配上袁易这番严厉训诫,真真是杀一儆百,效果立竿见影。

    厅内人群之中,有一名从六品的典仪,名叫项若川。

    袁易身边当然少不了泰顺帝的眼线,项若川便是眼线。这项若川受到泰顺帝的旨意,除遇紧急之事须及时密报,还须每月月底定期密报袁易近一个月的相关情况。这也反映出,泰顺帝对袁易这位新近归宗皇子的重视。

    此刻,项若川心潮起伏。他亲眼见得袁易如此手段,心中不由凛然,暗忖日后呈报,定要谨慎权衡,以免轻易开罪了袁易这位手段雷霆的主子。

    人群之中,还有一名从五品的典仪,名叫卢荣定。此人自以为自己官职高、分位高,瞧不起掌管府中外宅账房事务的张若锦,原本企图插手外宅账房,贪墨肥几。

    人群之中,还有一名太监,原本企图插手内宅事务。

    然而,他们这份不规矩的心思,眼下皆被凛冽的寒意驱散了,至少短期内不敢轻举妄动了。

    训诫已毕,袁易令众人散去,留下了新来的中年太监方矩。

    众人鱼贯退出大厅。

    厅内,只剩下袁易、蒙雄、方矩。

    袁易盯着方矩,淡淡道:“方矩,我方才所言,你可听清了?”

    方矩恭声道:“回郡公爷的话,奴才字字句句,听得真切,铭记于心。顾宝安之下场,奴才必引以为戒。”

    “嗯。”袁易微微颔首,“你虽年纪大,资格老,按理该当重用。然则有顾宝安前车之鉴,你初来乍到,品性如何,我尚需观察。故而,暂且不安排你管事之职,先在府中做些杂役事务。若你安分守己,行事规矩,日后自有你的前程。”

    方矩又恭声道:“奴才明白!奴才定当谨慎当差,严守规矩,不敢有负郡公爷的恩典与考验。”

    袁易此举,自有深意。

    自顾宝安被拿问后,守门、传唤之事暂由年轻太监田奉负责。田奉虽也曾跟着顾宝安有些不干净,但经此一事,惊吓匪浅,这三日倒是战战兢兢,颇为尽力。袁易眼下并不急于让摸不清底细的方矩接手要职,且观察些时日,看清其品行,再作计较。

    事实上,方矩倒并非那等奸猾之辈。其人性情,恰如其名,颇懂规矩,行事有度。小心谨慎、善于审时度势的和庄亲王,在经历了顾宝安之事后,特意命人挑选了这么个相对本分的掌事太监送来,以免再生事端,引火烧身。

    专门训诫了方矩后,袁易进了内宅,向元春说了一番情况,让元春召集训诫府上的六名宫女,他则重新回到了立身斋。

    ……

    ……

    鲁科多确实年岁已长,都已过了花甲之年。其贪欲之念,则随着权势愈大而愈长。

    此番他在城外尤家见到了尤二姐,竟想占为己有。

    盖因他近日正思量着再纳一房年轻貌美的小妾,而尤二姐正值妙龄,颇有姿色,且举止温柔,言语和顺,在他这等见惯风月的老臣眼中,别有一番动人心处。

    也因他如今位极人臣,圣眷优渥,颇有些骄矜之气。在他想来,自己此番略施手段,将无依无靠的尤二姐收为妾室,既得了美人,尤家也得了解脱和好处,乃是两全其美之事,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风波。

    岂料人算不如天算。

    这日,当他得知袁易竟已派人将尤老娘并尤二姐、尤三姐一并接入了郡公府安置,先是一怔,随即心下明了——这是袁易故意出手,护着尤家,也是在告诫自己,尤二姐动不得。

    果然不出袁易所料,鲁科多虽骄横,算不得多么精明之辈,却不会蠢到为了一个尤二姐与袁易交恶为敌。纵然鲁科多心中对尤二姐不舍,对袁易的插手不快,但这等利害轻重,他还是掂量得清的。

    这日下午,鲁科多百忙之中特意抽空来到郡公府拜访袁易,怕袁易将自己威逼尤老娘、意图强占尤二姐的丑事张扬出去,尤其怕袁易上奏泰顺帝。

    袁易得知鲁科多到来,亲自将鲁科多迎入了立身斋,二人于斋内分宾主落座,香茶奉上。

    鲁科多先是寒暄了几句,赞了一番袁易,随即话锋一转,提起了尤家之事。他面带愧色,言辞闪烁道:“因追缴罪产,下官与尤家有些接触。唉,也是下官疏忽,竟不知郡公爷与尤家原是这般亲近。若有冒犯之处,还望郡公爷海涵,千万莫要放在心上。”

    这是在婉转地赔罪了。

    袁易见鲁科多主动服软,微微一笑,神色温和,给对方递了个台阶:“鲁大人言重了。不过是些微末小事,何足挂齿?我岂会因这等小事心存芥蒂?更不会向外人提及分毫,鲁大人但请放心。”

    他略顿一顿,又道:“至于尤家所欠‘罪产’,追缴足额便是,此事仍要劳烦鲁大人费心了。”

    鲁科多心中一块石头顿时落地,应承道:“请郡公爷放心,尤家所欠‘罪产’,已算足额退还了,无须继续追缴。”

    一时间,斋内气氛竟显得颇为融洽,二人言笑晏晏。

    然而,这表面的其乐融融之下,却暗藏着潜流。

    鲁科多对袁易已心存芥蒂。

    而袁易知道,这个世界的鲁科多,相当于前世那位隆科多。不出意外的话,如今看似风光无限的这位鲁大人,其赫赫扬扬的权势,恐怕维持不了多久,快则一年半载,慢则两年三载,便有大祸临头,自食其果之日!

    届时,今日这点小小的不快,又算得了什么?(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红楼帝业不错,请把《红楼帝业》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红楼帝业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