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整个西欧都不够打(5k)

    在座各位面面相觑。

    弗雷德?这是哪里冒出来的小人物。

    叫这名字的人有很多,但结合这个姓,除了谢米恰斯内,没一个人听过。

    看出来了众人脸上的疑惑,谢米恰斯内丝毫不敢卖关子,他连忙解释道:

    “我们一直在收集阿美莉卡政治人物的动向,这位名叫弗雷德·T是去年突然冒出来的政治人物,他在去年秋天的竞选中成功当上纽约市议员后随后就宣布要参加今年大选的象党内部初选。”

    大家虽然不清楚弗雷德是谁,但对阿美莉卡大选的流程还是很清楚的。

    谢米恰斯内接着说道:“他在宣布参选后很快罗伯特·芬奇就宣布加入他的竞选团队担任其竞选经理,罗伯特·芬奇是尼克松的核心幕僚,也是之前尼克松竞选时候的竞选经理。

    我们认为弗雷德获得了尼克松的大力支持。”

    尼克松老熟人了,当年和尼基塔的厨房辩论就是尼克松代表艾森豪威尔参加的。

    听到这里,在座各位都有点兴趣了。

    “因此,我们加大了对他的信息收集。

    我们发现了更多有意思的地方,首先这位名叫弗雷德的纽约市参议员此前是纽约市的地产商人。

    他和伦道夫·林,也就是教授合作之下,在纽约的华人聚集区修建了数栋伦道夫楼,提供给当地华人居住。”

    尼基塔若有所思道:“这说明他和教授关系密切。”

    谢米恰斯内点头,然后接着说道:“是的,我们收集的信息显示,有一年的圣诞节,教授就是去弗雷德家过的。

    更有意思的是,在那之后,弗雷德在纽约开始修伦道夫楼,他的哥哥是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资深教授,不止一次提供前沿学术期刊和技术相关杂志给当地的一家华人开的中餐厅。”

    大家互相对视了一眼后,葛罗米柯说:“这些学术期刊最终的流向是华国?教授通过弗雷德家的关系,给华国提供学术期刊?”

    很多事情想查,你是肯定别想瞒住。

    无非是想不想查的区别。

    KGB内部的优先级排序里,林燃虽然不是什么资深政治人物,但他的优先级却能排到前十甚至更靠前的位置。

    另外之所以屈润普敢帮林燃这个忙,有很多原因,既有他本身对华国和华国人的同情,也有提供的东西由他把握,只停留在学术期刊层面,其实没有太大风险。

    “这只是我的猜测,根据我们调查到的信息,教授给弗雷德的地产集团授权,允许他们利用自己打广告吸引华裔客户,而作为报酬,弗雷德的弟弟向华国方面提供前沿学术期刊。”谢米恰斯内说。

    “包括弗雷德和尼克松之间,我们也怀疑是教授给尼克松推荐的弗雷德。

    这主要源自于,我们的人发现过尼克松有一次专门前往亨茨维尔市,NASA的红石基地就在那,要知道即便是在副总统期间,尼克松都没有去过亨茨维尔市。

    哪怕是在1960年,NASA的航天飞行中心在亨茨维尔启用,艾森豪威尔亲自参加剪彩仪式,尼克松也没有去。

    而他那次去我们怀疑是见教授,后来尼克松在华盛顿特区的一间高档酒店里见教授,这点我们确定无疑。

    弗雷德从教授那获得了经济利益和政治资源,我们加大了对他的关注。

    虽然几率很小,但弗雷德未必不会赢得党内大选。

    另外我们内部分析认为,作为商人出身的弗雷德,他的阶级决定了其天然就具备好控制的特点。

    而弗雷德此时的身份较低,只是纽约市的议员,我们以他作为第一个监听对象,更容易让胡佛接受。”

    在座各位听完后,大家都没说话,教授的存在感还是太强了一点。

    最后由尼基塔定调:“好,我觉得谢米恰斯内同志的提议很好。

    想第一次就让胡佛去控制汉弗莱、麦金利、海登这样的议员确实有难度,弗雷德是个不错的人选。

    葛罗米柯,你亲自找个理由跑一趟联合国,你把我们的想法在纽约当面告诉多勃雷宁,包括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谈判底线是什么,要怎么样一点一点控制胡佛。

    在我们今天的讨论结果基础上,由你负责制定具体计划,谢米恰斯内同志负责从专业角度进行审核,确定后给我审核一遍。”尼基塔对着葛罗米柯说道。

    然后他又转向谢米恰斯内:“谢米恰斯内同志,从明天开始秘密调查我们内部同性恋或者有同性恋倾向的同志,对于这些同志,全部要调离关键工作岗位。”

    1964年3月的莱比锡春季贸易博览会上,主展厅内人声鼎沸。

    空气中弥漫着新机器的油墨味,闪烁着金属的冷冽光泽,以及漂浮着着东欧咖啡的香气。

    楚斯站在Zuse KG的展台前,身着深灰色西装,领带微微松散,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去年接受冯掌柜的邀请,去香江几日游之后,除了卖了几台Z23计算机给香江海运外再无别的收获。

    因为那位所谓的计算机专家在大陆,而不在香江。

    电话里和对方聊了几句后,确认了这位名叫谢希德的计算机专家确实有着非凡的能力,但这种能力还不足以吸引他前往大陆工作。

    毕竟当年在东德和西德之间,他都选择了西德。

    又怎么可能为了所谓计算机研发,跑到华国去呢。

    所以他压根没有接受来自华国的邀请。

    不过华国方面也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信息,那就是确认了楚斯不知道树莓派的存在。

    楚斯当前的日子非常不好过,不然也不会跑到莱比锡贸易博览会来试图寻找东欧客户。

    因为他开的公司Zuse KG情况财务状况非常糟糕。

    他们生产的计算机过去主要依赖于高校生意,在企业端,Zuse KG压根无法和IBM、Univac这样的公司竞争。

    而糟糕的是,他们的计算机因为性能缘故,被苏黎世理工学院退货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德意志专利法院也驳回了楚斯关于Z3计算机的专利申请。

    这场始于1941年的专利之争持续了26年,最终以失败告终,进一步削弱了楚斯及其公司的财务和声誉。

    要不是香江行带了几台货,他的公司此刻控制权已经要易主给西门子了。

    他的双手紧握着一份Z23计算机宣传册,边缘已被汗水浸湿,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纸张。

    他的目光在熙攘的人群中游移,满怀期待又夹杂焦虑。

    Z23那晶体管打造的机身在聚光灯下闪烁着冷光,旁边的控制面板有着密布的按钮和指示灯,压根吸引不了一点来自东欧和西欧商人的目光。

    人家IBM都开始玩人工智能,机器布线都搞出艺术感来了。

    没错,IBM也来参展了。

    而且在最中心的地方。

    IBM的深蓝和巴别塔都来莱比锡参展,几乎虹吸了整个展馆的人流量。

    谁要看你这落后的Z23啊。

    别说Zuse KG了,市面上所有的计算机厂商,都被IBM打的喘不过气来,听过没听过名字的,一个接一个的陷入财务泥潭。

    大家不跟又不行,人工智能太诱人。

    现在还能勉强存活的,也就专注于小型计算机的公司了,像通用电气这种。

    对于Zuse KG,IBM就是不折不扣的蓝色巨人。

    这次博览会是楚泽最后的救命稻草,若能签下订单或找到投资者,或许还能保住公司。

    “真是糟糕。”同样西装革履的西奥多·弗罗梅从IBM的展台走了回来,“IBM太恐怖了,从反应速度来看,他们的深蓝能力应该又提升了。”

    西奥多是Zuse KG的核心工程师之一,主要负责真空管和磁鼓存储技术的开发。

    他强打精神,咧嘴笑道,“我们也会有那么一天的。”

    西奥多摇了摇头,苦笑道:“楚斯,我知道你无法接受这一点,但在看过之后,我知道,我们不可能战胜IBM。

    我们的财务状况已经不足以支撑我们继续投入研发了。

    即便我们的计算机在性能层面追上了IBM,有深蓝和技术方舟的样本在,客户们也会选择IBM,而不是我们。

    楚斯,不是我想打击你的信心,而是在见到深蓝和巴别塔之后,我知道,未来的计算机市场没有我们这样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了。

    西门子是对的,我们需要合并,合并才有活路。”

    西门子是他们的大股东,从股权上来说,西门子其实已经有相对控股权了,并且在三年后全资收购Zuse KG。

    此时西门子已经推出了名为2002系列的计算机,围绕着Zuse GK也正处在控制权转移的阶段。

    要是Zuse KG财务状况再不好转,自己十余年心血就要付之一炬。

    楚斯冷峻的面容上写满了拒绝,“不,我们还有机会!”

    说完,楚斯没有再回答,而是亲自在展厅中招揽客户,这本来应该是销售人员的工作,但因为财务状况恶化,他们只剩下三位销售人员。

    而懂俄语的,只有他一个人。

    楚斯向一位驻足的工程师热情介绍:“这台Z23速度快,适合科学计算,比美国机器更经济!”他的德语流利。

    楚斯感觉对方听不懂之后,开始夹杂着几句生硬的俄语。

    对方皱眉盯着参数表,眼神透着怀疑,楚斯的心跳加速,他挤出一个微笑掩饰疲惫,心中却暗自祈祷对方不会追问测试中的小故障。

    “你叫?”对方同样用流利的德语问道。

    楚斯简单介绍后,对方问:“楚斯先生,我是Robotron的高层,请问你是否有意愿来Robotron工作?

    我们对你的技术感兴趣,你如果有意愿我们可以随时谈。”

    楚斯面露疑惑,他听过这家公司,这是东德的计算机公司,开发过R系列的计算机,主打性价比,性能方面还不如Zuse的Z系列计算机呢。

    “抱歉,我没有意向。”楚斯摇头道。

    他连西门子都不想去,又怎么可能会愿意为东德的Robotron工作呢。

    对方没有多说什么,扭头就走。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东德记者举起相机靠近,闪光灯对准楚斯和Z23。

    他勉强挤出笑容,心中却苦涩:这张照片或许是Zuse KG的绝唱。他振作精神,向记者介绍Z23的创新,试图留下正面印象。

    记者问及未来计划,他犹豫片刻,坚定地说:“我们会开拓新市场,为欧洲科技贡献力量。”

    话虽如此,他内心却充满不确定。

    夜幕降临,展厅灯光渐暗,楚斯疲惫地坐在展台旁,回想Z3的辉煌与如今的困境,低语道:“我不能让一切白费。”

    他低头瞥了一眼Z23的参数表,心中默念:“如果能签下一单,哪怕是东德的小订单……”

    傍晚的博览会人流量依然不少。

    突然,两位身着深色大衣的男子走来,走在前面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谢尔盖·伊万诺维奇,OGAS项目的协调人,眼神锐利如鹰。

    他的左侧是楚斯白天见到的东德Robotron高管卡尔·施密特,瘦削的脸庞透着谨慎。

    他们的到来让楚斯心跳加速,他强挤出职业微笑,心想:总不能把我强行带走吧。

    谢尔盖率先开口,声音低沉,带着浓重的俄音德语:“楚斯博士,久闻大名。您的Z3是计算机史上的传奇,Z23也令人印象深刻。”

    他微微点头,目光扫过Z23的控制面板,仿佛在估量其价值。

    楚斯连忙回应,语气尽量平稳:“谢谢您的认可,Z23专为科学计算和工程设计优化,模块化设计,易于维护。”

    他指着Graphomat Z64补充道:“我们的绘图仪在光学和航空领域也有应用。”

    卡尔·施密特推了推眼镜,插话道:“楚斯先生,我回去查过了您的资料,您是计算机领域的人才,我们正在整合东欧的计算资源,您的技术能派上用场,我们不希望错过您这样的人才,所以由谢尔盖先生亲自前来。”

    他的语气中带着试探,眼神却透着戒备,他从内心是不愿让西德技术抢了东德的风头。

    但出于对OGAS计划的愿景,卡尔·施密特没有掩盖楚斯存在的事实。

    远在华国的钱院长尚且听过楚斯,东德的技术官僚就更不用多说了。

    他们连楚斯的近况都调查的清清楚楚。

    对于这些日耳曼人来说,OGAS显然充满了吸引力。

    这回卡尔·施密特显得更直接,直接问道:“楚斯博士,Z23的浮点运算速度如何?”

    楚斯抓住机会,滔滔不绝地介绍Z23的晶体管架构和每秒数百次浮点运算的能力,试图掩饰内心的紧张。

    听完后,卡尔·施密特先是看了眼谢尔盖,对方点头后,他才说:“楚斯先生,Robotron、Odra和Tesla的计算机业务已经完成了合并,合并到了Robotron公司。

    你看到了那里IBM的深蓝了吗?单纯靠Zuse KG恐怕永远都不可能追上IBM。

    甚至就连西德的西门子,英格兰的ICL,恐怕也不可能追上。

    哪怕他们在资源上不亚于IBM,在人才上不亚于IBM,但凡他们展露出超过IBM的可能,就会遭遇来自阿美莉卡的打压。

    世界上有希望超越IBM的只有我们。

    新成立的Robotron将获得苏俄方面全力技术支持。”

    楚斯脸色一下就暗淡了下去。

    因为他很清楚,对方说的还真没错。

    甚至他自己就知道类似的事情在西欧正在上演。

    前面提到了,西门子正在谋求收购Zuse KG。

    法兰西的Bull公司(全称为Compagnie des Machines Bull),此前一直是欧洲计算机行业的先锋,其Gamma系列计算机在多任务处理和实时计算方面领先于当时的IBM和Univac机器。

    尤其是1958年推出的Gamma 60。

    Bull的技术在欧洲的银行、铁路和航空调度系统中广泛应用,其创新吸引了阿美莉卡的注意。

    前不久ull还开发了早期的分布式计算技术,领先于阿美莉卡在该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得益于海运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推广,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备受瞩目,来自摩根家族的通用电气正在谋求对Bull的收购。

    通用电气对Bull的收购就有阿美莉卡行政干预的影子在其中。

    阿尔斯通只是一个开始,通用电气六十年代就开始对法兰西企业玩这种招数了。

    类似案例还不止这些,阿美莉卡对英格兰也是如此。

    英国的德哈维兰公司在1949年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喷气式客机彗星,领先波音公司的707机型近十年。

    结果FAA以安全问题为由对彗星实施严格的适航认证要求,限制其进入阿美莉卡市场。

    这也就算了,后续波音通过事故调查和公开渠道获取彗星的设计数据,尤其是高压舱和喷气发动机的技术。

    楚斯作为工程师,几乎是一下就意识到对方说的是真的。

    为什么Bull愿意出售给通用电气,金融上的压力是一方面,市场准入是另外一方面,你不卖给通用,Bull计算机就别想卖到阿美莉卡市场。

    “楚斯先生,只有整个socialism市场,才足以支撑起一个能够超越IBM的计算机公司。

    西德做不到这点,整个欧洲也做不到这点。”谢尔盖冷酷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科技入侵现代不错,请把《科技入侵现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科技入侵现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