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哥德巴赫猜想

    又是一年纽约数学家晚宴。

    今年林燃再怎么推辞,大家也让他不得不到台上来讲两句了。

    毕竟今年 1月的哥廷根神迹,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和精力千里迢迢到现场去见证。

    大家无论是去了现场,还是说在电视上收看直播,又或者是从科学出版社购买了录像带,都欣赏过林燃在哥廷根大发神威的英姿。

    这回说什么都不让林燃推托了。

    你再怎么说自己要给年轻人机会,自己说了,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你身上,那也不行,你今年必须讲,要么开幕,要么压轴。

    哈维·科恩在和林燃沟通的时候那叫一个苦口婆心:“教授,你要是不讲,我答应没用,在场的数学家们可不会答应。

    他们就等着听你的教诲呢。”

    不听不行,先不谈林燃今年在数论上的成果给了做数论的博士们提供了多有效的工具,这是惠及所有数学家的功绩,光是去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林燃提出的四色问题解决思路,已经被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家给解出来了。

    像林燃这样,又能帮大家造轮子,又能把自己一些解答问题的思路随手送给大家,这样的大佬还有第二位吗?

    换其他数学家,即便有这么大方,给的最多也就是大致的思路,怎么可能像林燃这样,把一整个完整的思路告诉你?

    小气一点的,自己随便一个想法都要敝帚自珍,自己实在是推不下去了,才拿出来交流。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大量对比的案例在前,足以见得林燃的大方。

    至于自身名气也是重要因素。

    哈维·科恩接着说:“你还记得陈吗?就是你在香江的学生。”

    自己的学生,那就肯定不是陈省身。

    林燃点头道:“当然,我把他推荐给你,他很有天赋才对。”

    哈维·科恩笑道:“你说的没错,他确实很有天赋,他围绕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大工作。

    我们纽约城市大学内部判断该结果足以将当前围绕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往前推进一大步。”

    林燃了然,应该是哥德巴赫猜想的“1+2”被证明了,算算时间点,这个时候差不多。

    原时空,陈景润的成果也就在 1966年发表的。

    林燃看过陈景润发表的论文,对方在 1960年年底来的纽约,算了算差不多五年的博士生涯,中间发表了一些数学论文。

    和筛法专精比起来,现在的陈景润显然掌握了更多工具,在解析数论领域是一把好手。

    “不错,所以你的意思是,到时候纽约数学家大会上会让他围绕自己的成果做一个学术报告对吧?”林燃问道。

    在纽约数学家大会上做报告对他而言是负担,但对其他数学家来说绝对是一种荣誉。

    从困难程度上来说,比国际数学家大会主会场做报告也差不了多少。

    毕竟纽约数学家大会就一天时间,一天时间最多请三名数学家做报告,国际数学家大会最少持续七天。

    哈维·科恩点头道:“没错,陈的报告会在你后面。

    我的意思是,教授,你也不一定非得要开幕或者压轴。

    如果你想要挑战一下人类极限,在今年的纽约数学家大会现场给我们表演一个现场证明完备的哥德巴赫猜想,那我也可以把你的报告时间放在陈的后面。”

    哈维·科恩眨了眨眼,脸上满是期待。

    林燃苦笑道:“科恩教授,我是人,不是神。

    现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还只有一天时间,这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哈维·科恩说:“教授,如果真的能够证明,那我想无论是谁,都不会介意今年的纽约数学家大会扩展到一周甚至更久。

    当然更久,我们也不是不能等。

    我们的同行们有足够的耐心,亲眼见证奇迹。

    只是我怕白宫等不及,要派人来纽约把你请回去。”

    哈维·科恩说完后,接着说道:“教授,人太厉害也不行,厉害到教授你这个程度,哪怕你想回校园专心做学术,白宫都不会允许了。”

    林燃听完后若有所思:“其实也不是不行。”

    哈维·科恩略微惊讶问道:“什么不是不行?”

    林燃说:“现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哈维·科恩兴奋道:“真的?”

    林燃挑了挑眉:“试试看吧。

    确实有难度,我也不敢保证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哈维·科恩连忙起身:“教授,我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和你说,结果没想到你真的答应了。

    那我得紧急联系更多的人,临时改场地。

    原本的场地显然不够见证奇迹了。

    然后租场地的时间也要延长。”

    哈维·科恩看了眼时间,离纽约数学家大会只有五天时间:“教授,你要多少天?”

    林燃想了想:“三天吧,别抱太大期望,我只是做一点微小的工作,给大家打个样。

    你在宣传的过程中,可别说我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我只是试一试,给大家一点思路。

    你把大家期待都抬起来了,我到时候做不到可不怪我。”

    哈维·科恩笑道:“教授,没人会怪你无法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

    现场就三天时间,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虽说你是高斯再世,但想要做到也太难了。”

    哈维·科恩心想,教授,你做不到大家反而会松一口气,原来教授也不是万能的。

    教授要现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消息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传遍数学界。

    整个阿美利肯数学界都沸腾了。

    至于哈维·科恩在电话和传真里反复强调:“不不不,不是现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怎么可能是现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只是教授讲讲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理解。

    也许,我是说也许,也许会现场进行一下推演,仅此而已。

    我可没说过教授要在今年的纽约数学家大会上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哈维·科恩是这样和会议组织的工作人员说的。

    大佬他亲自来请,不那么重要的就由手下的博士、学校的行政工作人员负责,硕士?硕士没资格。

    但数学家们打电话聊到这件事的时候,就已经完全变样了。

    “这次纽约数学家大会你听说没?”

    “当然,说是教授要在现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啊?我听说的只是聊聊关于通往彻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

    “反正我听说的是要现场证明。”

    “为什么我听说的和你听说的不一样?”

    “不管是什么,我肯定都要去现场参加,我相信教授不会让我失望。”

    “教授这未免太变态了一点,虽说从难易程度上来说,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相差无几,但这两者毕竟还是不一样。”

    “是啊,高斯也没教授这么夸张吧!”

    不仅如此,纽约的媒体也要比哥廷根发达得多。

    纽约本地媒体先报道,进而全国媒体争先报道。

    林登·约翰逊本身也要一些新闻,把民众的注意力从越战中转移出去。

    教授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就是一个不错的新闻,可以持续报道。

    在圣诞节,大家别在意越战了,还是看一看远处的教授吧。

    白宫的推波助澜更是给这件事本身加了一把火。

    “哥廷根神迹即将在纽约再现,教授剑指哥德巴赫猜想”

    “教授是否能连续完成奇迹”

    “教授不是高斯在世,教授就是数学本身”

    纽约中央公园旁的公寓里,林燃看着餐桌上的报纸傻眼了,我寻思我压根没说过吧。

    他打电话问哈维·科恩,抱怨声从电话那头传来:“教授,我和他们说的绝对是,你只是要试着讲讲自己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看法。

    但架不住他们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现场证明了。

    媒体我们就更控制不住了。

    现在这种情况我们也不想,我们找主要报纸都做了澄清,但架不住这些报纸用疑似这样的词语来误导读者。

    给读者一种错觉。

    教授,真的非常抱歉,不过,你放心,就算你没能现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也没什么。”

    哈维·科恩的声音无比疲惫。

    林燃也不好再追究。

    他相信,对方确实没有这么说:“那看来我还真得好好准备一下了。

    还有五天时间,我想也不一定来不及。”

    哈维·科恩本来疲惫的声音,一下跟打了鸡血一样,精神百倍:“教授,你真的要现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林燃摇头道:“不,不是现场证明,而是这几天想一个比较完备的思路出来。”

    电话放下后,林燃长叹一声,看来不得不把弱哥德巴赫猜想给拿出来了。

    坐在林燃对面的珍妮问道:“教授,所以你真的要现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吗?”

    她自然是清楚,林燃要做的,以及报纸上宣传变样后林燃要做的。

    纽约时报的澄清文章都是她亲自撰写刊登的。

    “唉,试试吧。”

    珍妮笑道:“那这些天来纽约的数学家们素数房间没白住。”

    林燃问:“素数房间?”

    珍妮点头:“没错,我听人说,这几天纽约大学群周围的酒店,但凡是素数房间号都被数学家们给定完了。

    尤其是伦道夫数,更是一个不剩。”

    媒体把一个数字本身是素数,然后它的每一位组成数字也是素数,这些组成数字不重复,称作伦道夫数。

    具体确定,要等到下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大会上确定。

    当然,这还不算完,后来有数学家提出一个数本身是素数,然后它的每一位组成数字是素数,最后它任意相连数字组合起来,也是素数,这样的数可以叫做完备的伦道夫数。

    这样的数字也称为超级素数。

    结果发现这样的超级素数在四位数及以上不存在。

    自己给个定义,然后再围绕这样的猜想做个证明,也能发一篇论文。

    这就是林燃在数学界的影响力。

    和数学王子高斯比起来,数学界都公认林燃离数学上帝这样的名号已经没有任何距离。

    而之所以还没给他封上这样的名号,单纯是因为还太早。

    大家想等到一个更完美的时候,比如伦道夫纲领被描绘完成,在阿贝尔奖颁发的时候,那样就圆满了。

    就像格罗滕迪克在完成了代数几何之后,被封为数学教皇一个道理。

    当然,在媒体层面,已经有类似的外号产生,只是离公认还有一些距离。

    “本来只是想随便说点东西,但现在看来,随便说点东西是不行的。

    到了这个位置之后,所有人都把你给架起来了。

    唉,什么是身不由己?这就是身不由己。”林燃感慨道。

    纽约数学家大会如约举行。

    因为林燃和哥德巴赫猜想被宣传的沸沸扬扬的缘故。

    这届的纽约数学家大会,一来各路媒体都派人来了,其中 CBS和NBC都派了一整个直播团队来。

    为了现场直播,他们给纽约城市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捐了很大一笔款。

    其次,纽约数学家大会的主办方是纽约城市大学,今年因为林燃要讲哥德巴赫猜想,哥伦比亚大学非要加一个名字进去。另外就是林燃现场用的黑板必须归他们。

    毕竟林燃还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

    最后则是 IBM开出了五百万美元的天价赞助了此次纽约数学家大会,现场随处可见的IBM LOGO。

    甚至就在门口签到处,摆了 IBM的深蓝人工智能,提供给数学家们进行对弈。

    林燃在看到 IBM的深蓝之后,有了新的想法,觉得明年或者后年可以试试看。

    因为林燃也要讲哥德巴赫猜想的缘故,所以由陈景润做开幕的学术报告,讲自己关于 1+2的成果。

    不得不说,无论放在什么时候,这都是一个大成果,值得现场所有数学家鼓掌,为之欢呼的成果。

    但因为林燃在他后面的缘故,所以大家的掌声显得有些敷衍了。

    陈景润下来之后,看着林燃光是起身,掌声就没有停过,他内心不由得感慨,和教授比起来,自己差的实在太远了一些。

    “好,刚才陈讲的非常好。

    让我们为他鼓掌,作为华人同胞,我认为这个成果值得一个菲尔兹。”

    陈景润此时实际年龄才32岁,哪怕他以陈德辉的身份调高了年龄,两年后1968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他也没有到四十岁。

    林燃话音落下后,先是礼貌的掌声,然后是迟疑。

    1964年和1968年连续两届的菲尔兹都要给华人?

    哪怕陈景润的成果,绝对够得上菲尔兹,还是会让很多人迟疑。

    考虑到这话是林燃说的,又有一定份量。

    数学只是数学,但数学家可绝不仅仅只是数学。

    一个数学家能不能拿菲尔兹,你做的成果固然重要,可你的导师是谁,你导师的导师是谁,有的时候同样重要。

    林燃虽然不是数学出身,但已经在试图发挥这样的影响力了。

    我都公开喊话,陈的结果值得一个菲尔兹,委员会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

    至少在评判过程中得公平吧?

    不然,你们给的人,成果不如陈景润,到时候我公开质疑喊话,你们扛得住舆论压力吗?

    在座斗争经验丰富的数学家,内心已经在感慨了。

    大家都知道,林燃早晚会争,只是没想到这个时间来的这么早,帮自己的华裔同胞争。

    白宫能爬到高位的官僚,跑到数学界来简直降维打击,哈维·科恩如是想到。

    福克斯教授则心想,有林燃在,百年哥伦比亚学派不成问题。

    林燃则没有在意台下的听众们怎么想,他接着说道:

    “我很有压力,因为我和科恩教授说的是讲讲我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理解,尝试着证明一下,给大家一点思路。

    注意,我说的是尝试一下,结果你们这帮家伙就给我宣传成了,要现场证明。

    这实在太过分了!

    直接给我上压力了。”

    台下笑声一片。

    “好在我是谁,我是无所不能的教授。

    所以我苦思冥想了一周时间,我想我大概能给大家一个弱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这回台下真是惊呼了。

    “喔!”

    “教授,快开始吧!”

    “已经迫不及待了!”

    “教授,你就是上帝!”

    台下掌声、尖叫、喊话混在一起,整个容纳了五百人的场馆显得格外嘈杂。

    这次属于是连博士都没资格来现场了。

    林燃接着说:“好,因为已经是完整证明。

    所以不需要这么多黑板。

    一块黑板就够了,我写完,大家记下来我就擦了。”

    福克斯脸都黑了,圣遗物就这样没了。坐在他旁边的西格尔倒是很得意,这样看来,哥廷根的黑板还是独一份的存在。

    而另外一个黑脸的是 IBM的负责人。

    听这架势,最多讲两天。

    五百万美元只买到了两天的广告时间,简直血亏。

    林燃笑道:“好,让我们正式开始。

    我们这次要做的是弱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分为强形式,强形式是指每个大于 2的偶数是两个素数的和,以及弱形式,弱形式是指每个大于5的奇数是三个素数的和。

    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弱形式。”(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科技入侵现代不错,请把《科技入侵现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科技入侵现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