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灵活又机动

    第二天的杀鸡儆猴还是很有效果的。

    年长的李书办对于王校吏的“无理要求”甚是不满,结果撞在了枪口上。

    在马副校长说情下,赵安同意给李书办一次机会,毕竟他的本意也不是真的把人开除。

    这种在单位干了有年头的老员工能保留还是要保留的,毕竟很多业务上的事情得靠他们去办,换一个人来未必能搞定。

    相当于技术骨干。

    这也是为何地方官上任可以将吏员拿出来大肆开卖,但书办这一块却基本不动的原因。

    有李书办的教训在,校办的工作人员瞬间老实,王万全这个校办主任的人设总算是立了起来,起码表面没有人再敢不把他当回事。

    赵安这边没让表哥马上参与他的事,只是让他熟悉府学事务,上上下下先混个眼熟再说。

    宋教谕第三天过来的,带来了那三个学生的相关档案,里面县学和县衙的章全盖好了。

    不出赵安所料,三个学生的家长对于府县推荐他们家孩子去京师就读可谓是高兴坏了,连带着宋教谕这两天得接着喝三顿“升学宴”。

    至于三个学生自己的想法,不重要,一点也不重要。

    “叭叭”在学生档案盖了府学教授印章后,赵安叫来教导处的童训导,让他马上派人将这三份岁贡生保送的材料送往京师国子监。

    岁贡生保送不经省学政衙门,京师国子监收到学生档案后直接入册,学生凭当地开出的相关证明和路引前往京师入读就行。

    只有拔贡和优贡必须参加省学政举行的选拔考试,不过这两种贡生因为人数较多,所以含金量不如推荐名额有限的岁贡生。

    路引由甘泉县衙开出,赵安这边开出的就是扬州府学的入学证明,或者叫介绍信。

    事情办完,麻烦解决,皆大欢喜。

    就是老宋却磨磨蹭蹭的赖着不走,明明都喝了两碗茶,还说口渴的很非要续杯,在那扯东扯西心不在焉的样子。

    赵安见状不由笑了起来:“宋大人这是把本官当外人了,若是有事直说无妨你我之间要还藏着掖着,将来如何共患难?”

    “.”

    宋教谕有点无语,弱弱道:“不是共富贵么?”

    “呃?”

    赵安脸上顿时一肃,“能共患难自能共富贵。”

    老宋还真是有事。

    比较重要的事。

    就是老宋觉得既然那三个学生自愿放弃府试去京师读书,那他们留下的三个府试名额是不是可以灵活机动一下。

    赵安“噢”了一声,单刀直入:“就是说你把这三个名额卖了?”

    “大人这话说的,怎么能叫卖呢?”

    老宋是正统教育出身的举人老爷,虽然被迫上了赵安的贼船,但心底还是保留了一些读书人尊严的,在那胀红着脸解释道:“下官就是觉得这三个名额浪费实在可惜,县学有不少好学生因为上次县试失手导致无缘府试,所以下官就想着给他们一次机会.”

    不待老宋解释完,赵安直接打断他问道:“你就说你一个名额卖多少钱吧。”

    “下官,”

    看着赵安直勾勾的目光,老宋无奈嘣了三个字:“二百两。”

    “二百两贵了吧,人家要是考不上不白花这个冤枉钱了,到时你跟人家学生父母怎么交待?”

    赵安直摇头,府试名额各个州县是固定的,如果学生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府试,那名额可以顺延补录。

    只是一个参加考试的机会收人家二百两,这就有些过份了。

    二百两能让五口之家过几年呢。

    这心未免太黑了。

    再者说,连县试都过不了的学生,你指望他府试就能冲上去?

    这要考不上你老宋不是给自个找麻烦么!

    等等

    赵安心头一跳,将身子往办公桌上一倾,直直盯着老宋:“你准人家必过了?”

    老宋有点难为情的低声嘟囔了一句:“下官不想办法捞点钱,怎么支持大人您往上爬呢?”

    嗳?

    这话说的赵安竟是心生一股暖流,二话不说就让老宋把那三个递补学生的名字给他,甲等不太好办,就全部乙等好了。

    反正今年恩科录取人数翻一番还多。

    “多谢大人成全!”

    老宋松了口气,赶紧从袖中取出早就准备好的名单递了过去。

    扫了一眼后,赵安微微点头,童生试是不糊名誊卷的,谁能过谁不能过考官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他这个府学教授虽然不是主考官,却有个很大的权力,就是“房师”阅卷后定下的录取名单要先送他这里,再由他这个副考官定下最终人选报主考官知府那里。

    如此一来,谁是案首知府大人说了算,甚至谁是甲等也可以由知府大人定夺,但谁是乙等就赵安这个副考官说了算了。

    要连这个都说了不算,那知府大人说的也不算。

    大家掀摊子谁都甭过了的意思。

    不过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很小,基本等于零。

    因为一旦出了这种事,势必就与“舞弊”二字挂钩,上面肯定要派人来调查,调查结果甭管存不存在舞弊,正副考官都得拎包滚蛋。

    损人不利己的事,谁肯干?

    当然,为防老宋个不要脸的把个一窍不通的都给“保送”过关,赵安还有些不放心的询问这三个学生平时成绩如何。

    老宋赶紧道:“大人放心,都是大差不差的,真要差的很,下官也没脸往上送啊。”

    有这保证在,赵安自也不再多问,待老宋走时也交待了件事,说道:“税课司有个叫刘小楼的小伙子不错,你回去跟丁大人说一声,看能不能把这人借调到府学锻炼锻炼。”

    宋教谕以为多大的事,不就一个临时工嘛,笑着就给应了。

    赵安这边随手收拾了下办公桌,正打算提前下班,马学正过来送了个通知,说明天知府大人他们要来府学。

    不是来视察府学关于府试准备工作情况的,而是来参加府学冲刺仪式的。

    这个冲刺仪式跟后世高考差不多,每次府试、院试前各地官学都要搞的。

    正式开考时全体考生则要祭祀一下孔夫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清妖不错,请把《清妖》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清妖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