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接纳还是封杀?一台7000万美币?格罗方德的小心思!

    晚上八点,陈延森乘车赶往庐州新桥机场,接着转乘湾流 G500直飞燕京,准备参加明天的燕京互联网大会。

    与此同时。

    大洋彼岸的比佛利山庄,Sixty私人会所。

    北美半导体行业的一众大佬,再度借着国际半导体协会交流的名义,在一间富丽堂皇的包间里聚了起来。

    只是房间里的气氛,远不如上一次那般轻松。

    “你们以为这是真的?”

    高通董事长保罗轻嗤一声,不以为意地问道。

    “埃里克,赛高不是往星源科技安插了十几枚钉子吗?”

    英特尔的CEO布莱恩冲着对面的赛高光学负责人问道,说话间,下意识地晃了晃手里酒杯。

    埃里克神情严肃,随即重重地点了点头道:“这款光刻机的型号命名为破晓 A220,最大功率为220瓦,可支持最高7纳米的工艺制程。”

    格罗方德的负责人桑杰听后,猛地吸了一口雪茄,继而吐出袅袅白雾,眼中的神色稍显复杂。

    半个小时前,陈延森给他打过一通电话,问他需不需要生产效率更高的光刻机,价格只需7000万美币,比阿斯麦的售价便宜了12%。

    每小时可处理235片晶圆,效率是Twinscan NXT 1980i的1.3倍。

    自己是世界第一梯队的芯片制造商,去买华国的光刻机?

    这种魔幻的错位感,让他感觉极不真实。

    可他从自己的消息渠道打听到,破晓 A220 EUV光刻机已于8月23日首次通电,全系统稳定运行。

    这说明,华国已然掌握了光刻机的全链路核心技术,从光源到光学系统,再到双工件台的精度,全都攻克了。

    此时,阿斯麦刚推出NXE 3300B光刻机,交付数量不足5台。

    原因也很简单,目前主流的芯片制程,大多都是28纳米和20纳米,使用Twinscan NXT 1980i就足够了,每小时的生产效率在180片晶圆。

    而NXE 3300B虽然是EUV光刻机,单次曝光下的制造能力可达9纳米,但它的初始电源功率仅有80瓦,每小时只能处理20片晶圆。

    效率太低,生产成本太高!

    除了台积电、三星象征性地采购了两台,用于更先进制程的工艺改良外,格罗方德和联华电子压根没打算购买。

    在桑杰看来,阿斯麦的NXE 3300B,明显是一款不成熟的初代品,谁买谁是冤大头。

    除非在设计端能拿出一颗性能翻倍的超级处理器,并且这颗处理器能获得市场与用户的认可,到了必须使用EUV光刻机才能生产的地步,他们才会真正下单。

    想到这里,桑杰暗暗打量着高通、美光、赛高和英特尔的负责人。

    高通对星源科技的敌意最大!

    因为星源科技的母公司是森联资本,它的旗下还有一家世界顶级的芯片设计企业。

    一旦星源科技崛起,高通在亚洲区的业务量,多半要缩水一大半。

    事实上,自从天工联合英伟达、联发科共同与高通争夺市场后,高通在华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下滑了四成。

    这也是保罗积极鼓动众人打压星源科技和天工科技的主要原因!

    美光的主营业务是闪存和存储芯片,与天工科技之间存在竞争,但双方的矛盾并不大。

    毕竟天工科技之前说要研发闪存芯片,可小半年都过去了,这件事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就好比有人喊了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之后便没了踪影,大多数人都不会太放在心上。

    不过,当美光CEO马克得知星源科技联合华科协会,以及华国各地的光学所、光电所,一同研发出EUV光刻机后,他的态度立刻变了,对星源科技的防备心瞬间提升到了最高等级。

    至于赛高,嘴上喊着要打压星源科技,却迟迟没有拿出成果。

    派去十几名商业间谍,最后也只捣鼓出一堆没用的技术方案。

    桑杰极度怀疑,赛高的埃里克八成是出工不出力,背地里还不知道打着什么鬼主意。

    英特尔的布莱恩态度最为奇怪,谁说的话都赞同,跟棵墙头草似的。

    余下的英伟达、德州仪器、AMD和博通,则是一副云游天外的表情。

    “桑杰,你怎么看?”

    这时,高通的保罗看向桑杰问道。

    桑杰闻言一愣,他刚才光顾着想事情,压根没听到保罗说了什么。

    “我没意见,你们决定就好。”

    桑杰极为敷衍的应付道。

    格罗方德是灯塔国最大的代工厂,但在Fab工厂行业的市场地位,远远不及湾积电。

    他想借助星源科技的破晓 A220光刻机,实现弯道超车。

    若是利益足够诱人,他连众人此刻的谈话都敢整理好卖给陈延森。

    这世道说到底还是看钱,谁能让他拿到丰厚的好处,他就偏向谁、支持谁。

    对于每小时能处理235片12英寸晶圆的EUV光刻机来说,谁能抢先拥有,谁就能占据高端芯片代工领域的关键地位。

    “动作一定要快!凭着黄仁勋和陈延森之前的合作基础,谁也说不准英伟达会不会借机切入芯片制造领域。

    当然,他也有很大可能把英伟达的 GPU业务交给星源科技来承接。”

    桑杰暗暗琢磨着。

    “傻叉!”

    保罗见状,不由地暗骂了一声。

    他原本指望桑杰能带头表态,毕竟格罗方德作为灯塔国本土最大的芯片代工厂,若是能明确站在抵制星源科技的阵营里,就能给湾积电、山星这些亚洲半导体企业施压,从而组建攻伐联盟。

    可桑杰这副油盐不进的模样,显然是把自身利益看得比行业共识重多了。

    他强压着把酒杯摔在桌上的冲动,目光扫过在座众人,语气严肃道:“各位,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普通的竞争对手!

    星源科技背后有华国科研力量兜底,等破晓 A220拥有量产交付的能力后,他们敢把光刻机定价压到3000万美币、2000万美币,哪怕不赚钱,也要用低价冲垮我们的行业壁垒,抢占全球芯片产业链的主导权!”

    这话像是带着刺,扎得赛高的CEO埃里克皱紧了眉头。

    桑杰捏着杯子,心里冷哼一声:真把自己当行业领袖了?你又不是商业协会的负责人,别整得自己像在为全行业谋福利一样!

    如果森联资本把芯片设计业务砍掉,专心做芯片代工,再给出比台积电更低的加工费用,恐怕保罗会第一个倒戈相向。

    “保罗说得有道理。”英特尔的布莱恩放下酒杯,点了点头道:“要是星源科技的光刻机量产、天工科技的存储芯片一旦上市,我们在华国市场的份额恐怕会再降两成,到时候别说利润,连工厂的产能都得砍半。”

    他的话让包间里的气氛又冷了几分!

    德州仪器的负责人终于从云游天外的状态中回神,眯着眼睛说道:“可抵制也得有办法!总不能像之前卡华国企业的脖子那样,再搞一次技术封锁吧?

    如今星源科技已经突破了全链路技术,封锁根本没用,反而会让他们更快地建立自己的供应链。”

    这话戳中了所有人的软肋!

    之前他们能靠着技术优势压制华国企业,是因为对方在光源、光学镜头、双工件台等关键环节处处受制。

    现在星源科技连EUV光刻机都造出来了,意味着这些“卡脖子”的环节全被攻克,再想故技重施,无异于自欺欺人。

    埃里克坐在角落,眼神闪烁,他比谁都清楚,赛高光学压根就没有技术底气。

    星源科技光学研发中心推出的“多层镀膜非球面透镜”,不仅在透光率上超过了赛高的同类产品,制作效率还快了数倍。

    要知道,一面非球面反射镜的抛光和镀膜工艺,都需要精细到皮米级别,制作时间通常需要2到4个月。

    而星源科技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六面镜组的抛光、镀膜和组装工作。

    最让他难受的是,自己安插的‘钉子’,大抵是‘叛变’了。

    至今没透露过半点有用的消息,也没拿回来一份像样的技术方案。

    “或许.我们可以从市场端入手。”

    英特尔的布莱恩突然开口,顿了顿又说:“比如联合下游的电子设备厂商,要求他们优先采购使用我们技术的芯片,若是敢用星源科技代工的芯片,我们就停止供应专利授权。”

    “这招有用吗?华国的手机厂商早就开始囤天工科技的芯片了,上次高通搞断供,人家转头就用了天工科技的处理器,出货量反而涨了15%,你觉得他们会怕专利授权那套?”

    桑杰插了一句,夹枪带棒地嘲讽道。

    布莱恩被噎得说不出话。

    保罗脸色阴沉,似乎看穿了桑杰的小心思。

    随后,他猛地拍了下桌子,怒视着桑杰质问道:“你到底站在哪一边?格罗方德要是敢买星源科技的光刻机,我们就联合所有芯片设计企业,停止给你们提供订单,届时你手里有再好的光刻机,也只能当废铁!”

    这话像是一颗惊雷,瞬间炸响在包厢内!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桑杰身上,等着他的反应。

    桑杰却慢条斯理地掏出雪茄,点燃后深吸一口,吐出的白雾缭绕在他眼前,接着不慌不忙地说道:“做生意讲究的是互利共赢,不是鱼死网破。

    既然星源科技造出了破晓 A220 EUV光刻机,证明他们有了上桌制定规则的实力,为什么不尝试接纳它?保罗,你在怕什么?”

    保罗冷笑一声道:“我怕的是,他们不讲规矩!只会一味地打价格战,让大家都赚不到钱!”

    高通之所以能在全球通信芯片领域占据霸主地位,靠的就是早年积累的专利壁垒和技术优势,可随着星源科技的崛起,正在一点点瓦解这份优势。

    桑杰往后一靠,躺在松软的单人沙发上,轻飘飘地说:“你有没有逻辑?从天工处理器的价格标准就不难看出,橙子科技是一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芯片公司。

    你总说自己担心天工科技会卖低价,可它根本没这么做,你拿一个压根不存在的市场风险,去否定一家实力不输阿斯麦的光刻机制造商,就不怕对方彻底掀桌子,把光刻机卖到全球各地去吗?”

    “掀桌子?”保罗撇了撇嘴,似乎很不屑,但他却想不到反驳的话。

    “别吵了!想来商务协会也在讨论这件事情,等上面通知吧。”

    英伟达的黄仁勋劝说道。

    “Jensen说得对,此时争论也没用,不如等协会的消息。”

    英特尔的布莱恩立刻附和,顺势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众人不欢而散。

    北美地区的半导体企业,虽说多数对星源科技抱有敌意,但想和它合作的也不在少数。

    从宏观层面看,大家同属北美半导体协会,表面上本该同仇敌忾,联手打压星源科技、

    可从微观角度讲,每家公司都有自己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考量。

    亲兄弟尚且有闹翻脸的时候,更别提互不隶属的公司了。

    桑杰出了会所,坐进了自己的豪车中,随后掏出手机,给陈延森拨了过去。

    与此同时。

    埃因霍温,德伦街6501号。

    阿斯麦的CEO彼得盯着一份调查报告怔怔出神。

    他不明白!

    华国是怎样在技术封锁的情况下,造出了一台220瓦功率的EUV光刻机?

    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阿斯麦的 NXE 3300B光刻机,无论是功率还是生产效率,都比不上星源科技的破晓 A220。

    而且光看破晓 A220的命名就能察觉,对方简直是毫不掩饰,生怕他们不清楚这台设备的功率水平。

    绝对是在挑衅!

    他想了想,拿起内部电话,沉声吩咐道:“通知下去,一小时后,EUV项目组核心成员紧急会议。

    另外,帮我接小日子JSR和TOK,还有灯塔国陶氏化学的CEO,邀请他们进行视频通话,速度越快越好。”

    另一边。

    小日子,JSR株式会社的核心实验室里,首席科学家山本宏正亲自操作仪器,检测一批刚刚下线的高纯度光刻胶样品。

    助手轻轻走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山本宏手上的动作顿住了,他缓缓直起身,摘掉护目镜,不敢置信地反问道:“消息确认了吗?”

    “经过多方渠道交叉验证,EUV光刻机的全链路技术,确实被他们突破了。”

    助手点头回答道。

    一个连原子弹、空间站都能自主研制的国家,光刻机这一领域,似乎也难不住他们。

    山本宏皱了皱眉,低声骂了一句。

    小日子最先进的光刻机制程,也不过在28纳米,可华国竟然造出了能支持7纳米制程的EUV光刻机,这是远超当前行业技术均值的领先水平!

    “社长让您去会议室。”助理提醒道。

    JSR会社也在考虑,是否要为星源科技提供光刻胶和显影剂。

    类似的对话,正在全球各大半导体巨头的会议室、私人俱乐部和越洋电话里反复上演着。

    是接纳还是封杀?

    所有人都在思忖。(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不错,请把《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