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初见韩锦恒!与大老板同行,震惊的马立云!

    当陈延森赶到酒店时,已是深夜十一点。

    暖橘色的灯光下,他走在前面,宋允澄推着行李箱走在后面,像个秘书一般。

    紧接着,两人走进了一间两百多平米的套房里,宋允澄丢下行李箱,下意识地伸了伸懒腰。

    上身的衣服紧绷,两团橙子大小的峰峦微微一颤,随即返回原来的位置。

    “师父,我饿了。”宋允澄坐在沙发边,揉了揉肚子说。

    “晚上吃宵夜,很容易长胖的。”

    陈延森一边说,一边走了过去,伸手捏了捏小橙子的肚子。

    “可它咕咕叫嘛。”宋允澄拉着陈延森的手,然后按在了自己的肚子上。

    “行吧,谁让你是我的徒弟呢,有师父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喝的。”

    陈延森轻笑着说道。

    ……

    ……

    第二天一早,陈延森刚吃完早餐,就接到了王光桐的电话:“陈先生,麻烦您来一趟二十七楼,韩先生和李先生在这儿等你。”

    韩先生?

    陈延森听后,心头一凛。

    像王光桐这种精明人,说话向来极有分寸。

    要知道在国内,能排在李青松前面的人,也就只有一个韩锦恒了。

    看来破晓 A220和烛龙 G1051的确好使!

    他想了想,立即答应了下来。

    “李先生找你?”坐在一旁的宋允澄,隐约听到了半句,但又不是很真切,于是轻声问道。

    陈延森放下电话,上下打量了一番宋允澄。

    一米六六的身高,配上一双黑色漆皮高跟鞋,看上去足足有一米七出头。

    身着一套雾霾蓝修身西装套裙,面料是带有细腻暗纹的羊毛混纺,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一看就知道不便宜。

    内搭是一件米白色真丝缎面衬衫,领口解开一颗扣子,露出纤细的锁骨。

    头发没有做复杂的造型,仅仅梳了一个低马尾,发尾微微内扣,碎发被精心打理得服帖,既不会在交流时遮挡表情,又比披发显得更加干练。

    二十三岁的宋允澄,毕业仅一年,就拥有了四年工作经验。

    浑身上下早已褪去了青涩的气息,取而代之的是自信、稳重和从容。

    很难想象,在四年前,她还在虚城学院的食堂里打餐、抹桌子。

    “师父,我脸上有脏东西吗?”宋允澄见陈延森盯着自己,笑嘻嘻地问道。

    在公司里,她鲜少露出笑容。

    毕竟她是拼呗的COO,掌管着华国第一电商平台一半的日常运营事务,若是笑得太多,难免会给人一种好欺负的印象。

    人性使然,一味的善良,往往换不来更多尊重。

    唯有恩威并济,才能牢牢拿捏住下属,这是陈延森对她言传身教的管理之道。

    “啵!”

    陈延森在她软嘟嘟的嘴唇上亲了一口。

    对于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作品,他还是极为满意的。

    不算机灵,胜在悟性还算凑合,更重要的是忠诚、听话。

    “陪我一起。”陈延森松开宋允澄,直接吩咐道。

    “喔,好的师父。”宋允澄抿嘴浅笑,连忙点了点头,心底涌起一抹暖意,只觉得酥酥麻麻的。

    两人一出房间,就有安保人员迎了上来。

    “去一楼等我。”

    陈延森摆了摆手道。

    他是去见韩锦恒和李青松,带保镖毫无意义。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当韩锦恒踏进酒店的那一瞬间,酒店所有的进出口就已经处于戒严状态了。

    陈延森和宋允澄进了电梯间,随后按下27层的楼层按钮。

    宋允澄在得知要去见谁以后,深吸几口气后,心态便迅速恢复了平静。

    大二那年,她就跟着陈延森见过了BAT三巨头;大三时,开始接触国内各行各业的企业负责人;到了大四,又见到了许振辉、孟远志、袁瑞理等人。

    去年拼呗上市,她还曾与李青松碰面。

    一路走来,大小场面见得太多,如今就算心里有点紧张,也完全不影响状态。

    陈延森见状,满意地笑了笑。

    难怪叶秋萍当年非要手把手地教他,看到一个行事风格像自己六成的徒弟,那种把心血倾注在幼苗上,看着它抽枝展叶、成长为一棵遮风挡雨的小树时。

    那种成就感,是任何利益都换不来的。

    况且,除了商业知识、人情世故和社会运营逻辑外,还有各类奇异的姿势,感觉自然不同。

    电梯平稳上升,数字从1跳到15,再到22!

    宋允澄的眼神清亮,没有半分局促。

    并用余光瞥了一眼陈延森垂在身侧的左手,指节分明,修长好看,手腕上还戴着那块自己送他的百达翡丽。

    以陈延森的身家,三十万的手表于他而言,跟三十块的物件没什么差别,可他却一直戴着。

    师父他,心里有我的位置。

    想到这儿,宋允澄唇角微扬,露出一抹笑意。

    “叮”的一声,27层到了。

    门刚打开,就看见王光桐站在电梯口,一身深灰色西装。

    在看到陈延森后,他的脸上立刻堆起恰到好处的笑意,却又不敢表现出过分的熟络:“陈先生,宋总,里面请。”

    在他身后,左右两侧各站着两名穿黑西装的安保人员。

    在陈延森的感知下,这四人腰间都揣着武器,气血旺盛、精力充沛,显然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军伍精英。

    走廊铺着厚厚的羊毛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

    整个楼层空空荡荡。

    王光桐在前面领路,不一会儿,就走到了一处休息区。

    靠窗的沙发上,坐着两个气质截然不同的男人。

    左边的李青松穿着藏蓝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捏着个紫砂茶杯,眼神锐利却不张扬。

    而坐在他对面的男人,穿着一身纯黑色西装,系着一条红色领带,眉骨高挺,眼尾微微上挑,明明坐着没动,却自带一种压人的气场。

    宋允澄在新闻上,经常看到此人的报道。

    心脏轻轻跳了一下,却没露半分异样。

    她跟在陈延森后面,步伐稳健,像踩在自家公司的地盘上似的。

    “韩先生,李先生!抱歉,让二位久等了。”

    陈延森率先开口,声音不高不低,既没有刻意的恭敬,又不失礼数。

    韩锦恒抬了抬眼,目光在陈延森身上扫了一圈,又落到他身后的宋允澄身上,心道:这小子的优点很明显,但缺点也很明显。

    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多谈几场恋爱也很正常。

    “坐吧!”韩锦恒指了指旁边的空椅子,语气随意地说道。

    陈延森也不推辞,一屁股就坐了下来。

    宋允澄安安静静地站在他身后,即便旁边还有个空位,她也没敢落座,生怕自己的举动会给陈延森惹来麻烦。

    韩锦恒淡淡一笑,他看过宋允澄的履历,一个二本院校的大学生,愣是被陈延森培养成了市值2000亿美币的电商公司高管。

    不得不说,陈延森不仅自己的能力拔尖,看人也有一套。

    这样的人若是进入中枢司,想来也能混得风生水起。

    这时,李青松放下紫砂茶杯,看向宋允澄,指着对面的椅子说道:“不用站着,坐下来说话。”

    他说话的口气虽然比韩锦恒更温和一些,却仍然带着不容拒绝的强势。

    宋允澄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陈延森。

    直到看见陈延森极其细微地点了下头,她才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大大方方地落座。

    “我见过钱老,但他最优秀的学生,可能也比不上你。”

    韩锦恒缓缓开口道。

    “韩先生过奖了,我只是一个商人罢了,哪里比得上钱老的学生。”

    陈延森借着这个机会,表明了自己不想入选明年院士的想法。

    全球首富的头衔就够扎眼的了,再加一个科研妖孽的身份,保不齐真会有人跳出来,要么绑架、要么暗杀。

    他虽不惧,但他嫌麻烦。

    韩锦恒微微颔首,爽快答应了陈延森的请求。

    他也怕陈延森出意外。

    破晓的下一代产品,还得依靠陈延森。

    “破晓 A220什么时候能交付?”韩锦恒问道。

    他知道,这台EUV光刻机的绝大多数技术难点,都是陈延森带人攻克的。

    接下来的调试、修改、迭代,都离不开陈延森。

    “大概十一月底、十二月初的样子,正式版和测试机有所不同,必须和生产线磨合,与前道、后道设备,以及光刻胶做适配工作。”

    陈延森不紧不慢地回答道。

    有些环节可以快,有些环节绝对不行。

    就拿造车来说,每一个零配件对整车都有极其微弱的影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动力系统、操控、碰撞、底盘、极端气候和零部件耐久性等,都得进行全面的测试。

    反观光刻机也一样。

    阿斯麦在2013年就造出了EUV光刻机,但一年的出货量才三四台,而主流的DUV光刻机是六七十台。

    主要是因为NXE 3300B光刻机,还远远达不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两人一问一答,话题渐渐聊开了。

    韩锦恒却越来越惊讶,他发现,无论涉及什么领域,陈延森都能很快给出精准的回复。

    ……

    ……

    燕京国际会议中心。

    门口挤满了海内外的新闻记者,可让他们疑惑的是,森联资本的创始人迟迟没有到场。

    筷跑裴毅、高德地图萧军、快的打车程伟星、拼呗黄征、橙子科技周受志等人早已到场,在门口等了二十分钟后,脸色愈发焦急。

    “裴总,您说陈先生会不会临时出什么事了?”

    快的打车的程伟星不时瞟向入口处,语气里带着几分焦虑。

    此时距离会议开始只剩十分钟,作为开幕式的企业家发言人,陈延森一直没露面,在场的企业家和记者们都忍不住地窃窃私语起来。

    有人猜测陈延森是遇到急事了,有人觉得陈延森在故意压场,抬高自己的地位。

    就在这时,一辆挂着特殊牌照的黑色红旗 L5缓缓驶来,最后停在不远处。

    “咔哒”一声,车门被人从里面推开。

    陈延森率先下车,接着为韩锦恒拉开车门。

    两人一前一后地朝会场踱步走来。

    韩锦恒走在前面,陈延森落后半步,跟在对方的身侧。

    记者们在看到这一幕后,全都愣住了。

    “我没看错吧?陈延森和韩先生同乘一辆车?”

    “刚刚拍了一张照片,能发吗?”

    “拼呗的股票还得涨!”

    一群人目瞪口呆,小声嘀咕道。

    刚走到门口的马立云,听到身后的动静,下意识地转身回头,瞬间呆愣在原地!(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不错,请把《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