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转化的过程中,‘说服’往往和‘研究’同样重要。”林院长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却又透着坚定,“自然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内在联系,更有它循序渐进的发展阶段,这是我们坚守的准则;但政治也是一门不容忽视的学问,它关乎资源调配、风险评估,以及对社会影响的考量,两者得找到平衡点才行。”
“这话说得在理。”赵芯茹笑了起来,语气里带着几分打趣,“为了揭开人类自身的奥秘,我们这些搞科研的,既要能埋头在实验室里做探索,也得学会主动走出实验室去游说。需要靠多渠道、多关系把工作做透,把计划的价值讲清楚,把风险预案摆明白,你说是不是这个理,老林?”
林院长被她的语气逗笑了,半开玩笑地接话:“那是自然,江湖从来不是只是‘打打杀杀’,更讲究‘人情世故’嘛!我们得把科学的严谨和沟通的灵活结合起来。”话音刚落,两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刚才凝重的氛围也随之消散了不少。
笑过之后,林院长收敛了笑容,语气重新变得郑重:“说真的,要把这个计划推进下去,难度确实不小,得把科学意义与社会意义、经济意义结合起来,把短期的科研突破与长远的人类发展利益统筹起来,还要一一比较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备选方案,每一步都得谨慎。但请放心,这个‘传送古人’的方案,对人类基因研究的意义太大了,我一定会尽全力去争取。”
恰在此时,苏春阳教授快步从技术控制台方向走来,他脸上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走到林院长身边汇报道:“院长,传送信号的故障已经排查清楚了,是时空磁场的短暂波动导致的,现在已经修复完毕,可以重新和白垩纪营地连线了。”
会场瞬间恢复了活力,原本端坐着的专家们纷纷坐直了身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中央的信息平台。
随着平台重新亮起,白垩纪的画面再次清晰显现。这一次出现在屏幕里的是陈苗苗,她手持一个小巧的无线话筒,身上的科考服沾着几片蕨类植物的叶子,声音清脆如银铃,正对着镜头向在场众人细致介绍着:“各位专家,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龙山人的部落附近,大家可以看到,他们的居所是由藤蔓与干草搭建而成,十分简陋却很坚固……除了生活习性,他们还有独特的精神信仰,比如会在部落入口摆放兽骨图腾,认为这能保佑族人平安……”
本部的联络员在林院长的指挥下,当即通过坐标金字塔的通讯设备,与白垩纪的时空镜像仪相连接,和营地的科学考察队取得了联系。
在详细听取了鹤云飞对包晓彤设想的补充说明后,联络员代表本部表达了态度:不仅对包晓彤的大胆设想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其具备重要的科研价值,还明确要求科考队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尽快拟定一份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人选筛选标准、传送时间节点及风险防控措施等。
“既然本部认可了这个方向,我们得提前规划几个关键问题。”林一洲转头看向身边的赵芯茹,语气带着商量的意味,“若要传送古人,我认为优先选择年轻群体更为妥当,你觉得呢?”
“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赵教授立刻颔首,指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根据我们已有的史料记载和现场观察,古人的普遍寿命比现代人类短不少,多在四十岁左右。选择青壮年群体,一来能更精准地考证他们在生命力最旺盛时期的各项生理指数,比如心肺功能、基因活性等;二来也便于我们研究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进化特征,对比现代人类与远古人类的基因差异,研究价值会更高。”
林一洲站起身,走到信息平台前方,沉声下达指令:“请科考探险队即刻开展三项工作:第一,对龙山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测,重点记录青壮年群体的基础体征数据;第二,详细统计他们的饮食习惯,包括食物种类、烹饪方式及进食规律;第三,梳理部落内的疾病情况,记录常见病症及他们的应对方式。务必在三天内形成详实的统计报告,反馈给本部。”
下达完指令后,他又转向赵芯茹,补充道,“赵教授,关于传送结束后对古人的定向记忆消除,也请你带领团队尽快研究具体方案,包括记忆消磁机的参数调整、消除流程的安全性验证等,确保既能达到效果,又不会对他们的大脑造成损伤。”
赵芯茹闻言,轻轻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忍:“目前我们已经有一款成熟的‘记忆消磁机’,原本是用于缓解焦虑症与抑郁症患者的症状,通过低频磁场作用于特定脑区,实现对负面记忆的弱化。用在古人身上,虽然从情感上看有些残忍,相当于抹去他们一段特别的经历,但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宏观进程来看,这是不得不采取的必要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的完整性。”
林一洲沉默着点了点头,他没有再说话,只是将目光重新投向信息平台,屏幕里,陈苗苗正带领着几位龙山人向镜头挥手,他们的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身后是白垩纪特有的茂密丛林。
林院长望着那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眼底既有对科研突破的期待,也藏着对未知风险的审慎,还有对那些即将跨越时空的古人的复杂心绪。
白垩纪临时营地的核心区域,一座由轻质合金与抗压玻璃搭建的临时生物研究室静静矗立,银灰色的外壁在正午阳光与蕨类植物的映衬下,透着科技与原始交融的独特质感。
研究室内,靠墙的透明实验柜分层陈列,一排排贴有红、蓝、绿三色标签的试管整齐码放,冷白色的LED灯光透过管壁,将管内淡粉、浅黄的液体映照得格外清晰;墙面正中,三张高约两米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占据了整面墙,遗传图上的染色体连锁标记如星点密布,物理图的碱基对序列像精密的密码链,序列图的基因片段排列则勾勒出生命演化的轨迹,三者线条纵横交错,将抽象的生命密码转化为直观的图谱,清晰地铺展在众人眼前。
鹤云飞身着嵌有科考队标识的藏蓝色冲锋衣,站在图谱下方,目光缓缓扫过围拢的队员们,他们正摩拳擦掌,准备迎接挑战。
邹东旭和陈苗苗备好摄像器材,方盛国则对设备进行了再一次调试检测。唯独老大包天喜正偷偷往嘴里塞着压缩饼干。
云飞队长清了清嗓子,语气沉稳却难掩一丝雀跃:“今天召集大家,一来是重申野外考察纪律,尤其是与龙山人接触时的文化尊重原则;二来,要宣布一个足以让我们整个科考队载入科研史的兴奋消息。”
“有好消息?”队员们瞬间被点燃了兴致,原本松散靠在实验柜上的人纷纷站直身子,包天喜甚至差点呛到,连忙拍着胸口顺气,所有人都竖起耳朵,连呼吸都下意识放轻,生怕错过半个字,在危机四伏又单调的白垩纪,任何“好消息”都足以牵动人心。
见众人眼中满是期待,鹤云飞向前半步,胸腔微微起伏,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经过本部多轮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包晓彤提出的‘超时空传送古人’提案,已正式获批!我们即将完成一次跨越千万年的历史性突破,把龙山人安全传送回二十一世纪的科研基地!”
消息如同一颗火星投入滚油,瞬间点燃了整个研究所的气氛。队员们不约而同地起身,簇拥着包晓彤道贺,郭振虎不知从哪儿折来一束白垩纪特有的粉色绒球花,花瓣上还沾着晨露,郑重地递到包晓彤手中;曲木戈武扛起科考队那面印着“时空科考”字样的蓝色大旗,大步走到研究所外的空地上,将大旗挥舞得猎猎作响,“好耶”的欢呼声混着风声,几乎要掀翻研究所的屋顶。
鹤云飞笑着抬手,掌心向下轻轻按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激动归激动,传送计划不是一蹴而就的。接下来,就请杰美青缘为大家详细介绍研究基础、可行性分析以及后续筹备细节,这可是我们推进计划的关键。”
青缘点点头,她穿着一身米白色的实验服,袖口挽至小臂,露出纤细却稳健的手腕。她转身对身旁的邹东旭和陈苗苗递了个眼神,邹导立刻操作起一旁的控制台,研究室前方悬挂的高清屏幕缓缓亮起,一段提前拍摄的影像随之播放。(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