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山雨欲来风满楼

    将四川按察使岑弘昌,任命为河南布政使之后。

    皇帝摆摆手,示意二位阁臣离开。

    “老臣告退。”

    陈秉、郑霞生缓缓退出大殿。

    夏日炎热。

    但紫禁城常年聚风,殿前不仅风大,还有些阴冷。

    陈秉被风吹的眯起眼睛,因为方才跪久了,眼前发黑,险些没站稳。

    一只苍老的手臂从旁边伸出,扶住了陈秉。

    是郑霞生。

    两位政敌互相对视,都看懂了彼此眼睛里的疲惫。

    是以,他们难得没有针锋相对,就这样互相扶持着,朝内阁走去。

    回去的路上,二人各自怔怔出神,谁都没说话。

    因为真的太累了。

    每一次面圣过后,都是这般累。

    郑霞生和陈秉斗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呢?

    因为龙椅上那位,处心积虑、想尽办法,逼着他俩斗。

    他俩与其说是两位阁老,不如说像是……

    被主人拴着脖子,肆意逗弄的两条老狗。

    嘉和皇帝不高兴了,尊贵如首辅的陈秉,顷刻间就会被罢职归乡。

    而今日,察觉到郑霞生和崔岘的关系。

    为了再度掌控平衡,嘉和皇帝毫不犹豫踢走董彦,让陈秉担任次辅。

    甚至选个老学究去河南‘教训惩戒’崔岘这件事,他都得让陈秉作提议,逼着郑霞生嫉恨陈秉。

    都说‘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可十年、二十年寒窗苦读,学圣贤书,到头来给自己套上锁链,整日伏低做狗,谁肯甘心?

    陈秉不甘心。

    郑霞生也不甘心。

    而这种不甘心,在数十年被嘉和皇帝反复磋磨后,变成了——

    恨。

    是的,恨。

    ‘忠君报国’这种话,对于大梁文官集团来说,其实才是最大的笑话。

    大梁王朝自开国到本朝,已经存在了二百余年。

    这二百余年间,皇帝和文官集团,都在互相‘训化’。

    作为天下之主,皇帝需要文官们帮忙治理国家,又要防着他们分走权利。

    而文官们,早已意识到,想要施展抱负、想要治理天下,皇帝才是那个最大的阻碍。

    所以,文官们心目中理想的君主是这样的——

    谦逊、温和、有礼、自律、仁爱。

    再简单来说就是:吉祥物一般的皇帝。

    然而这些,嘉和皇帝一项也不占。

    他精于算计、政治斗争手段堪称出神入化,让整个朝堂百官战战兢兢、疲于应对。

    尤其是近些年。

    嘉和皇帝沉迷修仙,每日都要进补‘仙丹’。

    对此,无论是内阁,还是百官,都默契选择了沉默。

    郑霞生为何五年前,便选中崔岘做接班人?

    陈秉为何在见识过‘贾邵’的能力后,不惜一切,也想将此人收归麾下?

    这个原因,二位阁臣彼此都心知肚明。

    他们俩,受嘉和皇帝摆布,疲于党争,在皇权面前,毫无反抗的能力。

    但……

    整日吃‘仙丹’的嘉和皇帝,老了。

    人老了,就会糊涂、弱小,皇帝也不例外。

    这是文官集团最好的机会!

    崔岘,他不仅才学无双、运筹帷幄。

    而且才14岁,年轻的让人惊叹。

    他在文坛振臂一呼,能作领袖!

    将来进了朝堂,趁着嘉和皇帝老弱,收拢整个文官集团。

    文坛、官场一呼百应。

    届时再入内阁,任首辅——那他就是大梁王朝二百余年间,权柄最大的首辅。

    堪称‘宰相’。

    亦或者‘副皇帝’。

    东莱先生一直坚信,小徒弟崔岘,会比老师郑霞生走的更远,本质原因就在这里。

    ‘首辅’和‘首辅’,是不一样的。

    这本该是陈秉计划着,给接班人‘贾邵’铺的‘宰相’路。

    可惜,如今这完美接班人,成了郑霞生的徒孙。

    美梦破碎,陈秉‘脱粉回踩’,先前对崔岘有多喜爱,现在就有多愤恨。

    因为他太清楚,崔岘未来不可估量的潜力,有多可怕。

    既然得不到,那自然要趁早毁掉。

    快到内阁的时候。

    被搀扶着的陈秉缓过来了,他放开郑霞生的胳膊,平静道:“郑霞生,这件事,你办不到。”

    “因为老夫办不到的事情,你也休想。”

    “要怪,就怪你那小徒孙,选错了靠山。有老夫站在这里,崔岘这条青云路,注定走不到尽头。”

    郑霞生闻言,眼中的疲惫顷刻消失不见。

    他盯着陈秉,眉眼中浮现出毫不掩饰的骄傲:“那你便在这里站着,看着。且待来日, 他会一步步走到你面前,而后超越你,走向更远的高处。”

    “我有预感,距离这一天,不远了。”

    说完后,郑霞生独自返回内阁。

    陈秉则是沉着脸归家。

    踏进家门后,陈阁老招来谋士,冷声道:“计划有变,通知东南那边的疯子们,放开手脚去开封,找那崔岘算账。”

    “备一份大礼,送给四川按察使岑弘昌,但此人极为迂腐,多半不会收。想办法,贿赂他的家人。”

    “还有,迅速去联络河南按察使周襄、开封知府、开封县令,尽力将他们收归麾下。”

    另一边。

    郑霞生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归家后。

    他第一时间进了书房,跟手下人说道:“修书一封,送给四川按察使岑弘昌,提醒他警惕家人受贿,莫要无端陷入漩涡深渊。”

    “再修书一封,送给河南按察使周襄,告诉他,本官有意提他做河南布政使。奈何,陈阁老向陛下举荐四川按察使岑弘昌,作新任河南布政使。”

    “还有,南阳县令叶怀峰,已在任六年,功绩甚佳。提作开封知府,正合适。”

    “去了开封后,让叶怀峰找机会,告知岑弘昌、周襄,小崔岘和陛下通书信的消息。”

    说完后。

    郑阁老揉了揉眉心,沉思片刻,又说道:“算算时间,萧震归京数月,也是时候重返东南战场了。”

    “小崔岘先前的活命之恩,他萧震,不能不报。东南的疯子们,向来不要命,让萧震择一批手底下不在册的暗子,送去开封护卫小崔岘。”

    “直接跟他说清楚,不要搪塞,更不要跟本官说没有暗子的存在。”

    “但愿海波平,离了小崔岘,只凭他萧震,可办不到。”

    二位阁老火力全开打架,隔天,整个朝堂都嗅到了‘山雨欲来’的味道。

    首先,次辅董彦被撤,陈秉升任次辅。

    接着,四川按察使岑弘昌,被任命为河南布政使。

    再然后,萧震请命重返东南。

    最后还有个不太起眼的消息是,南阳县令叶怀峰,被任命为开封知府。

    以上四条,皇帝全部应允了。

    朝堂百官互相对视,尚且摸不清楚,两位阁老此次‘打架’的缘由。

    但当日下朝后,一个令百官震撼不已的消息,迅速传开——

    那位疑似在孟津祥瑞中替昌涛出主意、呈送孟津祥瑞、获得陛下青睐,一直跟陛下保持书信往来。后又凭借一己之力护住萧震、在洛阳文会一战成名天下知的大才子贾邵,其实是首辅郑霞生的徒孙,崔岘!

    那个消失了整整五年的小神童崔岘?!

    此消息一经传开,郑霞生一派狂喜不已。

    而陈秉一派,则是如丧考妣,并觉得匪夷所思。

    以嘉和皇帝玩弄平衡的手段,他是昏了头吗?竟然跟郑霞生的徒孙通书信?

    这崔岘,究竟有何魅力!

    且不管朝堂如何震撼。

    另一边。

    整个大梁文坛,也因为小神童崔岘的强势回归,陷入一场如山呼海啸般的震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不错,请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