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皇帝的‘惩罚’

    乾清宫大殿内。

    在两位阁老懵逼的注视下,嘉和皇帝取来笔墨,怒气冲冲开始写‘斥责信’。

    陛下看似脸色很差。

    但跟皇帝打过多年交道的二位阁老,一眼便能瞧出端倪。

    皇帝的气,其实已经消了大半。

    不是?

    一封信送过来,问题就轻松解决了?!

    作为旁观者,陈秉、郑霞生非常直观的看出,崔岘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尤其是陈秉。

    他苍老的眼睛里,浮现出愤怒、警惕、杀意……甚至嫉妒。

    到了他这个位置,自然比别人更清楚,一位‘简在帝心’的臣子,能有多可怕。

    更可怕的是,崔岘才14岁,甚至还没来得及进入朝堂!

    这般璀璨惊艳、智谋过人的少年郎,若是能收归麾下……

    不,已经绝无可能了!

    这样想着,陈秉缓缓垂下苍老的眼皮,掩饰住眸子里阴冷的狠毒杀意。

    既不能为我所用,那,就得趁早处理掉,以绝后患。

    旁边。

    郑霞生用余光瞥了一眼陈秉,藏在袖间的手缓缓攥紧。

    小崔岘接下来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好在,小崔岘自己足够聪明,提前跟龙椅上的皇帝,笼络好了关系。

    而作为师祖,郑霞生自然也会用十二万分力气,替小徒孙保驾护航。

    龙椅上。

    皇帝此刻已经无暇顾及别人,笔走龙蛇给崔岘写回信:

    狂徒!

    尔拆字之术,类优孟衣冠,眩人耳目!

    ‘肱’之‘厷’乃弓弩待发,‘月’实肉悬鼎镬!

    尔夜行效范蠡?分明黥布诈降!护将之功,不抵欺天罪毫!

    至若‘善’字妄解:羔跪乳是禽兽之礼,双璧映辉成珷玞乱玉!尔言‘铸砥石’,恐效宋人以燕石为璞!

    写完这一段斥责,皇帝心里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当然换成旁人,敢跟自己这么狡辩,嘉和皇帝早就翻脸了。

    但,崔岘隐瞒身份不假,呈送祥瑞、护下萧震之功,同样不假啊!

    甚至皇帝生气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崔岘隐瞒身份,而是在于,崔岘的真实身份,是郑霞生的徒孙。

    这有涉及党争之嫌!

    毕竟在嘉和的心目中,‘贾邵’是个运筹帷幄、心系君父、未被庙堂党争同化的‘纯臣少年’。

    斥责信的前半段写完了。

    嘉和皇帝稍微冷静下来,再去回想方才崔岘那封信里的‘磨去誩字浮嚣苔锈’,眉头微挑。

    浮嚣苔锈。

    还是从‘誩’字拆解出来的。

    怎么听着有点像是在暗示新旧交替、儒家变革呢?

    为了确定自己没有理解错,他又翻开那封郑霞生呈上来,说是开封送来给陈秉的信件。

    信件中,详细描述了小神童崔岘赴五年之约,登上辩经台的始末。

    崔岘首辩的议题是:诗教当重训诂耶?重心悟耶?

    在这个议题里,他按住《毛诗序》使劲打。

    甚至还说了‘甘为天下先’这样的言论。

    最后更是当众称‘二十经皆有漏’。

    皇帝心里有数了。

    尊贵如他,都没忍住在心里直呼一句‘好家伙’。

    此子,果真胆大包天。

    两相对比,甚至崔岘‘隐瞒身份欺君’都显得没那么严重了。

    但,才14岁的少年郎,纵然再如何优秀,又岂能真做到‘令羊毫化万钧之笔’?

    只是思及如今的朝堂,和南倭北虏犯乱,嘉和皇帝必须承认,他对崔岘‘画的饼’有了一丝丝期待。

    不过,这点期待,皇帝当然不会说出来。

    甚至还要佯装没看懂崔岘的暗示,把话反着说。

    再借机狠狠敲打一番对方!

    莫要仗着君父纵容,便敢无所顾忌!

    因此皇帝沉思片刻,继续写道:

    尔所谓‘浮嚣苔锈’——

    可令寒士不哭盐车?

    可使猾吏畏如冰刃?

    可教书生弃雕虫而铸犁铧?

    若答此三问,朕暂寄尔头于项。

    若虚辞搪塞……

    卿自择:鸩酒苦?鱼肠利?或悬梁素绢雅?

    信件写完了。

    皇帝自己看了一遍,很是满意。

    他将信件递给司礼监秉笔太监,冷哼说道:“送去开封,让那逆臣‘日夜摩挲,如对明月’。”

    “是。”

    司礼监秉笔太监恭敬接过信件,缓缓离开大殿。

    他将信件递给一个小太监,并特地嘱咐道:“陛下的信件,仔细送去开封。”

    “还有,另备十箱厚礼,登门赠予崔家。”

    小太监恭敬询问道:“以司礼监的名义?”

    司礼监秉笔太监摇摇头:“以我的名义。”

    小太监闻言很是吃惊。

    司礼监秉笔太监笑了笑,并不解释,眼睛里尽是惊叹与感慨。

    他看向乾清宫外巍峨肃穆的琼楼殿宇,心想,快了。

    一颗注定要冉冉升起、闪耀整个大梁文官群体的‘政治新星’,即将踏进紫禁城。

    殿内。

    写完信的皇帝瞄了一眼陈秉,没来由说道:“陈爱卿乃柱石之臣,朕之萧何也!只做阁臣,未免委屈了些。”

    “这样,便让董彦卸去身上的担子,由陈爱卿来做次辅吧。”

    先前,因为‘罪己诏’事件,陈秉革职归乡。

    次辅郑霞生任首辅。

    礼部尚书董彦入阁,升任次辅。

    如今,陈秉归来,董彦的位置,自该让出来。

    毕竟董彦是陈秉的人。

    换做旁的官员,怎么都会推辞一番。但陈秉闻言后,匍匐跪地,红着眼睛颤声道:“老臣,多谢陛下抬爱。”

    “返乡归家那段时日,老臣日夜惶恐不安。唯恐这辈子,再也无法见到陛下,再也无法侍奉陛下。”

    “如今,老臣心安了!”

    郑霞生在一旁冷眼听着,恶心的想吐。

    但皇帝明显是吃这一套的。

    他笑呵呵摆摆手:“行了,二位阁老一把年纪,别动不动就下跪,都起来吧。”

    等陈秉、郑霞生起身。

    嘉和皇帝又笑道:“自李端去了陕西后,河南布政使一直空缺,总归不妥。”

    一句话,让两位阁老神情瞬间紧绷。

    因为河南布政使一职,郑霞生一派、和陈秉一派,早就打的不可开交。

    有意思的是,二人都是为‘贾邵’而打的。

    郑霞生知道小崔岘要在开封辩经,李端走了,自然想安排个自己人去河南,照拂徒孙。

    而陈秉,看中了贾邵,便也想安插河南布政使,去照拂‘未来接班人’贾邵。

    可现在看来——

    陈秉得安排个‘狠人’,去开封教训那崔岘!

    没等陈秉脑海中筛选出合适人选。

    便听皇帝说道:“河南乃人口大省,教育问题向来严峻。因此,朕的意思是,安排个老学究过去吧。”

    “最好是博学迂腐、刚正不阿,有古贤儒家之风范,看不惯一些批经判典之辈。陈爱卿,可有合适人选推举啊?”

    殿内霎时陷入安静。

    本来还满身警惕,准备争夺河南布政使人选的郑霞生愣住了。

    而后,郑首辅眼观鼻、鼻观心,不发一言。

    他怕自己笑出声。

    而陈秉,则是强忍住吐血的憋屈冲动,颤声道:“四川按察使岑弘昌,符合条件。”

    皇帝仔细回忆岑弘昌其人,朗声大笑,话音中带着幸灾乐祸:“那就让他去吧。”

    陈秉看着皇帝幸灾乐祸的笑容,只觉得被秀了一脸。(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不错,请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