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鲤鱼

    纵马持鞭,赵怀安带着王进、郭从云、刘知俊三骑直奔向前,身后一众保义军突骑从两翼展开,仿佛一个振翅的大鹏,将要啄食前方的猎物。

    草长莺飞,赵怀安远远就看见了杨复光,见他竟然要下马,于是毫不犹豫甩镫,落在地上,抢先上步迎了过去。

    一上前,杨复光就哈哈大笑,上来就握住赵怀安的双臂,然后亲昵地指向他身后缓缓停下的保义突骑:

    “赵大,你龙马精神,他们兵强马壮,正适合今日畋猎!今日不要留手,让我见见你麾下儿郎们的风采!”

    赵怀安哈哈一笑,对着身后三位介绍:

    “大兄,这三位皆是我麾下肱骨,此战着实立下大功。”

    这下子杨复光来了兴趣,哦了声,就示意赵大介绍。

    赵怀安指着王进道:

    “此君姓王名一个进字,为我军中兵马使。挽三石弓,箭无虚发,持丈八槊,十荡十决,古之关张不过如此。”

    领导在别的领导面前夸你的时候,千万别谦虚,说什么没有没有的。

    领导说你是,你就是。

    王进内有乾坤,虽不觉得自己能与使君常崇敬的关君比高低,但依旧抱拳,向杨复光行礼。

    杨复光望着此人,忽然想起来,当日在汴州的利润楼上,他看见披甲准备突楼之人,不就是此人吗?

    想到这里,他眼睛一眯,晓得此人必然是赵怀安的死忠。

    望着王进脸上如蜈蚣一般的刀疤,杨复光赞了句:

    “好个万人敌!”

    赵怀安介绍完王进,又指着旁边的郭从云,对杨复光道:

    “大兄,这是我军中另外一名兵马使,姓郭名从云,号我军中‘郭子龙‘,率我突骑,折冲转战,变化莫测,为我骑战第一大将。”

    郭从云也如王进一般向杨复光行礼,做足礼数。

    杨复光很高兴,望着俊朗的郭从云,也赞叹了句:

    “英姿雄发,是个好汉子!”

    然后他就急不可耐地望向了第三人,正是那刘知俊,笑问旁边的赵怀安,道:

    “这就是你这一战中,从数万敌军中冲入城内的刘知俊?”

    赵怀安愣了一下,不晓得杨复光怎么晓得的,但很快就笑道:

    “不错,正是此人。”

    然后他就对刘知俊说道:

    “还杵着干啥,向监军使行礼啊!”

    刘知俊是三人中,脖子昂得最高的,听赵怀安说道,忙缩了下脖子,对杨复光懒洋洋地抱拳:

    “在下刘知俊,见过监军使。”

    然后就把手放下了,腰往那里一挺,脖子一扭,不看杨复光。

    赵怀安上去就是一脚,骂道:

    “懂礼貌吗?别把你在军中的混脾气带到这来!”

    然后他就对杨复光解释了一下:

    “大兄,这刘知俊就这样的狗脾气,不过此人的确是猛士,实我军中的太史慈!”

    杨复光不晓得太史慈是谁,只是点了点头,笑道:

    “真豪杰自有脾性,我喜欢!”

    然后就拉着赵怀安道:

    “莫在这里吹风了,就等你了!咱们帐里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垫一下,就开始畋猎。这一次,我兄弟二人就比比,看看谁是射中猎物最多的!哈哈!赵大你可要当心哦!我对射术还是颇有信心的!”

    赵怀安心虚了一下,抱拳道:

    “那就一睹大兄风采!”

    然后他扭头对王进三人道:

    “如果军中人人如我大兄这般,这草贼何愁不破?我大唐如何不兴?”

    杨复光哈哈一笑,捶了三下赵怀安的后背,笑道:

    “你啊,你啊!走!”

    赵怀安躬了下身,便与杨复光同上马,并辔而行。

    身后,王进对旁边二人一点头,然后就招手让后面的突骑跟上。

    一时间,这些锦帽貂裘的突骑们,持着马槊,眼露煞气,在王进三将的带领下,缓步上前,进入了前方那片洁白的帐幕区。

    那里,宣武、忠武的五百突骑已经踞马等候了。

    ……

    风飒飒,旗猎猎。

    赵怀安带众人先入帐,杨复光去后面换香囊去了。

    他还未落座,忽有所察,偏头就看到帐角落站着一个缺了半个耳朵的人,正眯眼看着自己。

    赵怀安一开始没认出这人,然后看到此人眼神躲闪回去,那色厉内荏的样子,一下子就让他回忆起来了。

    这不是他在陈州,差点就用金瓜骨朵捶死的……那谁吗?

    好像是姓秦吧?不过他耳朵是咋了?咋就成了一只耳了?

    见这些人又畏畏缩缩地退到帷幔后面,赵怀安撇了撇嘴没理他,然后在杨复光的小监张承业的邀请下,坐在了右席上。

    在赵怀安的下手位置,王进等保义将坐了一排,对面都是宣武、忠武二军的骑将,他们的面前都放着瓜果酒水。

    赵怀安刚坐下,往那边宣武、忠武二军的骑将们看去,直接见到了几个熟人,其中庞从、王建、韩建三人赫然在列,上头还有他们的节度押官鹿晏弘几个。

    庞从三人看到赵怀安后,不动声色地摇了摇头,赵怀安一下子就明白了。

    于是笑着扫视了一圈,发现后面的帷幕站着不少披甲的武士,心中了然。

    脸上笑容依旧,赵怀安又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将,健硕精悍。

    这个词很难用在一个老汉身上,可此人却当得此一句。

    因为此人就是用弓箭射翻赵大手里金瓜铁骨朵的陈州马步都虞候赵犨。

    看到这个老将,赵怀安举起水杯赵犨遥敬了一下、

    然后那赵犨丝毫没犹豫,在旁边几个军将轻笑和不屑中,起身就向着赵怀安弯腰,然后遥敬了一杯。

    旁边几个对他不屑的,都是蔡州将,尤其是秦宗权几个人。

    赵犨晓得这些人不屑什么,不就是觉得他一个能做赵怀安老子的人,却对赵怀安如此趋炎附势,觉得自己小人嘛。

    但赵犨一点负担没有,依旧向赵怀安表达自己的敬意。

    他赵犨出自陈州将门,世代都是厮杀汉,他自己也自幼从军,在会昌年间就已经参加平定刘缜的叛乱了,功升忠武军马步都虞侯,那一年他二十,可谓少年意气。

    之后戎马三十年,然后呢?

    然后就是他三十年前是忠武军的马步都虞侯,三十年后,他还是马步都虞侯。

    现在,人已五旬,满头白发,虽然他依旧能挽三石弓,能骑得了烈马,可光阴如流水,半点不由人,再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他这辈子就结束了。

    而再看对面的赵怀安,他家世比得上自己吗?他勇武比他好多少吗?可人家年纪轻轻立不世之功,从西川到淮西,再到中原,所击无有不破,功勋屡立,气势如虹。

    他的运道是一步步往下,而赵使君的运道却一步步往上,自己要想在暮年中还想有建树,就应该和这些运道好的人打好交道。

    赵怀安将杯子放在了案几上,眯着眼睛望向那个带头嗤笑赵犨的人,森寒问了句:

    “哦?很好笑吗?就是赵虞侯给咱敬酒,很好笑?你叫什么名字!让咱听听,是哪里的好汉。”

    那秦宗权将手往案几上一扣,咧着嘴望向赵怀安,不甘示弱:

    “赵使君是不是未免太霸道了些?咱们是忠武军,不是你淮南军,怎么?耶耶们笑了声都不给?”

    赵怀安哈哈一笑,将杯子递在嘴边,点了点头:

    “给,当然给!”

    忽然,下一刻,左侧下手坐着的赵六忽然起身骂道:

    “狗东西,在额们面前装,揍死你呀的!”

    说着,赵六大吼一声,举起案几就冲向对面,后面豆胖子、郭从云、刘知俊、刘信等保义将同样举起案几,怒骂着就冲了过来。

    那边秦宗权身后也坐着一群蔡州将,在对面的保义将们冲上来时,也嘶吼地冲了上来,双方就在大帐里拳打脚踢,要多混乱就有多混乱。

    宣武军的人自然避到一边看戏,那边陈州、许州的也分到两边,除了几个陈州将看蔡州将人数少,吃亏,下场帮忙了,其他各个都叉着腰看着。

    旁边的张承业看得是目瞪口呆,手足无措地望向赵怀安。

    可赵怀安就这样坐在那抿着水,望着赵六他们和那些蔡州将扭打在一起,一点没有制止的意思。

    于是,他张了张嘴,选择了不说话。

    很快,胜负就分了,那些蔡州将人数本来就少,而保义将们又很多学过角觝、拳击,几乎都是抱摔一个晕一个,眨眼间,就剩下三个蔡州将守在秦宗权身边。

    这三人也是最悍勇的,刚刚刘知俊就准备先去揍那个秦宗权,可就是被这三人击退了。

    不过这一次剩下的保义将们将剩下的蔡州将收拾掉后,直接就围了过来。

    这会刘知俊揉了揉胸口,望向挡在前面的那个猛汉,刚刚就是这人一拳打在自己胸口,打得自己都岔气了,他吸着气,问道:

    “啥名字?有点手段!”

    这猛汉怒瞪着这些保义将,看着地上躺着一地的袍泽,骂道:

    “以多欺少,算什么好汉?耶耶叫符道昭,记住了!”

    刘知俊点了点头,正要找符道昭继续打,那边赵六拉住了他,然后冲后面一众保义将们大吼:

    “和他们废什么话,继续打,让他们还敢笑不!乃公要叫他们哭!”

    说着,赵六指着王彦章:

    “小王,你打头阵!揍死这帮狗剩!”

    刚刚王彦章猛冲猛打,用了不少和赵文忠他们学到的拳击,很是骁勇。

    而这一番表现自然落在了六爷的眼里,于是就让他挑这个大梁!

    这边王彦章初生牛犊,就要挑那猛汉符道昭。

    可忽然,帐幕外就传来怒声:

    “都住手!”

    赵六扭头去看,发现外头站着的就是杨复光,他的身后忠武大将张贯还有宣武大将刘行仙,此刻这位监军使铁色铁青地看向场内。

    赵六撇撇嘴,回头看了下后面的赵怀安,见赵大点了下头,才哼了声退了回去。

    此刻,保义将们落座了,地上躺了一地蔡州将,而那秦宗权被围在中间,脸色阴晴不定。

    这个时候,杨复光踏进来了,看着赵怀安,努力压住心中的愤怒,问了一句:

    “赵大你的人很勇嘛!”

    赵怀安这个时候才起身,笑着拉着杨复光到了上首,扶着他落座,笑道:

    “老杨啊,这有甚的,刚刚兄弟们看对面蔡州将们龙精虎猛的样子,各个牛气得很,就和他们练练!咱们武人嘛,道理说的没用,那就拳头下见真章!你嘴硬可以,但你在我赵大面前嘴硬时,你最好拳头也硬,不然那结果就是这样!”

    此时杨复光已经恢复了冷静,他望向那边的秦宗权,骂道:

    “你一小小的蔡州兵马使,何来的胆子敢在赵刺史面前无礼?今天也叫你吃个教训!”

    那秦宗权压抑住愤怒,向上首的杨复光请罪道:

    “监军使,是在下冒犯了赵刺史,我先送这些兄弟们下去治伤,后面再向监军使和赵刺史请罪!”

    杨复光厌恶地甩了甩手,让秦宗权赶紧走人。

    废物!此刻他对蔡州将的战力深表怀疑。不是都说天下精兵出忠武吗?就这样?被人家保义军打成了死狗。

    秦宗权不再多留,自己扛着一位牙将退出了大帐。

    然后,帐篷里就是一阵沉默。

    赵怀安扣着手指甲盖,想着要是茂娘在身边就好了,指甲长了也该修修了。

    而旁边,杨复光调整了情绪,忽然笑着对赵怀安道:

    “赵大,除夕夜我受你招待,吃了我人生最畅快的一宴。今日在这畋猎,我也作东道主,也请你吃顿好的。”

    说着,他就拍手让后面一个厨子端着食盒过来。

    在那厨子刚靠过来的时候,赵怀安脑子里忽然崩出了一个人,那就是专诸,于是忙摆手让他停下,然后笑着对杨复光道:

    “大兄,咱们这也休息差不多了,直接开始畋猎吧,晚上也让大兄尝尝我烤肉的手艺。至于这些吃食我留着路上吃!”

    赵怀安这番话很自然,杨复光没有多想,不过还是笑道:

    “赵大,这要是别的也就算了,可这顿你非得吃呀!这不吃,你后面可得怪我!”

    这边赵怀安还没说话,那边赵六就笑着走过来,夺下那厨子手里的食盒,用身子将厨子挡在后面,然后将食盒打开后,放在了赵怀安的面前。

    赵六只望了一眼菜,就高兴道:

    “大郎,这是监军使要祝你‘高升’啊!”

    原来食盒里,正是一条被片成鱼片的鲤鱼,鲤鱼金黄,头向着自己,而鱼肉晶莹剔透,一片片卷起成牡丹花一样,刀工精湛,摆盘华丽。

    在赵怀安看的时候,那边厨子就笑着介绍:

    “这是咱们汴州的做法,玲珑牡丹鲊。选得是上好的黄河大鲤鱼,专门从汴州运来的。”

    这厨子说完这话,忽然就听到旁边站着的小监张承业呵斥道:

    “什么乡野村夫?这鲤鱼也是你能叫的?不想活了?”

    本还在等赏的汴州厨子一听这话,慌了,忙跪着地上磕头。

    他忽然想起来,这鲤鱼和国姓忌讳了,别说叫“鲤鱼”了,实际上吃都不能吃。

    他内心懊恼,就晓得不应该答应这个差事,还是那些商贾们好,吃得爽滑了,就是几贯几贯的赏下来,哪里和现在一样,一句话说不好,就要丢命呀!

    但这也太冤枉了呀,不是你们喊咱来做菜的吗?

    这边杨复光摆了摆手,笑道:

    “无事,今日喜庆日子,不讲这些。不过就是条鲤鱼嘛,我大唐国运难道要指望这些口头忌讳?还不是靠赵大他们这些国家干城,精忠报国!”

    此时他见赵怀安不明就里望着自己,笑着解释道:

    “嗨,赵大,这是恭喜你呀!你立下此等军功,朝廷定要为你加官进爵,虽然做不得节度使,但从光州再换到一个美州为刺史,那是一点问题没有的。为兄帮不到你什么,就从汴州请了好厨子,专门为你做了这份‘玲珑牡丹鲊’,先在这里助你高升了。”

    赵怀安一听这话,就晓得杨复光在试探自己,忙摇头,直截了当:

    “大兄,你这话就埋汰我了。这是我赵大立的功吗?这是前有宋威宋公调度,后有大兄你给粮饷,不绝道,再有我保义军上下效命,才有尺寸之功。至于我赵大?不过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罢了,如何当得起高升啊!要升也是大兄该升啊!”

    然后他还进一步谦虚道:

    “再说大灾之年,吃这么好,过了过了。”

    杨复光眨了眨眼睛,关注点全在赵大前面一句话了。

    他弄那么多事,不就是为了这份军功?

    他不是不相信赵怀安,而是他晓得现在的武人就是这个德性,这等军功在身上,别说是个便宜大兄了,就是真兄弟,也不会分出去的。

    可这赵怀安竟然眼睛不带眨,就将军功分了出去,不仅分给自己,连远在沂州的宋威都分了。

    他之前就听过赵大和宋家的关系,没想到这人这般念旧!

    好,这赵大果然义气!倒是他杨复光做了小人了。

    不过先小人后君子,他杨复光不会亏待这位好兄弟的!

    此时,杨复光一颗心落下,亲自给赵怀安递了把筷子,然后笑道:

    “大郎,你这话说得我高兴,来,这高升菜你还非吃不可了。”

    说着,杨复光将筷子递给了赵怀安。

    这下子赵怀安嘀咕了。

    不是,一个大唐的权宦,非要请咱吃鲤鱼这个大唐龙种,这是个什么兆头?

    最后在杨复光盛情难却下,赵怀安接过筷子,夹了一块鱼肉,又蘸了下旁边的酱料,就放下嘴中。

    然后他的眼睛亮了,竖着大拇指,又夹了一块:

    “哎嘛,真香!”(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创业在晚唐不错,请把《创业在晚唐》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创业在晚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