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引蛇

    “嘭”

    首级如同西瓜一般爆裂,红得白得,撒得王彦章一脸,可他丝毫不停,举着铁骨朵就砸向下一个脑袋。

    就在刚刚,他带着刘威、陶雅两人撞入密林中,左突右杀,对方这些刺客武艺都不弱,而且杀法犀利,一看就是亡命徒。

    可这些人在王彦章的刀下,却脆弱的像一个孩子,此时这位豪杰,虽才十四,却已经有了力搏猛虎的胆魄和气力,丝毫不弱于天下成名的武士了。

    那边些个刺客们也发现了这点,试图围杀他,可王彦章左右两侧还有刘威、陶雅,二人虽不是系统学出来武士,可却有一份草莽豪杰气,在护着王彦章两翼的同时,刀刀要命。

    所以,一时间,以王彦章为箭头的小队不断收割着这些刺客的性命,可三人的体能却越来越弱,两边的刘威和陶雅已经是气喘吁吁。

    眼见着,二人就要被冲上来的刺客给拉拽在地上。

    也是差不多同一时间,赵怀安从后面又驰车杀了回来,同来道上正十余人大吼:

    “为报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也正是这声呼吼又再次激发起三人的斗志,他们呼号一声,将断裂的横刀丢弃,举着铁骨朵开始贴身砸击。

    这些刺客大部分都是无甲的,所以这会铁骨朵反而会吃亏。

    可就在这个时候,从北面飙进来一队突骑。

    月色中,人人一身绛色衣袍,举着丈八马槊就冲进了林内。

    当这支突骑出现后,林立还在犹豫的刺客们终于死心,准备从后面撤走。

    他们在那边伏有战马,也是从那里渗透进来伏杀的。

    可当他们从后面撤走,刚转出林子,就见月色下,一个着银色亮甲,外罩蜀绣的骑将,狞笑了一下,随后纵马驰奔,带着数十骑放矛冲了了过来。

    马蹄惊破,留下一地尸体。

    ……

    此时,赵怀安依旧站在驴车上,脸色阴沉。

    这一次伏击狠狠给自己上了一个教训。

    他已经够谨慎了,不论是出行贴身穿锁子甲,随扈的都是至少数十上百的铁甲精锐,甚至有一众愿意为他死的门徒。

    甚至这次出来畋猎,他都带着将近五百突骑,这个数量的骑军都可以参加一场大规模的决战了。

    他也够敏锐机警了,在晓得那只猛虎的异常后,紧急就联系了外围游奕的各突骑军,让他们立即收拢队伍向自己靠拢。

    他还顺手布置了诱饵。

    既然有人会用猛虎来害自己,那可见的,他多半也会对自己的营地发起夜袭。

    所以他选择连夜返回,而让飞豹军突骑潜伏在左右,准备给敌人一个瓮中捉鳖。

    此外,在赵怀安看来,自己轻车简从,只带着数十帐下都武士,安全系数应该是更高的。

    可他万万想不到,他这一番真是机关算计太聪明,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一看,反倒是自己主动送进了人家的伏击里。

    此时,赵怀安对杨庆复这个老师送给自己的话,又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

    是啊,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啊!

    同时,赵怀安也对这一夜,有着深深的后怕。

    历史上多少如他这般的教训?如日后的闯王李自成,在兵败一片石的时候,都大难不死,后面虽然陆续丢了不部分核心区,可当时从陕西撤退至湖北,进入九宫山时,他依旧有老营兵马五到八万之间。

    但结果他留李过守寨,只率二十多骑略食山中,为村民所困,最后被杀。

    一个从明末千军万马中走过来的豪杰猛将,就死在了山民的草叉下,何其荒诞可笑。

    如果他没有因为这场意外,明末的历史一定会不一样。

    而另外一位明末的混江龙张献忠也是如此。当时他在蜀地带兵北上抗击清军,因在扎营前只带百人去哨探军情,然后被清军的前军先锋直接撞倒,最后中箭而死。

    当时的大西主力都还未与清军决战,其麾下四营核心老军都有十万,可张献忠就这样死了。

    这就是后世之鉴啊!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李世民的那样运气的。

    赵怀安不晓得老天会眷顾自己多久,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对自己的安危谨慎谨慎再谨慎。

    他的事业还没有宏伟,连继承人都没有,要是这样轻率死了,那是对历史和兄弟们的不负责。

    想到这里,赵怀安将兜鍪又系得更紧了一些。

    此时,他已经看到王进的突骑已经从两侧杀入了刺客群中,这些人本来就没有披甲,在这些骑军的屠刀下几无还手之力。

    可这些人即便这样,却还在林中和保义军激战,这不是一支普通的部队。

    赵怀安眯着眼睛,想着到底是谁要杀自己的。

    其实,在晓得猛虎是被引诱到他这的时候,赵怀安第一个怀疑的就是杨复光。

    道理很简单,这场畋猎就是杨复光举办的,而且猎场的分配也是他亲自分的,所以,能有时间引诱猛虎到他这边的,也就是杨复光嫌疑最大。

    赵怀安已经不是单纯的武夫的,他晓得那些政客的卑劣。

    虽然自己已经答应了杨复光,将军功分给他,但自己的这份桀骜难免伤到了他,他会不会就因觉得被冒犯了,就杀自己?这个可能当然存在。

    尤其是他返回时,竟然还在营地里看到了张承业,这下在赵怀安的眼里,杨复光的嫌弃就更大了。

    这明显在看自己有没有死嘛。

    可随后张承业的表现,他看到自己,看到车上的猛虎,其神态都表现得太自然了。

    后面张承业又提了职位分肥这个事,赵怀安直接提了淮西和淮南节度使,除了是谈判的手段,也有进一步试探他们的意思。

    如果那张承业最后答应了,他赵怀安反而会觉得,那杨复光是真容不下自己,要对自己动手,所以拿这种不可能做到的职位来稳住自己。

    可偏偏张承业的表现太完美了,他竟然两个都答应不了,甚至在自己的威逼中,依旧没答应,只是努力给了自己一个节度副使的位置。

    这说明什么?说明,杨复光让他来的时候,告诉过他,这次谈判的最高线就是这个了。

    也就是说,杨复光让张承业来,是真的让他来谈事情的,而不是来试探自己有没有死的。

    那个张承业要是晓得赵怀安心眼子能多成这样,一定会委屈。

    说好的真诚呢?

    而不是杨复光又是谁呢?那个叫秦宗权的蔡州兵马使?

    虽然赵怀安也怀疑过这个人,但理智告诉他,不会!

    为何呢?

    那秦宗权一个小小的兵马使,手下兵马才千人,而今夜伏击自己的人少说一二百人。

    他赵怀安,堂堂光州刺史,大唐的英雄,刚刚又立下大功,普通吏士压根没有勇气接伏杀自己这个活。

    当年他杀那个颜师会,手里也千把号人呢,可他敢叫的,不还是和自己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保义将们?

    所以那秦宗权压根不可能凑出这么多的死士。

    那能是谁呢?那些草军?也不会啊,那些人都被自己打成丧家之犬了,能有什么资源和人手布置这样的伏击?

    不过,并不用赵怀安在冥思苦想了,因为那边王进已经带着答案走过来了。

    ……

    “你说,这些人都是大野泽的盗贼?受尚君长的邀请来伏杀咱?”

    听到这么一个答案,赵怀安错愕了半天。

    他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此前曹、濮草军避实就虚,机动穿插就是那个尚君长的手笔,可在冤句之战时,这人竟然消失无踪了。

    后面赵怀安从张归霸这些人口中了解到,那曹师雄是不怎么听尚君长的,所以气得尚君长走了,说是去宋州那边寻草军的另外一名票帅毕师铎去了。

    所以他下意识就漏掉了这个人。

    这尚君长怎么这么坏?竟然设伏杀咱?

    但赵怀安也晓得,定然是自己在冤句一战的情况过于出挑显眼了,被那些惯用江湖手段的票帅盐枭们视为眼中钉了。

    好好好,这么搞是吧,那你尚君长也是取死有道。可这会,他也不晓得尚君长这人在哪里,就是要打击报复也做不到。

    此刻,只能将这口恶气压在心里。

    想到这里,赵怀安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

    那就是得搞一支类似干这种活的精干队伍,就招募那些江湖好汉。那些人的手段是三教九流都有,的确不怎么适合军阵杀场,可却适合这个啊!

    就有点类似于日本战国大名们手下的忍者队伍,既可以搜集情报,又可以搜捕人员,并完成特定的刺杀任务。

    好呀,好呀,是你们逼咱的,咱赵大要光明正大的打,你们非要逼咱搞特务!行,就让你们这些草军晓得,谁是你们不该惹的人!

    心里拨弄了一下现在的库存,赵怀安决定回到大营,就拨五万贯出来,专门招揽这些江湖豪杰,给他干脏活!

    ……

    这边,赵怀安恶念顿生,那边保义军的其他人在打扫战场,缴获了百张手弩,还有从林后那边,又搜检到了骡马百匹,可见那个尚君长要杀赵怀安是下了大手笔的。

    在众人在忙活的时候,得到消息的飞虎、飞豹、还有其他散骑都纷纷向这边靠拢,不断有人声马嘶声。

    这些人一来,看到这林内的厮杀场景,又晓得这些刺客都是草军喊来的巨野泽盗贼,纷纷叫嚣着,率军直奔巨野泽,杀光里面的群盗。

    王进听了这些话,眉头直皱,他最反感下面人有跋扈和要挟之举,虽然这些人只是激愤之下的哗然,但还是被他怒斥:

    “吵什么吵,来了就嚷嚷,使君自有判断,你们将战场都收拾好,还有地上的箭矢都捡起来!多做事,少说话!”

    众突骑纷纷低头,不敢不听王进的,于是各个不吱声,开始打扫剩下的战场。

    此时,王进看着那些突骑将插在刺客们尸体上的箭矢都收集起来,脑子里再忍不住浮起了一个念头:

    “使君的箭术简直脱胎换骨,这些刺客中,少说有四十多人都是被使君给射死的。而据说,当时使君是站在奔驰的驴车上攒射的,这等技艺实已超过了我,可去年使君还是十靶八不中,如此不过一年多,就有这样的神射。

    “果然,使君天人也,无有不晓,无有不会!”

    这边王进进一步在内心中“神化”着赵怀安,那边拔箭的保义军突骑们,却越拔越心惊。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手里的箭矢十支有八支上面铭刻着“呼保义”三字。

    这些人竟然都是被使君一人射杀的?

    这是何等的勇猛啊!

    有些人忍不住望向那边站在驴车上的赵怀安,心中就是安定。

    使君仁义也就算了,还这样猛锐,这天下还有谁能挡得住咱们?使君这个刺史啊,还是太小了。

    那些腌臜人都能做个节度使,我家使君如何做不得?

    非得给使君换件袍子!

    ……

    那边在陆续询问了多名盗贼后,参军赵君泰皱眉走了过来,对同样在阴晴不定的赵怀安,禀告道:

    “使君,下吏还是觉得,这引虎和伏击者不是一波人。”

    赵怀安正心里憋着气呢,忽然听到这话,皱眉:

    “别废话,说出你的想法!”

    赵君泰看出使君心情很糟糕,连忙解释道:

    “使君,下吏敢肯定,引诱猛虎者另有其人。道理很简单,如果是那些盗贼诱虎到的猎场,那这些人为何还没确定猛虎是否功成,就在当夜组织大批人手伏杀我们呢?要是他们成了,却还要袭击咱们,这不是浪费性命吗?”

    赵怀安点了点头,这个理由说得通。

    那边赵君泰又继续说道:

    “此外,我刚刚询问了不同的盗贼,这些人实际上今夜只是在林内宿营,他们甚至都不晓得我们营地在哪里,他们只晓得,我们正在这片组织畋猎。”

    “而这些盗贼也只是拿了尚君长的金子,其实也没有死心办事,据不少盗贼的口供,他们本打算在这里宿一夜,然后随便应付一下。要不是咱们奔到了这,他们看见了使君的车架,他们可能第二日就返回。”

    听了赵君泰这话,赵怀安脸一窘。

    还真是怪自己,他当时还专门选了一条猎场外围的道路回冤句,然后好死不死就撞到了这帮人的营地门口。

    自己还真是一个大聪明!

    不过赵怀安却还是问了关键:

    “你的意思是,这些刺客只是在猎场外围被动等待,至于引诱猛虎去猎场中央,他们并没有这个能力?”

    赵君泰点头,然后说出了一个大胆猜测:

    “此人一定是布置许久,甚至就是杨监军使身边的人,他在晓得监军使要准备在这里畋猎,然后提前就做了准备。”

    赵怀安脑子里不断浮现人选,终于选定了几个,正要下令。

    却见赵君泰这个坏种,竟然提了一个绝妙的想法:

    “使君,不如将被刺的消息传给监军使,先看他如何应对?”

    赵怀安脑子一转就明白这个用意,大笑一声,然后点了两个突骑,令他们带着自己的传符入城,将自己在猎场被伏击的消息汇报给杨复光。

    他偏要打草惊蛇,看看这野草丛里,到底有几条蛇!

    那边两突骑一走,赵怀安立刻调集所有突骑军将,让他们立即整队,与他一起先汇合冤句城外的步甲们。

    这一次,他赵大要给自己求个公道!

    你们就这样对待大唐英雄?

    ……

    深夜凉凉,冤句城内,更鼓响起,越渐越远。

    在城内的署衙内,杨复光正在见义侄杨可权。

    杨可权是他兄长杨复恭收的小黄门儿子,其关系就和杨复光和杨玄价的关系,虽养父子,却和真父子一样,能继承其父的一切。

    而这次杨可权从长安千里迢迢来冤句前线,自然有十万火急之事,所以杨复光在外面打猎时,一听到杨可权来了,立即驰奔回城。

    此刻,小黄门杨可权佝偻着,对杨复光低声说道:

    “大当,朝廷的那边旨意下来了,王铎做了那个节度使,此外高骈被槛车送京了,那边田令孜要和咱们做个交易,说只要咱们一起支持他兄长做西川节度使,他愿意让义父回长安,做枢密使。”

    杨复光听了这话,皱眉:

    “这事兄长怎么想的?”

    杨可权连忙说明他义父的态度:

    “义父出不了心里的恶气,并没有答应田令孜。但义父又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所以就让小侄过来,就是问问叔,你之前说的办法,真可行吗?”

    杨复光之前还在汴州的时候,就和他兄长杨复恭书信频繁,其中就将他和赵怀安的合作说给了杨复恭听。

    在现在的杨氏中,虽然子弟依旧众多,光他们“复”字辈的,就有九人。可真正掌权的,其实就是杨复光和杨复恭。他们一个在外,一个在内,互相支撑着杨氏的门面。

    此时,杨复光听侄子问得这么直接,心里已经晓得兄长怕是已经心动了,只是怕面子上不好看,于是顺着话道:

    “以我看,这事不妨应了。那高骈一倒,西川以成危地,那田令孜想让他的烧饼兄长去,就让他去吧,反正咱们也拦不住,不如顺水推舟,先让兄长重回中枢再说。”

    想了想,杨复光从旁边拿起一个木匣,然后递给了杨可权,嘱咐:

    “小杨,这里面是我这次的捷报表,你务必要带给我兄长,至于如何做,我信中已经说了,让兄长务必努力做到。”

    杨可权一听这竟然是捷报,一喜,问自己能否看一眼,见杨复光点头,这才小心览读,看完后,将信又放进了木匣中,然后贴身放好。

    杨复光点了点头,见这个小黄门没有多嘴,心里多了几分好感。

    那边,杨复光忽然问了一句:

    “既然那田令孜想让他兄长去西川,是不是朝廷答应南诏和亲的事了?”

    小黄门点头,然后笑道:

    “大体意思是的,不过外朝还有反对的声音,圣上也舍不得,所以先还拖着呢。”

    此刻见杨复光心情不错,他终于小心问了句:

    “叔,咱们杨氏现在的确艰难,就算义父重回枢密使,要想将你推到招抚使的位置,怕还是有些困难,这份军功的确及时,可是不是还能再稳妥些?”

    杨复光知道意思,邹眉道:

    “朝廷那边又有什么想法了?”

    杨可权忙摇头:

    “没有没有,就是这功劳要是再大些,咱们底气也足些,总不能又去求田令孜吧,义父实在恶心坏了这人!”

    听了这话,杨复光对他那个兄长心里冷哼:

    “又想什么都要,又想面子在,哪有那么多好事啊?”

    他心里烦躁,甩了甩手,就让杨可权先退下了。

    望着那小黄门恭敬离开,杨复光心里叹了句:

    “谁都靠不住!要靠也只能靠我自己!”

    心里又盘了下后面的布局,只觉得目前的局势还是很有利的。

    现在冤句已经收复,濮州草寇已重创,现在他这边加上赵怀安的兵马,足有精兵两万,丝毫不弱与沂州那边的行营了。

    这种情况,再继续保守的确不是好选择,把曹州打下来,那后面不光是和田令孜谈判还是和那些草贼谈判,都好谈。

    而这个里面,赵怀安的保义军是关键。

    这次赵怀安要的价码实在太高了,淮南节度副使?这位置几乎都是其他地方的节度使了。

    不过,这个也不是不能答应,毕竟田令孜都有胆子提他的废物兄长做西川节度使,赵大是国家有功之臣,如何不能做个节度副使?

    行,就按这个来。

    但这位置却不是现在就能给的,还是得等平了王、黄草贼,自己也能回长安了,到时候,自然水到渠成。

    可就在他这边幻想的时候,那边,他的义子杨守忠奔了过来,慌乱道:

    “义父,大事不好,赵大在外面畋猎,遇刺客伏击了。”

    听了这话,杨复光瞪直了眼,一下子就蹦了起来,抓住杨守忠,喊道:

    “说清楚!赵大怎么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创业在晚唐不错,请把《创业在晚唐》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创业在晚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