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豪杰

    项梁死了。

    项伯,项羽与项庄不知下落。

    公子高听着章平的禀报,写着要送去咸阳的文书,一同送去的还有桓楚,以及所有与项梁有关的人。

    在章平的讲述中,抓捕项梁的那一晚很顺利,因提前控制了县令,并且没有惊动周边的乡里,等秦军到了的时候,项梁叔侄几人还在睡着。

    只是对方也确实够警觉,几声犬吠惊扰了对方,逃了三人,只有项梁留下来了。

    听罢章平的讲述,公子高搁下笔,等着纸张的墨迹晾干。

    “报!”来人是章平的裨将,他行礼道:“禀公子,各地旧贵族都看过了,首级确实是项梁的。”

    高看着纸张上的墨迹也晾干了,便将其卷起来放入竹筒中,盖上塞子又上了封蜡,吩咐道:“好,将这道文书也送去咸阳吧。”

    “是。”

    按照屈甦所言,项梁的心中只有他自己,他知道只要他不死,他们项氏叔侄就别想安宁,秦军会一直追着他们。

    如果四个人一起坐船渡江,船走不快不说,还需要留人能够断后。

    项梁叔侄们所住的地方确实很好,一旦有异样随时可以渡江离开。

    高也想过,他们叔侄几人究竟是度过了多少个提心吊胆的夜,也不知他们谨小慎微,担惊受怕地躲着,又会猜忌多少人?

    直到现在,项梁连陪着他们逃亡多年的桓楚都敢杀。

    这几乎是精神绷得太紧张,加上屈甦的到来,刺激了项梁才会有的举动。

    而现在,高在写史书时常常会设身处地的去想,如果换做是自己,放在他们那个环境又会怎么想。

    就像昨夜,项梁面对着一个难题,过江而逃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四个人坐一起,那么船肯定划不快,而且后方的秦军很快就会追上来。

    这个时候需要一个能够断后的人,这个人可以是项羽,可以是项伯。

    可项梁心中肯定也清楚,秦军捉拿他这么多年,只要他项梁活着一天他们项氏就不会安宁。

    因秦军要的就是项梁,要的是反秦的罪首,以及杀害秦博士韩终的凶手。

    为此,他断后留了下来,给项伯与项羽断后。

    如果项梁断后寻死是为了让项羽记住对秦的仇恨,那么如此一来项梁即便是死得颇为值得,但他也是为了他项梁自己着想。

    就连死后,项梁所想的还是他的反秦大计。

    当然了,这些也都是猜测,高坐在被秦军保护的营地中,将项梁的结局写完,至于项羽就不写在史书中了。

    这楚地最后一个要反秦的人也死了,有关楚国的史书就此也写完了。

    高将这卷书收起来,而后用绳子绑好,让人送去了咸阳交给兄长。

    做完这些事,高长出了一口气。

    江东也开始下雪了,公子高走在江边,看着雪花落在了江面上,而身边是屈甦。

    屈甦道:“公子好手段,这项梁害死了我们这么多楚国旧人,就该有此下场……”

    他的话,高是一句也没听进。

    屈甦说了好久,见公子也没搭理自己,便也住嘴了。

    章平匆匆而来,行礼道:“公子,吴县的新县令到了。”

    高这才停下脚步,“都安排好了?”

    “回公子,新任的吴县县令是琅琊县县令徐福安排而来,丞相府已批复了。”章平又看了看四下,而当初项梁叔侄所住的屋子已被拆了,除了找出一些金子,其余的都被一把火烧了。

    章平道:“我们的人还是没有找到项羽。”

    高道:“罢了。”

    有时公子高与公子扶苏有这样的爱民之心,但却没有公子扶苏的果决,在处置一些事上少了公子扶苏的果决。

    公子高对待项氏还是留了一些底线,没有就此赶尽杀绝。

    经过章平查证,其实许多事确实都与项羽无关。

    也好在,那天晚上,项羽没有与秦军发生冲突,如果项羽杀了秦军,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高又道:“当年王翦大将军拿下了楚都之后,也没有对项燕以及后来的楚地贵族赶尽杀绝,现在我们也留一线,如果他们还敢密谋反秦,再杀也不迟。”

    “是。”

    章平命令身边的将领去办事。

    公子高的从容与底气来自于后方的稳定,身后有着一个强大的秦廷,以及强大的秦军,自然不惧这些要反秦的人。

    处置完项梁的事之后,高在江东留了一些时日。

    而后高又去了一趟会稽郡,在那里住了一个月,就去了中阳里。

    如今的中阳里没有了夫子荆,而多了一个新的支教夫子,高并不认识新夫子。

    被秦军护送的公子高来到泗水亭,刘季身为亭长第一个带着乡里人出来迎接。

    再一次见到刘季,高笑着道:“许久不见了。”

    刘季行礼道:“见过公子。”

    高看了看四周,感慨道:“一年不见,听说你刘季是这十里八乡的豪杰,这楚地的客商,官吏与士人都会看你刘季的几分薄面,这沛县的县令都要卖你几分面子。”

    刘季行着礼道:“季不过一个亭长,以前是亭长现在还是亭长。”

    高对他道:“你确实把这里治理的不错。”

    “公子过誉。”

    “可有想过升迁?”

    “我,不敢……”

    见刘季既有拒绝又带着迟疑,高又道:“若丞相府让你升迁,你可愿意?”

    “臣定不负厚望。”

    “好。”

    言罢,公子高离开了泗水亭。

    一个月之后当丞相府的政令传来,因在公子高的进言下,刘季治理泗水亭有功,深得沛县人心,升任沛县县令。

    似乎是沛县的县令早有所感,早早就收拾好了包袱,迎着刘季一家进了县府。

    老县令对刘季要多客气,就有多客气。

    曾经家徒四壁的刘季现如今成了沛县的县令,而且有了一个大县府能够住,这如何不令人羡慕。

    当然又有人因此红了眼,譬如说那个常年就看刘季不爽的雍齿,看到刘季得意的走入县府,嫉妒的咬牙切齿。

    半年后,公子高还在楚地走动,再一次来到了彭城。

    在彭城吃着稻米的公子高,正听着章平讲述着。

    章平道:“刘季任职沛县的县令之后,颇受县民拥戴,县里的县民称其沛公。”

    高道:“沛公刘季倒是个好听的名头。”

    “公子,称为沛公是楚地以往称呼名仕与望族的方式。”

    现如今的楚地出了一个豪杰县令,这个县令行事颇为仗义,留在楚地有了不小的名声。

    章平又道:“不过,近来又发生了一件事。”

    “何事?”

    前些天,沛公刘季打开县府的大门,就见到了几个绑着的人被丢在县府门外,刘季看了看发现这几个被丢在门前的人是楚地一伙缉拿多年的盗匪。

    刘季将这些人抓入县府之后审问,原来他们是躲在沛县东南一个村子里。

    这天夜里,他们正在劫掠一户人家,被一个年轻人撞见。

    那年轻人力大无穷,一个人打倒了十余个盗匪,将他们绑起来连夜丢在沛县县府外。

    盗匪说打他们并且将他们带到县府内的人自称项籍。

    “项籍?”

    “末将已派人询问,力大无穷且自称项籍,多半是项羽,今天一早有人送来消息,项梁死后的这半年,常有一个叫项籍的人在楚地各地走动,是人们口中的一个豪侠。”

    高自以为他对项氏叔侄几人足够了解,项羽是个不喜读书的人,虽说力大无穷,可因项梁的事,他终究不能入军,也不能为吏,没有田舍没有家。

    这样人在外做个豪侠倒也不错,但高也知道以兄长的性情,多半是不喜民间滋生豪侠之风的。

    高不想找一个行侠仗义的人的麻烦,况且现在没了负担的项羽,比项梁更难抓。

    “罢了,由着他吧,以后的项羽就做一个江东豪侠。”

    “是。”

    这个楚地多了一个豪杰沛公,还多了一个豪侠项籍。

    公子高觉得来楚地这两年颇为值得,收拾好书卷之后,吩咐道:“去琅琊县吧。”

    章平道:“去了琅琊县之后,是否回咸阳。”

    高蹙眉道:“都水长禄这些年一直在东北,等去了琅琊县之后我再去东北看看都水长,再者说桓楚被押送去了咸阳,丞相府的处罚下来了,发配修长城十年,我要告知范增。”

    “是,末将这就集结兵马,前往琅琊县。”

    公子高离开了彭城。

    而此刻的沛县,刘季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人,以他在沛县的名声想要找到项羽并不算太难。

    这天的沛县正在下着雷雨,刘季带着樊哙与几个好兄弟,在一处草屋内找到了一个人,此人正在擦拭着一柄剑。

    四周早已被县兵围了起来。

    刘季看着对方道:“都说你项籍身手了得,恐怕我的这些民壮与县兵拦不住你。”

    “沛公!久仰了。”

    “项籍,果然是个好男儿。”

    ……

    刘盈站在草屋外,他想要去看看屋内的项羽长什么样,却被守在外面的樊哙一把拎了起来。

    “放开我。”刘盈挣扎着。

    樊哙提着刘盈,像是提着一只小动物,道:“你不许坏了大哥的好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秦人的悠闲生活不错,请把《秦人的悠闲生活》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秦人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