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历十五年(公元1639年)8月25日,松江港。
经历了数月的海上颠簸与险阻,当熟悉的灯塔映入眼帘时,罗汝才、韦富以及天竺商社的所有成员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回来了。
松江港口内桅杆如林,船只往来如织,这些熟悉的场景让他们感到心里安稳。
“总算他娘的到家了!”罗汝才扶着“乘风号”的船舷,看着越来越近的码头,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船队缓缓驶入指定泊位,抛锚停稳。水手们迫不及待地搭起跳板,船员们则开始忙碌地准备卸货。
罗汝才、韦富等一众商首脚踏实地的感觉让他们倍感亲切,此刻他们脑子里想的,都是尽快将这批紧俏的天竺货送到期货交易所,卖个前所未有的好价钱。
然而,他们的好心情在市舶司衙门前戛然而止。
负责查验和征税的松江市舶司主事潘六,一位面色严肃带着一队税吏拦住了他们。
在仔细查验了货物申报单后,潘主事拿出一份盖有元首府大印的公文,面无表情地宣读:“根据元首府本年颁布第一号法令,自大同历十五年一月一日起,所有入关货物,需按新定税率课税。
其中,珍珠、钻石、各种宝石、珊瑚、象牙、犀角、麝香等共四十八种,被元首府明确认定为‘非必需奢侈品’,需征收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五不等的特别关税。”
他指着罗汝才他们的货单,语气不容置疑:“尔等所载货物,多为宝石、珍珠、珊瑚,依令当课以最高一档百分之三十五的关税。
此外所携之铜锭,课百分之十五关税,香料属于正常的进出口货,课百分之五关税,至于你们带的一些南洋稻米,鸟粪石,属于元首府鼓励进口的免税品,可以不予征税。”
这番话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将在场所有海商炸沟通五雷轰顶一般。
百分之三十五的关税!
他们这次利润的大头几乎全在这些宝石,珍珠上,这一刀下去,等于是割走了他们三分之一还多的利润,韦富想到自己要拿出五六万两银子,心如刀割,这可是他九死一生才赚到的钱。
罗汝才第一个反应过来,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对潘六道:“潘主事,在下罗汝才,早年也是义军,你们高迎祥将军是我兄弟,俺和朱猛将军,当年在山西一起扛过枪、打过仗,是过命的交情!您看这税是不是能通融通融,稍微低那么一点?”
潘六惊愕道:“罗老板,原来是自家兄弟,俺以前也在朱将军手下当过兵。”
“那就是自家兄弟了。”就在罗汝才等人,以为可以通融通融的时候。
潘六话音一转道:“但这元首令元首他老人家亲自拍板,三令五申必须严格执行的法令。这不是人情能通融的事,您就别为难我这小小的市舶司主事。”
一旁的韦富,心疼得脸都白了问道:“潘主事,元首一向提倡自由贸易,鼓励海运,以往关税极低,这才有了我民朝今日之繁华。为何突然对这些货课以如此重税?
我这趟拼死拼活,光海盗就遇到两群,也是九死一生才回来的,您看看这战船,这些颜色不一的甲板,就是被海盗的炮弹打碎的,在巨港简单修补的。
这趟出去我兄弟死了五个,伤了十二个,我等是拿命才换到这些货物,还要拿钱去抚恤这些兄弟的家眷。”
潘六叹了口气道:“我很同情韦老板的兄弟。但法令就是法令,你要觉得不满的话,可以去京城,在商贾大会上向元首提意见,我等只能执行上面的命令。”
“而且我大同社虽然提倡自由贸易,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进口的货物。元首低关税,乃至免税,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让你们多运粮食回来!让老百姓有饭吃!是为了让你们多找鸟粪石回来!让田里能多打粮食!是为了铜锭、硫磺这些于国于民有用的东西!”
“可你们看看你们,拼着命跑那么远,尽往回倒腾些什么,宝石、珍珠、珊瑚!这些东西除了镶在那些老爷太太们的帽子上、手指头上,摆在家里看,有什么用?
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穿?元首说了,此等奢靡之物,大量流入,徒然富了少数豪商,助长奢靡之风,于国计民生无半点益处!故而要课以重税,一则抑制无用奢侈品的输入,二则为国库开辟财源,用于修建水利、学堂、医院这些真正有用的地方,此乃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而且你们这些宝石珍珠哪一样不是能赚个十几倍的利润,即便是缴纳35%的关税,你们的也能赚好几倍,就不要在我这里哭穷啦。”
潘六最后那句“于国计民生无半点益处”和“助长奢靡之风”,像一把冰冷的锥子,刺穿了韦富最后一丝侥幸,他能从这两句话当中听出元首的不满。
而上一个让元首不满的群体就是大明的士绅,元首评价士绅只顾兼并土地、不顾百姓死活,于国无益,是天下之大害,要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当中。
最终元首花费了10年时间,扫荡了整个天下的士绅,如今大明士绅已经南洋的雨林里开荒呢!
一股寒意从韦富的脊梁骨窜上来。难道元首已经对他们这些“唯利是图”的海商不满了?
下一个要被“整顿”的,会不会就是他们?
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官差前来查封商行、抄没家产的情景,脸色顿时变得惨白。
罗汝才也听出了话里的分量,知道此事绝无转圜余地。他咬了咬牙道:“罢了!既然是元首的令,那就是王法!这税我们交!”
可是百分之三十五的现银关税,数额实在太巨大,许多海商一时根本拿不出那么多流动资金。最终,大部分人只能选择先将一部分宝石珍珠,以“保税仓货物”的形式,抵押给市舶司,挂到松江期货交易市场上去售卖,约定卖得银钱后,优先抵扣税款。
然而,天竺的宝石,香料顶级的棉布出现在松江湖的期货交易市场,立刻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整个松江府的商界都被震动了!人们蜂拥而至,争相目睹那些来自神秘天竺的宝石,香料和棉布,这不是不是因为这些货物珍贵,南洋西域也有各种宝石。
而是因为罗汝才他们打通了前往天竺的商路,天竺几千年来就是富裕之地,一片蓝海再次出现在所有的海商面前,这对海贸利益不断下降,需要找寻新的利润点的他们来说太重要。
于是天竺的消息像野火一样从松江蔓延到苏州、杭州、金陵,进而席卷整个民朝。
“听说了吗?有商队找到天竺。”
“天竺!就是唐僧取经的那个西天佛国?遍地黄金宝石?”
“据说天竺人口和面积都与我民朝相当,富裕程度更是远远超过了南中南洋各国,一匹丝绸去了天竺能翻十几倍的利润。”
一时间,“天竺”成为了江南所有商人、士绅甚至平民百姓口中最热门的词汇。罗汝才、韦富等人的名字也伴随着这场财富传奇响彻大江南北。
虽然被课以重税,但他们带回的天竺货物引发了整个民朝的热潮,西天竺商社的名号,一炮而红。
大同历十五年(公元1639年)9月16日,金陵郊外。
就在整个松江府乃至江南的商界都为“天竺热”而沸腾,无数商人筹措资金、雇佣水手,梦想着驶向那片传说中遍布宝石与香料的土地时。
南直隶的三位核心大员巡抚李岩、按察使顾炎武,南直隶都护府都督朱猛,却在金陵郊外的一处实验田埂上。
与港口城市的浮躁狂热截然不同,这里的田野一片宁静祥和。时近初秋,稻田里金浪翻滚,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禾秆,在微风中发出令人愉悦的“沙沙”声响,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特有的清香。放眼望去,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李岩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舒畅笑容。他蹲下身,仔细捻开一株稻穗,看着那密实饱满的谷粒,赞叹道:“宁人兄,朱兄,你们看这稻穗的成色和密度。依我看,若无意外,此田亩产超过600斤,若再加上早稻一季,这片试验田的年亩产,怕是要突破1000斤大关了!”
顾炎武笑道:“这一亩地,前前后后怕是有几十斤的鸟粪石,若是再没有这般产量,可真对不起元首府花大价钱从万里之外运回这些鸟粪石的苦心了。”
鸟粪石这价格不低,百斤大概是50文钱左右,这个价格已经不能再低了,再低的话就没有海上愿意带这种货物了。
而且即便是现在这种低价,也是因为大部分海商把鸟粪石作为压仓底的货物,属于顺带的货物,专门挖鸟粪石的商队,只有大同社的船队会在福建沿海这样干。
朱猛看着这些金黄色的稻谷,索性将袖子道:“与其在这里猜来猜去,咱们这就亲自量出一亩地,割了它,打出来多少谷子,那才是最实在的数字!”
李岩与顾炎武相视一笑,都觉得此议大妙,他们让随行的官吏用测绳量出三块一亩见方的田地,而后从农户借来镰刀,躬身便开始收割。
三人干起活来却毫不含糊,尤其是朱猛,田地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不多时,三块试验田的稻子便被收割完毕,捆扎好堆放在田埂上,随即用脚踏式脱粒机。给稻谷脱粒,而后称重。
第一块田:六百九十六斤!
第二块田:七百一十二斤!
第三块田:七百零六斤!
这个数字报出来时,连周围世代种田的老农都发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呼:“一亩地打七百多斤谷子?老汉我种了一辈子地,从来没打过这么高的产量!”
李岩虽然欣喜,却保持着冷静,他抓起一把稻谷道:“这只是湿重,还需晾晒除去水分,估摸着最后能剩下六百二三十斤左右的干谷。”
朱猛喜道:“那也了不得!六百多斤!这一万亩实验田,差不多就能收上四万石粮食!这鸟粪石的威力,真是无穷!元首力排众议,花费巨资组建船队在福建南洋挖这玩意儿,真是高瞻远瞩,有鸟粪石增产,我大同社能安稳的度过这一年了。”
对,没有意外,今年中原,北直隶和山东地区再遭旱灾,部分地区还爆发了局部的蝗灾。幸亏大同社建立了严密的防灾体系,地方官员有权直接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力扑灭蝗蝻、挖掘虫卵,甚至鼓励百姓捕捉蝗虫换钱,才将灾害控制在小范围内。
但旱情却难以根本缓解。尽管大力兴修水利,北方许多地区也只能改种耐旱的粟、高粱,亩产普遍仅百斤上下,粮食压力巨大。
“江南粮食如今已是我大同社安稳天下的基石。”李岩望着无垠的稻田,语气沉重而欣慰:“自收复江南以来,我们筑堤修渠,均田免赋,推广良种与新肥,粮食连年增产。如今每年有一千五百万石漕粮北运,方能平抑北方粮价,稳住大局,使百姓不致饥馑,社稷不致动荡。”
他转过身,看向松江府的方向,语气陡然变得锐利起来道:“那些从天竺运回来的珠宝钻石,固然耀眼,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于国于民,有何大用?不过是富家翁点缀厅堂的玩物罢了!”
他指着眼前金灿灿的稻谷,露出笑脸道:“唯有这粮食,才是真正的国之命脉,社稷根基,一斤鸟粪石能换来十斤粮食,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石头’,才是真正能让百姓吃饱肚子,让我大同江山稳如泰山的国之重器。”
他对顾炎武和朱猛说道:“此次回京城述职,我必当面向元首进言,陈明利害,应当增加鸟粪石的进口,必要之时可以补贴海商,让他们多运输鸟粪石回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