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风险投资达成,杰拉德看着沃里克伯爵道:“光靠我们在伦敦翻译赛里斯的书籍和他们的报纸并不能学到东方学问的精髓,阿拉伯人有句俗语,学问虽远在东方,亦当求之,我们英格兰应该派批留学生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制度。”
威廉哈维道:“这是好事情,内战要结束了,我们也应当建设英格兰了。”
威尔金斯道:“就目前来看,赛里斯的科技是远超过英格兰甚至整个欧洲文明,去赛里斯留学对国家来说是有利的。”
沃里克伯爵询问道:“你是如何打算的?”
杰拉德道:“我询问过海商,从英格兰带一个留学生到赛里斯最起码需要50英镑。也询问过夏,赛里斯学府制度和物价,他们学府是4年制,一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大概是100英镑,也就是说一个留学生去赛里斯只需要花150英镑,派遣100个留学生花15000英镑,每年派遣100人,赛里斯的学府是4年,最多每年只要花45000英镑,而后英格兰每年就能得到100位优秀的学者。”
“咳咳咳!”沃里克伯爵无奈道:“你知道45000英镑对英格兰意味着什么吗?”
杰拉德认真点头道:“国家5%的税收,但这是值得的,纺织机纺纱机给英格兰带来的带来的财富就超过了百万英镑,这些学生学会了蒸汽机的技术,纺织羊毛布的效率再提升十几倍,我们的国家就能增加上千万英镑的财富,但这场内战快要结束了,节省下来的军费完全能支持留学计划。”
他当然知道这件事情很难,但事情不能因为他难就不去做。
沃里克伯爵道:“你在议会发动留学提案,我会投赞同票。”想了想道:“这么庞大的财政议案,你最好取得议长的支持。”
杰拉德感激道:“多谢!”
大同历二十四年(公元1646年)7月15日,伦敦。
随着国王军在英格兰最后的堡垒牛津于上个月陷落,以及查理一世秘密北逃苏格兰的消息传来,持续数年的英国内战,终于以议会派的决定性胜利告终。
今日,正是战争英雄奥利弗·克伦威尔率领他的“新模范军”主力凯旋,返回伦敦的日子。
伦敦城郊,人声鼎沸。在杰拉德及其“大同正义会”的组织下,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正在上演。
身着略显陈旧但浆洗得笔挺的灰色军装的新模范军士兵,迈着虽不华丽却坚定有力的步伐,排成整齐的队列行进。
他们高举着代表议会和军团荣誉的旗帜,马车上装载着从王党军手中缴获的各式武器、盔甲乃至几门小巧的野战炮作为战利品展示。
街道两旁挤满了自发前来欢迎的伦敦市民,他们挥舞着帽子、手帕,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与掌声。
一些被安排好的孩童,穿着干净的衣裳,兴奋的孩童向走过的士兵们献上野花,看到这些孩童经历了硝烟的士兵们露出一阵笑脸。
杰拉德穿过人群,迎向骑在马上的克伦威尔道:“这场战争结束了?”
克伦威尔勒住马缰笑道:“国王军的主力已经被我们歼灭了,查理一世已经没办法发动叛乱了。现在唯一的麻烦是他跑到了苏格兰。”
游行队伍最终汇聚到伦敦市政广场。市政官员们身着礼服,在市政厅前台阶上列队迎接。伦敦市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盛赞新模范军的英勇无畏。
仪式结束后,克伦威尔和杰拉德避开喧嚣,一同来到了议长,约翰·皮姆的宅邸。
他坐在壁炉旁的扶手椅里,看着联袂而来的两人,脸上露出笑容道:“两位英雄一同光临寒舍,真是让我这里,用赛里斯人的成语来说,‘蓬荜生辉’了。”
杰拉德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摆手:“皮姆先生过誉了。克伦威尔在前线浴血奋战,击败叛军,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做的这些,实在不算什么。”
约翰·皮姆却认真道:“不,杰拉德,你当然是英雄。这两年,你通过你的农场和工场安置了两三万无处可去的流浪汉,让他们能靠自己的双手体面生活,你还接收、安置了上千名军中伤兵,解决了议会的一大难题。
更重要的是,你向所有人证明了,我们英格兰人,同样有能力过上和赛里斯人一样的生活。
这如何不是伟大的功绩?我非常看好你的‘大同经济模式’,希望你能继续推广它,让更多英格兰人早日享受到八小时工作、上五休二,甚至养老金的生活。”
克伦威尔闻言,惊讶地看向杰拉德:“你的大同正义会发展得如此迅速了?”
杰拉德脸上焕发光彩道:“比您想象的还要快,事实胜于雄辩,我们英格兰的工匠和农夫,完全有能力过上远比现在富裕和有尊严的生活。”
他随即向克伦威尔简要介绍了大同正义会这两年如何在伦敦的工商业和农业领域扩张影响力。
克伦威尔听罢,眉头却微微皱起道:“杰拉德,按照你这种模式,你几乎是把英格兰所有的有产者,都推到了对立面,这太危险了。”
杰拉德的神情变得坚定道:“难道因为会得罪他们,我们英格兰的市民和工匠就活该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只能领取微薄的工资,让他们的妻子为了补贴家用,不得不去做娼妓吗?
‘大同模式’证明了能让普通人过上好日子,即便得罪了他们,我也在所不惜!”
约翰·皮姆劝说道:“年轻人,你的理想很高尚,但手段未免过于激进。树敌太多,你的模式如何能长久推行?
放慢脚步,一步步来,争取将更多的人吸纳进你的体系,而不是将他们全部推开。改革需要盟友,而非纯粹的敌人。”
见气氛有些凝重,几人默契地转换了话题。
克伦威尔切入当前最紧迫的政治问题:“皮姆先生,现在查理一世逃到了苏格兰,议会是否与苏格兰方面进行了交涉,能让他们把查理一世交还回来?”
约翰·皮姆无奈地摇头:“交涉了。但苏格兰人的要价是四十万英镑!”
“四十万英镑!”克伦威尔几乎跳了起来“他们穷疯了吗?这简直是敲诈!”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人震惊。在内战开始前,英格兰一年的正常国税收入也不过四十多万英镑。
如今战争刚结束,百业待兴,议会控制区的税收虽然因提高税率而有所增加,但整个国家经济已濒临崩溃,四十万英镑无异于天文数字。
约翰·皮姆叹息道:“所以议会里吵得不可开交。长老派倾向于赎回查理,条件是让他回来继续当个‘虚位君主’,军权必须永久归于议会。但其他许多议员,尤其是独立派的同仁,坚决反对花费如此巨款赎回一个‘叛国者’。”
克伦威尔语气强硬道:“花费四十万英镑,去赎回一个背叛了国家、挑起内战使生灵涂炭的国王?这是对全体英格兰公民,尤其是对那些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的士兵最可耻的背叛!
我坚决反对赎回他!他愿意留在苏格兰,就让他留在那里好了,我们正好不需要这样一个国王。”
约翰·皮姆苦笑道:“奥利弗,事情没那么简单。当初我们为了争取苏格兰人进攻国王军,确实承诺过偿还一部分战争赔款。
而且如果不把查理一世赎回来,苏格兰人就握有一张可以随时干预英格兰内政的王牌,这对国家的稳定是极大的威胁。
我已经派人去和苏格兰长老会谈判,希望能把价格压低一些。”
约翰.皮姆却知道苏格兰长老会的要求虽然高,但也算合理,查理一世战败,本就有一部分赔款要赔给苏格兰人,而且他们当初为了拉拢苏格兰人,也许落了一定的雇佣费用,这两笔费用加在一起自然不是个小数字。
克伦威尔冷哼一声道:“与其花四十万去赎买,议会不如把这笔钱拨给新模范军作为军费!我向您保证,一定能攻入苏格兰,把查理一世抓回来。”
新模范军的战绩给了克伦威尔无比的自信。然而,约翰·皮姆却坚定地摇头:“不,奥利弗,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国力再开启一场大战了。欧洲大陆的全面战争已经结束了。”
他语气变得异常凝重,“西班牙人不自量力,同时挑战了欧洲几乎所有的强国,甚至还招惹了东方的霸主——赛里斯帝国,他们在新大陆的殖民地核心已经被赛里斯人攻陷,阿兹特克、玛雅、印加这三个古老的王国在赛里斯人的支持下得以重建,并成为了其保护国。西班牙在新大陆的殖民体系已经彻底崩溃了。”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与此同时,在欧陆战场,西班牙主力部队也被法国的孔代亲王击败。
双线溃败之下,西班牙人被迫在明斯特和奥斯纳布吕克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哈布斯堡王朝称霸欧洲上百年的时代终结了。”
说到这里,连约翰·皮姆也不禁唏嘘。一个曾经纵横四海、不可一世的帝国,因为其过度的野心和四面树敌,最终落得如此下场,欧洲的霸权就此易主,实在令人感慨。
克伦威尔消化着这个惊人的消息,随即反应过来:“您是在担心法国人?”
“没错,”约翰·皮姆沉重地点头,“欧洲大战尘埃落定,法国人腾出了精力。他们很可能会趁机干预我们的内政,甚至支持查理一世或苏格兰人来削弱我们。我们必须在外部形势彻底恶化前,尽快稳定国内局面。”
克伦威尔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称霸欧洲乃至世界海洋近百年的西班牙帝国,竟然就这样轰然倒塌了?
后世英国人掌握话语权,总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说英国人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代了西班牙人的霸权。
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西班牙人虽然败了,但他们新大陆银矿依旧在开采。依旧是欧洲的霸主,双方的实力对比并没有快速的扭转。
甚至荷兰人都战胜过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并且取得胜利,这英格兰人一点不提。
真正让西班牙失去了欧洲霸主地位是30年战争,西班牙帝国或者说哈布斯堡家族,以一己之力单挑中欧神圣罗马的诸侯强国,荷兰,葡萄牙,瑞典,法兰西等欧洲强国,要不是英格兰发生内战,高低也要踩西班牙一脚。
西班牙帝国是被欧洲诸多强国围殴,彻底打碎了他们统一整个欧洲的梦想,这才打落了霸权。
当然这次西班牙人败的更惨,不但欧洲的霸权没了,连新大陆的殖民地也没,算是提前几百年,直接变成了欧洲小国。
说完欧洲局势之后,杰拉德说了自己留学赛里斯的计划,而后诚恳道:“议长,英格兰想要富强就必须学习赛里斯人的技术和制度。”
克伦威尔道:“我也同意留学计划。”
军人最务实,模范军的强大,一部分是因为军中的有产者战斗力之强,另一部分则是赛里斯人的武器和战术先进,模范军和国王军在战场交战,双方战斗力差距之大简直不是一个维度。
约翰·皮姆皱眉头道:“一年15000英镑,最高45000英镑,这笔费用议会想要批准下来很难。”
现在英格兰一年的税收不到百万英镑,这是因为这场战争直接加了一倍的税,但战争结束了,税肯定是要降下来的,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拿去留学,只怕没几个议员会同意。
约翰·皮姆想了想道:“议会承担一半,剩下的留学费用想办法由私人来承担吧。”
杰拉德皱眉头道:“这不是把英格兰绝大多数的家族排斥在外?”
150英镑差不多是英国一个乡绅一年的收入,也就是说哪怕到了乡绅这一阶级也付不起这笔留学费用。只有拥有大庄园的上层乡绅贵族才能支持这么庞大的开销。
他是想派一批最聪明的英格兰小孩去学习,而不是派一批最有钱的英格兰小孩。
约翰.皮姆苦笑道:“战争结束了,但国家满目疮痍,税收要减下来,士兵要安置,伤兵要救治,这些都需要钱,留学虽然重要,但现在的英格兰又有哪件事情是不重要的?”
杰拉德无言以对!
大同历二十四年(公元1646年)7月20日,伦敦议会。
即便是约翰.皮姆不太赞成他的提案,杰拉德还是在议会上,提出了自己留学生的提案。
提出学习塞里斯人的科举制度,考拉丁文,数学,几何,逻辑学4门功课,根据成绩,选拔出20岁以下最优秀的英格兰学生去塞里斯留学。
杰拉德留学的提案自然没得到通过。
杰拉德疯了,他们还没疯到花一个国家十分之一的财政去留学。
约翰.皮姆随后提出,国家承担一半,另一半则由留学生家庭承担的留学方案,几乎全票得到通过。
这个方案隔绝了泥腿子和那些乡巴佬留学的可能性,只有他们这种高贵的家族才有资格取得留学的名额。
75000英镑,虽然还有点贵。但这就相当于国家出钱帮自己培养儿子,这可比杰拉德那乡巴佬提出考科举的方案好多了。
留学议案虽然通过,但和自己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杰拉德气愤的直接离场。
回到大同正义会总部之后,杰拉德对弥尔顿与威尔金斯道:“议会不考科举,我们来考,以我们兄弟会的收入,能承担起多少留学生的开销?”
威尔金斯计算一番道:“最多20人,而且不能再增加。”
杰拉德想了想道:“那就在伦敦范围内来一场科举吧。”
7月22日,大同正义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他们将会赞助20名留学生前往赛里斯留学。学费生活费由大同正义社提供。
名额将会由科举产生,8月20日大同正义会,将会在伦敦郊区的人才市场,进行拉丁文,算术,几何,逻辑学市场考试,分数最高的20人,将会获得留学的名额,年龄在20岁以下,有留学意愿的人都可以来大同正义会报名。
这条消息传播出去之后,引起整个伦敦巨大的轰动,进而轰动了整个英格兰。
议会要派留学生前往赛里斯留学的事情,通过这些议员的管家,仆人,马车夫已经传遍了整个伦敦。
大家也只能羡慕嫉妒恨的咒骂一番,这些该死的贵族花国家的钱去留学,但没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英格兰一直都是这样的,有好事都是那些贵族有产阶级的,议员只要不害他们都算是善良了。
现在真有一场考试,大家不比家世,只比学习能力,只比智商。哪怕这4门学问在英格兰也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最起码也是士绅稍微富裕的市民,能够够得到的。
但考试也比的是学问,而不是家世,这已经是个巨大的进步了。
从这消息发出来之后,伦敦中产市民纷纷监督自己的儿子,来波突击学习,有的人甚至花大价钱聘请教师,想要突击提高成绩。
而在英格兰其他的地方乡绅听到这个消息,立马把自己家的儿子丢上马车,驾马车来到伦敦。
他们和上层挨到一点边,更知道这次的留学机会何其难得,那是大贵族大士绅才有的机会。只要成为留学生,家族都有可能实现阶级的跃升。
杰拉德的举动让长老派和独立派的矛盾都暂时退却,大家都在关注这一场对英格来说是,开天辟地的科举考试。
8月20日,伦敦城外,人才市场
经过一个月的改造,人才市场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考场,能满足几千人考试。
来的考生数量太多了,整整有4500余人,多的超过了杰拉德的预料,杰拉德只能请克伦威尔派模范军来维持秩序。
克伦威尔看着考场如同长龙一般进去的考生感叹道:“伦敦城酒店的老板都要感激你,因为你的这个举动,整个伦敦城酒店都爆满了。”
伦敦外的考生就超过了3000多人,再加上跟过来的仆人和家长,这段时间伦敦涌进来了上万人,而且都是那种家世比较富裕的中产,这些人的消费水平可不低。
杰拉德苦笑道:“我也不知道会来这么多人。”
他本想着就是伦敦附近几百青年,再考出最聪明的20个青年,结果现在来了10倍的数量,4000多人选出20人,他都能想象这其中的竞争压力。
克伦威尔感叹道:“在英格兰能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并不多,现在你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杰拉德想到以前他在伦敦做小商人遇到的阻碍叹息道:“是啊,想要在英格兰出头太难了,但事情本不该是这样。
在东方的赛里斯,他们的元首是吟游诗人,大臣当中有乡绅的儿子,自耕农的儿子,有农户出身的将军,还有大量都是流浪汉出身的将军,李定国将军的父亲就是流浪汉,但他现在已经成为管理几十万人口大县的县令。”
克伦威尔道:“那是因为东方的赛里斯经历了一场改朝换代。”
杰拉德激动道:“现在赛里斯总没有改朝换代,但他们却每年进行科举考试,考出赛里斯最优秀,最聪明的青年,给他们最好的教育成才。
赛里斯从农夫,工匠群体选拔出最优秀的农夫和工匠。让他们成为官员,治理国家。”
“而我们英格兰,哪怕赶走了一个国王,但即便是现在,大臣的儿子依旧会成为大臣,将军的儿子依旧会成为将军,市长的儿子依旧会成为市长,世界本不该这样,治理一个国家本应该看才能,而不是家世。”
克伦威尔一时间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只能拍拍杰拉德的肩膀指着这条长龙道:“我们这不是在逐步学习赛里斯人,英格兰已经在变好了。”
这场前所未有的科举考试经历了两天,整个伦敦的学者都过来帮助杰拉德他们,虽然只是进行了第一次科举,但他们却敏锐的察觉到,英格兰都推广科举考试,对他们学者来说将极其有利。
所以整个英格兰的学者都在帮杰拉德,并且呼吁议会学习塞里斯人的科举制度,用考试选拔官员,而不是现在这样任人唯亲。
八月二十五,经过了3日沉重批改试卷,4000多考生的成绩都批改出来了。
杰拉德根据分数的高低,粘贴在人才市场的外墙上,无数金发碧眼的英格兰人,或是哭泣,或是颓废。
那些考上的人,就陷入了范进中举一般的狂喜,科举那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开始在这片大地上出现。
杰拉德看到这些或悲或喜的人群道:“或许我们应该更努力一些,让更多的人改变命运。”
克伦威尔道:“量力而为,国家没有太多的钱,你的大同正义会也需要发展。”
大同正义会考出了20名分数最高的学生,他们和英格兰的公立留学生一样,先经历了一个月的汉语汉字学习。
10月3日,从伦敦码头踏上了前往赛里斯留学的船只。
大同历二十五年(公元1647年)1月20日,京城。
元宵刚过,整个京师还有一阵节日的余味,朱由检行走在京城的街道上。
此时京城的街道比起去年略显萧条,甚至连马车都少了很多,即便是过了新年,战后的萧条依旧在。
这个词还是他从大同社报纸上学来的,前年大同社战胜了西班牙人,夺取了西班牙人在殷洲的殖民地。
整个民朝都欢声雀跃,一方面民朝百姓自豪国家战胜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得到了一块比前明还要大的领地。
另外一方面,大家也知道这块领地有大量的银矿,这些矿石能让国家富裕,虽然不能直接分银矿,但朝廷有钱了,大伙的日子也能更好。无数想发财的人,借助战时的运力前往了新大陆。
结果谁都没想到,打仗的时候,大家感觉日子越来越红,新大陆需要粮食,军事物资,还有各种货物,这些都只能由民朝来提供,朝廷海量的订单撒向了民间的各大作作坊。
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厂,器械厂,兵工厂,面粉厂,罐头厂总之一切和战争搭得上关系的作坊,都能得到订单,元首府几乎每个月下300多万元个订单,一年下来就是4000万元。
这笔订单直接造成了一波强烈的战争景气,到处都是招工的作坊,工钱也在不断的攀升,那段时间没有5两银子的工钱,根本就招不到一个工匠,造船厂的工匠,更是成为了各大造船厂疯抢的人才,哪怕是初级工匠工钱每个月都高达20两,成为了大同社第一批金领。
但随着去年战争结束,战争景气就消失了,纺织厂,钢铁厂,器械厂,兵工厂所有的订单纷纷取消。
更关键的是这场战争虽然得到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但因为殷洲人,大量的屠杀西班牙人,还把金银矿给炸了,这短时间内让民朝损失了最大的收入来源不说,还直接消灭了一个几千万两的富裕市场,土著穷的只剩下石矛,他们是根本没有消费力的。
作坊为了生存,刚招的工匠又只能裁掉,好不容易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工匠,又得回农村去种地,农户的消费力和工匠完全是两回事,再加上那些作坊主,把先期赚到钱全部投入到扩建工厂当中,产能上来了,市场反而减少,结果这些设备全成了废铜烂铁,于是整个民朝陷入了萧条当中。
为此著名主编搬运工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解释战后萧条形成的原因,并宽慰大家,随着新大陆重新被开发,战后萧条会快速消失,大家不用丧失信心。(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