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由检快走到自己民生报报馆时,一个穿着略显臃肿的青年,正抱着一大摞传单,在街口卖力地吆喝:“各位父老乡亲,有空都来殷洲博物馆开开眼呐!拳头大的狗头金,比磨盘还大的牛头金!两千多斤的殷州野牛标本,跟座小山似的!还有金矿银矿的实景模型,能看能摸!更有热情的殷州土著表演草裙舞,异域风情,保您没看过!”
那青年嗓门洪亮,他见朱由检立刻塞过来一张传单:“先生,您有空也来我们博物馆瞧瞧吧,保准不虚此行!”
朱由检面色淡然地接过传单。纸张质地不错,上面用精细的素描勾勒出传单上吆喝的种种奇观,那狗头金仿佛真透着金光,殷州野牛肌肉虬结,充满了原始的力量感。他心中明白邀请人去博物馆,不过是朝廷宣传新大陆富庶、吸引移民的新手段罢了。
自去年彻底击败西班牙人,大明在新大陆占据了堪比中原大小的土地,地盘是打下来了,可地广人稀,开发亟需人力。
去年靠着“金银遍地”、“授田五百亩”的诱惑,移民了超过三十万人。
可到了今年,那些胆大敢闯、一心求富的冒险家们大多已经扬帆东去,留在本土都是些老实本分,不愿远涉重洋的稳妥之人。移民的势头,眼见着就陷入了瓶颈。
也因此,他发现近来关于殷州的宣传变得愈发密集和直白,从报纸文章到这种街头派发传单,无所不用其极。
他理解民朝的难处,那片新得的土地需要人去填充、去建设,但光利诱不够,必要时还是要用强硬手段。他微微摇头,将传单折起塞入袖中,走向报馆。
“民生报”的招牌不大,里面却是一片忙碌景象。编辑、记者们见到他,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打招呼:
“朱主编早。”
“主编您来了。”
朱由检微微颔首,径直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刚坐下没多久,门就被敲响了。进来的是一个金发碧眼、面容憔悴的西洋人,他正是西班牙王国驻民朝大使胡安。
“朱主编,”胡安操着一口流利官话,脸上堆着谦卑又带着几分窘迫的笑容,将一迭厚厚的手稿放在朱由检的桌上,“这是我新写的稿子,请您过目。”
朱由检为难道:“胡安先生,贵我两国的战事虽未完全了结,但民间对战事早已意兴阑珊。这类稿件,实在没什么人愿意看了。您以后还是别再往我这里投稿了。”
眼前这个胡安,与几年前那个在股市里豪掷千金、意气风发的西班牙大使判若两人。当年他梭哈了十几年积累的养老金,结果发生股灾,血本无归,很是落魄了一段时间。
但大明与西班牙在新大陆的战事爆发,举国关注。胡安灵机一动,凭借其西班牙贵族出身和对本国殖民历史的了解,开始为各大报纸撰写系列文章,详细剖析西班牙如何在新大陆发家、建立殖民地、屠杀土著,介绍阿兹特克、玛雅、印加三大古国的兴衰,以及西班牙国内的政治经济情况,西班牙与欧洲诸国的交战情况。
这些“内部爆料”式的文章因其独特的视角和噱头,一时间洛阳纸贵,胡安也借此翻身,一篇文章就能赚取上百两白银,风头无两。
然而,时事热点总有过气的时候。随着西班牙新大陆两大总督区新西班牙和秘鲁的陷落,现在只剩下加勒比海几个岛屿尚未夺取,战事大局已定。
加上战后萧条,大部分人要关心自己的工作,民众的关注点迅速转移。胡安的文章失去了市场,他只能靠着昔日积攒的微薄人脉,四处投稿,勉强维持。
听到朱由检的婉拒,胡安的脸上带着哀求的语气说道:“朱主编,您是个好人,求您可怜可怜我吧!那个菲利普四世,简直不是人!
从前年开始,我已经整整一年没有收到来自马德里的一个比索的俸禄了!我给西班牙当这个大使,不仅没有工钱,大使馆里剩下的那几个可怜人,还要靠我想办法养活!看在我们往日还有些交情的份上,您就给我个机会吧!”
他拿着稿子给他道:“这次我写的不是关于西班牙的时政,那是我们西班牙,不,是整个欧罗巴如今最有名的一部骑士,名叫《堂吉诃德》!它的风格与贵国的完全不同,充满了讽刺与荒诞,我想会有人喜欢看的。”
西班牙的财政本就不怎么好,在丢失新大陆殖民地之后,更是彻底崩盘。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再也无法支撑,哈布斯堡王朝被迫签署了屈辱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让法国得到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等地区。
同时菲利普四世再次宣布西班牙王室破产,以此赖掉西班牙王国的外债,神圣罗马的富格尔银行因此遭到了重创。意大利热那亚共和国的银行家纷纷破产。
热那亚的银行家基本上是菲利普四世的钱袋子,他们本来不担心西班牙王室破产,因为菲利普四世是把新大陆的财政,白银运输和贸易权都抵押了,有新大陆银矿在,他们自然不担心菲利普四世赖账。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西班牙在新大陆的庞大殖民地,会在两年内被东方的赛里斯夺取,现在连抵押物都没了,菲利普四世又宣布破产赖账,这直接导致意大利的富商纷纷挤兑他们的银行,导致热那亚的银行家纷纷找绳子上吊到自家银行外的煤油灯杆上,一场金融危机从地中海沿岸开始爆发。
更重要的是比起历史上逐渐衰落的西班牙,现在的西班牙帝国有点像大秦,直接在内外的压力下崩溃,哪怕是对外战争停止。国内到处都是压不住的造反势力。
菲利普四世正焦头烂额地将所有能调动的军队用于镇压本土此起彼伏的叛乱,像他这样远在东方、失去价值的大使早已被马德里遗忘在角落里。
朱由检看着他近乎绝望的眼神,无奈地接过那迭厚厚的手稿。封面上用汉字写着《唐吉诃德》。他随手翻开,起初只是漫不经心地浏览,但很快,目光就被吸引住了。
那个沉迷于骑士、幻想自己是游侠骑士,骑着瘦马、带着矮胖农民侍从,向着风车发起冲锋的拉曼查绅士的形象,跃然纸上。
朱由检看着堂吉诃德一次次不合时宜的“行侠仗义”,一次次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却依然坚持他那套骑士理想,他仿佛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自己何尝不像是这个疯狂的骑士?面对着大明这座巨大的、已然千疮百孔却惯性强大的“风车”,他曾经的励精图治、中兴梦想,不也像堂吉诃德一样,显得那么苍白可笑,最终一败涂地。
一种复杂的共鸣,在他心中激荡。他沉默了片刻,合上手稿,对紧张等待的胡安说道:“你这本,可以在我们报纸上连载。每期我给你十元。”他从抽屉里数出三十枚银元,推到胡安面前,“这是前三回的钱,算是定金。”
胡安几乎要喜极而泣,连连鞠躬:“多谢朱主编!多谢朱主编!您真是我的恩人!”
朱由检看着他感激涕零的样子,想了想道:“胡安先生,若贵国国王连俸禄都不愿支付,你这大使当着还有什么意味?不过是空耗岁月。不如早做打算,在京师寻个稳当的营生。”
胡安闻言,脸上只剩下无奈的苦笑。他如何不想?
只是自己的祖国西班牙,却已是江河日下,烽烟四起。回到那片混乱与绝望的故土?他不敢想象。留在东方,或许还能在这帝国都城的角落里,往日和大同社的交情,苟延残喘。他深深一揖,默默地退出了办公室。
胡安离开后,办公室里恢复了短暂的宁静。朱由检收敛心神,开始翻阅桌上堆积的时政稿件。
这些文章大多在讨论新大陆的治理、移民安置和后的贸易机遇,畅想着如何驱赶葡萄牙人,全占新大陆,字里行间透着王朝蒸蒸日上的朝气与霸气。
朱由检看到这些稿件不由得苦笑,现在外面都说民朝再次复兴的汉族,现在是除汉唐之外的另一大盛世,甚至远超汉唐,从现在民朝的国土面积来说,这话还真不能算错。
只是他从民间气氛感受到一丝好斗的躁动,民朝开国不到20年,其中一半的时间都在对外开战,屡战屡胜,让所有人都忘记了战争代价,如此好斗,犯了好战必亡的大忌。
未过多久,敲门声再次响起。
“进来。”
门被推开,探进来一张圆润带笑的脸,来人正是朱由崧。
“朱大主编,忙着呢?我给你带桩好生意来了!”朱由崧笑嘻嘻地走进来,毫不客气地自己找了把椅子坐下。
朱由检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现在这个时辰,不正是你该在紫禁城里当值的时候吗?怎地又溜出来了?”
朱由崧浑不在意地摆摆手:“嗨!我那地方你还不知道,就忙秋收后的两个月,剩下的10个月那就是摸鱼打混,就现在这季节也没几个人愿意去紫禁城,请个假又不是什么大事。”
说完,他从袖筒里抽出一份用上好宣纸誊写的文稿放在桌上道:“我找到一篇雄文想要刊登在你们报刊上。”
朱由检冷哼一声:“你又从中吃了多少回扣?”
这个朱由崧给他三分颜色,他就能开染坊,这几年他因为欠着外债,日子过得拮据,就想尽各种坑蒙拐骗的方式到弄钱。
一年前他忽然非常频繁带着一些时政的文章,请他刊登。朱由检最开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看到这些文稿的质量不差,于是就收了这些文稿,还给了不少稿费。
却没想到他两头通吃,这边要他的稿费,那边要作者的刊印费,简直无耻至极,气的朱由检压着他找到了作者把稿费还回去。
朱由崧嘿嘿一笑道:“放心,放心经过你上次的教诲,稿费原封不动会给作者,我不会做这么没品的事。”
朱由检怀疑道:“你会这么好心?”
朱由崧内心暗道:我开了一个印书作坊,有必要让你知道。稿费才值几个钱?
只要在报纸上火爆的文章,我就刊印出书,比你这个报馆赚的更多,那些老学究还要感激我帮他们出书,介绍更多人的给我。我做此事可谓是功德无量。
朱由崧继续推广道:“这可是政务学院孙传庭孙夫子的文章,一顶一的雄文,保证有分量。”
比起历史上那个仓促出师、战死沙场的悲剧结局,这个时空的孙传庭境遇要好上太多。他早年辞官归乡,还未等到被“崇祯”重新启用征剿流寇,北方就已变天。
他在家乡隐居教书数载,待到江南平定,他就知道天下大势已定,便通过贺虎臣的关系,想要重新入仕途。
但大同社的政策对这些前明官员都是有限制的,贺虎臣的关系显然不足以让他突破这层限制,被只能被举荐进入了大同社设立的政务学院担任教习,倒也发挥了余热。
朱由检带着几分好奇翻开文稿,标题是《海权论》。文章旁征博引,从三宝太监下西洋谈到近岁与新西班牙的海战,雄辩地指出:民朝未来之利益,大半系于海外。认为当前仅靠北海、南洋两大舰队已不足以维护日益广阔的海外利益,主张至少应扩充至四支主力舰队,一支常驻新大陆,掌控太平洋,另一支则需驻扎在“狮子国”(斯里兰卡),扼守天竺海域咽喉。
文章强调需控制海上关键节点,才能掌控全球,而最终的核心论点,则落在了修建两条运河之上——一条连通红海与地中海,另一条则在新大陆最狭窄处贯通东西两岸。
他认为只要打通这两个节点再控制巨港,直布罗陀海峡,便可以控制全球的海洋。
朱由检看到最后,眉头紧紧皱起:“哼,这些商贾之辈,手伸得是越来越长了,居然妄想干预军国大事!徐晨如此放纵他们,迟早养虎为患!”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篇《海权论》前面洋洋洒洒,归根结底是为了最后这段“运河论”铺路。
民朝海商呼吁修建苏伊士运河(红海-地中海)已非一日。
从民朝的海商前往英格兰等西欧国家,需要绕的路太多了,但偏偏地中海和红海又不联通。
明朝的海商熟悉了欧罗巴的地理之后,发现若能打地中海和红海之间的联,前往欧罗巴最富庶的西欧地区,便可省去绕行好望角那近两万里的漫长航程,时间与成本将大大降低。
这段运河长度不过四百余里,对于修过五千余里京杭大运河的东方来说,并非不可企及的天堑。
于是几年前,民朝的海商就开始呼吁,朝廷购买下奥斯曼的那片荒漠,修筑一条运河,打通两条海洋的联系。
只是这个提议一直没有得到通过,这要是在明朝国土内,修一条400里的运河算不得大事,但运河毕竟是在奥斯曼帝国境内,运河修筑的成本本就高,还容易出现各种意外。
加上民朝财政压力紧张,大部分的财政结余都用在移民上,南洋没有彻底被消化,现在又多了个新大陆,根本没有多余的资源,来开动如此庞大的工程。
而开凿后世所谓“巴拿马运河”的呼声,则更多来自海军军方。原因无他,西班牙人败而不降,靠着加勒比海星罗棋布的岛屿基地,其残余海军化身海盗,不断袭扰新大陆沿海城镇,让北海舰队不胜其烦。
李过已多次上书,请求组建远征舰队,直捣黄龙,彻底肃清加勒比海的西班牙势力。
但舰队从西海岸绕行南端前往东海岸,不仅路途遥远,中途补给也因葡萄牙人不愿意开放港口,葡萄牙人担心民朝夺取他们的殖民地,元首府也担心葡萄牙人背刺北海舰队,暂时搁浅了这个方案。
李过等军方高层看了新大陆地图之后,觉得若能在那最狭窄处开凿一条运河,海军便可迅速东西调动,不仅能彻底解决西班牙残敌,更能强化对新大陆东西两岸的控制,为未来独霸新大陆铺平道路,因此军方对此也极为热衷,修筑殷洲运河的呼声,快速的压过了修筑苏伊士运河。
只可惜他们的方案也没得到元首府的认可,修建这样一条运河粗略的估算需要3亿元,这基本上是民朝一年的财政收入,对现在欠上亿元债务的民朝来说,这运河战略价值虽大,但财政难以承受。
朱由崧听了他的抱怨,翻了个白眼:“您还当自己是金銮殿上乾纲独断的皇帝呢,操心这些作甚?
再说了,人家徐晨也不是皇帝,说了‘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还真就到期卸任了。这份心胸气魄,你可比不了。
如今天下也有商人的一份,人家凭本事赚钱,凭眼光谋划,怎么就不能议论军国大事了?”
他顿了顿,带着几分戏谑道:“您还以为是大明那会儿呢?商人就得低眉顺眼,农户就得面朝黄土,天下大事全由你这个朱家皇帝一人说了算,时代变啦!现在这天下,谁都能说上几句,谁都能做点主!”
朱由检坚持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徐晨这般搞法,看似开明,实则分散权柄,久必生乱!”
朱由崧无奈地摇摇头道:“你就死犟吧!当了几年皇帝,这脑子是一辈子都转不过弯了。得,废话不多说,这文章你到底是发,还是不发?您要是不发,我立马拿到《商报》或者《海事新闻》去,他们肯定抢着要。”
朱由检沉默片刻,终究还是职业素养占了上风。他仔细再次浏览了文章,确认其立论扎实,文笔犀利,确实符合刊登标准。
“此文论据充分,言之有物,并未违反报社规定,可以刊登。”
朱由崧转身道:“对了,晚上我和慈良他们约好了,去戏院去看《夺宝奇兵2》,人我接走了,你不用去学校了。”
与此同时,京郊,墨子学院的一间实验室内气氛紧张。
一台经过改良的卧式蒸汽机稳定地运转着,通过皮带带动着一个硕大的铜制线圈在强力磁铁构成的磁场中飞速旋转。
随着徐晨亲手合上粗笨的紫铜闸刀,强大的电流顺着包裹着橡胶绝缘层的导线奔腾而出,瞬间点亮了实验室四周悬挂的五六个竹碳丝白炽灯泡!
霎时间,原本依靠窗外阳光和几盏煤油灯照明的实验室,变得灯火通明,恍如白昼。
得益于徐晨指导安装的简易电磁稳压装置,灯光异常稳定,不再有明显的闪烁。这已不是简单的原理演示,而是一套极具实用价值的电力照明系统的成功运行!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实验室内的科学家和助手们激动地欢呼起来,掌声雷动。
徐晨看着这片稳定而明亮的光辉,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两年来,他引领着民朝最顶尖的一批格物学者集中攻关电力应用科技树。
他发现只要不追求电磁弹射这类“黑科技”,仅实现发电、输电、照明和有线电报等基础功能,其技术难度甚至比正在摸索中的内燃机还要低一些。
铅酸蓄电池、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简易稳压器、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可逆原理在他的“点拨”下,这些关键技术被一一攻克。实验室里的有线电报机也已成型,只待摩斯电码标准化和商业化推广的临门一脚。
总理大臣李文兵看着这不可思议的景象,尤其是那比最好的煤油灯还要亮堂、稳定且没有异味的电灯,眼中放光。
他笑着对徐晨说:“社长,您鼓捣出的这玩意儿可真不得了!什么时候能在我那总理大臣府也装上一套?这可比煤气灯、油灯强太多了!”
徐晨笑道:“还要再等等,只要变压器技术再进一步,解决安全降压和远程输送的问题,我敢保证,要不了几年,这京城主要街道上的煤气灯,都得换成我们这电灯!”
“那我可就翘首以盼了!”李文兵哈哈一笑。(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