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欧罗巴的盛世还没开始就要被终

    大同历二十八年(公元1650年)7月2日,京城。

    盛夏的京城气候炎热,鸿胪寺正堂内却透着一丝清凉的肃杀之气。葡萄牙王国特使,安东尼奥·卡斯特罗,在经历了多日的等待后,终于得以站在民朝鸿胪寺尚书洪承畴面前。

    他努力挺直腰板,试图维持自己葡萄牙大使的威严,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和略显游移的眼神,暴露了他内心的惶恐。

    “尚书阁下,我必须郑重指出,贵国在新大陆的扩张行径,已经严重挑战了由文明世界共同维护的全球秩序!

    这引发了整个欧罗巴的深切忧虑和普遍恐慌!如果贵国再不停止侵略、迷途知返,等待你们的,将是整个欧罗巴的联合反击!包括但不限于全面断绝贸易往来,以及我们动用一切必要的武力手段!我希望阁下能清醒地认识到,葡萄牙帝国是欧洲历史悠久、不容轻侮的强国!我们绝非可以任人欺凌的对象!”

    洪承畴端坐于主位,神色平静无波。他轻轻端起手边的青瓷盖碗,吹了吹浮沫,啜饮一口,方才抬眼看向色厉内荏的葡萄牙使者,嘴角掠过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强国!一个举国人口不过百万的‘欧洲强国’?

    安东尼奥使者,你可知我民朝常备陆军之数,便已超过贵国总人口?我朝登记在册之公民,更是你葡萄牙人口的三百倍有余!你所谓的‘全球秩序’,无非是尔等驾着几艘帆船,持着火铳,在世界角落强占土地、掠夺资源的秩序。此等秩序,于我民朝何干?于天道公理何存?”

    安东尼奥被这毫不留情的数字对比和直指核心的质问噎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确和赛里斯人比国力和人口是自取其辱,所以他才拉上整个欧洲。

    但显然洪承畴不上套,他甚至觉得有些好笑,人口百万,在民朝也不过就是大点的县,事实上所谓的葡萄牙帝国,面积不过明朝一个大点府,连民朝的藩都不如。

    “你们这是赤裸裸的入侵!是对葡萄牙王国的战争行为!是非正义的!”

    洪承畴放下茶碗,目光陡然锐利起来道:“使者此言差矣!且不论那巴西之地是否真算你葡萄牙本土,单说这场冲突之源起,究竟是谁挑动在先?

    你真当我朝对玛雅地区那些神出鬼没的‘西班牙海盗’一无所知?

    那些操着葡萄牙口音、使用葡萄牙制式武器的‘海盗’,莫非是凭空冒出来的不成?!”

    安东尼奥急忙辩解:“那只是西班牙帝国雇佣了他们,是他们的个人行为,绝不能代表葡萄牙王国的意志!

    对于他们给贵国造成的困扰,我们深表歉意,并愿意立即召回他们,与贵国签订永久和平条约,保证互不侵犯!”

    “互不侵犯?”洪承畴冷哼一声:“现在才来说这些,太迟了。本官可以明确告知你,我军已协同新大陆阿兹特克、玛雅、印加诸盟邦,组成联军,肃清了巴西地区负隅顽抗之敌。你口中的葡萄牙巴西总督区,已然不复存在。那片土地,现已重归当地民众之手。”

    那位费尔南迪斯上校虽然是个坚定的主战派,葡萄牙在巴西的庄园主也不愿意投降,但他们的意志并不能改变这场战争的结果。

    大同军联通阿兹特克国,玛雅国,印家国,组建了一支4万人的联军,面对只剩下不到1万人的葡萄牙本土的民兵势力,三战三捷把葡萄牙人在新大陆仅存的三个殖民地拔除。

    这次的战役真的是乏善可陈,联军绝对兵力优势,绝对装备优势,有当地土著支持的绝对情报优势,联军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葡萄牙人的覆灭一点都不冤枉。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狠狠击中了安东尼奥。虽然他早有预感,但亲耳从洪承畴口中得到证实,仍让他瞬间面无血色,身体晃了晃,几乎难以站稳。

    “不!这不可能!你们怎么敢,葡萄牙王国绝不会善罢甘休!我们会战斗到底!我们会在欧罗巴,在新大陆,甚至在东方!我们不交回巴西殖民地,葡萄牙帝国誓要战斗到底。”

    “够了!”洪承畴一声断喝,打断了安东尼奥语无伦次的咆哮,他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厌烦。与一个看不清形势、只会虚言恫吓的使者纠缠,实在浪费心神。他站起身,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惊慌失措的葡萄牙使者,语气严厉道:“安东尼奥使者,本官是否可以理解为,你刚才的言论,是代表葡萄牙王国正式向我国宣战?”

    他不等对方回答,便继续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官也正式告知你,我民朝为惩戒西班牙、震慑宵小,已组建远征舰队,不日即将西征。既然葡萄牙与西班牙同处伊比利亚半岛,且贵国态度如此‘坚定’,那么我朝远征军,倒也不介意在进攻西班牙之时,顺手将葡萄牙也从地图上抹去!使者今日之言,本官会一字不差,奏报元首与执政会议!勿谓言之不预也!”

    “抹去!”最后的战争宣言如同冰水浇头,将安东尼奥心中最后一丝侥幸和伪装彻底击碎。

    那庞大的东方舰队横渡重洋出现在里斯本港外的场景,巨大的恐惧攫住了他的心脏,让他再也说不出一个字,只能面如死灰,几乎是被鸿胪寺的吏员“请”出了大堂。

    洪承畴看着那狼狈离去的背影,微微摇头,这些欧罗巴人十足的真小人,强盛则残暴不仁,虚弱则威严恐吓,谎话连篇,对他们就不能守什么礼仪,给他们面子,不然他们就会蹬鼻子上脸。

    应对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毫不客气的宣泄武力,展示实力和战争警告,远比任何迂回的外交辞令都更有效。

    大同历二十八年(公元1650年)7月中旬,京城

    大同军在新大陆胜利的消息,如同燎原的野火,瞬间点燃了整个京城。

    “前线又打了大胜仗了!”李旭挥舞着刚刚送到的《大同日报》,激动地冲进工坊,声音因兴奋而有些变调。

    “什么情况?快说说!”正在调试一台新留声机传动结构的徐绍抬起头,连忙问道。

    李旭将号外摊在桌上,指着头版头条的巨幅标题和示意图:“看!我军联合新大陆藩国,彻底攻占了葡萄牙人的巴西总督区!这可是块比江南还要广袤的领地!”

    说着,他兴奋地跑到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由民朝地理院最新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前,手指用力点在南殷洲东部那片巨大的区域:“看!就是这里,巴西!

    这面积,比江南加上中原还要大!再加上我们之前从西班牙人手里拿下的印加、玛雅、阿兹特克故地,现在整个南殷洲,除了东北角那几小块,几乎都插上了我们民朝的旗帜!”

    一向沉稳的夏完淳此刻也难掩激动,他走到地图前,目光灼热地凝视着那片新近被标注为民朝疆域的广袤土地,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片土地如此空旷辽阔!其潜力,足以容纳我朝移民上百年而未必能填满!此乃我民朝未来百年的根基所在!有此基业,未来五代人都不用再为土地发愁!社长和元首,这是为我朝奠定了至少三百年的国运啊!”

    然而,徐绍在最初的兴奋过后,却微微皱起了眉头:“打下这么大的地方,自然是天大的喜事。但我有点担心,朝廷会不会消化不良?

    你们看,北殷洲我们开发了十几年,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至今大部分地区依旧地广人稀,每年为了移民之事,朝廷都要耗费巨资,想尽办法。现在可好,领土一下子又膨胀了近一倍!

    这么大的面积,需要多少移民才能填满?又有多少人,真的愿意背井离乡,去那片万里之外的蛮荒之地从头垦荒?”

    夏完淳神情坚定道:“为了子孙后代计,再多的艰难也要克服!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有拓荒的决心,传播华夏的文明。下次若朝廷再有组织移民,我定当报名参加!”

    李旭见气氛有些转向沉重,连忙打圆场:“哎哎,本来是高兴的事,说这些干嘛?咱们该想着怎么庆祝才是!”

    他的目光随即落在地图上殷洲东部几块被涂成不同颜色的区域,眉头一皱,带着几分少年人的意气说道:“这几块地方,看着真碍眼!颜色都不一样,像是漂亮袍子上的补丁。迟早得把它们都推平了,统一颜色,这才干净,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

    这时,刚从外面回来的小约翰恰好听到这句话,他看着地图上那小块代表英格兰殖民地的颜色,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道:“那块小的,是我们英格兰人的拓殖点。”

    场面瞬间尴尬起来。徐绍、李旭、夏完淳三人面面相觑,刚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情,在朋友面前顿时化为了讪讪。议论吞并他国殖民地,还被当事国的朋友听见,这实在有些难堪。

    好在小约翰性格豁达,他叹了口气,脸上露出羡慕神色道:“其实我真羡慕你们。能生活在一个如此强大国度。你们民朝的面积,是我们英格兰的几百倍,人口也是几十倍,物产丰饶,百姓生活日益富足……这些都是我们英格兰远远比不上的。”

    徐绍赶紧上前搂住小约翰的肩膀,岔开话题道:“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今天是高兴的日子!”

    他转身对着厂房所有的工匠和学徒们大声宣布:“诸位!朝廷在万里之外打了大胜仗,开疆拓土!我宣布,今日工坊放假一天!工钱照算!大家都上街庆祝去!晚上酉时,咱们在‘四海楼’摆庆功宴,我请客,不醉不归!”

    “东家万岁!”

    “大同军万胜!”

    工坊里顿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工匠们早就被胜利的消息鼓舞,此刻又能放假、晚上还有东家请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掌柜项声看着这场景,又是高兴又是无奈,对徐绍低声道:“东家,庆祝是好事,可这生产线一停,耽误的订单。”

    徐绍大手一挥道:“钱是赚不完的!但这样开疆拓土的盛事,几年也未必能有一次!错过了今天的庆祝,那才是真正的损失!订单耽误一两天,补回来就是!”

    于是,在徐绍的带领下,工坊上百号人簇拥着走出大门,汇入了京城欢庆的洪流。他们高举着临时赶制的简易标语,喊着“庆祝巴西大捷”、“民朝万胜”的口号,沿着大街向前走去。

    此刻的京城,已陷入一片欢腾的海洋。捷报通过报纸、号外和口耳相传,迅速传递大街小巷。普通的百姓分不清楚什么叫殖民地,也不清楚,葡萄牙本土的人口只有百万。

    但他们只要看世界地图,看葡萄牙人的版图,就觉得这是一个纵横万里大国。但这样的大国还是被他们民朝一战击败。

    只要看一下全新的版图,又有一块比中原还要大的领地被他们占据,一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强盛国力的骄傲,驱使着无数人走上街头。

    人流自发地向紫禁城方向汇聚,人们挥舞着旗帜、帽子,发出震天的欢呼。这种万民同心、庆祝国家强盛的场面,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涌动的人潮边缘,朱由检带着家人默默站立。他望着眼前这张张洋溢着自豪与幸福的脸庞,望着那如林般挥舞的手臂。

    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神深处,却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有震撼,有羡慕,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落寞。

    这般万民归心、朝气蓬勃的盛世景象,曾是他梦寐以求却未能实现的理想。如今这理想在他的“敌人”手中变成了现实。可以说大同社做的越成功,反而越衬托出他做的越失败。

    一旁的朱由崧倒是兴致勃勃道:“听说那巴西殖民地富得流油!不仅有价比黄金的金鸡纳霜,还有成片的橡胶园!更妙的是,那儿的原始森林里到处都是野生橡胶树,葡萄牙人,哦不,现在是咱们的人了,连园子都不用种,不用等上7年,直接进林子割胶就能赚大钱!”

    最近他傍了张耀阳的大款,联合起来给自家球队修个足球场。把他这两年存款全砸进去了。虽然足球场的未来光明,现在他又成了穷光蛋了。

    所以对财富也越来越渴望了,民朝在新大陆的开拓,一次比一次成功。先是金矿,银矿这次又来了橡胶园。

    朱由检冷哼一声:“既然心动,何不报名去新大陆,下个月就有船去新大陆,只要签订了契约,你连船票费都不付。”

    因为移民数量越来越多,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一次舰队前往新大陆,而且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商船,大同社会雇佣民间商船的仓位,以90元一人的价格雇佣商船,运输移民成为了前往新大陆商船最重要的利润点之一,每年都有近千万的利润,这个利润只在金银之下。

    当然接受了民朝的移民,有一定的限制,需要按照民朝指定地方安置,只有过了5年才有自由迁徙的权利。

    相对自由点的则是花自己钱购买船票想要去新大陆淘金的人,当然这些人比较少,毕竟能拿出近百元的本身在民朝过的就不算太差,只有那种特别渴望发财,渴望建功立业的人,才会发挥如此大的代价去新大陆。

    朱由崧显然不属于这个行列。他翻了个白眼道:“我就说说而已!我这把年纪半只脚都入土了,还去什么新大陆闯荡?再说,这天下除了京城,哪儿都是乡下!我才不受那份罪。”

    旁边的朱慈良忍不住插嘴:“大伯,您这话有失偏颇。我采访过从扬州来的商人,他们说扬州如今人口比京城还多,市面繁华,富庶程度甚至超过了京城,说扬州千帆林立,百国商贾云集,那些海外商客比京城都多。”

    朱由崧不屑地撇撇嘴道:“有钱怎么了?扬州那地方,就算不是乡下,也不过是一群暴发户扎堆的地方,缺乏底蕴,我看不上。”

    朱慈良没有继续争辩,而是转向父亲,神情认真地说道:“父亲,我听说远征军已经扫清了进攻西班牙本土的最后障碍。下一步就要进攻西班牙本土。我想申请作为随军记者,去新大陆,实地报道这场战事,希望您能允许。”

    朱由检闻言,眉头紧皱道:“我担心你的身份特殊,社里未必会允许你离开京城。”

    他这个儿子毕竟做过南明的皇帝,身份特殊。

    朱由崧翻白眼道:“你总是这么自以为是。几年前你都去辽东了。大同社都没管你,怎么会管我这侄子?”

    但他转向侄子劝说道:“战场上刀剑无眼,太危险了!听大伯一句劝,留在京城当个记者挺好。要不你改行报道足球赛?

    现在看球的人越来越多,《足球报》的记者收入高,又安全,随便写点球星八卦,稿费就大把地来!”

    朱慈良摇头道:“足球记者只是娱乐百姓,我更想做一些实事,报道一些有用的东西,我也想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朱由检看着儿子想了想道:“如果你真的下定决心为父,不拦你。”

    “多谢父亲!”朱慈良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而在街道旁的酒楼当中,民朝的商贾不知道他们通过什么关系,找了一张巴西的地图。

    他们把这张地图铺在桌面上,围住细细观看道:“各位请看,这巴西虽然没有金矿,银矿,但依旧是个物产富饶之地,葡萄牙人在东北角开拓了几百万亩的甘蔗园,每年能产糖上千吨。”

    “这片地区便是传说中的橡胶林,是全球最大的野生橡胶林,即便是现在,葡萄牙人都不知道这里到底有多少棵橡胶树。”

    而后一位海商羡慕道:“我等想要橡胶,要费尽千辛万苦的种植养护,等到7年之后才能收购,而且一次还不能割太多,生怕伤到了树,但葡萄牙人却是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到林子里面割橡胶就可,每年我明朝要花几百万元购买这些橡胶,这些西班牙人整船整船的拉白银。”

    “但现在这片地区不都属于我等。”在场的这些商人听到这话哈哈大笑。

    “我们要在商贾大会上呼吁,请元首府发卖这片橡胶林。”

    “对,还有能治疗疟疾的金鸡纳霜,这可是价比黄金的药材。”

    巴西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一时间让这些商家都有点目不暇接了,哪怕在巴西买一块荒地放牧种地也能发财呀。

    只是沈良眉头紧皱道:“关键是巴西在新大陆的东海岸,每次来回都需要绕过极南之地的海峡,这道海峡风高浪急,危险重重,这也是前几年,大同军不敢越过海峡追击西班牙人的原因。

    想要快速的抵达东海岸,还需要在这两片大陆最狭窄之处开辟出一条运河,如此我等就不需要绕道万里去巴西。”

    “但这条运河的造价高达3亿元,即便是我等填上全部的身家,也造不起这样的运河,民朝又有大量的基础工程要建设,元首只怕情愿把这3亿元用在民朝的铁路港口建设,也不愿意修这样一条运河。”

    沈良想了想道:“元首请过水利专家潘基庆去实地考察,他想了一个办法,能极大的节省建设运河的成本,就是从山区修建一个大型水库,而后逐级修建水坝,利用水的浮力,来建设运河,这样修筑运河的成本能降低到原本的三成,大概需要1亿元就可以修,这完全可以在股市上募资修筑。”

    “那我等在今年的商贾大会上向元首呼吁修建这条运河。”

    成本只需要1亿元,可行性大为上升,同时因为巴西在手,民朝急切需要这条运,还真有可能推动这项项目。

    “同意!”其他商贾纷纷同意。

    与京城街头热火朝天的庆祝形成鲜明对比,位于京城各欧罗巴国家使馆内,气氛一片凝重。

    葡萄牙使馆自然早已乱作一团,大使安东尼奥失魂落魄,只能把民朝的战争宣言带回给里斯本。

    而在西班牙、荷兰、法兰西甚至英格兰的大使,他们相聚在一起同样面色阴沉。

    《大同日报号外》,地图上那片迅速被“民朝红”覆盖的南殷洲,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他们的心上。

    “完了,新大陆,快要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了。”亨利担忧道。

    “大家多虑了,赛里斯人还是很讲契约精神的。”胡安是现场大使当中最淡然的人,他现在靠着稿费过活,西班牙究竟是强盛还是没落,他也管不上了,能管好自己就算是万幸了。

    “多虑!先是你们西班牙的银矿,现在是葡萄牙的糖和橡胶,赛里斯人的胃口,永远不会满足。”荷兰使者忧心忡忡。

    “他们下一步会是谁?是我们法兰西在加拿大的那点皮毛贸易站,还是英格兰在东海岸的那些小据点?”亨利带着悲观的情绪道。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不祥的预感笼罩着他们。他们清晰地感觉到,那个曾经由伊比利亚半岛开启,由西欧诸国共同推动的“欧罗巴盛世”,那个依靠帆船与火枪征服世界的时代盛世。

    即将被这个来自东方的庞大帝国,以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无情地终结。(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不错,请把《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