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刘永的重商主义

    大同历二十八年(公元1650年)10月3日,京城,永定门火车站。

    秋日的晨光穿透淡淡的煤烟,洒在熙熙攘攘的站台上。永定门火车站作为京畿铁路枢纽,终日人声鼎沸,蒸汽轰鸣。

    朱慈良背着塞得鼓鼓囊囊的行囊,里面装满了母亲周氏亲手准备的衣物、干粮。他拦住执意要送进站台的父母和伯父朱由崧道:“父亲,母亲,就送到这儿吧。”

    周氏眼眶通红,强忍的泪水终究还是滑落下来。她紧紧抓住儿子的手,声音哽咽:“良儿,一定要保重自己!别听你父亲的浑话,说什么不能给先祖丢脸,娘只要你活着,你平平安安地活着,比什么都强!”

    一旁的朱由崧对朱慈良道:“慈良,你母亲说得在理,好死不如赖活着,祖宗虽然要尊崇,但人还是要为自己活。

    朱由检虽然脸色铁青,但终究没有开口反驳。

    朱慈良对着三位长辈深深一揖,然后转身踏上了绿皮火车。他向乘务员出示了自己的车票,找到自己的位置,他立刻凑到窗边,用力向窗外三人挥手。

    “呜——!”汽笛长鸣,钢铁巨轮缓缓启动,伴随着有节奏的“哐当”声,速度逐渐加快,窗外的景物开始飞速后退,京城很快便被甩在了地平线下。

    站台上,周氏终于忍不住,埋首在丈夫胸前低声啜泣起来,他轻拍着妻子的后背,目光却追随着远去的列车,复杂难言。

    朱由崧安慰道:“弟妹没事的,慈良不是去前线,这些年大同军百战百胜,从来没打过败仗,慈良安全的很。”

    火车疾驰半日,抵达了北方最重要的出海口岸—天津卫。朱慈良按照指引,找到了驻扎在此的屯垦兵团营地,再次出示督察院与太尉府的文书,表明身份。

    兵团主帅审阅无误后,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将其暂时安置在军营中,等待下一批前往新大陆的船队。

    11月5日,天津港。

    朔风渐起,海港内千帆云集。朱慈良跟随着一队身着绿色军服的屯垦兵,登上了其中一艘巨大的运输船。

    这支由十艘大型运输船及数艘护卫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在引航船的带领下,缓缓驶出码头,驶向“新大陆”。

    而就在舰队出港不久,一艘悬挂着日本丸十字旗的朱印船,正与它们擦肩而过,驶向天津港。

    船头站立着一行人,为首的正是日本新一代征夷大将军—天草四郎时贞。

    他望着那支逐渐消失在东方海平线上的庞大舰队,眼中充满了难以掩饰的羡慕与震撼道:“那就是天朝上国前往新大陆的船队,果然规模宏大。”

    他身旁的大臣大岛义隆躬身回答:“正是,如今,天朝几乎每个月都有这样规模的舰队在我国长崎或鹿儿岛停靠补给,然后继续东行。他们跨越万里海疆,前往那片比神州本土还要辽阔的新大陆。

    据说天朝已有超过百万子民在那里垦荒定居,每年产出的粮食、皮毛、矿产以及其他特产,贸易总值高达数千万元!我国也因此受益良多,港口的停靠费、物资补给、水手们的消费,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

    持续多年的内战几乎耗尽了财富,但因为民朝对新大陆的开拓,处于航道上的日本外地成为了民朝“大航海”红利的外围受益者。

    民朝前往新大陆的船队将日本作为最后一个补给站,大量购买食物、淡水、酒类。

    从新大陆回来的水手,也大肆在日本消费,光顾当地的娱乐场所,为凋敝的日本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天草四郎叹道:“天朝驱逐了西班牙、葡萄牙等西夷,在新大陆开拓的疆域已堪比本土。本就国力强盛,如今更是如虎添翼。

    反观我日本,战火才刚刚消弭,民生贫苦,百叶凋零,差距何其之大!若不振作直追,恐怕连望其项背都难了。”

    他语气转为坚定道:“我们必须效仿千年前遣唐使的先辈,派遣大量留学生来天朝,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文化和制度。”

    他此次亲自渡海前来,就是因为去年大岛义隆恶了和天朝元首的关系,他亲自前来想要弥补,巩固与民朝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便是带领这批精心挑选的年轻学子,开启留学之旅。

    “那就是希望灯塔?果然如同传说中的奇观!”随着船只靠近码头,天草四郎一行人首先被那座矗立在港口、高达百余米的巨型灯塔所吸引,尤其是在这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忽然看到这样一座高塔,宛如定海神针一般,处在大海当中,给人带来的震撼极其大,许多第一次见这座高塔的直接跪下朝拜。

    曾经在民朝留过学的黑岛仁,脸上写满了敬畏道:“属下第一次见到此灯塔时,亦感觉如同面对天神造物,更加坚定了来天朝求学的决心。

    将军,请您做好心理准备。属下虽多次向您描述天朝与日本的差距,但言语终究苍白。只有亲身踏上这片土地,您才能感受到那种无孔不入的震撼。天朝仿佛就是神话中的高天原,与我们所在的凡世截然不同。”

    天草四郎自认已有心理准备,但当真切地踏上天津卫的土地时,眼前的景象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码头上桅杆如林,船只进出繁忙有序;岸上车水马龙,人力车、马车穿梭不息;仓库区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更远处,工厂的烟囱冒着滚滚浓烟。这一切都彰显着工业强大的力量。

    这样一座拥有超过百万人口的巨城,占据整个日本的1/10人口,放在日本是当之无愧的都城。但在在民朝竟还只是“稍大的城市”。

    当他第一次坐上火车,感受着窗外景物飞逝,体验着风驰电掣的速度,这是一个封建时代的人,很难想象。

    他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动,身体中面对陌生事物的畏惧和崇拜。

    “我一直以为,这些年内战平息,我们励精图治,日本的发展不算慢,假以时日总能缩小与天朝的差距。”天草四郎在飞驰的车厢中,对黑岛仁感慨道:“但只有亲身至此,我才真正理解了你们的紧迫感。天朝太强大了。他们竟能将如此珍贵的钢铁铺设在地上,有能拉几十万斤货物的火车,庞大的城市,高大的建筑,富裕的百姓,日本和天朝的差距,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黑岛仁苦笑道:“不瞒将军,属下虽十年前曾随商队来过,但此次再见,民朝的变化也已让我感到陌生。反观我国,除了将军府易主,社会百业、百姓生活,实质性的进步确实有限。”

    “我们必须向强者学习!”天草四郎握紧了拳头道:“要学习民朝的产业规划,我们要建立自己的钢铁厂、造船厂,也要铺设铁路!”

    黑岛仁眉头紧锁道:“可这一切都需要巨额资金。幕府如今还欠着天朝近五千万元的战争贷款。为了这笔债务,我国财政已是捉襟见肘,连赈济灾民、恢复生产都力有未逮,又如何能筹集建设新产业的巨款?”

    日本十三年的内战,几乎把他们的贵金属全给打光了,民朝大概吸纳了价值2亿元的黄金,白银。

    天草四郎杀光了日本的贵族大名,把他们积累了几百年的贵金属,通通用来购买军火,粮草,布匹,支持他战争。

    现在的日本支柱产业就是靠着码头停靠费和日本的消费,剩下的就是一些日本折扇等手工制品,生漆品,但这些也只够他们偿还外债,购买一些布匹,钢铁,粮食,用于对国内的百姓赈济,每每想到这5000万的债务,天草四郎也感到极其头痛。

    但他还是说道:“即便是砸锅卖铁,也要学习天朝发展产业,现在我们已经落后很远了,不能继续再止步不前了。”

    黑岛仁沉思片刻,建议道:“将军,战争既已结束,我国尚有大量荒地可供开垦。我们可以引导百姓种植大豆。如今民朝养殖业发展迅猛,对豆粕作为饲料的需求极大,同时豆油的需求也很旺盛,大豆的价格每年都在增。种植大豆比种粮食收益更高。

    此外我们应优先筹建自己的造船厂,发展捕鲸业。北海渔场和鲸群是巨大财富,鲸油、鲸骨都是紧俏商品。

    最后便是大力发展桑蚕产业。有这三大产业作为支柱,我国便能在逐步偿还债务的同时,积累起初步的工业建设资金。待财力稍裕,再图建设钢铁厂、铺设铁路,如此,日本的产业振兴方能循序渐进。”

    “咳咳!”大岛义隆惊愕道:“黑岛先生,您的意思是我们生产丝绸,卖给天朝?天朝本就是丝绸故乡,我们如何竞争?”

    黑岛仁解释道:“天朝虽善织锦,但其国内需求同样巨大,且劳动力成本已开始攀升。我国若能凭借更低的成本和一定的工艺改进,专注于缫丝,未必不能在天朝庞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这是目前我们为数不多有可能快速积累资金的产业之一了。”

    大岛义隆严肃道:“发展桑蚕业,需要先购买天朝的机械,日本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我以为还是应当扩大劳务输出的数量。”

    “根据天朝的矿业日报报道,天朝境内有七千余座矿场,矿工数量120余万,但民朝百姓怕死,每年因为矿难死五六百人就吓住他们,现在天朝每年雇佣6万朝鲜矿工, 5万余安南的矿工,其他南中各国十万余矿工,这个数字每年都在扩大。

    我国矿工两万余人,就这2万余矿工,每年为我国带来外汇400万元,如果把这个数字扩大到5万人,则可为我国带来千万元的外汇,如此发展产业的钱财就有了。”

    天草四郎严肃点头道:“的确要扩大对天朝的劳务输出。”

    京城,元首府。

    刘永接见了天草四郎,他先是为去年大岛义隆的无礼道歉,刘永表示接受。

    而后他提出扩大对民朝的劳务输出,增加到5万人,然后他表示矿工赚的钱会用来偿还债务,余下的购买天朝的机械,钢铁制品,如果天朝愿意贷款,他们还想在日本建设铁路。

    刘永对这样愿意主动发展产业领导人还是表示欢迎的。

    现在民朝建设了2万余里的铁路,钢铁的产能在去年突破了千万吨,已经可以说是初步完成了工业化。

    民朝开始对外出口各种工业制品,但民朝不是历史上的英格兰,因为明末战乱的伤害最大程度被减缓,几十年的太平日子,让民朝的人口暴涨到三亿,民朝本身就是小半个世界。半个世界工业化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民朝的海外贸易量越来越大,现在已经突破了3亿元。

    但即便是这样,依旧难以满足胃口越来越大的工业体系,现在民朝烦恼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工业品卖出去,如何说服天竺,波斯,奥斯曼这些封建强国购买自己的工业产,而不是闭关锁国,限制贸易。同时让南中这些小国如何有钱购买他们的产品。

    像日本这样主动愿意扩大贸易的,简直是全球的优等生。他找来户部下属商务司和天草四郎商议,扩大两国的贸易。

    大同历二十八年(公元1650年)11月11日,京城,徐晨家。

    今年的经济数据出炉之后,刘永带着总理大臣胡益、副总理大臣罗伟、陈子龙等民朝核心领导层来向徐晨汇报。

    刘永手中拿着一份刚刚由三司使,户部和税监部统计的民朝今年经济数据。

    “社长,今年我民朝今年经济发展的喜人成果!截至九月底,我朝对外出口总额,已历史性地突破了三亿元大关!”

    “三亿元!”这个数字让徐晨都有点惊讶了,这个数字比去年增加了一成多,这可是在已经比较高的基础上增加的,自民朝开发了欧洲的市场,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开始逐步下降,基本上已经见顶,像这样增长说明有新的产业对外出口呈现爆发性的增长。

    刘永马上给出答案道道:“以前我们出口前三的品类,是指茶叶、瓷器、丝绸等传统行业。

    而这几年工业制品开始异军突起,各类机械产品出口额达到第三”刘永的语气带着自豪道“包括用于垦荒、耕作的大型蒸汽拖拉机,用于矿山排水、农田灌溉的抽水机,以及各类基础机床,出口额达到了一千三百万元,比去年全年翻了一倍还多!”

    “第二位是钢铁及其制品,从最基本的生铁、熟铁,到铺设铁路的钢轨,再到各种农具、机械部件,出口总额高达五千三百万元,我们的钢铁,正在成为支撑周边乃至更远地区建设的筋骨。”

    “排在首位的是我们的纺织品,各类棉布、丝绸、羊毛衫、羊绒衫以及成衣制品,出口总值超过了一亿元,毫无争议地成为我朝出口的支柱产业!”

    徐晨惊讶道:“怎么会增长的这么快?”

    罗伟笑道:“这是社长您高瞻远瞩,开拓了新大陆这一市场,现在新大陆几乎被我民朝占据,新大陆有2000多万人口,光每年开采的黄金,白银其价值就超过了3000万元,其还有钾肥,橡胶,烟草,白糖,治疗疟疾的药物。

    同时新大陆的需求也在爆发性的增长,今年新大陆就向我朝采购了价值近两千万元的布料和成衣。

    他们采购了上千台蒸汽拖拉机用于开荒,各类大小蒸汽机超过了两千一百台用于矿山、木材加工和初级工厂,各种钢材,铁器,米面粮油。

    新大陆已经超越南洋、天竺,欧罗巴,成为我朝第一大海外市场,并且其需求仍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新大陆的特产和我民朝极其互补,每年向我民朝输入了价值超过5000万元的货物,并且购买了同等价值的工业产品,可以预见,未来几十年,新大陆都是我民朝的第一市场。

    徐晨听完笑道:“好!这说明我们的产业政策方向是正确的,新大陆的开拓,不仅扩大了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反哺了本土的工业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难怪欧洲得到了新大陆不但填补了上千年的虚弱,还直接引爆了工业革命,新大陆的确是一块极其庞大的市场,哪怕对民朝这个体量的工业国,也是大补的市场。

    刘永接着汇报国内建设情况道:“国内方面,成绩同样斐然,今年新增铁路三千三百里,贯通了冀中平原与辽东的关键线路,晋煤外运能力大幅提升。

    钢铁产量全国总产量增加了五十万吨,其中可用于制造精密机械和武器的优质钢,产量增加了五万吨。

    耕地面积随着东北新垦区水利设施的完善,新增水浇地六百万亩,粮食安全基础更加牢固。”

    最后,他报出了一组最核心的数字:“得益于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与海关税收的增加,今年我国预计税收总额将达到三亿八千三百万元,比去年增加了整整三千三百万元!农业、工业、手工业,无不在迅猛发展,民朝国力,正值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这数字让所有人激动无比,近四亿元的财政收入,更关键的是现在每年都增长3000多万的财政收入,三年增加了上亿元的收入,在场的所有人都确定,民朝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他们的盛世已经延续。

    “下一步你是如何打算的?”徐晨问道。

    刘永道:“继续扩大对外贸易,加大对南洋,新大陆的开拓,这两片市场是增加最快。就是因为我民朝不断开荒,增加财富,所以两地有足够的钱财来购买我民朝的工业制品,还有就是合理分布南中各国的产业链。让他们有钱来消费我们的工业制品。”

    徐晨站想了想道:“重商主义。”

    这一幕徐晨太熟悉了。一个是加入了全球化的大市场。一个就干脆干趴了现在的全球帝国,获得了无比广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还能控制产业链。用工农业剪刀差,吸取全球的财富。

    刘永笑道:“社长总结的到精辟,我民朝这些的施政就是重商主义,只有产业发展的越来越兴盛,更多的人成了产业工人,他们的收入自然提升,在农村,因为大量的人口迁移到城市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他们的收入也在增加,出口货物的增长,社会的财富增加,每个人拥有的财富也就变得更多。”(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不错,请把《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