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三皇圣经》与用照片记录文明

    大同历二十九年(公元1651年)2月3日,新大陆,望汉城。

    历经了近三个月的海上漂泊,朱慈良他所在的舰队,终于缓缓的靠上望汉城。

    当他踏上新大陆的土地时,长出了一口气,这三个月的海上航行对他来说可谓是人生最煎熬的一段时间。

    前10天因为晕船,他吐的昏天黑地,几乎以为自己要死在海上,好在后面逐渐适应,终于恢复过来。

    但后面两个多月航程极其枯燥,他只能待在船上方寸之间,虽然他准备了几本消遣的,但他把书本翻烂了,这趟航程的一半都没过去。

    后面他请教同行的连长,教导自己一些战场上的军事知识,勉强算把这段难熬的日子熬过去了。

    等他逐步恢复过来之后,他开始观察这座港口城市,和他想象的野人遍地都是,到处都是茅草屋,茅草房,城市之外就是猛兽的蛮荒景象完全不同,他对这座城市第一印象是繁华,甚至有点反直觉的繁华,他感觉这里比京城,比天津卫还要繁华。

    港口上停满了各国的帆船,硬生生的把偌大的港口挤得严严实实,千帆云集、桅杆如林用在此地一点也不违过,出了港口就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汉人,也有一些涂着各种色彩插着羽毛的土著,有醉醺醺的穿着邋遢的欧罗巴服饰水手,甚至他看到了一些戴着高帽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

    这让他简直有点惊愕,新大陆有欧洲的殖民地,看到他们不奇怪,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居然也能跟着民朝来到新大陆,这有点超出他的想象。

    朱慈良跟着屯垦兵团,先来到了营房居住下来,而后他找到殷洲都护府,拿出了督察院和太尉府的文书,表明自己想跟着远征军前往欧罗巴的想法。

    他的事情很快通报到远征军主帅李文兵这里。

    “战地记者,向民朝的百姓宣传战事?”李文兵陷入了沉思,大同社是极其重视宣传的,但在对大明的战争当中,一向是兵马未动,宣传先行。

    取得的效果也是极其好,大量的民军士兵被瓦解,士气一触击溃,甚至投靠他们,成为了打击明朝强有力的军事力量之一。

    哪怕是来到了新大陆,大同社也极其重视宣传,团结土著,效果也是极其好,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被他们组织出来的土著力量给淹没,民朝以极低的代价获得了一块大陆。

    但像现在这样对己方百姓宣扬前线的战事,这种模式还是第一次出现,他想了一想,觉得可以尝试,就先把朱慈良安排在都护府的招待所居住。

    朱慈良安顿下来之后,发现远征军不久前才攻占了西班牙人在殷洲大陆,欧罗巴称之为加勒比地区的殖民地,下一次战争准备还要在半年以后。

    还有等待如此长的时间,他想了一想,就跟着一支运输队,前往大头所在的屯垦团,想要见见大头,看看他在新大陆过的怎么样?

    出了望汉城,他看到的就是一尊上百米高的伏羲雕像,路上还有不少土著朝拜。

    他惊愕询问这是怎么回事?

    运输队长道:“他们朝拜的方向是伏羲庙,庙是张天师道场,据说非常灵验,这些土著都非常虔诚,有空就会来朝拜。”

    朱慈良愕然道:“伏羲庙怎么会成为天师教的道场?”

    即便他不太关心宗教的事情,也知道天师教遵从的是三清祖师,和三皇之一天皇伏羲完全搭不上关系。中原这十几年倒是兴起了三皇庙,但这和天师教也没关系。

    运输队长笑道:“按照那些道士的说法,张天师在几千年时天皇伏羲氏掌管祭祀巫祝,现在张天师觉醒了千年的灵智,所以要为天皇传播信仰。”

    朱慈良听我囧囧有神,这套路有点熟悉,中原的三皇庙好像就是这样兴起。

    从民朝占领新大陆,每年都有大量的殷洲土著首领和祭祀来到中原参拜伏羲陵,渐渐的当地就兴起了三皇庙,更让人惊愕的是,三皇庙的祭祀大部分都是殷洲人。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算的,认为二月二龙抬头,就是伏羲氏的诞辰,每年那个时候他们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典,还会跳殷洲的舞蹈,上供牛羊猪等贡品,那种充满蛮荒气息的舞蹈,再加上祭祀严肃认真的神态,和民朝其他的宗教仪式完全不一样,民朝上到学者,下到普通的百姓,都认为伏羲氏时代的祭祀仪式应该是这样的,殷洲人跳的才是正宗的祭祀舞蹈。

    伏羲祭祀每年吸引了大量参拜的人,游客也不在少数,甚至已经成为当地最有名的文化盛事,得到了淮阳府支持,已经逐步从民间过渡到官方祭拜的仪式。

    当然有大量游方道士想要山寨三皇庙模式,也想吃上一份铁杆庄稼,结果遭到了毫不留情的镇压。

    民朝是有宗教司管理这些宗教,想要成为宗教人士,不是你招摇撞骗就可以的。

    首先要考道经,佛经,天主教经典,拜火教经典,这是宗教司的四大经典,考不上没有度牒,你就是在宣扬迷信,抓住了,直接劳动改造一年。

    即便是考上了,有了度牒,限制依旧非常多。不允许他们拥有土地,信徒捐赠的钱财也不允许他们直接插手,而是归地方慈幼院机构,用这些钱财养地方上的老弱病幼,为了监督地方的慈幼院,民朝规定这些慈幼院每个月都要公开明细账目。

    唯一的好处的话,考上了就能吃上一份铁杆庄,大部分的寺庙都不会缺钱,这些和尚,道士等宗教人士都有10元钱左右的俸禄,平时只要念念经,开导一下信徒,平复一下他们的心理问题,算是另类版的精神医生了。

    朱慈良想了想道:“能不能让我去伏羲庙一拜,只上柱香就出来。”

    运输队长道:“您要快点,运输可耽搁不了太多的时间。”

    他们的运输队停在伏羲庙的外围,朱慈良抱着好奇的心理,进了这座庙里,来到这庙,伏羲雕像的压迫感更强,好似一个春天的巨人在支撑起这片天地一般。

    庙宇内香火不断,不时有人跪拜,庙宇当中有三尊神像,朱慈良看到一囧,这所谓的伏羲庙参拜的居然是三皇,虽然这些道士和汉人一样,但他能感觉到这就是殷洲本土人。

    朱慈良塞了1元的香火钱,而后点燃一柱香,拜了三拜,插进香炉当中。

    这个时候庙里的道士道:“这位信徒眼生,想来是刚来新大陆的吧?”

    朱慈良点点头。

    道士给他一本书籍道:“这是《三皇圣经》时常拜读能得到三皇庇佑,消灾祈福。”

    朱慈良接过这本所谓的《三皇圣经》他本以为是各种神鬼故事,如同《封神榜》一样的神仙斗法。

    结果他翻看一番,整个人却入了迷,里面既没有神仙斗法,也没有什么妖魔鬼怪,就是讲着天皇伏羲氏如何在蛮荒之地,一点点的带领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建立城市制定制度,文字虽然简单白话,但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没错,这所谓的《三皇圣经》徐晨当主编,召集了一些学者编的。

    想要同化殷洲土著,用宗教的方式,效果是最好的,但用的太过火,有可能让宗教势力大涨,弄一个宗教社会,却不是徐晨想要的。

    想要趋利避害就要掌控经典,于是就有了这本没有神佛鬼怪的《三皇圣经》

    主要的大纲就是徐晨在互联网时代看过的那些《回到原始世界当村长》之流的网络,讲述了三皇如何在原始社会挣扎求生,建立文明。

    还别说,网络文学传播力更强,尤其是在这个时代,《三皇圣经》快速在整个新大陆普及,普通的人甚至会买一本当做消遣来看。

    看完整本之后,朱慈良钦佩张天师,这部向他展示了一个几千年前的蛮荒时代,他好像真看到了,几千年的先人,一点点的建设华夏文明。

    甚至他现在都有点怀疑,张天师是不是真觉醒了几千年前的灵智,要不然的话,他怎么可能如此详细的描绘一个千年前的蛮荒世界。

    他们一行人走了10天,距离望汉城越远,四周的村落就越少,地域就越蛮荒,走到了第10天,已经逐步和他想象当中的蛮荒世界融合了。

    就在他认为自己一行人要被蛮荒淹没的时候,他们终于再看到了一座城池。

    这座城池非常小,用书上的话来说就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四周有些开垦出来的田地,更远的地方,可以看到牛群和羊群,几个牧民骑着马,看着这些牛羊。

    他们的运输队进了城池,城池内部显得有些破败,除了仓库,粮仓,屯垦总部之外有些砖石建筑之外,余下的都是用木头修建的房屋,许多房屋甚至连树皮都没有刨干净,充满了一股蛮荒的气息,街道上也是泥土,只在道路两边挖了两条暗渠,完全能想象下雨之后这条街道的景象。

    运输队长把自己用的铁器,蒸汽机交给屯垦团长,而朱慈良则询问李良所在。

    “你是李良的亲人?”教喻询问道。

    朱慈良道:“我们是从小长大的兄弟,我这次还带来了他父母的书信和一些衣服,不知道李良在什么地方?”

    教喻道:“李良在东乡堡,距离这里大概有20里,我派两个士兵带你过去吧。”

    而后朱慈良在两个屯垦士兵的带领下,骑了两个小时的马,终于来到了东乡堡。

    东乡堡更加小,用原木围成的一个小堡垒,四座角有四个小箭楼,用于警戒和放哨。

    城堡外围有几千亩的土地,此时屯垦的士兵牵着耕牛在努力开荒。

    “慈良,我没做梦吧,你怎么来新大陆?”本来在耕作的李良擦了擦自己的双眼,不可置信道。

    朱慈良走到李良笑道:“你没看错,我的确来新大陆了。”

    两兄弟拥抱在一起。而后李良马上拉过两个妇人道:“这是你弟妹,她叫蓝雀,这个叫白鸽。”

    朱慈良愕然道:“你成亲了,而且还一次娶俩,你不是在当兵吗?”

    还有一点他没说,民朝可是一夫一妻制,你这一次娶两合法吗?

    李良笑道:“新大陆当兵和本土不一样,我们屯垦团支持我们在当地娶亲,日常还要在军营,不过双休可以回家,兵役结束之后愿意留在这里,就可以直接给我们土地,我已经打算留在这里。”

    接下来的时间,朱慈良把春生他们书信,加上的食物和衣服交给了李良,李良双眼通红的看完这些书信,半夜之后就泪流满面。

    他本人也留在东乡堡,他和小时候一样,帮着李良耕地,不过在新大陆大部分的土地都是荒地,耕作起来极其辛劳,铁犁也会经常撞上石头而断裂,辛劳程度是他小时候的好几倍。

    而且野外还会时不时出现野兽,李良给他的第一件礼物就是一把左轮枪,并且告诉他道:“在新大陆没有枪是很难生存下去的,等春耕结束之后,我教你打枪,一定要记住,到了荒野就要枪不离身。”

    朱慈良很快的融入了东乡堡,在新大陆家书抵万金,大家都对这个不远万里给李良送书信同乡充满好感。

    他跟着屯垦士兵开荒,在这里学会了开枪,还跟着李良他们,一起出去打猎,棕熊,野狼,野牛,各种野鸡鸟类都是他们的猎物。

    李良道:“只有不断的猎杀这些野兽,才能保证东乡堡妇孺的安全。”

    屯垦士兵虽然完成了春耕,但他们日常依旧很繁忙,需要继续开荒,修筑坞堡,修筑道路,在这片蛮荒之地,所有的文明建筑都要他们一点点的修筑出来。

    朱慈良看到这些,也用自己的照相机记录这一切。他给李良照了一张全家福,而后又给东乡堡士兵,照了一张全连的照片。

    同时他把照相机对准这片开荒的土地,东乡木堡,站岗的士兵,开荒的士兵,修筑道路的士兵。

    他在东乡堡待了三个月时间,用自己的照相机记录的东乡堡这三个月增长的耕地,建设的房屋,砖窑,城墙,等基础设施,看着一条土路变得宽阔平整,逐步延伸到文明的世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不错,请把《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