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你们的好日子,从今天起结束了

    “为将者,要稳重。”

    李世民斜睨着苏定方。

    温禾站在一旁,瞧着陛下那副想笑又绷着的模样,憋得肩膀都微微发颤。

    他这哪里有半点生气的样子,明摆着是怕自己忍不住笑出来。

    “去换好甲胄吧。”

    李世民摆了摆手,语气里带着点催促,再让苏定方站在跟前,他怕自己真要破功笑出声。

    苏定方闻言,脸颊瞬间涨得通红,不知是火把的光映照的,还是羞的。

    他对着李世民匆匆拱了拱手,脚步都带着几分慌乱,转身就往自己的住处走,那背影瞧着竟有几分落荒而逃的意味。

    等苏定方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夜色里,李世民终于没绷住,低低的笑声从喉间溢出,带着几分畅快。

    温禾也彻底放开了,捂着肚子直笑。

    “你这促狭鬼!”

    看他笑的这么欢,李世民没好气地瞪了温禾一眼,抬手拍了一下他的头。

    “也就苏烈性子憨厚,不与你计较这些,换作程知节那老东西,保准得追着你要说法,连朕都拦不住。”

    “陛下,微臣这可不是胡闹,是未雨绸缪啊。”

    温禾收了笑捂着脑袋,正色道,一边说一边指了指不远处的训练场。

    “您仔细瞧瞧,若是日后真有刺客夜袭或是突发乱局,就百骑现在这状况,能扛得住吗?”

    李世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那群刚被突袭的新兵。

    此刻还没从慌乱中缓过神来,有的抱着头蹲在墙角,有的手里攥着半截木棍,眼神茫然地四处张望,还有的因为被棍棒打到,正龇牙咧嘴地揉着胳膊腿。

    明明人数占优,可在老百骑和禁军的围堵下,却像群没头的苍蝇,连像样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

    不过混乱之中,也有几个亮眼的身影。

    一个身材瘦小的新兵,靠着墙角的掩护,悄悄绕到一名老百骑身后,试图夺走对方手里的棍棒。

    还有两个新兵背靠背站着,手里握着石块,警惕地盯着围上来的人。

    可这些零星的反抗,在整体的混乱面前,显得格外微弱,很快就被经验丰富的老百骑制住了。

    一开始,李世民还只当这场演习是温禾闲得没事,闹着玩的。

    可此刻听温禾这么一说,再看着眼前的景象,他的眉头渐渐蹙了起来,脸上的笑意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何尝不知道温禾说的是实话?

    百骑是他让温禾亲手组建的亲军,肩负着守护皇城、护卫自己的重任。

    要的是能在突发状况下迅速反应,以一当十的精锐,若是只这般水准,和那些守城门的府兵又有什么区别?

    若是如此百骑便毫无意义。

    “朕知道你的良苦用心。”

    李世民轻咳一声,语气软了些,却还是嘴硬地辩解了一句。

    “不过你也该有个分寸,这般戏耍苏烈,怕是会让他心里有疙瘩,日后不好统御百骑。”

    温禾莞尔,眼底满是了然:“陛下,苏中郎将虽是军伍出身,战场上勇猛善战,可他练兵奉行的还是寻常军伍的老一套,重纪律、重冲杀,却少了应对突发状况的灵活。”

    “微臣今夜这般做,也是想给他提个醒,皇城脚下未必安稳,百骑面对的不是战场上的敌军,而是藏在暗处的刺客、奸细,若是按部就班地练,真遇到事,只会自乱阵脚。”

    他话音刚落,身后就传来一声带着怨念的冷哼:“那还真是多谢温县子的‘良苦用心’了!”

    温禾心里一咯噔,猛地转头,就见苏定方已经换好了一身玄色甲胄,腰佩横刀,甲片在火把的映照下泛着冷光。

    和他此刻黑沉沉的脸色倒是相得益彰。

    他那眼神里满是怨念,直勾勾地盯着温禾。

    好似后者欠了他几百贯似的。

    温禾见状,连忙移开目光,脚步飞快地躲到李世民另一侧,借着他的身影挡住自己。

    他知道苏定方没真生气,只是觉得丢了面子,可这种时候,还是躲远点好。

    苏定方没理会躲在李世民身后的温禾,径直走到李世民面前,“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声音带着几分愧疚。

    “臣苏定方君前失礼,有负陛下所托,还望陛下恕罪。”

    “中郎将免礼。”

    李世民笑着抬手,语气温和。

    “今夜之事,非你之过,都是嘉颖这小子在胡闹,故意没提前告诉你演习时间,扰了你心神。”

    话虽这么说,他心里却也有几分不满。

    苏定方的反应速度不算慢,听到动静能立刻抄起刀冲出来,已经比不少人强了。

    可他太过慌乱,面对乱局不知先稳住局面、观察情况。

    反倒急着往混乱里冲,这可不是为将者该有的沉稳。

    还是需要磨砺啊。

    刚才温禾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转念一想,李世民又觉得不能全怪苏定方。

    皇城脚下向来安稳,苏定方刚从地方军伍调入百骑,还没适应皇城的特殊环境,也没料到会突然闹出这么大动静,换作旁人,未必能比他好多少。

    就在这时,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急促的惊呼:“陛下!大事不好了!有紧急军情禀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穿着禁军服饰的骑士,骑着一匹棕红色的快马,正朝着这边疾驰而来。

    能在宫中骑马奔行,还敢这般大声呼喊,定是有天大的急事。

    李世民当即沉下脸,声音也变得严肃起来:“发生何事了?慢慢说,莫要慌张。”

    他虽然这么说,可眼中已经泛起了寒光。

    他不由得想到了之前的玄武门!

    “百骑集结!”

    没等那禁军开口,温禾已经反应过来,对着不远处还在混乱中的百骑大喝一声。

    他的声音瞬间盖过了场中的嘈杂。

    神奇的是,刚才还乱作一团的百骑,像是被按下了某个开关,瞬间收敛了慌乱。

    老百骑则迅速归位,手里握着棍棒,自发地护在队列两侧。

    新兵们纷纷从地上爬起来,忍着身上的疼痛,咬着牙往队列里站。

    就连刚才被制住的那几个试图反抗的新兵,也挣扎着站了起来,归到自己的位置上。

    不过十几息的时间,数百人的队伍就整整齐齐地站好了,所有人都挺直了腰板,目视前方。

    李世民看在眼里,暗暗点头。

    温禾也有些欣慰。

    苏定方的训练还是有不错的,至少严格按照他的方法,再结合他自己的想法。

    才能将百骑训练成这样。

    这要是换作其他军伍,怕是没半个时辰都整不好队列。

    那禁军翻身下马,动作急切得差点摔在地上,他踉跄着稳住身形,气喘吁吁地禀报道。

    “启禀陛下,标下是内重门的值守禁军,方才听闻宫中传来巨响,像是,像是火药爆炸的声音,吴国公、翼国公、虢国公三位大人以为有宫中有变,已经率领数百禁军集结在内重门外,请求陛见!”

    他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

    “三位国公还说……若是半个时辰内见不到陛下的身影,确认陛下安然无恙,他们就,就率军攻打内重门,闯宫护驾!”

    “这三个莽夫!”

    李世民闻言,又气又笑,无奈地剜了温禾一眼,语气里带着点咬牙切齿。

    “你看看,这都是你惹出来的麻烦!不过是放了几包火药,竟然惊动了他们三个,回头指不定还得在朝堂上参朕一本,说朕纵容你胡闹,扰了皇城安宁。”

    温禾摸了摸鼻子,有些无辜地说道。

    “陛下,微臣也没想到火药声能传那么远啊,而且微臣特意让他们控制了药量,就是怕动静太大,没成想还是惊动了三位国公。”

    他心里也暗暗嘀咕。

    今天晚上居然是秦琼和尉迟恭执勤。

    虽说秦琼身体逐渐恢复了,但你李二也别这么糟践啊。

    难不成他开始做噩梦了?

    温禾偷偷的瞅了一眼李世民。

    记得他以前听说过,李世民因为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做梦被二人索命,秦琼和尉迟恭便自告奋勇为他守门。

    从这以后民间的门神,就从神荼、郁垒变成了秦琼、尉迟恭了。

    不过西游记里面是说,李世民被泾河龙王索命。

    当然了,这只是神话故事而已。

    “你这什么眼神?”李世民一转头,就看温禾目光怪怪的。

    后者顿时眨了眨眼,一脸无辜的说道:“微臣是觉得三位国公尽忠职守,忠君爱国,实乃微臣的榜样,日后微臣一定向他们学习。”

    温禾拍着马屁,毕竟今晚这事确实是因他而起。

    可没等他再多说两句,又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这次的声音比刚才更急,像是有什么火烧眉毛的急事。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另一名禁军骑着快马,慌慌张张地跑来。

    马还没停稳,他就直接从马背上跳了下来,连缰绳都没顾上拴,跌跌撞撞地跑到李世民面前,膝盖一软就跪了下去,着急说道。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他……”

    “太子怎么了?”李世民心里一紧,连忙问道。

    温禾当即也没有了说话的念头,急忙问道:“太子怎么了!”

    那禁军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禀报道。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听闻宫中传来异动,担心陛下的安危,已经率领十余东宫卫率赶到武德门外,请求陛见!太子殿下还说……若是半个时辰内见不到陛下,确认陛下平安,他就即刻向宫外示警,召集京畿卫戍军入宫护驾!”

    温禾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

    李承乾这小子怎么也来了!

    刚才的火药声明明不算特别大,顶多就是在百骑司附近听得清楚,怎么连东宫都惊动了?

    更要命的是,太子夜闯宫门、召集京畿卫戍军,这事可大可小。

    若是李世民心胸狭隘些,或是对太子本就有猜忌,怕是会觉得太子借机夺权。

    他正暗自担忧,偷偷抬眼去看李世民的神色。

    却见李二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眼神里满是欣慰,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嘴里还喃喃自语。

    “太子至孝,难得他有这份心,知道惦记朕的安危。”

    温禾顿时松了口气。

    幸好李二没有胡思乱想。

    可下一秒,李世民猛地收起了笑容,脸色瞬间扳了起来,语气也变得严厉了几分。

    “不过大晚上的不睡觉,瞎跑什么!朕能出什么事,朕还能拉两石弓,还需要他一个小娃娃担心,不好好待在东宫睡觉,跑到宫门外来添乱,真是越大越不懂事!”

    温禾忍着笑,躬身应道。

    “喏,微臣这就去武德门,让太子殿下带着东宫卫率回去休息。”

    李二这是典型的口是心非。

    明明心里高兴得不得了,偏要装出严厉的模样,怕别人看出他对太子的偏爱。

    这些家长啊,总是觉得棍棒教育好。

    就不能敞开心扉好好交流吗?

    非得弄得父子见面和老鼠见了猫似的。

    不过走之前,温禾转头对着百骑朗声道。

    “所有人都给我站好队列!保持警惕!我回来之前,谁都不许动,谁要是敢偷懒耍滑,明日就加练两个时辰,绕着皇城跑三圈!”

    百骑们齐声应道:“喏!”

    “快滚吧,这里有苏定方帮你盯着,出不了事。”

    李世民朝着温禾的屁股虚踢了一脚,语气里带着点催促。

    温禾早有防备,灵活地往旁边一躲,笑着跑开了。

    他知道,李世民是真的急了。

    李承乾性子执拗,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再等下去,指不定真会冲动行事。

    若是太子真的下令召集京畿卫戍军,或是硬闯宫门。

    先不说能不能成功,只要李承乾这么做了。

    一定会引发朝堂动荡。

    而李世民自己,脱去了身上的黑袍,对着苏定方道:“走,陪朕去内重门见见那三个莽夫,若是再不去,他们真能把内重门拆了,到时候传出去,朕这个皇帝的脸面可就没地方搁了。”

    说罢,便带着苏定方和几名贴身侍卫,朝着内重门的方向走去。

    这时在场的百骑才真正的注意到。

    眼前这个人是陛下。

    ‘完蛋了,刚才那模样,岂不是都被陛下看见了!’

    在场的那群新兵顿时面如土色。

    夜色渐深,宫墙之上的灯笼被夜风拂得轻轻晃动,将李世民一行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走在最前面的李世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带,嘴里低声吐槽:“这一个个的,真是不让朕省心……”

    跟随在他身后的苏定方,垂着脑袋,没看到李世民嘴角那藏不住的笑意,只当陛下发了真脾气。

    他心里暗自琢磨:一会儿得帮温县子解释解释,毕竟他这么做也是为了提升百骑战力,并非故意胡闹,可不能让陛下和温县子之间生了嫌隙。

    与此同时,武德门外的空地上,气氛却格外紧张。

    李承乾握着一把小巧的横刀,刀鞘上镶嵌的宝石在灯笼光下泛着冷光。

    他被十余名东宫卫率护在身后,小小的身板挺得笔直,望着面前高大厚重的城门,眼中满是焦急与怒意。

    “若是再过一刻钟,宫门还不开,你们便立刻出宫。”

    李承乾压着声音,背对着身旁的内侍,语气坚定。

    “去找先生、代国公,还有舅父,长安城中,孤如今能信任的唯有他们三人,让他们立刻带兵入宫,护驾!”

    那内侍是李承乾入宫后贴身伺候的人,此刻听太子这么说,急得脸色发白,连忙劝道。

    “殿下,不可如此!若是宫中真有不测,我等应当护着您先离开皇城,而非让您身陷险境啊!您是储君,万万不能出事!”

    “孤是储君,更是父皇的儿子!”

    李承乾猛地转过身,冷哼一声,眼神里满是少年人的执拗。

    “若是父皇真有意外,孤绝不会独自逃走,宁可与父皇共生死!”

    他顿了顿,声音放低了些,带着几分郑重:“若是孤真的出事,你就告诉温先生,让他扶持青雀前往洛阳,守住大唐的半壁江山,莫让奸人得逞。”

    围在李承乾身边的东宫卫率和内侍们,听到这话,都不由大吃一惊,纷纷跪地劝道:“殿下吉人天相,陛下也定然安然无恙,您万万不可说这般不吉利的话!”

    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年仅九岁的太子殿下,竟然有如此魄力与担当。

    李承乾刚要开口反驳,就听到“嘎吱——”一声厚重的声响,武德门缓缓向内打开。

    东宫众人的神经瞬间紧绷,卫率们纷纷拔出横刀,将李承乾护得更紧,警惕地盯着门后的阴影。

    可谁也没料到,原本被护在身后的李承乾,竟一把推开身前的卫率,迈着小碎步走了出来,小小的身影在灯笼光下格外显眼。

    “大晚上的不睡觉,瞎跑什么!不知道宫门落钥后不许擅闯吗?”

    一道熟悉的声音从门后传来,温禾双手插在腰间,吊儿郎当地走了出来,身上的玄色劲装还沾着些许尘土,显然是刚从演习场过来。

    “先生?”

    “高阳县子?”

    李承乾和东宫众人看到温禾,都大吃一惊。

    “高阳县子且慢!”

    就在温禾靠近的时候,李承乾身旁的内侍赫然叫住了他。

    “如今宫门已经落钥,你为何会出现在此!”那内侍指着温禾质问道。

    温禾眯着眼睛,打量了一番那个内侍。

    这人他不知道名字,只知道是李承乾入宫后身边最亲近的。

    平日里倒是没少奉承自己,只是温禾都懒得理会他。

    “滚开!”谁知温禾还没说话,李承乾突然一脚将面前的内侍踢开。

    “孤的先生,也是你配质问的,拉下去打回内侍省。”

    “太子殿下?”

    那内侍倒在地上,难以置信的望着李承乾。

    他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会如此狠心。

    李承乾却没有理他,快步的朝着温禾走去。

    那内侍想要去抓李承乾的衣摆,却被两个侍卫按住了,嘴巴也被堵上了

    李承乾快步上前,一把抓住温禾的衣袖,急切地问道。

    “先生,宫里面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刚才那巨响是怎么回事?您是不是又做什么出格的事了?”

    他太了解温禾了,自家先生总能弄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动静,这次的巨响,十有八九和他脱不了干系。

    温禾闻言,不禁愕然,挑了挑眉。

    “什么叫做出格的事?不过是训练百骑的时候,放的火药多了一点点,我感觉声音也不大啊,你在东宫都能听见?”

    他有些疑惑,武德门距离东宫不算近,按理说火药声传不了那么远。

    李承乾看着他这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有些哭笑不得。

    “我刚从阿娘的立政殿回来,正准备回东宫,就听到武德门后面传来‘轰’的一声巨响,吓得我赶紧带着卫率过来看看,生怕父皇出事。”

    温禾这才了然,伸手摸了摸李承乾的脑袋,笑道。

    “不错不错,算你有孝心,刚才陛下还跟我夸你来着,说‘太子至孝,难得有这份心’,你要是再晚来一步,陛下说不定就要亲自来接你了。”

    “真的?”

    李承乾眼睛一亮,脸上的焦急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惊喜,他拉着温禾的衣袖,又确认了一遍。

    “父皇真的夸我了?”

    看着他开心的样子,温禾不禁失笑。

    也不知道这小子懂不懂,他今夜的做法,若是传出去只怕要遭人非议了。

    “当然是真的,你先生我还能骗你不成?”

    温禾笑着点头。

    李承乾盯着温禾的眼睛,眨了眨眼,那目光仿佛在说:“先生,你骗我的次数可不少。”

    温禾被他这眼神看得有些心虚,随即又恼羞成怒,抬手就拍了一下他的脑袋。

    李承乾顿时吃痛地捂着脑袋,不满地瞪着温禾:“先生,你又打我!我都九岁了,不是小孩子了!”

    “九岁不是小孩子是什么?”

    温禾挑眉,故意伸手比了比两人的身高。

    “你看看,我比你大两岁,个头都比你高出半个头了,你再不听话,小心以后长不高,永远这么矮。”

    李承乾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高,又看了看温禾,不服气地哼了一声:“等我十一岁了,一定能长到你这么高!”

    “呵呵,到时候你先生我都十三了,说不定又长高了一大截,你还是比我矮。”

    温禾故意嘚瑟着,还踮了踮脚,显得自己更高了。

    李承乾顿时瘪了嘴,小脸鼓得像个包子,他甩开温禾的衣袖,转身对着东宫卫率喊了一声:“回宫!”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往东宫的方向走,小小的背影几分负气的离去了。

    看他这模样,温禾顿时大笑起来,声音在夜里格外响亮:“哎,你等等,要不要先生送你回去啊?免得你走夜路害怕!”

    温禾故意调笑了一句。

    李承乾脚步顿了顿,却没回头,只是摆了摆手,声音闷闷的:“不用!孤自己能回去!先生你赶紧回去陪父皇吧,别再弄出什么动静了!”

    温禾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才收敛了笑容,转身往宫里面走。

    夜色更浓。

    百骑司的演武场上亮起成片灯笼,昏黄的光线下,新兵们列队站得笔直。

    老百骑则三三两两站在一旁,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手里的棍棒随意搭在肩上,活像等着看热闹的看客。

    温禾踩着晨露走过来,玄色劲装在灯笼光下泛着冷光,他走到新兵队列前站定,双脚跨立,目光如炬,缓缓扫过面前每一张年轻的脸。

    有的紧绷着神情,透着不服输的倔强。

    有的眼神闪烁,藏着几分怯意。

    还有的强装镇定,却难掩眼底的疲惫。

    “我想,我就不用介绍自己了吧。”

    温禾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这段时间我来得少,但想必你们或多或少听过我的名字,所以我也就不过多介绍了,但是你们要记住,我即是你们接下来一个月的噩梦。”

    队列里有人忍不住动了动,却被身旁的人悄悄按住。

    温禾看在眼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继续说道:“首先,欢迎诸位加入百骑,今晚能站在这里的人,说明你们熬过了层层挑选,也撑过了基础训练,没错,只是基础训练。”

    他特意加重了基础训练四个字,目光扫过新兵们瞬间僵硬的神情,又提高了嗓门。

    “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你们的好日子,从今天起正式结束了。”

    演武场上瞬间安静下来,连风吹过灯笼的声音都格外清晰。

    温禾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冰冷:“接下来一个月,我不会让你们在百骑舒服一天,不会让你们睡一个安稳觉,更不会把你们当人看,百骑需要的是尖刀,什么是尖刀?”

    “那就是有我无敌,无畏冲锋,哪怕是手无寸铁,也敢和数倍于己的敌人血战,就是咬也要将敌人咬死!”

    “而你们现在虽然加入百骑,可还没有资格自称自己是百骑,不过放心很快你们就将融入进来了。”

    “当然了若是有人不服,不愿意继续,现在就可以退出,我会让人把你们送回原部队,绝不阻拦。”他向前跨出一步,声音再提高几分。

    “现在,有没有人要退出的?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想走的,出列!”

    灯笼光下,新兵们一个个站得更直了,胸膛挺得老高,眼神里满是坚韧,没有一个人动。

    温禾见状,却嗤笑一声:“都是一群自以为是的家伙,真以为自己很厉害,是兵王看?”

    “我知道你们中很多人很生气,觉得我不过是个孩子,只怕还有人想上来揍我吧?但是看看你们刚才被揍的那个模样,两倍于敌,却被揍的抱头鼠窜!”

    温禾说话的时候,那新兵队列中,不少人脸上赫然露出了怒意。

    “想要被人看得起,在那生闷气没有什么用,如果你们能完成接下来一个月的训练,我温禾便承认小看了你们,可以给你们赔罪,请所有人吃羊肉喝酒。”

    “但是如果你们做不到,就从门口爬出去。”

    温禾当即喝了一声。

    在场那些人都不由屏气凝神,目光直勾勾的看着他。

    说实话,被这么多人盯着,温禾心里还是有些发毛的。

    但是他脸上却没有一定动容,继续说道。

    “说实话,我是真不想管百骑,巴不得你们所有人都离开,这样我就能每天回府睡个好觉,不用在这陪你们遭罪。”

    “可偏偏你们不走,这可都是你们逼我的。”

    温禾话锋一转,突然朝着演武场一侧大喝:“张文啸!赵勤!”

    两道身影立刻从老百骑中走出,“唰”地立正,声音洪亮:“标下在!”

    “在!”

    温禾看着他们,脸上赫然露出一抹“和善”的笑容,可这笑容落在新兵眼里,却比刚才的冰冷更让人发怵。

    “我不喜欢他们这么傻站着,让他们着甲动起来,每个人跑二十里,绕着皇城外围跑,谁敢停下来,就用棍子敲醒他;谁坚持不住了,立刻登记退出,不用客气。”

    他顿了顿,补充道。

    “十六卫数万人,想进百骑的人多的是,淘汰一批,还有后续,所以不用留情!”

    “喏!”

    张文啸和赵勤齐声应下,转身对着老百骑和禁军喝道。

    “所有人听着!给你们一盏茶的时间换甲,谁要是慢了,别怪某手里的棍子不认人!”

    “唰!”

    新兵们闻言,哪里敢有半分犹豫,有的人为了抢时间,甚至连腰带都跑松了,也顾不上系。

    没一会儿,新兵们就穿着沉重的明光铠跑了回来,甲片碰撞的声音清脆作响。

    张文啸拔出腰间的横刀,朝着前方一挥:“出发!谁要是落在最后,就给我打!”

    新兵们立刻迈步跑了起来,老百骑和禁军则骑着马,手里拿着棍棒,跟在后面驱赶,时不时用棍子敲敲落在后面的人的甲胄,嘴里还喊着。

    “快点!没吃饭吗?这点力气,还想当百骑?”

    “要不要退出,就从门口爬出去,不丢人的。”

    演武场另一侧的高台上,李世民正站在栏杆旁,身旁陪着张士贵、尉迟恭和秦琼。

    看着下方如同赶羊般的训练场景,张士贵忍不住皱了皱眉,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

    “这么练会不会太过了?穿着重甲跑二十里,万一有人跑晕了,或是伤了身子,怕是会影响士气。”

    他看着不远处指挥训练的温禾,感觉自己好像第一次认识这个年轻人。

    以前只知道温禾聪慧,擅长谋划,却没料到他练兵竟如此狠辣,连一点喘息的机会都不给。

    “过什么过!就该这么练!”

    尉迟恭大大咧咧地说道,手里的马鞭在掌心拍得“啪啪”响,眼睛里满是兴奋。

    “当兵的就是要练狠点,不然到了战场上,敌人可不会给你喘息的机会!”

    “陛下,臣觉得高阳县子这法子好,该向全军推广,让那些府兵也好好练练,省得平时看着还行,一上战场就拉稀!”

    李世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头看向身旁一直沉默的秦琼,语气温和地问道:“叔宝,你觉得呢?”

    秦琼闻言,对着李世民躬身一拜,缓缓说道。

    “回陛下,高阳县子的练兵之法,确实独到,能快速磨出士兵的韧性和耐力,对提升战力大有裨益。只是臣以为,此法不宜在全军推广。”

    “秦二兄,这是为何啊?”

    尉迟恭立刻急了,上前一步说道。

    “百骑能练的,难道我等手下的将士就不行?难道我等的将士,还比不上这些新兵?”

    “敬德,非是将士不行,而是条件不允许。”

    秦琼摇了摇头,耐心解释道:“据臣所知,百骑中的士兵,每日都有肉食供应,最差也是豕肉,高阳县子还时常让人从城外购买鸡子和牛乳,单论每日开销,每个士兵就要一百文,百骑一千余人,一天便是一百贯,一个月就是三千贯。”

    他顿了顿,看向尉迟恭和张士贵:“无论是前十二卫,还是后四卫,军费都是由国库拨付,每人每日的口粮不过二升粟米、半斤菜,偶尔能有一次肉食已是难得,哪里承担得起这般高昂的开销?”

    这二升粟米,若是换算的话,不过一点二公斤。

    算是勉强维持住士兵一天的训练消耗。

    “若是强行推广,怕是没等练出战力,国库就先空了。”

    “百骑军费这么高……”

    尉迟恭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话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百骑是陛下的亲军,军费多少本就不该由他们过问,连忙对着李世民躬身告罪。

    “陛下,臣失言了,还望陛下恕罪。”

    李世民笑着虚扶了他一把,说道:“无妨,叔宝说的是实话,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郑重:“不过有件事,朕得跟你们说清楚——百骑训练的钱,都是从朕的内帑中出的,用的是朕的私房钱,不是国库的银子。”

    “去年嘉颖的生意,朕赚了些份额,加之倭国那边进献了不少金银珠宝,朕才勉强能支撑得起百骑的开销。”

    李世民补充道,眼底带着几分感慨。

    “好在百骑只有一千余人,若是再多些,朕这内帑,怕是也撑不住。”

    三人闻言,顿时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陛下这是在告诉他们,也是想让他们把话传出去。

    百骑的高开销没有占用国库,不会影响其他军伍的军费,日后谁也别再拿百骑的军费说事。

    张士贵和秦琼连忙躬身应道:“臣等明白。”

    李世民看了眼演武场上仍在坚持的新兵,对着身旁的张士贵、尉迟恭和秦琼道。

    “时辰不早了,三位卿家也退下吧,这里便交给嘉颖和苏烈吧。”

    三人连忙躬身应下,目送李世民离开。

    另一边,温禾见苏定方从演武场边缘走来,便迎了上去,将手中的训练名册递给他。

    “有劳中郎将,接下来的收尾就交给你了,让伙房多备些盐水,跑完的人得补补盐分,宵夜也多放些肉,最好是炖烂的羊肉,再煮些粟米粥,别让他们空腹歇着,另外让医者在住处附近候着,万一有人体力不支,也好及时诊治。”

    苏定方接过名册,点了点头:“嗯,接下来便交给某吧,你折腾了大半夜,快去公廨休息会儿。”

    他看着温禾的目光里多了几分复杂。

    刚才见温禾对着新兵那般严苛,他还暗道这少年心太狠。

    比他父亲当年在军中练兵时还要不留情面。

    可此刻听着这些细致的叮嘱,才明白温禾不过是刀子嘴豆腐心。

    待温禾转身走向公廨,苏定方忍不住在心里叹气。

    这百骑的兵士,怕是全天下最有福的士兵了。

    即便是大唐最精锐的前十二卫,兵士们也只有在出征前或是打了胜仗,才能吃上一顿肉。

    至于鸡子和牛乳,寻常兵士连见都少见,可温禾却实打实供着,每日从城外订来新鲜的牛乳,让伙房煮成奶粥。

    鸡子更是早晚各一个,这般投入,连他都觉得动容。

    温禾这一觉睡得极沉,公廨里的烛火早已燃尽,窗缝里透进的晨光落在他脸上,才让他缓缓睁开眼。

    走出公廨时,百骑司内格外安静,昨夜跑完二十里的新兵,在苏定方的安排下早已回住处歇息,除了岗哨旁执勤的寥寥几人,大部分屋子都紧闭着门,连说话声都听不到。

    倒是许敬宗和黄春,一早就守在办事的屋子前。

    许敬宗正低头核对着春闱布防的文书,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黄春则坐在一旁的石凳上,整理着百骑的军械名册,见温禾过来,两人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

    “醒了?”

    许敬宗抬头,指了指桌上刚温好的豆浆。

    豆浆的制作自然是温禾教的,有些人喝不惯牛乳,比如他自己。

    一喝就拉肚子。

    所以才将豆浆的制作法子交给庖厨。

    “灶房刚送来的,还热着,快喝点暖暖身子。”

    温禾走过去拿起碗,喝了一口热豆浆,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舒服得他眯起了眼睛,随口问道:“这睡多久了?感觉像是睡了一整夜。”

    “还不到两个时辰呢。”

    许敬宗茫然地望着他,手里还捏着笔。

    “你这才歇下没多久,怎么不多睡会儿?你平日可是至少睡四五个时辰的?”

    温禾放下空碗,伸了个懒腰,嘴角却勾起一抹狡黠的笑。

    “没办法,谁让我是个负责的人呢。”

    话音刚落,他便转身往外走,许敬宗和黄春面面相觑,满心疑惑。

    这才休息不到两个时辰,再折腾下去,新兵们怕是要扛不住了。

    两人也顾不上手中的活计,连忙跟了上去,想看看温禾又要弄出什么动静。

    只见温禾绕到办事屋旁的杂物间,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从里面翻出一面布满铜绿的铜锣,又找了根裹着布条的木槌,掂了掂重量,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他提着铜锣,脚步轻快地朝着新兵住处的方向走去。

    许敬宗和黄春跟在后面,心里愈发纳闷,直到温禾站在新兵住处的院子中央停下,两人这才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

    下一秒,温禾高高举起木槌,狠狠砸在铜锣上。

    只听得“砰!”

    没等锣声完全消散,温禾又对着紧闭的屋门大喊一声。

    “敌袭!敌袭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不错,请把《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