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宫内,周易学完道经,习惯性的翻开黑色记事本,然后发现自己的功德,居然在快速增长。
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是十二两,但一眨眼的功夫,又变成了十二两二钱,接着是十二两四钱……
这么久以来,他是第一次发现功德数字居然还能这么变化,跟游戏中戴了增益戒指似的。
目光向下移动,一行行备注显现出来:
【霍去病处死匈奴皇族、单于阏氏,功德+2】
【霍去病处死匈奴皇族、伊稚斜叔父罗古比,功德+2】
【霍去病处死匈奴皇族、伊稚斜堂祖父藉若侯产,功德+2】
【霍去病处死匈奴皇族、伊稚斜之姐阿依妹,功德+2】
【……】
这一行行不断冒出的备注,看得周易有些疑惑,这是捅进匈奴皇族老窝了吗?
他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哟,这是定襄北之战爆发了啊!”
周易拿起书架上的历史书,翻到了定襄北之战的记载。
历史上的定襄北之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三月份出塞,卫青没找到单于的主力,反而是赵信和苏建遇到了,两人一个投降一个打光手下只身逃回大营,汉军士气受挫,只得返回定襄休整。
五月份再次出击,斩杀了不少匈奴人,霍去病大放异彩,不仅一扫苏建失利的阴霾,还以八百部众斩杀2028人,不少都是匈奴贵族,功冠全军。
周易认真核对定襄北之战的名单,发现跟记事本上的备注不太一样。
比如单于阏氏,这位皇后是在河西之战俘虏的,并没有杀死,但这次却提前死在了霍去病手中。
还有伊稚斜的姐姐阿依妹,在历史上唯一留下的涟漪就是嫁给了复叛匈奴的赵信。
昨天赵信刚被霍去病的护体神雷轰成渣渣,没想到他命中注定的妻子,今晚也死在了霍去病手中……鸳鸳相抱了属于是。
死亡名单有出入,说明这次的战果将会超越历史上的定襄北之战,就是不知道这场大战下来,到底能收获多少功德。
周易希望能早点达到一斤,看看都有什么可以兑换的道术。
这会儿本来要睡了,但霍去病的大胜让周易心潮澎湃,睡意全无,他想了想,干脆起身来到外面,抬手敲了敲武媚娘的房门:
“媚娘,你休息了吗?”
一身睡衣的武媚娘打开房门,俏丽的脸上带着些许疑惑:
“正在看书,仙长可是有事?”
周易说道:
“定襄北之战爆发了,跟我一起去武成王殿,给霍去病卫青他们祈福。”
唐玄宗时期,设立太公尚父庙,专门用来祭祀姜太公和历代名将。
肃宗时期,追封姜子牙为武成王,太公尚父庙改名为武成王庙,地位跟孔子的文宣王庙对等,十位历代名将担任从祭,这就是著名的武庙十哲。
各个时期的武庙十哲略有出入,比如唐代供奉的白起,到了宋朝时期,赵匡胤觉得杀俘的败类不配受香火,将他踢了出去。
同样被踢出去的还有吴起:不为母亲守孝是为不孝,杀妻求将是为不仁,换过三任主公是为不忠。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之人,怎么配享受我大宋的香火呢?踢了踢了!
另外被誉为兵仙的韩信,在赵匡胤看来有谋逆之心,而且还对君王不够尊敬,同样剥夺了在武庙享受香火的资格……话说没有兵仙的武庙,那还是武庙吗?
有人去就有人来,赵匡胤踢完人,又新增了管仲、范蠡和郭子仪三人加入十哲行列,世代享受香火。
从这个阵容来说,踢出去的白起、吴起和韩信,显然更能打一些。
至于十哲后面侍立的六十四将,关羽、张飞、邓艾、杜预、孙膑、廉颇等将领,也因品德问题,被赵匡胤踢出了武庙。
老赵一口气踢出了二十二位名将,还立下规矩不得增减。但赵佶上位后,这家伙直接把武将名单又换回了唐末时期,将赵匡胤的规矩踩在了脚下。
南宋时期,旧党又开始折腾武庙,有污点的一律踢出去,最后连赵充国都被拉出来充十哲的门面了……假如把踢出去的武将组队PK,估计能把十哲打得满地找牙。
明朝时期,取消武庙,文庙一家独大,武庙和十哲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很多现代人甚至都不知道武成王就是姜子牙,还在网上煞有介事的分析姜子牙没有入选武庙十哲的原因,讽刺感十足。
走进武成王殿,里面的布置跟文宣王殿一样,只有姜子牙一人的神像,没有十哲,也没有六十四将或七十二将。
大殿正中央伫立着姜子牙的神像,他一手执令旗,一手捧兵书,要不是一身戎装,看起来跟隔壁的孔子没多少区别。
武媚娘说道:
“孔夫子执剑,姜太公捧书,爷爷做的神像真的很不一般呢。”
周易拿着抹布将供桌擦干净,将准备好的水果供品一一摆上:
“爷爷觉得华夏子孙,理应文武双全,不能有所偏颇……下次让赵煦也来拜一拜,把大宋将领的地位往上提一提。”
摆好供品,两人执香拜了姜子牙,祈祷定襄北之战一切顺利。
结束后,武媚娘问道:
“仙长,此战能抓到匈奴单于伊稚斜吗?”
周易摇了摇头:
“这不重要,匈奴的国运挺强的,就算抓到伊稚斜,匈奴那边也会迅速推出新的单于,得想办法打断他们的脊梁,这才是最重要的。”
武媚娘说道:
“文宣王殿来了华夏文化两座巅峰,不知武成王殿会来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妾身挺期待的。”
这话还真把周易问住了。
按说应该来的是武将,但爷爷做的神像是捧书造型,也就是文武双全之人,这范围一下子就小了,不过也有选择。
比如岳飞,武能打得金兵躲到开封城不敢应战,文能写出《满江红》这类传世佳作。
还有辛弃疾,身为一员猛将,冲入金兵大营掳走叛徒如探囊取物,无聊时写的牢骚之语,居然也成了中学生必背诗词。
另外身负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等头衔的王守仁,平叛、剿匪、著书、立学无一不精,号称六边形战士。
可选的人非常多,就是不知道谁会通过武成王殿来到混元宫,周易觉得抽个时间,带大家一起打扫一下武成王殿,然后合计合计让谁来比较合适。
定襄北草原上,喊杀声四起。
李沮率领的上万骑兵将匈奴人冲得七零八落,然后直插匈奴大营。
霍去病率领自己的人马开始屠杀被冲散的匈奴士兵,这些残兵败将此时被吓破了胆,不趁机杀掉,他们集结后很有可能会反杀回来。
大兵团作战,阵脚很重要,阵脚越乱,败的就越惨,所以历史留名的大将军,都会把军纪放在第一位。
现在霍去病要做的,就是不给匈奴人恢复阵脚的机会,让他们越来越乱,乱到最后,就成了一个个活靶子。
李沮的骑兵即将攻入匈奴大营时,一支刚刚完成集结的匈奴骑兵拦住去路,双方就着火光,在大营旁的草地上展开了激烈的碰撞。
不过汉军进行过夜间训练,再加上有火光映照,气势也足,一直占据着上风。
相反,只能打顺风仗的匈奴人,越来越跟不上节奏了,虽然阵脚还没乱,但明显撑不了多久了。
这个时候,公孙贺的前军已经跟匈奴斥候接上了火,喊杀声不绝于耳。
大营中坐镇指挥的伊稚斜大惊失色,他天亮就能撤到大青山一带,可惜汉军发动夜袭,没给他这个机会。
几位国相劝伊稚斜赶紧从东北方向率军突围,如今太乱,只能先保存实力了。
但伊稚斜却觉得,既然西北和东南都有汉军,东北西南这条对角线上,应该也有人马才对。
他想组织反击,但这黑灯瞎火的,根本无从下手,匈奴人没任何夜战能力,贸然反击只会徒增伤亡。
而且卫青到现在迟迟还没出现,很明显,这位大将军就在不远处,一旦形成合围,局面将不堪设想。
为了寻找出路,伊稚斜走出大帐,来到大营正中央,对着一尊金色神像跪下来,乞求获得天神的指引。
这尊金色神像就是匈奴人的祭天金人,高度为汉制的一丈,通身由青铜打造……青铜氧化生锈前,呈现出来的是金色,故称金人。
大汉早已经进入铁器时代,而匈奴的主流武器依然是青铜器。
这时候有哨兵来报,西南方向也发现了汉军,伊稚斜一听,没再犹豫,当即率领营中的主力部队,绕过冲天的大火,一路向北逃窜而去。
午夜时分,四方汉军汇聚到匈奴大营,缴获无数兵甲武器,俘虏多得一眼望不到边。
霍去病连着捅了几个小时,双臂都抬不起来了,但此时却精神奕奕,一点没有累的感觉。
他戴上头灯,打马在匈奴大营中闲逛,无意中来到大营正中央的位置,看到了一尊孤零零的金人伫立在一方祭台上,当即揉了揉眼睛,又取下头灯左看右看,脸上抑制不住的激动:
“哈,承诺送给恩师的礼物,终于到手啦!”(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