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往外泄压,往内绞杀,先剿后抚

    王嘉胤低着头浑浑噩噩地往府衙走去,走着走着他却闻到了一股诡异的肉香,隐隐约约听到了几句不太清晰的话:

    “年纪小…女孩儿,肉嫩…那一对招子烤到突出来就可以吃了!”王嘉胤心中一个咯噔,踉踉跄跄循声冲了过去。

    只见三五个他手下的义军围坐在一起,将一口破了洞的铁锅侧着摆放,柴火是几十年的老木头,房屋上拆下来的椽子、檩条,而铁锅的旁边是一堆染血的衣物,王嘉胤甚至在其中看见了一只破旧的虎头鞋!

    而旁边还有个拿木棍串个圆咕咚事物的士兵,一股头发烧焦的特殊气味扑鼻而来。

    王嘉胤再也忍不住冲上前去将铁锅踹翻,将这几名义军踹倒,他泪流满面,甚至带着哭腔:“咱不是跟你们说过了吗,不许吃人肉,不许吃人!咱是人啊,你们这样做跟禽兽有什么区别?!!!”

    “大,大,大王!”几名士兵吓了个半死,有的跪倒在地,连声求饶,有的捂着脸撒腿就跑。

    然而求饶的士兵抱住了王嘉胤的腿:“可是俺饿啊,大王你说打下了延安城就有粮食吃了,可是粮食在哪?!俺饿啊,俺也不想吃白肉,俺也想做人,可是俺饿啊,俺不想死啊,不吃就要被饿死了!”

    士兵的一声声诘问王嘉胤也无法解答,是啊,粮食在哪?!他张了张嘴,喉咙像是被硬物卡住了,迟迟发不出声音来,他面色苍白整个人变得摇摇欲坠!

    “铮!放肆,快撒手!”

    王嘉胤亲卫拔刀怒吼的声音将他的思绪拉回现实,抱着他的士兵见状急忙松手,继续跪地求饶,他们也身怀利器,却并没有反抗的心思,大王亲卫个个着甲,他们几个只有一件单衣,连刀都是钝的,他们几个迭一块儿都未必打得过人家一个!

    王嘉胤失魂落魄地走开,没有进一步处理此事,几名士兵面面相觑,但最终还是捡起地上的肉块分了吃了,当天晚上,王嘉胤接到了手下的汇报:“罗汝才叛逃了,还带走了几百号人!”

    王嘉胤沉默良久,轻声道:“知道了,不必管他,由他去吧!”

    ……

    “延安知府朱童蒙怎么样了?!”这是朱由检见到朱燮元的第一句话。

    “童蒙已经遇害了。”朱燮元沉声道。

    “朕已经让他回来了呀,朕已经下旨调他回来了啊,他怎么就不听呢?!”朱由检涩声道。

    “陛下不必自责,这朱童蒙抗旨不遵,死有余辜!”魏忠贤安慰道。

    朱由检闻言怒气攻顶,一个“滚”字马上就要脱口而出,但最终还是将火气咽下,淡淡道:“这里没有你什么事,你先退下吧!”

    魏忠贤一个咯噔,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这几年皇帝的平易近人,他终究还是懈怠了,以至于说话都不过脑了;也可能是他年纪大了,脑子不灵光了。

    他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一边给自己掌嘴一边说道:“陛下,奴婢错了,请陛下责罚!”

    “退下!”朱由检怒道。

    “臣遵命!”魏忠贤连忙叩头,麻溜消失在皇帝的视线内。

    “这朱童蒙可还有家小存世?”朱由检对着朱燮元继续问道。

    “陛下恕罪,臣不知!”

    王承恩见状开口道:“启禀陛下,朱知府的籍贯为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莱芜县,他并未携眷赴任。家中兄弟共五人,其行三,兄长朱启蒙现任县教谕。其妻早亡,现有三子一女,其子……屡试不第。”

    “给抚恤白银五百两,荫其长子为锦衣卫百户,准许其子孙免试,入太学。”朱由检说道。

    “臣这就去办。”王承恩轻声道。

    “陛下若要收复延安,不难。”朱燮元开口道。

    朱由检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不必了。”

    朱燮元皱眉,但也没有立即出言反驳,而是轻声问道:“陛下是否又得太祖籍梦,陕北的灾情会更严峻么?!”

    朱由检默默地点了点头,朱燮元张了张嘴,他是读圣贤书长大的,子曰“敬鬼神而远之”,他对于皇帝的托梦之说,那是半个字也不信的。只是他也不知道皇帝是通过什么手段知道天象演化的,他本应该不信,但皇帝说得太准了,比钦天监还邪乎。

    “即便不收复延安,朝廷亦需向陕西增兵。根据陕西巡抚洪承畴的奏报,如今陕北之贼已成了气候,朝廷理当派兵剿灭。若是置之不理,等他们推出一个共主,恐怕又是奴儿哈赤一般的人物,届时朝廷或许难以招架。一旦边界失守,届时乱民化作流贼,糜烂数省!”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调兵遣将朕也不懂,你是兵部尚书,那就看着办吧。”

    “臣遵旨!”朱燮元行一礼道。

    但他是个有分寸的老头,不会因为皇帝的客套就全信了,他没有离开,而是将自己的计划大致说与皇帝听:

    路线还是皇帝当初定的路线,不接受投降,叛贼头目一定要诛杀,至于那些乌合之众,倒是可以适当招抚。晋陕边界的守军压力太大了,虽然有黄河天险,但黄河太长了,不能完全看得过来。

    虽然大规模的跨越还没有发生,但小规模的偷渡每时每刻都在上演,驻军抓都抓不过来,抓到了也不知道怎么处置,直接斩杀又有点下不去手。

    对于流贼,他们当然不会手软,他们吃谁的饭还是很清楚的;可是面对手无寸铁、说着自己一样的话、和自己一样长相的百姓,是真的狠不下心来。

    所以他打算,如果能够跑到黄河边的,那就缴械将他们接收,再将他们筛选出来:一部分当兵,一部分做工,一部分耕地。顺着黄河与边墙将他们一点点迁走,找地方安置,别的地方也安置不来,只有辽东那块最合适。

    现在辽东没多少人了,收复辽东可以极大缓解国内抗灾的压力,所以收复辽东也要摆上日程了,不必一战而定,而是一点点蚕食,一点点推进收复失地。朱燮元说,其实当年孙承宗制定的堡垒集群推进战术,也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

    为此,朝廷需要往山西运粮,河南、湖广、四川与陕西接壤的州府的粮食,也调一部分入陕。

    这几个地方的粮食可以调,却不能往这里塞人,因为这几个省也是人口稠密的大省,本身的矛盾已经够尖锐的了,保不准这群刁民到了这些地方,会带得当地的百姓一起反了,到时候官军真就双拳难敌四手了。

    往外泄压,往内绞杀,先剿后抚,根本上就是要降低陕西的人口,对抗的并不是天灾,真就应了那句: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把人解决!

    朱由检无神的双目对上了朱燮元那双冷峻的眼神,老头平时乐呵呵,但终究是个掌兵的人物,关键时刻,绝不会心慈手软。

    朱由检缓缓地闭上了双眼:“那就按你说的办!”(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不错,请把《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