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羡慕

    西单路口,热浪裹着柏油路的焦味扑面而来。

    李过庆骑着自行车,车轮碾过路面的裂缝时微微颠簸,他弓着背奋力蹬踏,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抬手抹了把,掌心瞬间沾了层湿热。

    他抬头望向路口西南角,瞬间看到了“同春园饭庄”那古朴的牌匾。

    牌匾是深棕色的,上面用烫金字体写着“同春园”三个大字,在周围现代建筑的映衬下,透着一股老京城饭庄特有的韵味。

    饭庄门口两侧挂着红色的灯笼,门口站着两位穿着整洁旗袍的迎宾员,礼貌地招呼着往来的客人。

    饭庄外墙是浅灰色的砖墙,窗户边框刷着墨绿色的油漆,显得雅致又庄重。

    看到这景象,李过庆总算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自言自语道:“嘿,可算是到了,这一路快热死我了。”

    他停稳自行车,将车支在饭庄门口的自行车停放区,正准备转身往饭庄里走,就听到一阵汽车引擎熄灭的声音。

    他循声望去,只见一辆白色伏尔加轿车缓缓停在饭庄门口,车门打开后,一个高大帅气的青年从驾驶室走了下来。

    李过庆定睛一看,立刻认出了对方,笑着走上前:“嘿,这不是李哲老弟吗?这才几日不见,你都开上小轿车了!”

    说着,他伸出大拇指,语气里满是赞叹,“佩服!”

    李哲看到李过庆,也笑着迎了上去,摆了摆手说道:“庆哥,您可别这么说,我这就是买的一辆二手车,主要是为了平时跑生意方便,顺便充充面子罢了,不值一提。”

    “别管是一手还是二手,那也比我这‘二八大杠’强多了。”李过庆拍了拍自己自行车的车座,语气中带着几分羡慕,但神色如常,做了个请的手势,

    “老弟,外面天儿太热,咱们别在这儿站着了,进去边吃边说。”

    两人并肩走进同春园饭庄。一进饭庄大门,一股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与外面的酷暑形成鲜明对比。

    饭庄内部装修古色古香,天花板上挂着精致的吊灯。地面铺着光洁的木地板,走在上面几乎听不到声音。

    大厅里坐得满满当当,靠窗的桌子旁,客人正举着筷子吃得热闹;门口两侧还站着不少等桌的,有的摇着折扇,有的踮着脚往里面瞅,都盼着能早点坐下。

    李过庆径直走向门口一位穿着深蓝色制服的服务员,笑着说道:“同志,我之前订过桌,名字是李过庆。”

    服务员连忙拿出预订登记本,快速翻找起来,很快就找到了李过庆的预订信息,脸上露出礼貌的笑容:“李先生,您订的是二楼的包间,请跟我来。”

    说完,便领着李哲和李过庆往二楼走去。

    包间不大,却收拾得干净雅致——墙上挂着一幅水墨江南图,靠窗摆着一张圆桌,铺着雪白的桌布,旁边立着个木质柜,上面摆着几个青花瓷瓶。

    服务员给两人倒上绿茶,笑着问:“二位现在点菜吗?”

    “点!”李过庆接过菜单,先点了两道招牌菜,“来一份清炖蟹粉狮子头,再来个大煮干丝。”说着把菜单递给李哲,“老弟,你看看想吃啥,别客气。”

    李哲翻了翻菜单,指着两道菜:“再加一份软兜长鱼,一份水晶肴肉。”服务员记下菜名,收了菜单退了出去。

    服务员拿着菜单离开后,包间里就剩下李哲和李过庆两人。

    李哲从随身携带的袋子里拿出一瓶茅台,拧开瓶盖,一股浓郁的酒香瞬间在包间里散开。他给李过庆和自己的酒杯里都倒满酒。

    “嘿,这酒好!”李过庆端起酒杯闻了闻,眼睛一亮,“今儿个可得多喝几杯!”

    “庆哥,您这身份还缺好酒喝?”李哲笑着打趣。

    “酒局是不少,可也得看跟谁喝。”李过庆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萧索,“有些人的酒,菜再好、酒再贵,话不投机,我也不乐意去。”

    他举起酒杯,朝李哲递了递,“老弟,我借花献佛,敬你一杯!多亏你之前给的蔬菜大棚资料,我那本关于农村政策改革的书,才算多了个亮点。”

    “庆哥客气了!”李哲也端起酒杯,跟他碰了一下,一饮而尽,“等书出版了,您给我送本签名的就行。”

    李过庆听了,从放在一旁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书夹,递给李哲:“其实这书能不能正式出版,我现在也说不准,里面有些观点可能还需要再打磨。

    不过我已经给你复印了一份,你先拿着看看。等回头要是真能出版了,我一定给你补一本签名书。”

    李哲接过书夹,翻开一看,里面的纸页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还夹着几张图表——有国内不同地区农村的特点分析,有政策见解,还有改革想法,其中专门有一篇写蔬菜大棚的,里面还提到了他的名字。

    李哲轻轻合上书夹,小心地收起来,刚放好,就见李过庆又端起了酒杯,对着他说道:“老弟,来,咱再走一个。”

    李哲陪着喝了一杯,放下酒杯,看着他:“庆哥,您是不是有心事?瞧着情绪不太对,是工作上遇到问题了?”

    李过庆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带着几分迷茫:“老弟,不瞒你说,我最近还挺羡慕你的。”

    “羡慕我?”李哲有些诧异。

    李过庆北大毕业,在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在外人眼里可是前途无量,怎么会羡慕他一个农村出来的个体户。

    “羡慕你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还做得这么成功。”李过庆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声音压得低了些,

    “我们那个部门讲究‘论资排辈’,想上进就得听指挥,想出人头地就得熬年头。我今年才二十五,这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不知道要熬到啥时候。比起这,我更想做自己喜欢的事。”

    李哲心里一动,试探着问:“庆哥,您是想下海?”

    “是有这想法。”李过庆点点头,眼神里多了些坚定,“等我真辞职那天,还得跟老弟你取取经。”

    “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李哲再次端起酒杯,跟他碰了碰,两人又喝了一杯。

    就在此时,包间的门被轻轻推开,两位服务员端着托盘走了进来。

    托盘里放着热气腾腾的菜肴,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软兜长鱼和水晶肴肉一一被摆放在餐桌上。菜品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瞬间勾起了两人的食欲。

    李哲拿起筷子,逐一品尝这些淮扬菜,每一道菜的味道都十分出色。其中,他尤其喜欢那道软兜长鱼,鱼肉鲜嫩爽滑,调味恰到好处,让人回味无穷。

    两人又一起干了一杯酒,李过庆放下酒杯,看着李哲说道:“老弟,我还有个事想请你帮忙。”

    “庆哥您说。”李哲放下筷子,认真听着。

    李过庆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说道:“我有个同事,也在农业部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

    他看了你给我的那些关于蔬菜大棚的资料后,对蔬菜大棚特别感兴趣,特意托我跟你打声招呼,希望能有机会跟你见个面,去你的蔬菜大棚实地考察一下。”

    李哲闻言,有些疑惑地问道:“庆哥,您这位朋友参观大棚是有什么目的吗?难道也是要写书?”

    “他不写书。”李过庆摆了摆手,继续说道,“他跟我一样,也不想在研究中心待着熬日子了,想去地方上干些实事,为农村发展出点力。”

    李哲又追问:“那您那位朋友打算调任到什么地方去工作啊?”

    “这个还没定。”李过庆摇了摇头:“不过,他跟我提过,要是你们廊方的蔬菜大棚能发展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没准他也会考虑调任到廊方任职,助力当地蔬菜大棚产业发展。”

    李哲虽然不是很了解体制内的工作调动规则,但也清楚“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道理,不是想调到哪里就能调到哪里的。

    他皱了皱眉,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庆哥,就算我们廊方能大规模发展蔬菜大棚,您那位朋友也未必就能顺利调过去吧?体制内的调动,应该没那么容易。”

    李过庆听了,忍不住笑了笑:“嘿嘿,老弟,我跟你说实话吧。我家庭条件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在体制内没人脉没背景,不想在研究室熬日子,就只能选择下海经商。

    但我这位朋友不一样,人家可是根正苗红,家里的长辈在体制内有一定的人脉和资源,也非常支持他去地方上做些实事,为老百姓谋福利……”

    说着,李过庆露出一副“你懂得”的表情,没有再多说什么。

    李哲仔细想了想,说道:“庆哥,这段时间天气实在太热了,大棚的棚膜早就拆了,现在去也看不到完整的大棚运作情况。

    等过些日子,天气凉快些,我就邀请您和那位朋友一起去大营村做客,到时候再好好参观蔬菜大棚。”

    李过庆再次举起酒杯,“老弟,我再敬你一杯,谢谢你给我们这个机会。”

    李哲也端起酒杯,碰了一下:“干杯!”

    ……

    翌日上午。

    京城电视机厂家属院静悄悄的,五层小楼的墙面有些斑驳,墙面上爬着几株翠绿的爬山虎,给略显陈旧的建筑添了几分生机。

    二楼,王婷坐在梳妆台前,正对着镜子擦面霜,指尖刚触到脸颊,就听见楼下传来“滴滴”的车笛声。

    她快步走到窗边探头往下看,一辆白色伏尔加轿车稳稳停在楼前,李哲穿着件浅灰色短袖衬衫,从驾驶室里走下来,抬头就瞧见她,笑着挥了挥手。

    王婷也跟着挥手,声音脆生生的:“等我一会儿,马上下去!”

    说完,她关上窗户,转身快步走到衣柜前。

    王婷从衣柜里翻出浅蓝色牛仔裤和白色背心,麻利地换上。

    她对着镜子照了照,一头乌黑的长发扎成马尾辫,白色背心衬得肌肤愈发白皙,浅蓝色牛仔裤勾勒出修长的双腿,打扮简单却难掩天生丽质。

    就在王婷对着镜子整理衣领,陈淑芳推门走了进来。

    看到女儿打扮的漂漂亮亮,又拿出那瓶‘超贵’的精致香水往身上喷,她疑惑地皱了皱眉:“嘿,打扮这么漂亮,这是要去哪啊?”

    “出去一下,妈,我中午不回来吃饭了。”王婷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放在床头柜的小包,脚步匆匆地就准备出门。

    陈淑芳见女儿敷衍的模样,心里泛起嘀咕,她走到窗边,顺着女儿刚才的方向往下瞅。

    当看到那辆显眼的白色伏尔加轿车时,她顿时明白了几分,对着女儿的背影说道:“你不是和辉京约好了,下午要辅导他英语吗?可别忘了这事。”

    “知道啦!”王婷头也不回地应了一声,“砰”的一声关上房门,快步下楼去了。

    “这丫头……”陈淑芳无奈地摇了摇头,依旧站在窗户旁往下瞅。

    她看见女儿脚步轻快的跑下楼,钻进轿车副驾驶室。很快,轿车发动起来,缓缓驶出了家属院。

    看着轿车消失在街道尽头,陈淑芳心中突然生出一丝羡慕。小汽车她到是没少见,但还真没正儿八经的坐过……

    她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去厨房忙活了。

    轿车里,王婷侧头看向开车的李哲,好奇地问:“咱们现在去哪啊?”

    李哲嘴角扬起一抹笑意,看了她一眼说道:“好长时间没 shopping了,带你去 shopping怎么样?”

    王婷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了出来,没想到李哲会突然冒出个英文单词:“好啊!那你想买什么?”

    “买点吃的喝的用的,再买一些电器。”李哲一边转动方向盘,一边回答。

    王婷脸上露出诧异的神情:“你前段时间不是刚买过电器吗?怎么又要买了?”

    “我老家盖新房了,里面还缺一些电器,正好趁这次一起买齐。”李哲说着,用右手指了指前方的车柜,“那边有我老家房子的照片,刚洗出来没多久,你可以瞅瞅。”

    王婷立刻来了兴致,伸手打开身前的车柜。

    柜子里放着一个棕色的纸袋,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纸袋,里面装着一沓照片。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她和李哲上次一起去游玩时拍的照片,照片里的两人笑容灿烂。她忍不住笑道:“那位阿姨的照相技术真不错嘛,把咱们拍得这么好看。”

    说着,她继续往后翻照片,当看到李哲老家的照片时,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惊讶地说道:“哇,你家院子好大啊!这二层小楼也太漂亮了吧,看着就气派。”

    李哲看着她惊喜的模样,心里也跟着高兴,笑着说道:“院子算下来有八百八十多平米,比苏州胡同七号院还要大二百平米呢。你要是喜欢,我带你回我老家住几天,让你体验体验农村的生活。”

    王婷美眸一翻,故意逗他:“你就不怕我妈知道了报警啊?”

    李哲也配合着调侃道:“报警?什么罪名?拐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吗?”

    王婷娇嗔着伸手轻轻拍了他一下:“讨厌!你才是大熊猫呢!”

    说笑间,轿车缓缓拐上了长安街,又行驶了一会儿,最终停在了王府井百货大楼前的停车场。

    两人下了车,并肩走进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他们直接上了二楼的家电区,这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电器,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整齐地陈列在货架上,每台电器旁都围着不少挑选的顾客。

    彩色电视机前更是挤满了人,大家都好奇地看着屏幕上播放的节目,不时发出赞叹声。

    李哲先是带着王婷走到电视机专区,这里的电视机品牌不少,尺寸也各不相同。

    他仔细挑选着,旁边的顾客们一边看,一边讨论着,还有人因为没有电视机票而愁眉苦脸。

    李哲选好一台 21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后,直接拿出外汇券付款。

    周围的顾客看到这一幕,都露出了羡慕的神情,谁都知道外汇券好用,但没门路根本搞不到。

    买完电视机,李哲和王婷正准备去看冰箱,一个中年男人突然快步跟了上来。

    这个男人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袖口有些磨损,脸上带着几分急切的神色,他凑到李哲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同志,我看你有外汇券,能不能跟你兑换点?我用人民币兑换,1.2元人民币换 1元外汇券,你看怎么样?”

    李哲心里愣了一下,他手里确实还有不少外汇券,但他并不认识这个男人,也不知道对方的底细,实在不放心兑换。

    于是他摇了摇头,礼貌地说道:“不好意思,我这外汇券还有用,不能跟你兑换。”

    男人有些不甘心,又往前凑了凑,声音更急了:“1块 3!1块 3换 1块!我儿子要结婚,急着用外汇券买电视,您就帮帮忙吧!”

    李哲还是摇了摇头,拉着王婷往冰箱展台走。

    中年男人见状,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只好转身离开了。

    随后,李哲又带着王婷挑选了一台冰箱和一台洗衣机。

    挑选冰箱时,他们仔细查看了冰箱的容量和制冷效果,家里人多,冰箱必须买容量大的。

    洗衣机是立桶的,虽然没有全自动的方便,但胜在耐用。

    选好后,李哲和商场约定好了送货的时间和地点。

    买完电器,王婷拉着李哲去了一楼的化妆品专区。

    她挑选了一瓶防晒霜,还在李哲的建议下,选了一身淡粉色的连衣裙。

    李哲自己也买了两身合身的休闲装,又去烟酒专区买了六条外国香烟、两箱茅台和不少的零食……

    不知不觉间,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两人拎着大包小包走出百货大楼,汽车的后备箱都占不下了,后车座上也放了不少物品。

    王婷坐进车里,系上安全带,笑着说:“咱们现在去哪?”

    李哲边发动汽车,边说:“先去吃饭,然后去一趟365蔬菜店。昨儿个孙涛给我打电话,说外交公寓新开业了一家涉外蔬菜店,咱们正好去逛一逛,就当遛食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不错,请把《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