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好消息

    李哲点点头,苏明远也是有点背,之前跟着倒腾罐头赚了点钱,后来听说要去苏联,就没参股罐头厂。

    结果苏联没去成,罐头厂的股份也没捞着,两头空。

    “不说他了,你先歇会儿,我去拿点东西。”沈亚楠起身,走进里面的办公室。

    没一会儿,她拿着个黑色布袋出来,放到李哲面前:“这是六万块钱,你数数。”

    “不用数了,一会我直接去对面银行存了。”李哲接过布袋,掂了掂分量。

    这段时间沈亚楠已经找他兑换过三次外汇券,每次五万,兑换比例 1:1.2,他手里的资金又充裕了不少。

    沈亚楠是帮朋友兑换的,中间没赚一分钱,却落了不少人情。

    也正因如此,她对李哲格外感激,连忙说:“老弟,中午别走了,姐请你吃饭,尝尝我们餐厅新研发的菜。”

    “行,那我先去对面存钱,再晚一会儿银行该下班了。”李哲说着拿起帆布袋子,起身下楼。

    餐厅对面就是一家农业银行,绿色的招牌在阳光下很显眼,门口还站着两个穿制服的保安。

    他走进银行,没等几分钟就办完了存款业务,拿着存折出来时,正好赶上餐厅的午餐高峰期,门口已经停了好几辆自行车。

    回到餐厅二楼时,沈亚楠已经让人把菜端上了桌,满满一桌子菜摆得整齐:中间是一盘香煎俄式红菜牛肉,暗红色的牛肉块裹着浓稠的酱汁,旁边还放着一小碟酸黄瓜;

    旁边是一份西式冷盘,烟熏三文鱼配酸奶油;还有一盘金黄的炸猪排,表面撒着细碎的黑胡椒,旁边摆着切成瓣的柠檬;还有一盘焗蜗牛,冒着热气;

    沈亚楠说道:“这都是厨房刚研发的新品,你尝尝,给提提意见。”

    李哲拿起叉子,先叉了一块红菜牛肉,酱汁浓郁,牛肉炖得软烂,带着淡淡的酸甜味。

    他点头道:“这红菜牛肉不错,酸甜度刚好,国人也能接受。”

    接着又尝了口烟熏三文鱼,鱼肉带着淡淡的烟熏香,蘸着酸奶油吃。

    李哲以前没吃过三文鱼,也不知道如何点评,只是觉得味道不错。

    他又尝了炸猪排,外皮酥脆,里面的肉却很嫩,咬开后还能尝到淡淡的肉汁,“猪排炸得好,外酥里嫩,就是黑胡椒可以再少放一点,有些客人可能受不了太冲的味。”

    他又尝了焗蜗牛,蒜蓉和黄油的香味完全渗进了蜗牛肉里,嚼着弹牙:“这个蜗牛处理得干净,没腥味,调味也到位,外国人应该会喜欢。”

    李哲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吃蜗牛,咋说呢,感觉怪怪的。

    沈亚楠听得认真,还拿笔在小本子上记着,等李哲说完,她才放下笔:“老弟,跟你说个事。我们餐厅隔壁的二楼要出租,你说我要不要盘下来?”

    “隔壁多大面积?”李哲放下餐叉,拿起纸巾擦了擦嘴。

    “不算大,也就一百二十多平米。”沈亚楠答道。

    “能跟咱们餐厅打通不?”李哲追问。

    “我问过了,没法完全打通,不过,能和我的这间二楼开个门。”沈亚楠皱了皱眉,“我也纠结这个,只能开个门的话,总觉得不够敞亮,客人未必愿意去。”

    李哲想了想,问道:“你觉得租下来,今年能坐满吗?”

    “要是能打通,我肯定有把握!”沈亚楠说,“可现在只能开个门,我就没底了。”

    “其实也不一定是坏事。”李哲喝了一口西瓜汁,继续说,“完全打通有敞亮的好处,只开个门也有优势,私密性好啊!

    你可以把那边改造成包间,有些客人谈生意、聚餐,就喜欢私密点的地方,在大厅里吵吵闹闹的不方便。

    就比如咱们谈罐头订单,不也想找个没人的地方细聊吗?要是有包间,就方便多了。”

    沈亚楠眼睛一亮,脸上露出赞同的神色:“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可行!那包间该咋设计?”

    “装修得高档点,比如用真皮沙发,有条件的话配个独立洗手间,每个包间再固定一名服务员,随叫随到。”李哲斟酌了片刻,继续说:

    “消费方面也可以设置点门槛,比如最低消费额度,或者只对会员开放,需要提前预约等。这样一来,既能保证私密性,又能提升餐厅的档次,吸引高端客人。”

    “这想法不错!”沈亚楠越想越觉得可行,当即对着门口喊了一声:“马蒂!你过来一下。”

    马蒂听到动静,很快跑了过来。沈亚楠把李哲的想法跟她说了一遍,又问:“你觉得把隔壁改造成包间可行吗?”

    马蒂低头想了想,“老板,我觉得是可行的,之前就有客人询问过咱们这里是否有包间;如果有包间,还能满足一些客户的需求,比如说朋友聚会,过生日或谈生意等。”

    沈亚楠摸着下巴,问道:“对于包间的设计,你们有什么想法?花费多少?”

    马蒂想了想,答道:“我觉得可以设计不同的规格,比如说六人间、八人间和十人间等,可以适应客户不同的需求……”

    李哲补充道:“不同的包间,也可以设计不同的主体,搭配相应的装修风格……”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聊越具体,从包间的布局到服务员的培训,再到会员的福利,都一一讨论清楚。

    沈亚楠最后拍板:“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去跟房东谈租约,等租下来就开始装修,争取国庆节前能用上包间!”

    ……

    下午一点多,365蔬菜店里没什么客人,店员们都在各自休息,整个店面显得十分安静。

    孙涛趴在柜台旁,柜面上摊着两个本子,他嘴里叼着半截铅笔,手指在两个本子的单价栏上反复点着,仔细比对。

    他眉头不时的皱起,像是在琢磨什么难题。

    “咯吱”一声,店门被推开,一个人影带着外面的热气走进来。

    孙涛抬头一看,见是李哲来了,立刻把铅笔从嘴里拿出来,快步迎上去:“李哥,您来了!”

    “嗯。”李哲点点头,扫视了一圈蔬菜店,目光落在柜台上的两个本子上,笑着问:“你这低着头忙啥呢?我隔着玻璃就瞧见你在这儿写写画画。”

    孙涛赶紧把两个本子递过去,解释道:“李哥,这一本是朝外那家蔬菜店的商品价格,我特意派人去调查的,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有。

    另一本是咱们店现在的价格,后面那列是我琢磨着要调整的价位,您给把把关。”

    李哲接过本子,孙涛赶紧从旁边搬了把折迭椅过来:“您坐着慢慢看。”

    本子上的字迹工工整整,每种商品的名称、现价、调整价都列得清清楚楚,甚至还标注了朝外蔬菜店的对应价格。

    李哲一页页翻着,眉头渐渐蹙了起来,看了好一会儿,才把本子放到柜台上。

    孙涛盯着他的神色,小心翼翼地问:“李哥,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你这个降价思路,我觉得有点乱。”李哲用手指敲了敲价格表,“你跟我说说,你是按什么想法来调的价?”

    孙涛接过本子,指着上面的条目介绍:“您上次不是说,别跟朝外那家打恶性价格战,要靠服务和质量取胜嘛。

    就拿这苹果说,咱们进的是特级果,个头大、甜度高,朝外那家卖的是一级果,品相差不少,所以我想着,咱们的苹果可以价格稍高一些,突出品质;

    其他水果也一样,只要是咱们质量比对方好的,价格都稍高一些。”

    他又翻到蔬菜那一页,接着说:“至于蔬菜,我看两家的进货渠道、价格都差不多,品种也没区别。

    咱们店本来就主打蔬菜,要是跟对方卖一个价,显不出优势,所以我想着把蔬菜价格都调低一点,当引流产品,吸引客人来买。”

    “等等,你这个想法不对,或者说,你还没完全明白我上次说的意思。”李哲挥手打断他,走到了一旁的蔬菜区:

    “苹果能分二级果、一级果、特级果,蔬菜就不能分了吗?

    你看这个西红柿,太小的、发绿的、有裂纹的、形状歪歪扭扭的,咱们都挑出去不要,只留那些大小均匀、颜色通红、表皮光滑的圆形西红柿。

    这样的西红柿,不就是咱们的‘特级菜’?”

    李哲又走到杂货区,拿起一板鸡蛋,指着上面沾着的鸡毛和灰尘说:“还有这个鸡蛋,有的沾着鸡毛,有的带灰,有的甚至沾着鸡粪,客人吃的时候还得洗,多影响心情。

    要是咱们提前找两个人,用软毛刷把这些脏东西都清理干净,装在干净的纸盒子里,你说这鸡蛋的档次是不是就上去了?

    老外最在意这些细节,哪怕贵一点,他们也愿意买干净的。”

    他放下鸡蛋,语重心长地看着孙涛:“你记住一句话:谁生产的不重要,负责质量把关才重要。

    同一个养鸡场的鸡蛋,有干净有脏;咱们帮客户把好的挑出来、把脏的弄干净,这就是服务,就是质量优势。

    同一块地里结的果子有好有坏,咱们帮客户把好的挑出来、把细节做好,这才是真正的‘提升服务和质量’。”

    孙涛拿着本子,低头琢磨了好一会儿,忽然眼睛一亮,认真点头:“李哥,我明白了!您是说,能通过挑选、整理提升品质的商品,咱们就做差异化,卖高价;

    那这么说,到底哪种商品该降低价格呢?”

    “客户买东西,比的是品牌、质量、价格;只有当品牌和质量都一样时,价格才是关键。”李哲指着本子上的“梅林午餐肉”说,

    “你看这个,咱们店有,朝外那家也有,品牌、规格、型号、保质期都一样,这时候就比价格。

    他卖三块,咱们就卖两块八,客人一眼就能看出咱们更便宜,自然愿意来咱们这儿买。”

    他又翻了几页:“还有可乐、罐头这些工业产品,都是标准化生产的,没法挑出‘好坏’,两家卖的都一样,这种就必须降价,而且要比对方低一点,才能体现咱们的实惠。”

    “我懂了!”孙涛茅塞顿开,“能挑品质的,咱们就拼质量、卖高价;质量没法区分的,咱们就拼价格、比对方低。

    这样既不会陷入恶性价格战,还能突出咱们的优势!”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李哲点点头。

    “李哥,那您再给我一天时间,我明天重新做一份调价表给您过目。”孙涛立刻说道。

    李哲又叮嘱道,“不光是调价格,蔬菜的质量把关也得立刻做。只有质量真的提上去了,你定的高价才有底气,客人也才愿意买单。”

    “您放心!今儿下午我就去崇文门菜市场,跟供货商说咱们的挑选标准。”说到这,孙涛停了一下:“不过李哥,按您说的标准挑,蔬菜的进价可能得高一点。”

    “一分价钱一分货,这钱该花。”李哲没犹豫,“好东西才能留住客,尤其是外交公寓的老外,不差这点钱,就怕买不到好东西。”

    孙涛应了声“好”,忽然想起什么,凑近了些,小声说:“李哥,还有件好事要跟您说,韩主任正式升职了,从副主任升到菜市场管理处主任了!”

    “哦?什么时候的事?”李哲眼睛一亮,这还真是个好消息。

    365蔬菜店之所以能收外汇券,就是因为挂靠在崇文门菜市场下面,要是没有这个“靠山”,这蔬菜店即便能开,也只能收取人民币。

    “昨儿下午下的任命,菜市场的人都知道了,保准错不了。”孙涛语气中带着几分雀跃,搓搓手:“我在想,咱们是不是该买点礼物,去拜访一下韩主任?”

    “应该去,而且得尽快去。”李哲想了想,说道,“这样,一会我去附近的商场买点东西。你下午去菜市场的时候,顺便跟韩主任约个时间,咱们一起去拜访她。”

    他心里盘算开了,京城老外多的地方不止外交公寓,365蔬菜店生意这么好,其实早该开分店了。

    之前没敢动,就是因为挂靠在崇文门菜市场下面,韩主任只是副主任,很多事做不了主,他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现在韩主任成了管理处一把手,话语权重了,开分店的事也能提上日程了。

    不过这事急不得,得先跟韩主任处好关系,摸清管理处的态度,如果有搞头,就着手开分店。如果行不通,李哲只能另起炉灶……

    孙涛赶紧点头:“行!我下午一到菜市场就去找韩主任,争取把时间定下来。”

    “嗯。”李哲应了一声,随后站起身。

    他走到货架旁转了转,看了看蔬菜的新鲜度,又翻了翻杂货区的货,确认没什么问题,才对孙涛说:“那我先去买东西,你这边把价格调整的思路再理一理,明天给我新的方案。质量把关的事,千万别马虎。”

    “您放心,保证没问题!”孙涛拍着胸脯保证,看着李哲走出店门,他又回到柜台旁研究价格。

    与之前的一团乱麻不同,有了李哲刚才那番教导,他对于商品调价有了更清晰、更系统的了解,对李哲的佩服又多了一份。

    嘿,跟着李哥干,总能学到新东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不错,请把《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