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雷厉风行

    李哲正端着茶杯喝茶,闻言放下杯子,从烟盒里抽出一支中华烟递给他:“杨主管,您仔细说说。”

    杨兴斌接过烟,指尖捏着烟卷顿了顿,继续道:“刚才听您聊起公司初创时的情况,我大概能猜到食堂免费的缘由——您刚创业时,身边的员工都是亲朋好友,关系亲近,大家习惯在一个锅里吃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免费制度。

    公司刚起步时规模小、人员少,这种模式没问题,还能体现出人情味,让大家更有归属感。”

    他抬手点燃烟,吸了一口,烟雾缓缓从嘴角溢出:“但现在公司规模扩大了,员工人数越来越多,问题就慢慢凸显出来了。

    这时候,老板和员工之间的‘人情’会逐渐变淡,即便您还想着讲人情,员工也未必会认同。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浪费——免费的东西,人们往往不会珍惜,有的员工会多拿多占,有的会剩下不少饭菜,甚至还有人偷偷往家里打包。

    这种情况不仅会给公司造成不小的损失,还会助长不良风气,影响团队氛围。”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再者,一天三顿算下来,单是食材采购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日子久了,这笔费用不断堆积,很可能会成为公司的负担。

    而且时间长了,员工会觉得免费吃饭是理所当然的福利,万一后续因为成本问题不得不调整制度,反而容易引发不满,甚至影响员工积极性。

    所以,这种情况越早纠正越好。”

    李哲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脸上没有明显的情绪变化,心里却在快速盘算。

    他清楚杨兴斌说的是实话——四季青公司的食堂开支确实在逐月增加,早已不是初创时的“小开销”。

    他抬眼看向杨兴斌:“您是想改成收费制?”

    “不是完全收费,而是‘象征性收费’或‘半价收费’。”杨兴斌继续解释道:“比如一份早餐收五分钱,午餐收一毛钱,要是晚上加班的员工吃晚餐,也收一毛钱。

    钱不多,主要是让大家心里有个‘付出’的概念,从主观上减少浪费。而且这笔钱还能补贴一部分食材采购成本,减轻公司的压力。”

    他又补充道:“另外,收费后还能倒逼食堂提升菜品质量。员工花了钱,自然会对饭菜的口味、分量有要求,从而确保食堂饭菜的质量。

    咱们还可以定期让员工提意见,根据反馈调整菜单——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成本,又能让员工吃得更满意,反而比单纯免费更能凝聚人心。”

    李哲捏了捏眉心,脑海里快速过了一遍杨兴斌的建议。

    他忽然想起前几天去食堂视察时,李酒缸跟他提过,有员工偷偷往家里带馒头。

    当时他没太在意,一来是觉得不差这点钱,二来是想着员工带吃的回家,多半是家里条件不好,没必要计较。

    可现在听杨兴斌这么一说,他才意识到,这种苗头必须及早摁住,不然以后麻烦只会更多。

    若真像杨兴斌说的那样,象征性收费既能减少浪费,又能提升菜品质量,似乎确实是个可行的办法。

    但他心里还有一丝顾虑,犹豫着开口:“杨主管,我担心的是,员工会不会觉得公司连饭都舍不得管了,反而影响积极性?

    毕竟咱们公司一直宣传的是‘免费用餐’,突然改政策,怕大家一时接受不了。”

    杨兴斌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闻言语气笃定地说:“李总,这个好解决。咱们可以在收费的同时,适当给员工发放餐费补助。

    餐厅的饭菜本就实惠,再加上补助,员工即便花钱吃饭,也花不了多少,实际上还是能得到实惠。

    有良心的员工,自然会念着公司的好;要是遇到没良心的,就算食堂一直免费,他们也会嫌弃菜品差、挑三拣四。”

    “您这个想法确实可行。”李哲脸上终于露出笑容,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这样,今天下午我把公司骨干召集起来开个会,一来是让大家跟您认识认识,二来是一起讨论一下食堂收费的事。

    要是大家伙都同意,咱们就商量个具体方案,尽快实行。”

    见李哲采纳了自己的建议,杨兴斌心里终于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我现在就去草拟方案,一会开会时让大家一起讨论。”

    “辛苦您了。”李哲笑着说,“我先去跟大家伙打个招呼,让他们把手头上的活先忙完,下午准时开会。”

    ……

    下午四点多,人事部的几名主管的公司股东陆续走进小食堂。

    大家都听说公司要新来一位人事部主管,这会儿刚坐下,便忍不住交头接耳——有人好奇新主管的来历,有人猜测他会如何调整公司制度,还有人担心这位新主管“不好打交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与忐忑。

    马来小端着一个印着“劳动光荣”的搪瓷缸子,眉头微微蹙着,凑到嘴边抿了一口茶。刚入口便被烫得龇牙咧嘴,连忙把缸子放到桌上。

    一旁的李卫东连忙探过身,声音带着关切:“媳妇,没烫着吧?慢点喝。”

    “没事没事。”马来小摆了摆手,又压低声音问:“听说老二把那位人事部主管带回来了,你知道情况不?”

    “嗯,知道。”李卫东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桌沿,“见过一面,我帮着安排的住处,就在 52号大棚旁边的小砖房里。那人话不多,看着挺严肃的,不太爱跟人搭话。”

    马来小点点头,若有所思:“严肃才对!咱们公司现在人多眼杂,好多沾亲带故的员工不守规矩,就得找个严点的人来管。要是太好说话,根本镇不住场子。”

    就在这时,小食堂里的议论声突然低了下去——门口的光线被两个人挡住,李哲领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走进了小食堂。

    李卫东立刻抬头,扯了扯马来小的袖子:“媳妇,那个就是新来的杨主管。”

    马来小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刚好对上李哲的视线——李哲也看见了她,正对着她的方向摆手。

    “嫂子,过来一下!”

    马来小赶紧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角,快步走了过去:“李总,您叫我?”

    李哲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了——平时嫂子都喊他“老二”,还是头一次这么正式地叫“李总”。

    他也没点破,只是侧身让了让,把身边的人让到前面:“嫂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咱们公司新来的人事部主管,杨兴斌。杨主管以前在大兴农场工作,有多年的人事管理经验。”

    马来小立刻伸出手,笑容诚恳:“杨主管好!我是人事部副主管马来小,以后在人事工作上,还得向您多学习、多请教。”

    杨兴斌也伸出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马主管客气了。我刚到公司,对咱们四季青的人事架构、员工情况都还不了解,以后很多事情,还得靠马主管多指点、多帮忙,咱们一起把人事部的工作做好。”

    “您太谦虚了!”马来小连忙摆手,姿态放得很正,“以后您有任何吩咐,尽管跟我说,我肯定全力配合。”

    “人事部以后就靠你们两位了,好好干。”李哲笑着鼓励了一句,又道:“嫂子,你先坐回去吧,我跟大家伙正式介绍一下杨主管。”

    马来小点点头,转身走回自己的座位。

    李哲走到食堂中间的空地上,双手轻轻拍了拍,声音提高了几分:“大家伙安静一下,咱们开个短会,介绍位新同事。”

    话音落下,食堂里彻底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目光齐刷刷地望过来,确切地说,是落在李哲身边的杨兴斌身上——有人打量他的穿着,有人观察他的神态,还有人在小声跟身边人嘀咕……

    李哲清了清嗓子,正式介绍:“给大家伙介绍一下,这位是杨兴斌杨主管,咱们公司新来的人事部主管。

    杨主管以前在大兴农场做了五年人事主管,把农场的人事制度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次特意请他来,就是帮咱们公司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大家鼓掌欢迎杨主管!”

    “啪啪啪——”掌声立刻响了起来。

    林小虎喊道:“欢迎杨主管!”

    掌声落下,李哲看向杨兴斌:“杨主管,跟大家伙说几句吧。”

    杨兴斌往前站了一步,清了清喉咙:“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杨兴斌,今天刚到四季青公司报到。

    首先得感谢李总信任,也感谢大家伙刚才的热情欢迎。说实话,来之前我还挺忐忑,新的公司、新的环境,担心自己的工作方法跟大家不合拍。

    不过刚才跟李总和马主管聊了聊,又看大家伙这么热情,我心里也踏实多了。

    我知道咱们公司现在正是发展的时候,大棚扩建了,员工也多了,人事工作确实需要跟上。

    以后我在工作上肯定有不懂的地方,还请大家伙多提意见、多包涵,咱们一起把四季青办得更好,让大家伙都能多挣钱、过好日子!”

    李哲接着说:“大家伙也知道,咱们公司这半年扩建了不少大棚,员工从原来的二十来个人,增加到现在的五十来人,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迟到早退、工作懈怠。

    我请杨主管来,就是想让他帮咱们把制度立起来,把这些问题解决掉。希望大家都能积极配合杨主管的工作,别因为私人关系,坏了公司的规矩。”

    有了李哲站台,在场的人纷纷响应。

    朱益民第一个开口:“李总放心!杨主管有啥安排,尽管说,我们生产部肯定配合!”

    金百万也跟着说:“就是!咱们公司现在越来越大,是得有规矩才行。要不然保准乱套。”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李哲满意地点点头,话锋一转:“刚才吃饭的时候,杨主管给我提了个建议——取消员工免费用餐。”

    “啥?不能免费吃饭了?”

    这句话一出口,食堂里立刻炸开了锅——民以食为天,员工们大多是庄稼人,最在意的就是“实惠”,免费用餐是公司的大福利,这会儿突然要改,难免有点慌。

    李卫东问:“为啥要取消啊?咱们公司现在也不缺这点钱吧?”

    老李也有些着急:“老二,食堂收费了,员工会不会有意见啊?咱们之前可是说好了免费吃饭的。”

    李哲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大家先别急,听杨主管说说他的理由。杨主管,您跟大家伙讲讲。”

    杨兴斌往前站了站,清了清喉咙,把之前跟李哲商量的话简练地说了一遍。

    总结下来就是四点,第一点:初创期小规模、亲友式团队适用,能体现人情味;规模扩大后不再适合。

    第二点,免费会导致食材浪费、增加公司成本。

    第三点,改革措施:推行低价收费,同时发放餐费补助。

    第四点,改革的好处:收费可减少浪费、补贴成本、倒逼食堂提升菜品质量;补助能保障员工实际利益,更易凝聚人心。

    他讲话通俗易懂,条理分明,将食堂免费的弊端和改革的好处说的清清楚楚。

    小食堂里安静了片刻,随即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王荣生率先开口:“我觉得杨主管说得对!咱们食堂现在确实浪费严重,有时候我去打饭,看见桌子上剩的馒头、菜,都心疼得慌。

    要是饭菜收费,哪怕价格低一些,也一样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挺好。”

    周青禾也跟着说:“咱们公司的食堂菜,本来就比外面实惠,再加上补助,员工根本花不了多少钱,还能吃到更好的菜,我也支持。”

    李酒缸作为食堂的厨师,最有发言权:“我也觉得可行,很多员工穷怕了,眼大肚子小,就喜欢多拿多占,为这事我没少说他们。

    有些人还觉得公司都免费了,嫌我多管闲事,是该管管了。”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都被杨兴斌理由说服了。

    这反而让杨兴斌有些意外——他在国营农场的时候,每次提改革建议,都会遭到一部分人的反对和质疑,几次座谈会开下来,大概率会因为种种缘故搁置。

    像今天这样顺利,还是头一次。他原本在脑子里准备的“说服词”,根本没用到。

    让他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不吐不快感。

    转念一想,他又明白了——在场的都是公司的元老和股东,公司的发展和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公司好了,他们才能跟着赚钱。

    而国营农场里,大家都是“铁饭碗”,农场的盈利跟大家伙没有直接关系,反而是改革会触动部分人的利益,自然会遭到反对。

    想到这里,杨兴斌心里有些复杂——既为自己能遇到这样一群“顾大局”的同事而庆幸,也为自己之前在农场的遭遇而感慨……

    他抬头看向李哲,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趁热打铁道:“李总,各位同事,既然大家都同意,趁着大家伙都在,咱们就把具体的餐费标准确定下来。

    先在食堂贴公告,给员工一些适应时间,再正式实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不错,请把《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