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降兵登记

    人群里,几个老兵互相递了个眼神。

    一个家伙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压着嗓子跟身边人嘀咕:

    “按月发军饷?程近知那厮在的时候,咱们连半年的响都没见全过,这镰刀军……真能说话算话?”

    旁边的瘦高个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管他呢!家里老婆孩子还等着吃饭,不如赌一把!”

    他咬了咬牙,拽了拽对方的胳膊,“走,老刘!去右边登记!”

    那人犹豫了一下,看了眼四周,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两人躬着身子,像偷东西似的,慢慢往右边挪。

    他们这一动,原本静止的人群瞬间有了动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投过来。

    有人悄悄往前凑了凑,盯着他俩的背影。

    两人被看得浑身发紧,头埋得更低,很快到了登记台前。

    “姓名?”负责登记的战兵抬眼看了他俩一眼。

    “李二柱。”瘦高个声音发颤。

    “刘……咳……铁蛋。”老刘结巴道。

    “哪里人?”

    “东边李家庄的。”

    “俺也是!”

    “之前当什么兵?耍刀还是用弓?”

    “耍刀的!俺俩都是刀兵,砍过人!”

    老刘赶紧接话,生怕对方嫌他俩没用。

    战兵低头在纸上划了两笔,抬眼道:“一月军饷一两,管三餐,愿意留?”

    “一两银子??”

    李二柱往前凑了半步,眼睛瞪得溜圆。

    他这辈子当兵,最多一次领到过六钱碎银,还是过年的时候。

    一两银子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刘铁蛋也急了,搓着手追问:“军爷,这一两……是拿到手的?不扣?不像是以前那样,先扣军器损耗、粮草运费?”

    他怕自己听错,连问了三遍。

    负责登记的战兵抬了抬眼皮,指了指点将台的方向:“刚才林大人说了,按月发,一两不少,谁克扣砍谁脑袋,没听见吗?”

    “听、听、听、听、听见了!”

    两人异口同声地应着,脑袋点得像捣蒜,可眼神里还是满是不敢相信。

    李二柱偷偷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疼得龇牙咧嘴,才敢确定不是做梦。

    真有不克扣的军饷?

    他还没缓过神,又想起刚才战兵的话,挠了挠头,小心翼翼地问:“军爷,刚才您说什么……管三什么?俺没听清。”

    “管三顿饭!”

    战兵耐着性子解释,“早中晚各一顿,管饱,逢五还有肉。”

    “啊?”

    李二柱和刘铁蛋同时张大了嘴巴,面面相觑。

    刘铁蛋咽了口唾沫,下意识地问:“咋……咋三顿呢?”

    这话一出,周围几个正观望的降兵也忍不住凑了过来,竖着耳朵听。

    在程家军里,他们向来是一天两顿,还常常掺着沙子。

    饿肚子是常事,有时候连顿热饭都吃不上。

    管三顿?还要管饱?

    这简直比一两银子还让他们难以置信。

    李二柱都快哭出来:“军爷,您没诓俺们?真能一天三顿?”

    战兵见他俩这模样,笑着点了点头:“林大人的规矩,军中不分高低,都管三顿。你们要是愿意留,现在就报名字,明天一早就能去伙房领饭。要是不愿意,也能去左边领盘缠,各走各的路。”

    “留!俺留!”

    李二柱立刻喊了出来,

    “俺叫李二柱,城南李家庄的,以前是刀兵,耍刀耍了五年,砍人不含糊!”

    刘铁蛋也反应过来,连忙跟着喊:“俺刘铁蛋,跟他一个庄的,也是刀兵,俺力气大,能扛重活!军爷,俺也留!”

    “俺也留!”

    “俺叫赵五狗!”

    “俺叫王富贵!是王家庄的!”

    “俺叫懒驴子!”

    “俺叫孬狗娃!”

    周围的降兵们再也忍不住,纷纷往右边涌去。

    登记台前很快排起了长队,问姓名、报籍贯的声音此起彼伏。

    有的降兵怕落后,还往前挤了挤,嘴里喊着“让让!让让!我也留!”

    校场上的气氛彻底活了过来。

    相对于右边的热闹,左边的盘缠发放处,有些冷清。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中年降兵慢慢走过去。

    他手里攥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唯一的几件旧衣服,脸上满是犹豫:“俺……俺家里还有老娘要养,领了盘缠,想回家种地。”

    登记银钱的兵士没多问,发了一串铜钱。

    那降兵紧紧攥在手里,低着头往校场外面走。

    跟着他往左边去的,大多是年纪稍大的降兵,他们走得很慢,时不时回头往右边看一眼,眼里有羡慕,也有无奈。有的走到一半,还跟身边的人念叨:“实在是遭不了罪了啊……回家算了……”

    最后,拢共凑了两百多人。

    林川站在点将台上,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没什么表情。

    他心里有数。

    这个年月,兵荒马乱的,有人想留下混口安稳饭,有人念着家里的牵挂想走。

    都有自己的道理,强求不得。

    就算这些人都愿意留下,也得先过苦训这一关。

    那是几个月实打实的熬,比打仗还磨人。

    换在往常,这么大的压力,半数人都会中途打退堂鼓。

    可如今不一样了。

    足额的饷银按月发,一天三顿管饱,每个月至少两三天吃肉,这些实打实的好处,就是最好的牵绊。

    有了这些念想,他们的耐受力自然会比以前强得多,能扛住的苦也会更多。

    但要让他们真正脱胎换骨,练出铁林谷战兵那样的精气神,却没那么容易。

    铁林谷的兵,是从一无所有里拼出来的,风餐露宿、以命相搏的日子,是这些程家军降兵从没经历过的。

    那份骨子里的东西,不是靠饷银和饱饭就能喂出来的。

    也正因为如此,林川才始终把铁林谷的老弟兄视作最核心的种子。

    有这些人在,才能把新收的兵带出来,才能把根扎稳、扎深。

    ……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

    王安就带着两个书吏,捧着账册和清点清单,匆匆赶到林川的临时议事厅。

    他一夜未眠,眼窝深陷,官袍上还沾着仓廪的灰尘,进门便躬身行礼:

    “将军,下官已按您的吩咐,将灵州府三座官仓的库存清查完毕,现将明细呈上。”

    林川接过沉甸甸的账册:“说重点,账面与实际差多少。”

    王安一愣,没想到林川这么直截了当。

    他咽了口唾沫,认真回话:“回将军,账面登记的主粮的是小麦七千石、稻谷五千石、粟米三千石,杂粮则有糜子、黍子各一千五百石,豌豆八百石;另有胡麻三百石、食盐六百斤。可实际清点下来,小麦仅存四千三百石,稻谷三千二百石,粟米一千八百石,糜子、黍子加起来才一千九百石,豌豆只剩五百石,只有胡麻和食盐数目相符。”

    “缺了近一半?”

    林川抬眼,眼神骤然锐利。(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封疆悍卒不错,请把《封疆悍卒》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封疆悍卒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