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破绽】

    当扬州巨商第一次展现出精诚团结的面貌,淮扬地区靠着运河吃饭的绝大多数人很快就感受到剧烈的震动。

    面对漕运衙门来势汹汹的针对手段,盐商协会摆出惹不起只能躲的阵势,纷纷减少租用漕船和漕帮运力的比例,尽可能避免被漕衙官吏无故刁难。

    乔家的德安号和沈家的广泰号作为表率,其他商号也都相继效仿,对于部分距离较近的货运转向陆路。

    这样确实会让他们的货运成本飙升,但是相对于被漕衙扣船扣货导致的损失来说,短期内成本的上升也不是不能接受。

    另一边的漕运衙门同样不好过。

    运河沿岸八省,江苏地区显然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扬州作为南北商贸的枢纽之地,兼之两淮盐运司位于大燕十一盐司之首,淮扬商界的实力本就首屈一指。

    如今他们在薛淮的捏合下抱成一团,直接对漕运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影响的不止衙门里那几位官员,还有无数靠着运河吃饭的船工、漕工、纤夫、胥吏乃至中下层官员。

    简而言之,以前绝大多数人都能吃上一口饱饭,如今几十家商号不断减少对漕运的依赖,这必然会导致很多原本能吃饱的人如今连米汤都喝不上。

    一如薛淮的意料,四面八方的压力不断传回位于淮安城内的漕运总督衙门。

    正堂之内,参政宋义神情凝重,虽然眼下局势还未失控,但也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他不禁看向端坐主位的蒋济舟,说道:“部堂,想不到薛淮竟然会用这种两败俱伤的法子。”

    蒋济舟并未暴跳如雷,他平静地说道:“薛淮是个聪明人,这个法子算不上两败俱伤。那些盐商只是不再租用漕船而已,难道你能强迫他们租用?我等是朝廷命官,做事要讲规矩和法度,薛淮便是抓准这一点,笃定漕衙不敢乱来。”

    宋义默默一叹。

    那位扬州同知的手段确实非同一般,这一手让漕运衙门的处境非常被动。

    但是他心里很清楚,蒋济舟绝对不能善罢甘休,否则不是明摆着告诉所有商贾,他们只要效仿两淮盐商协会,从此就不必再忍受漕衙无止尽的索求。

    如此一来,漕运衙门还如何掌控这千里运河?

    “部堂,下官认为这些盐商属实放肆,或许……”

    宋义顿了一顿,沉声道:“既然他们要和漕衙作对,不如继续勒紧他们的脖子,看他们能够坚持多久。”

    蒋济舟不答。

    他端起茶盏饮了一口,片刻后摇头道:“此策不妥。先前我让你们针对乔沈两家,一者是为了杀鸡儆猴,二者是将事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现在他们已经抱成一团,漕衙若是扩大打击范围,薛淮必然会弹劾本官滥用职权以致民怨沸腾。你莫要忘了,他虽然只是一个五品同知权知府事,却还是陛下青睐的新贵,朝中还有十分坚实的人脉。”

    宋义迟疑道:“那要如何破局呢?”

    “乔沈两家的货船还是要查,其他商号暂时不要针对,以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蒋济舟轻敲扶手,沉吟道:“另外,不可再做那种无中生有的事情,可以吹毛求疵,但不能授人以柄。无论如何,这次是两淮盐商在薛淮的授意下先挑起争端,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手中的权力,却不能过于恣意。”

    宋义信服地说道:“下官领命。”

    他明白蒋济舟这是要在明面上降温,若是因为盐商们的反抗就做意气之争,反而会落入薛淮的陷阱。

    这件事说来简单,但是身处局中能够始终保持冷静,尤其是像蒋济舟这般手握实权身居高位的重臣,其实是不太容易的决定。

    蒋济舟思忖片刻,忽地皱眉问道:“漕帮是怎么回事?”

    按照他一开始的布置,漕运衙门在官面上打压那些盐商,漕帮则在民间进行配合,这帮草莽豪杰有很多法子让那些富商难受。

    这般双管齐下,盐商们其实撑不了太久。

    宋义一声叹息,缓缓道:“部堂,薛淮前段时间将桑承泽放了出来,漕帮扬州分舵当天便偃旗息鼓。下官昨日和桑世昌见了一面,这老东西含含糊糊语焉不详,始终没有一个准话。他说薛淮以释放桑承泽提出一个条件,漕帮这两个月若是敢闹事,薛淮就会派人把桑承泽抓回去。”

    “哼。”

    蒋济舟冷哼一声,却又不好因为此事发作,桑承泽去扬州闹事是受到蒋方正的唆使,这一点双方都心知肚明。

    “而且这桑承泽……”

    宋义稍稍迟疑,最终还是把他当初在扬州府衙的见闻简略说了一遍,继而道:“部堂,下官总觉得此事有些古怪,桑承泽不像是受到薛淮的胁迫,相反是心甘情愿留在他身边端茶递水。桑承泽虽然是个不成器的纨绔子弟,但桑世昌夫妇一直溺爱此子,倘若他已经倒向薛淮,只怕会影响到漕帮的立场。”

    “桑世昌没有那么单纯,他不会不知道漕帮今时今日的地位从何而来。”

    蒋济舟冷静地说道:“就算桑承泽已被薛淮降服,他一个无权无势的纨绔子弟能有多大的影响力?难道桑世昌会因为一个儿子就放弃漕帮的百年基业?”

    宋义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盐漕之争归根结底是利益之争,盐商们每节省一笔出项,漕帮就得损失一笔进项,双方的矛盾始终无法调和。

    以前是盐商们默认和忍受漕帮的吸血,现在他们有了薛淮和盐协作为底气,不愿意再让出那部分利益,漕帮能够接受这个结果?

    就算桑世昌愿意为了儿子让步,漕帮其他长老、管事和底层帮众愿意么?

    一念及此,宋义正色道:“部堂放心,下官今日再去找桑世昌阐明利害,倘若漕帮还想维持以前的好日子,这次他们必须出力。”

    “嗯。”

    蒋济舟点了点头,又道:“还有两件事你要亲自安排。其一是这段特殊时期内,漕衙必须照顾好淮扬段下层胥吏和漕工们的生计,可以给他们发放一些米面盐油,要保证我们内部的稳定,以免被有心人利用。”

    宋义连忙应下。

    蒋济舟徐徐道:“第二件事,盐商们并非铁板一块,先前我让你不要扩大打压的范围,便是要从对方内部入手。如今他们正是斗志昂扬的时候,继续打压只会让他们抱得更紧。我们稍微放松一些,有些人自然就会心疼陡然增加的经营成本,然后再拉拢动摇那些人,让盐协内部出现分裂。”

    宋义双眼一亮,赞道:“部堂高明!”

    堂内沉肃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蒋济舟神情复杂地笑了笑。

    薛淮的成熟和理智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这让他很难想象对方才二十岁出头,尤其薛淮这次的应对堪称官场手段的典范,从始至终都隐藏在幕后,利用一招不进反退把漕衙架在火上烤。

    倘若伍长龄也有这样的手腕和城府,何至于被他死死压制住?

    蒋济舟按下心中翻涌的思绪,轻声道:“这场风波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切不可大意,尤其是下面的官吏要始终把握好分寸,所以你得多操心一些,免得被人抓住把柄。”

    “是,部堂。”

    宋义恭敬地应下,又斟酌道:“下官担心此事闹到朝堂之上,会让薛淮达成心愿。”

    “你是说他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只为让两淮盐商们可以自行组建船队继而涉足漕运?”

    蒋济舟稍稍思忖,点头道:“这确实很像薛淮的行事风格,也能解释他为何要组织那些盐商做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只要将事情闹大,最后为了平息纷乱,说不定陛下真会让两边各退一步。往后盐协继续租用漕船,却又能借助自己的船队降低成本,果然是好算计。”

    宋义越想越觉得这就是薛淮的谋划,但是眼下却没有很好的办法阻止,除非漕衙捏着鼻子默许两淮盐商自行组建船队。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难道他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事态激化,最后薛淮在朝堂上撕开漕运衙门垄断运河的一丝缝隙?

    “不必担忧。”

    蒋济舟目光微沉,缓缓道:“事到如今,本官只好上一道折子,向陛下禀明此事原委。”

    宋义略显激动地问道:“部堂要弹劾薛淮?”

    “有何不可?”

    蒋济舟的脸上浮现一抹冷峻的锐意,一字一句道:“他身为扬州同知唆使盐商结社牟利,以此动摇漕运国本,本官身为漕运总督岂能无视?”

    宋义轻吸一口气,蒋济舟这道奏章一旦呈上,盐漕之争便难有转圜余地。

    “部堂。”

    宋义小心翼翼地劝道:“是否看看局势再做定夺?”

    “就算本官愿意等,你觉得薛淮会等么?这个年轻人素来心硬手黑,说不定他的密折已经送到京城了。”

    蒋济舟站起身来,眼中隐含煞气,寒声道:“本官可不是许观澜那种自负之辈,不会傻乎乎地等着看他出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相国在上不错,请把《相国在上》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相国在上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