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清晨六点半,天际线还沉浸在一片深邃的靛蓝色中,只有几颗最亮的星辰仍在顽强地闪烁。
林予安他已经睁开了眼睛,生物钟让他准时醒来,
昨夜的高强度劳动,但经过金手指加强的体质让他浑身没有任何的不适,显然经过一夜的回复,昨天的疲惫已经完全消失。
他没有赖床,在生存挑战中,时间是比食物更稀缺的资源,每一分钟都必须被精打细算。
他迅速钻出睡袋穿好衣服,走出临时庇护所。
刺骨的晨风让他精神一振,然后便开始了他雷打不动的清晨例行工作。
他首先走向那片针叶林,这次多个弹性吊索陷阱依然静悄悄地立在那里,没有任何被触发的迹象。
对此他毫不意外,甚至没有在镜头前多说一句话。
陷阱的收获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每日的检查更像是一种必须日常任务,一种对概率的持续投资。
没有收获,便意味着无需花费时间处理猎物。
他立刻调转方向,向着香蒲聚集地走去,挖了一个多小时的香蒲,收获十几斤。
然后便赶往海岸线,今天低潮的黄金窗口期要来了。
他轻车熟路地来到那片富饶的礁石区,动作高效得如同一台精密的采集机器。
弯腰、翻找、用刀撬、放入采集袋……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已然像一个成熟收货工,贻贝、帽贝、海螺,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在一个被巨大岩石环绕、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大型潮汐池里,他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他翻开一块浸在水中的石头,在石下的缝隙深处,他看到了一抹暗红色的身影。
那是一只巴掌大小的岩蟹,因为水温极低,它的动作变得异常迟缓,几乎像是被冻僵了。
它只是徒劳地挥舞了一下蟹钳,便被林予安轻松地从石缝里抓了出来。
“一个惊喜。”林予安对着镜头展示了一下这只几乎没有反抗能力的螃蟹。
“在这种季节还能找到它,算是运气不错。它能为今晚的汤增加一点额外的鲜味。”
他将这唯一的、宝贵的螃蟹和其它海产一起,放入了采集袋中。”
短短两个多小时,他又收获了近二十公斤的海产。
他迅速地回到营地,用最快的速度开始准备一顿简单但高蛋白的早午餐。
将贻贝、海螺连同那只岩蟹,还有最少两斤的香蒲根,一起放入锅中,加入少许湖水直接煮熟。
很快,锅里的水便沸腾了,岩蟹的外壳在高温下迅速变成了诱人的鲜红色。
他先将螃蟹夹了出来,熟练地掰开蟹壳,一股鲜甜的海洋气息扑面而来。
蟹肉虽然不多,但每一丝都极其鲜美,这意外的收获,为单调的早餐增添了一份难得的美味。
此时,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多。
阳光正好,风力也稍有减弱,但他没有立刻开始繁重的石工活。
而是抬起头,看了一眼那片平静的淡水湖,一个更高效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型。
他对着镜头说道:“在高强度施工期间,我不可能有整块的时间去主动钓鱼。”
“所以,在开始今天的体力活之前,我必须先建立一套能24小时自动工作的被动捕鱼系统。”
“说不定运气来了,这小小的投入,就会换来未来几天的食物保障。”
他从背包里拿出他的钓鱼套装,那卷坚韧的大力马PE线和一小盒伽玛卡兹鱼钩。
第一步不是去水边,而是走进了附近的树林,开始寻找制作弹性杆的完美材料。
“我们不能指望水边刚好有位置合适的弹性树木。”他一边搜寻,一边对着镜头解释。
“更可靠的做法,是自己制作钓鱼竿,然后将它们安装在任何我们想要的位置。”
“最好的材料是桦树或柳树的树苗,它们的木质纤维长,韧性极佳。”
他很快就在林中找到了一片生长着年轻桦树的区域,他从中挑选了三棵大约手腕粗细,长得笔直且长度超过四米的树苗。
用斧子和锯子,他迅速地将它们从根部放倒,并清理掉所有侧枝,得到了三根光滑修长的弹性木杆。
他将这三根未来的“自动鱼竿”,扛回了淡水湖边。
现在,他才开始勘察地形,寻找三个完美的“工位”。
最终,他选定了三个相隔十几米的位置。
接下来是安装鱼竿,这绝不是简单地把木杆插进土里那么简单。
他先在第一个钓位旁,用斧背将一根粗壮,长约半米木桩,深深地砸入地下。
还好,河边的土质还算松软,不是很费力地就轻松砸了进去。
然后,他将第一根桦木杆粗壮的一端,紧紧地抵住这个主锚点的后方。
为了防止木杆左右滑动,他又在主锚点两侧各打下了一根更细的辅助桩,形成一个稳固的“U”形卡槽。
最后,他用一段拆解下来的船用缆绳,将桦木杆的根部与主锚点,两个辅助桩,死死地捆绑在一起。
这样,无论水下的鱼有多大的力气,都绝无可能将这根鱼竿拖进水里。
这套由主锚点+卡槽+捆绑,构成的三重固定系统,组成了一套自动钓鱼装置的基础。
他又用同样的方式,将其余两根桦木杆也极其牢固地安装到位。
然后,他才开始专注于制作核心的触发机关。
决定将所有三个钓位,全部采用同一种,也是他认为最经典可靠的“4字形”触发机关。
他从岸边捡来一根手腕粗的干燥木棍,用斧子将其一端削尖,然后“咚!咚!”地用力将其牢牢打入离岸边约一米远的泥土里。
这是第一个机关的“立柱”。
接着他开始用那把大马士革猎刀,极其精细地制作触发机关的另外两个部件。
横杆,将其中一根削制成约20厘米长,在一端刻出一个浅浅的、可以卡住鱼线的凹槽,另一端则削成一个平滑的接触面。
支撑杆,将另一根树枝的两端,都削成了45度的精准斜面。
做完这三个部件,最关键的“上弦”步骤到来了。
他走到第一根已经固定好的桦木杆旁,深吸一口气,开始与这根充满弹性的木杆“角力”。
双手抓住桦木杆纤细的末端,用上全身的重量,一步步地将其向地面拉拽下来。
四米的长度,让这根看似纤细的木杆爆发出惊人的抗拒力,它在他的手中剧烈地颤抖着,发出“嗡嗡”的声响。
他咬紧牙关,将树梢一直拉到几乎触及地面的程度,使其形成一个张力十足、蓄满了势能的巨大弓形。
然后,他将横杆的一端抵在立柱上,再用那根斜向的支撑杆,一端顶住地面,另一端极其精准地卡在横杆和立柱之间。
最后一步,他将那根被压弯的桦木杆梢,用一段绳圈,套在了横杆的末端。
松手!
那一瞬间,巨大的弹力全部作用在了那个小小的“4”字形机关上。
三根脆弱的木棍发出了轻微的“咯吱”声,仿佛随时都会散架,但它们奇迹般地撑住了!
一根蕴含着巨大能量的“弓”,就此被一个极其精巧的“扳机”给死死锁住。
整个装置充满了一触即发的张力,任何对横杆的轻微触碰,都将导致整个平衡的瞬间崩溃。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里,他以同样的方式,极其专注地为另外两个钓位,也“上好了弦”。
三个充满了力量感的装置,静静地矗立在湖岸边。
所有机关制作完毕,他开始配置最后的渔具。
他为每个钓位都剪下了一段数米长的PE线,绑上大小合适的鱼钩。
鱼饵,则是昨天处理兔子时留下的,能吸引鱼类的肝脏和内脏碎块。
他将第一个挂好鱼饵的鱼钩,甩进离岸边不远的深水区。
然后,他拉紧鱼线,小心翼翼地,将鱼线本身卡在那个蓄势待发的“4”字形触发机关横杆的凹槽里。
另外两个钓位,他也用完全相同的方式,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最后的设置。
一个小时后,当他完成所有布置时,三个蓄势待发的‘自动钓鱼竿’便静静地矗立在岸边,开始工作。
它们就像三个上满了弦的捕兽夹,24小时不间断地为他监视着水下的动静,等待着目标触发那致命的机关。
“好了。”林予安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被动收入系统已经建立,现在,我们可以安心地去干体力活了。”
上午十二点多,林予安戴上手套,走向那个等待着他的地穴。
真正的硬仗,现在才开始。
“好了,各位。”
他对着镜头,语气平静地陈述道:“从现在开始,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所以我计划,今天之内必须将石墙垒砌起来。”
他双手握住撬棍,开始了今天的核心建造工作。
他的建造方式是直接从地穴不平整的底部开始干砌石墙,在垒砌的过程中同步完成找平和地基的稳固。
他选择从地穴的西南角开始,这里是两面墙的交汇点,承受的应力最大。
他没有去寻找什么完美的“基石”,而是直接将一块筛选出的、体型巨大的主墙石,放置在墙角最低洼的位置。
他整个人站了上去,用力踩踏,让它与泥土紧密结合。
然后,他拿出另一块石头,试图放在旁边,由于地面的高低不平,两块石头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落差和晃动。
“这就是直接砌墙的难点!”
“我们必须在砌第一层的时候,就解决地面的不平整问题。”(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