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庇护所地基的准备

    吃完那顿高热量的兔肉大餐,林予安感觉到一股踏实的热流从胃部扩散至四肢百骸!

    这顿饭提供的纯粹脂肪和蛋白质,正是他接下来进行高强度体力消耗所必需的能量储备。

    他没有休息,喝了几口水,补充完水分后,便径直走向那个已经挖掘好的地穴。

    下午的阳光穿过稀疏的云层,投下柔和的光线,但气温依旧在零度徘徊。

    时间紧迫,他必须在天黑前,为整个庇护所项目打下最坚实的第一步,奠定基石。

    在一个只为撑过50多天的庇护所项目中,他必须面对一个致命的问题,潮湿。

    林予安站在地穴前,对着镜头,像一个专业的建筑师一样阐述着自己的设计蓝图。

    “在一个半地穴式的建筑里,地面的潮气会不断向上渗透。”

    “如果是木头直接接触泥土,潮气会迅速浸湿墙体和内部空间,带走宝贵的热量,在拉布拉多的冬天,潮湿就等于失温。”

    “拉布拉多冬季的主导风向是强劲的西北风,所以我的后墙直接利用了这面西北向的天然岩壁。”

    “这意味着,我的入口必须朝向东南方,这样既能避开主风,也能在上午接收到宝贵的阳光。”

    “所以,我打算先用石头,建造一道防潮层,用石头砌筑一个完整的、封闭的‘U’形基础平台。”

    “同时也为承载未来的屋顶,提供一个绝对稳固的平台,东、西、南三面墙的顶面,必须保持绝对的水平。”

    “这等于为后续的木工活,提供一个零误差的起点,只有在这个坚实的平台上,我才能快速准确地搭建上方的木墙。”

    这个决策的核心,是能量的置换。

    用现在的体力,去完成一个绝对标准化的石制平台,可以极大地降低后续木工阶段的难度。

    也可以节省未来因为对抗潮湿和寒冷而需要消耗的更多卡路里。

    他的目标,是在地穴的东、西、南三边,用干砌的方式,垒起一道齐腰高的基础墙。

    然后会在东南向的南墙上,预留出入口的位置。

    这项工作的启动,始于对材料的精细规划。

    他走到之前挖掘时特意分类堆放的石块堆旁,开始进行二次筛选。

    这不再是简单的搬运,而是一场基于经验和对物理结构理解的严谨分类工作。

    “要建造一道稳固的干砌石墙,我们需要三种不同功能的石头。”

    他一边吃力地搬动着石块,一边对着镜头进行讲解。

    “第一种,是基石。”

    他用一根木制撬棍作为杠杆,艰难地将一块几乎有两个半篮球大小,底部相对平坦的花岗岩从石堆中分离出来。

    “它们是整个地基的承重基础,必须足够大足够稳,每一块都要深深地嵌入地穴底部的泥土中,以防止任何形式的沉降或位移。”

    “第二种,是主墙石。”

    他指着一大堆中等大小,形状各异的石块道:“它们将构成墙体的主体部分,理想的主墙石应该有一定的厚度。”

    “并且至少有一个相对平整的面,这样才有利于层层堆叠,需要各种形状的石头来互相咬合、锁死。”

    “最后,也是数量最多、最关键的,是楔石。”

    “在干砌石墙中,绝对不允许有大的晃动,这些小石片就是用来填充大石块之间所有可见的缝隙。”

    “并进行高度调整,确保每一块主墙石在放置后都绝对稳固,不会产生任何晃动。”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林予安完全沉浸在这项枯燥的分拣工作中。

    他将筛选好的石料,分门别类地搬运到地穴的施工区域内。

    十几块巨大的基石被他用杠杆原理和滚动的方式,艰难地挪到了地穴三边的边缘。

    主墙石和不计其数的楔石则被他按照大小,整齐地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

    “不够,远远不够。”

    他清点分类完石堆,对着镜头说道:“地穴里挖出的大多是碎石和中小型石块,真正能用作基石和主墙石的,数量严重不足。”

    没有浪费时间,立刻带上他的撬棍和手套,开始了他的“采石之旅”。

    随后他将目光锁定在了庇护所周边那些被冰川和流水侵蚀过的山坡与干涸的溪床上,那里才是大自然真正的建材市场。

    他先来到一片地势稍缓的山坡,这里的地面上散落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岩石。

    经过反复的撬动和调整,一块块顽固的石头终于被他完整地从冻土中剥离了出来。

    他没有搬运,而是将开采出的合格石料,就地堆放在山坡上一处开阔易于取用的地方。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就这样在山坡上不断地寻找开采。

    山坡上,那堆由他亲手开采出的建材储备,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庞大。

    当他觉得主墙石的数量已经足够时,他又将目光转向了那条干涸的溪床。

    这里的石头经过流水长年累月的冲刷,形状大多变得圆润光滑,不适合直接用作砌墙。

    但他需要的,正是这些石头中的一小部分,那些被水流打磨得极其扁平的片岩。

    “这些,就是我们最好的楔石。”

    他一边在溪床里翻找,一边解释道:“它们的厚度各不相同,从一厘米到五六厘米都有,是用来找平和填缝的完美材料。”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远方的海平面上泛起了橙红色的晚霞。

    林予安的采石工作终于接近了尾声,看着山坡上和溪床边那两堆石碓,脸上露出了疲惫而又满足的表情。

    挑选出第二天上午施工所必需的第一批基石和主墙石,艰难地将它们运回了地穴旁。

    然后返回营地,立刻生火做饭。

    冰冷的空气中,一簇温暖的火焰很快就在石灶里跳动起来,映照着他被汗水和尘土抹黑的脸庞。

    经过了一整天超大强度的体力消耗,他的身体急需大量的蛋白质和热量来进行修复和补充。

    烤兔肉虽然香,但口感干柴,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会损失不少宝贵的肉汁。

    今晚,他决定换一种更滋润、更能最大化利用所有营养的烹饪方式——炖兔肉。

    他将昨天剩下的一只兔子,用大马士革猎刀,沿着骨骼的结构,干净利落地分解成几大块。

    然后,将它们全部放入那只已经被熏得有些发黑的MSR不锈钢锅中,加入淡水,水量刚好没过兔肉。

    随即,他将锅稳稳地架在火堆上。

    在等待水烧开的间隙,他从一旁的储备里,拿出了几根前几天挖的宽叶香蒲根。

    他用刀刮去根茎粗糙的外皮,露出里面雪白的、富含淀粉的肉质,然后将其切成厚片,准备快出锅时一同扔进锅里。

    香蒲根是优质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在炖煮后会变得软糯,能让汤汁变得更加浓稠。

    他又从采集袋里,抓了一小把被霜打过的岩蔓越橘。

    他没有直接扔进锅里,而是先用刀将其切碎,挤出酸甜的红色汁液,连同果肉一起加入汤中。

    “蔓越橘的果酸,可以起到和料酒类似的作用,能有效地去除野兔肉里那股土腥味,同时也能让肉质变得更软嫩一些。”

    很快,锅里的水开始沸腾,表面浮起一层灰色的血沫。

    林予安用一片削薄的木片作为撇勺,仔细地将这些浮沫全部撇去。

    他没有守在火边干等,要将这坚韧的野兔肉炖到软烂,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以上的时间。

    这段宝贵的时间,他另有安排。

    他将火堆的火力调整到中等,确保锅里的汤汁能保持着“咕嘟咕嘟”的微沸状态,然后便起身,开始处理那两张完整的兔皮。

    他冰冷的溪水将兔皮上残留的血污和碎肉冲洗干净,然后用力地拧干。

    没有了兔脑作为天然的鞣剂,他只能采用另一种有效的方法——烟熏。

    他先用那把大马士革猎刀,在两张兔皮的皮板那一面,仔细地刮去所有残留的脂肪和筋膜,直到皮板变得干净平整。

    处理完毕后,他用缆绳将两张兔皮穿起来,做成一个类似“口袋”的形状。

    然后将其悬挂在一个由三脚架支撑的横杆上,离地面约一米高。

    接着,他在这个“皮口袋”的正下方,挖了一个小小的火坑,找来一些半干半湿的、富含油脂的松木和苔藓。

    他先用火堆里的火炭引燃这些材料,等它们开始冒出呛人的白色浓烟时,便立刻用湿润的苔藓将火坑覆盖大半,只留下一个出烟口。

    “烟熏鞣制法,是利用烟雾中的甲醛和酚类物质,来固定皮革中的胶原蛋白纤维,防止其在干燥后变硬腐烂。”

    他对着镜头解释道:“同时,烟熏也能赋予皮革一定的防水性和防虫效果。”

    浓烟滚滚升起,源源不断地灌入那个倒挂的“皮口袋”中,将两张兔皮彻底包裹。

    他需要让这个过程持续数小时,而这段时间,正好与他炖肉和吃饭的时间重合。

    设置好烟熏装置,他又开始为明天的石工活做准备。

    他拿出那块斯坦赠送的硬质阿肯色石,和那把伐木斧。

    他利用炖肉的这段时间,开始耐心地打磨起斧子,将其恢复到最佳状态。

    细腻的磨刀石在坚硬的钢材上缓缓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呼呼而过的风声。

    还有锅里“咕嘟咕嘟”的炖煮声,和烟熏坑里“嘶嘶”作响的声音。

    交织成一曲属于荒野的,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独特乐章!

    时间在专注的工作中悄然流逝。

    一个小时后,锅里的汤汁已经收浓了一半,然后他将香蒲根放了进去,并放了一些海盐。

    一股浓郁的、混合着肉香、植物根茎的甜香和果实的微酸的复杂香气,在整个营地弥漫开来。

    又过了三十分钟,林予安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到锅边,此时已经变得有些粘稠。

    他用筷子轻轻地戳了一下锅里最大的一块兔肉,筷子几乎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就插了进去。

    “好了。”

    他将锅从火上取下,放在一旁稍微冷却。

    先是喝下一口热汤,首先是淡淡的肉腥味,紧接著是香蒲根带来的、类似土豆淀粉的质感。

    最后,则是蔓越橘那恰到好处的酸,完美地平衡了所有味道,让整碗汤浓郁而不那么难以下咽。

    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滑入胃中,瞬间驱散了积累了一天的疲惫和寒意。

    然后,他开始享用主菜。

    经过长时间的慢炖,兔肉吸满了鲜美的汤汁,变得极其软烂,用筷子轻轻一拨就能从骨头上脱落下来。

    他吃得很快,大口地喝汤,大口地吃肉,将一锅炖菜全部吃得干干净净。

    这不仅仅是一顿晚餐,更是一场及时的能量补给。

    吃完饭,他检查了一下烟熏的兔皮,烟雾已经将皮板熏成了漂亮的、不均匀的金黄色。

    但鞣制还未完成,明天还需要继续。

    做完这一切,他才终于感觉到一股无法抗拒的困意袭来。

    明天将是更艰苦的一天。(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不错,请把《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