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疲惫的细胞仿佛都在欢呼,他又夹起一块炖得酥烂的鱼肉,肉质细腻,入口即化,与煎烤的风味截然不同。
这顿午餐,他足足吃了半个小时,他把锅里的鱼肉和贻贝全部吃完,汤也喝得一滴不剩。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强大的热量正在他的胃里燃烧,并迅速转化为支撑他下午继续工作的能量。
吃饱喝足,他没有任何休息,立刻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下午,当墙体垒到第三层时,一个新问题也随之出现,因自然形态导致的缝隙,大的地方能伸进手指。
“庇护所的保暖性,不取决于木头有多厚,而取决于缝隙有多小,现在,我必须要完成填缝的工作。”
得益于他之前收集原木时,一起收集了不少的苔藓,他将湿润的苔藓放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用手掌将其反复搓揉。
整理成粗细均匀的条状,然后拿起一根削平了头部的木棍,将这些苔藓条一点点地塞进原木之间的每一道缝隙里。
他先从庇护所内部开始,用力地将苔藓捅进去,直到感觉到了阻力。
然后再绕到外面,用同样的方法,从外部向里填充,两股苔藓在缝隙中间交汇挤压,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填充层。
做完一层墙,他就会用手掌仔细地在墙面上抚摸,感受是否有漏风的地方。
这个过程繁琐而耗时,但效果显著。
原本看起来有些“漏光”的墙壁,在被绿色的苔藓填充后,变得浑然一体,充满了原始而厚重的美感。
与此同时,另一项工程也在同步进行,烟囱的垒砌。
他会用之前备好的泥土混合干草和水,制作出粘性十足的泥浆。
将泥浆均匀地涂抹在下方的石头上,他还特别注意在石头与旁边原木墙体的接触面上,涂抹上更厚的一层泥浆。
这不仅起到了粘合作用,更是形成了一道防火隔热层。
当林予安将最后一根墙体原木安放好时,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库存的三米原木已经全部用完,墙体终于达到了他预设的高度。
他站在门口,需要微微弯腰才能走进庇护所,内部的空间并不高大。
后墙,也就是最低处,高度约一米二,而前墙,作为最高点,也只有一米五左右。这个高度是他刻意为之。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庇护所非常低矮。”
他半蹲在庇护所中央,对着镜头解释道:“在极寒环境下,空间就是敌人。”
“你建造的每一立方米多余空间,都是你需要额外消耗燃料去供暖的负担。”
“低矮的屋顶,能将壁炉产生的热量最大限度地集中在我的活动区域,而不是浪费在用不到的头顶。”
“这个高度,足够我坐直、躺下这就够了。因为时间紧迫,这个大小的庇护所是最合适的选择。”
他站在完工的墙体中央,环顾四周。
坚固的石基,厚重的原木,严丝合缝的鞍口,被苔藓填满的缝隙,以及那个已经与墙体融为一体的石制烟囱。
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扑面而来!
“主体墙面,完工!”他对着镜头,声音沙哑但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兴奋。
“现在,只剩下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封顶工作,搭建屋顶!”
但此时天马上就要暗了下来,林予安只能先返回临时庇护所休息,明天进行最后的封顶工作。
第十二天。
天气阴沉,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空气中弥漫着风雪欲来的气息。
一场大雪,随时可能降临!所以,林予安今天没有去巡视陷阱和采集贻贝。
他必须抓紧时间,在这一场降雪到来之前,为他的庇护所盖上屋顶!
“今天,我的任务是封顶。”他对着镜头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紧迫感。
“根据我的设计,这个屋顶不会是轻便的框架,它本身就是一道横向的墙壁。”
“一道由整根原木并排铺设而成的,坚不可摧的屏障,它必须能承载未来可能厚达一米的积雪。”
他需要的,是足够长、足够结实,但又不能太重的木材。
他再次进入森林,这次他寻找的目标是那些笔直的、直径在10-15厘米左右的云杉或松树枯木。
他花费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砍伐并拖回了十几根这样的“屋顶木”。
这些木头的长度都超过了庇护所的深度,以便在前后形成屋檐。
搭建这种实体屋顶,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一根一根地铺。
庇护所的前墙高一米五,后墙低一米二,这个天然的斜度,就是为了让屋顶能够顺利排水。
因此,所有的屋顶原木,都必须顺着这个斜坡,从前到后竖向铺设。
他将木头的一端先奋力抬上石基,然后用肩膀顶住木头的下方,猛地发力,便将这根沉重的木头送上了墙顶。
然后,他爬上墙体,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这根木头的位置。
它的前端,稳稳地搭在前墙顶部的原木上,它的后端,则搭在后墙的顶部,并且两端都超出了墙体约三十厘米,形成了屋檐。
“仅仅放上去是远远不够的。”
他对着镜头解释道:“拉布拉多海岸的狂风,威力足以掀翻一辆汽车,我必须用最坚固的方式,将它和墙体锁死在一起。”
他没有采用复杂的卯榫凹槽,那太耗时了,他选择了更直接的方法。
他拿出了拆散的缆绳,打算用它来固定这些屋顶的原木,本次生存也就50多天,缆绳足够用了,也不用担心腐蚀的问题。
他将第一根屋顶原木紧紧地挨着侧墙的边缘摆放好。
然后,拿起一截短缆绳,在原木的前端,也就是屋檐部分,开始进行捆绑。
他将缆绳从上方绕过屋顶原木,再从下方紧紧地勒住前墙的最顶层原木,然后用力拉紧。
用一个专业的,受力越大就越紧的卡车司机结,将绳索死死地锁定。
瞬间,这根屋顶原木的前端,就被强大的缆绳,牢牢地“绑”在了前端木梁上。
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法,将这根原木的后端,也牢牢地固定在了后端木梁上。
现在,第一根屋顶原木,像一座桥梁,被彻底地焊在了前后墙体之间。
一根,两根,三根……
整个下午,林予安不知疲倦地重复着这个过程,安放、调整、拉紧、捆绑。
每当一根新的原木被牢牢固定,他头顶的天空就缩小一分,庇护所内的光线就暗淡一分。
当屋顶的铺设,推进到距离烟囱还有约一米的位置时,他停下了工作。
“现在,我来到了整个庇护所建造过程中,最考验技巧的地方。”
他站在墙上,指着那个已经和墙体齐平的石制烟囱结构。
“竖向的屋顶,遇上了侧面的烟囱,我必须在这里,创造一个全新的支撑结构,否则屋顶就会在这里断开。”
“我的解决方案,是在屋顶上做一个‘框架中的框架’。”
他先铺好了紧挨着这个“一米安全区”的那根完整的屋顶原木,并用缆绳将其牢牢固定。
这根原木,将成为新的承重梁,然后,他取来两根较短但结实的原木,作为横向支撑梁。
他将第一根横梁的一端,搭在刚刚固定的那根屋顶原木上,另一端则搭在烟囱所在的侧墙上,并用缆绳和石块加固。
第二根横梁也用同样的方式安装。
两根横梁之间,正好框出了烟囱的位置,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天窗”。
“有了这个横向的框架,我就可以继续铺设被烟囱‘打断’的屋顶了。”
他将几根屋顶原木截短,然后,将这些短木料,一根根地铺设在这个新框架和前后墙体之间。
它们的长度虽然变短了,但两端都有了坚实的支撑。
当所有的短木料都铺设并固定好之后,整个屋顶的木质结构终于全部完成。
只在烟囱的位置,留下了一个被木框和石墙包围的、绝对安全的方形开口。
现在,他才开始处理烟囱的穿出问题。
他爬下墙,搬来更多的耐火石块,继续用干砌的方式,将烟囱的整体结构向上延伸。
穿过那个为它预留的方形开口,直到高出屋顶的平面约半米左右。
然后,他爬上屋顶,将大量的泥土和碎石混合物,严严实实地填入了烟囱和周围木质框架之间的所有缝隙中。
这形成了一道厚实的,完全由不可燃物构成的防火带。
傍晚,天色已经迅速暗淡下来,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风雪欲来的刺骨寒意。
当最后一根屋顶原木被缆绳牢牢捆住,整个屋顶的木质结构,彻底合拢了。
林予安从并不算高的屋顶上轻松地跳下来,站在门口向里望去。
庇护所内,一片漆黑,只有从低矮的门口透进的一丝光亮。
他需要俯身钻进去,仿佛进入一个由巨石和巨木构成的洞穴。
空气停止了流动,外界的风声被隔绝,只剩下一种令人心安的寂静。
“伙计们,即使现在下雪我也不怕了!”
“我只剩下最后两步,铺设防水层和保温层,以及装上一扇门,庇护所就彻底完工了!”
“但是现在,是时候告别过去,正式搬家了!”
他没有在新家多做停留,而是转身走向不远处,那个陪伴了他十二个夜晚的,A字临时庇护所。
他熟练地解开绳索,那块巨大的防水油布应声落下。他仔细地将油布折迭好,这块重要的物资,是新家屋顶不可或缺的防线。
接着,他开始搬运自己的全部家当,将所有东西都搬进了最新的永久庇护所里。
林予安没有忘记今天一天都是大阴天,明天可能会下雪,或者雨夹雪。
“伙计们,估计明天会下雪,所以在彻底休息之前,我必须做完最关键的一步——防水。”
他没有片刻迟疑,借着头灯的光芒,立刻行动起来。
他爬上刚刚完工的屋顶,将那块折迭好的防水油布铺了上去。
当整块防水油布被压了几块石头,彻底固定好之后,他的庇护所,终于拥有了一个能抵御风雨的顶棚!
“好了,最核心的防水层就完成了。”
他从屋顶上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尘:“保温层可以明天再铺,但今晚,无论下什么,我都将有一个干燥的容身之处了。”
做完这一切,他才终于有时间,站在那个他倾注了厚望的石制壁炉前。
他抚摸着壁炉冰冷粗糙的石头表面说道:“今晚,我将在这里度过第一夜。”
“同时,也是对它进行测试的最好时机。我需要知道它的排烟效果如何,热量反射效率高不高。”
“虽然之前也测试过一次,但那时候烟道比较短,不确定现在烟道加长之后是什么效果。”
他将一些干燥的桦树皮和细小的枯枝放进炉膛,然后用打火棒引燃。
火苗迅速蹿起,舔舐着上方的引火木。
很快,火焰稳定下来,开始燃烧更粗的木柴,与在野外生火不同,这一次,火焰被牢牢地约束在石制的炉膛内。
一股淡淡的青烟从火焰中升起,没有像他担心的那样在庇护所内弥漫,而是非常顺畅地、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钻进了炉膛上方的烟道,消失不见。
林予安走到庇护所外,抬头望向屋顶。只见一股白烟,正笔直地、稳定地从石制烟囱中冒出,飘向阴沉的天空。
“排烟,完美!”他兴奋地握了握拳。
回到庇护所内,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温暖的热浪,正从壁炉的开口处,稳定地向外辐射。
他特意将后壁砌成弧形的设计起到了作用,热量没有被墙壁吸收,而是被有效地反射到了他所在的活动空间。
庇护所内虽然依然寒冷,但壁炉前方的一小片区域,已经变得温暖如春。
他将睡袋在壁炉前铺开,然后简单地煮了一锅贻贝作为晚餐。
在温暖的火光和跳动的火焰旁,在这座由自己一石一木亲手建起的堡垒中,他有了可以对抗整个拉布拉多冬天的安身之所。
————
(看到这的老哥,求一投1张【月票】,让本书保持一下前十名吧.)(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