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分头行动

    “那边几条街,有不少小旅馆、饭馆,还有……嗯,一些晚上营业的场所。”

    “东区那边,老房子多,住的大多是老滨城人,还有不少从周边农村过来找活干的,情况杂一些。”

    李科长又介绍了东区的情况。

    熟悉完大致环境,李科长将他们送回招待所,并表示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便先去忙了。

    回到房间,陈识立刻摊开滨城市区图。

    “都看清楚了吧?”陈识指着地图,“西区码头,海风歌舞厅大概在这个位置。”

    他用铅笔圈出一个范围,“东区老城棚户区,是这一片。下午我们分头行动。记住,我们是北方机械厂出差人员,口径一致。大刘,耗子,你们去西区,相机拍下海风歌舞厅正门、后巷及周边环境,注意有无异常情况。不要靠近,不要打听。”

    “明白,就远远看几眼。”大刘点头。

    “我和小赵去东区,看看那边的市井百态。小赵,带上你的小本子,可以适当记录一些观察到的人员特征或者听到的零碎信息,但不要暴露意图。”

    “好的,队长。”

    中午,几人就在招待所食堂随便吃了点午饭。

    下午一点多,便按照计划,分头出发了。

    陈识和小赵穿上最普通的深蓝色棉猴,戴着半旧的棉帽,揣着手,汇入了滨城午后清冷的街道。

    他们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前往东区,这样可以更好地融入本地人群。

    公共汽车是那种老式的铰接车,开起来哐当作响,车里挤满了人,各种气味混杂。

    陈识和小赵找了个靠窗的位置站着,留意着车外的景象和车内乘客的交谈。

    东区果然如李科长所说,街道更窄,建筑更旧,多是些低矮的平房或两三层的旧式楼房,墙面斑驳。

    路边的店铺也显得更杂乱,卖杂货的、修鞋的、剃头的……应有尽有。

    行人穿着也更朴素,甚至有些破旧,脸上带着为生活奔波的沧桑。

    下了车,陈识和小赵沿着一条热闹的街市慢慢走着。

    这里似乎是个自发的市场,路边摆满了各种摊子,卖菜的、卖鱼虾的、卖日用品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土腥味和劣质烟草的味道。

    小赵不动声色地拿出一个小本子和铅笔,假装记录要采购的零件清单,实则飞快地勾勒着周围的环境和几个看起来有些特别的人物速写。

    陈识则更像一个好奇的外地采购员,偶尔在摊前驻足,问问物价,操着略带京片子的普通话和摊主闲聊几句。

    “大哥,这海蛎子怎么卖?”

    陈识在一个卖海货的摊子前停下,看着盆里那些带着泥壳、张着口的牡蛎。

    海蛎有壮阳的作用,虽然陈识用不上,但甭管油炸、做汤还是蒜蓉蒸,都非常好吃。

    摊主是个黑瘦的汉子,裹着厚厚的棉衣,抄着手,瓮声瓮气地回答:“五分一斤,带壳算。”

    “哟,可不便宜。”

    陈识咋舌,“咱们厂里预算紧啊。大哥,咱滨城这边,除了这码头市场,还有哪儿能弄到便宜点的海货?或者……有没有那种……私下里交易的?”

    他压低声音,带着点试探。

    摊主警惕地看了他一眼,摇摇头:“那可不知道。咱都是正经买卖。”

    说完,就不再理他,转头去招呼别的客人。

    陈识也不在意,笑了笑,走开了。

    他们继续在市场里转悠,耳朵捕捉着周围的对话碎片。

    大多是家长里短、物价高低,偶尔能听到一些关于“船期”、“货主”之类的词,但都语焉不详。

    在一个卖烟丝的摊子前,两个穿着旧工装、像是老工人的男子正在一边挑烟丝一边低声抱怨。

    “……妈的,昨晚‘海风’那边又闹腾了,吵得老子半宿没睡好。”

    “可不是嘛,那地方现在乱得很,啥人都有。听说前两天还有人在后巷被打劫了……”

    “少去那地方晃悠,没啥好事。”

    陈识和小赵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注意。

    海风?

    很可能就是海风歌舞厅!

    看来那里确实不太平。

    他们没有停留,继续往前走。

    穿过市场,是一片更显破败的棚户区,低矮的房屋紧密相连,小巷狭窄而曲折,地面污水横流。

    一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聚在墙角抽烟,眼神带着审视打量着他们这两个陌生人。

    陈识感觉到小赵有些紧张,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放松。

    他们装作找路的样子,在巷口张望了一下,没有深入。

    “差不多了,往回走吧。”

    陈识低声道。他们已经引起了些注意,不宜久留。

    两人顺着原路返回,走到大路上,才松了口气。

    “队长,刚才那两人说的海风,应该就是目标。”

    小赵低声说,手里的小本子上已经记下了听到的对话和观察到的那几个年轻人的粗略特征。

    “嗯。”陈识点点头,“看来那里晚上确实很热闹,而且治安状况不佳。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可能是机会。”

    另一边,西区码头附近。

    大刘和耗子也扮作打听行情的采购员,在海风歌舞厅所在的街道转悠。

    歌舞厅门脸不算太大,装修在这个年代看来还算时髦,贴着一些过时的港台明星海报,大门紧闭,还没到营业时间。

    但门口停着的几辆摩托车和偶尔进出的一些穿着花哨、发型怪异的年轻人,都显示着这里的与众不同。

    耗子凭借着他的机灵劲,假装对旁边一家五金店感兴趣,跟店主套近乎,顺便把歌舞厅正门和旁边的巷子口都观察了个仔细。

    大刘则在不远处的一个报摊买烟,目光扫视着周围的环境和潜在的点。

    他们注意到,歌舞厅侧面有一条狭窄的后巷,堆放着一些垃圾桶和杂物。

    后巷另一头通向另一条小街。

    “刘队,你看那边。”耗子用眼神示意后巷方向,低声道,“要是那个黑皮真在后巷交易,那里倒是个隐蔽的地方,但也容易被人堵住。”

    大刘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嗯,地形记住了。走,去旁边那条小街看看出口。”

    两人装作随意散步的样子,绕到了后巷连接的那条小街上。

    这边相对安静一些,有几家小饭馆和台球室。

    一下午的侦查,两组人都收获了一些零碎但有价值的信息。

    傍晚,四人陆续回到了招待所。

    关起门来,开始汇总情况。(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不错,请把《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