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续2 暗流汹涌与生死抉择

    初平风波后的余悸

    李世民虽成功洗清了谋反的诬陷,但朝堂上的气氛并未因此而缓和。太子李建成虽受到了李渊的斥责,但他心中对李世民的怨恨却愈发浓烈。他深知李世民的威胁依旧存在,必须想办法再次打压他。

    秦王府中,李世民也并未放松警惕。他召集房玄龄、杜如晦等谋士商议对策。房玄龄皱着眉头说道:“王爷,此次虽暂时化解了危机,但太子一派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必定还会想出新的阴谋诡计来对付我们。”

    杜如晦也点头道:“是啊,王爷。我们必须提前做好防备,不能再让他们有机可乘。”

    李世民沉思片刻,说道:“你们说得对。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王府的防卫,另一方面也要在朝堂上争取更多大臣的支持。”

    后宫新阴谋

    与此同时,后宫中皇后也在为太子的事情忧心忡忡。她找来亲信宫女,说道:“如今秦王势力越来越大,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你们去打听一下,看看有什么办法能削弱秦王的势力。”

    宫女们领命而去。没过几天,其中一个宫女回来报告说:“娘娘,听闻秦王的谋士房玄龄和杜如晦与朝中一位大臣有矛盾。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矛盾,让他们之间产生间隙。”

    皇后听了,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好,你们去安排。想办法让那位大臣在朝堂上弹劾房玄龄和杜如晦。”

    于是,宫女们开始在暗中活动。她们找到那位与房玄龄、杜如晦有矛盾的大臣,对他说道:“大人,您若想在朝堂上有所作为,就应该弹劾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在秦王身边出谋划策,权势越来越大,对您是个威胁。只要您弹劾他们,我们皇后娘娘会在背后支持您。”

    那位大臣听了,心动不已。他早就对房玄龄和杜如晦心怀不满,如今有皇后撑腰,便决定在朝堂上弹劾他们。

    朝堂弹劾风云

    在一次早朝上,那位大臣站出列,说道:“陛下,臣要弹劾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在秦王身边,教唆秦王结党营私,妄图扩大势力,对朝廷构成威胁。”

    李渊听了,心中有些不悦。他看向李世民,说道:“秦王,你对此有何解释?”

    李世民心中明白这又是太子一派的阴谋,但他还是冷静地说道:“陛下,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儿臣的得力谋士,他们一心为大唐社稷着想。这位大臣的弹劾纯属无中生有,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他。”

    然而,支持太子的大臣们纷纷站出来附和那位大臣的弹劾。朝堂上顿时又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

    李渊有些犹豫,他说道:“此事容朕再考虑考虑。”

    散朝后,李世民回到秦王府,十分生气。他对房玄龄和杜如晦说道:“你们放心,我一定会保你们无事。这肯定是太子他们的阴谋。”

    房玄龄和杜如晦说道:“王爷,我们不怕。但我们必须想办法打破他们的阴谋。”

    太子的拉拢之计

    太子李建成看到弹劾房玄龄和杜如晦的事情没有立刻成功,便想出了另一个办法。他派人去拉拢李世民麾下的一些将领。

    他找到尉迟恭,对他说道:“尉迟将军,你跟随秦王多年,立下不少战功。但秦王如今树敌太多,未来前途未卜。你若能投靠我,我保证给你更高的官职和更多的赏赐。”

    尉迟恭听了,怒目而视,说道:“太子殿下,我尉迟恭只忠于秦王。秦王对我有知遇之恩,我绝不会背叛他。你休要再打我的主意。”

    李建成碰了一鼻子灰,但他并不死心。他又派人去拉拢其他将领,但大多数将领都像尉迟恭一样,拒绝了他的拉拢。

    李世民的困境与抉择

    李世民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朝堂上太子一派不断地打压他,后宫中皇后也在暗中使坏。他深知这样下去,迟早会有大祸临头。

    他召集谋士们商议对策。长孙无忌说道:“王爷,如今局势危急,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除掉太子和他的党羽。”

    李世民犹豫了一下,说道:“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了?毕竟太子是陛下的嫡长子,我们若动手,恐会背上不忠不孝的罪名。”

    房玄龄说道:“王爷,如今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太子他们一心想置我们于死地,我们若不反击,只有死路一条。而且,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他想到自己多年来为大唐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却遭到太子一派的猜忌和打压,心中十分不甘。但他又不忍心对自己的兄弟下手。

    神秘访客

    就在李世民犹豫不决的时候,秦王府来了一位神秘访客。这位访客自称是一位世外高人,他对李世民说道:“秦王,我观你近日有大祸临头之象。但你命中有帝王之相,只要你果断出手,必能化险为夷,成就大业。”

    李世民听了,心中一动。他问道:“先生,你所说的果断出手是指什么?”

    神秘访客说道:“自然是除掉太子和他的党羽。如今太子势力虽大,但他们多行不义,不得人心。你若能一举将他们铲除,陛下也会明白你的苦衷。”

    李世民还是有些犹豫:“先生,这样做会不会引起天下人的非议?”

    神秘访客笑道:“秦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你能让大唐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天下人自然会理解你。”

    神秘访客走后,李世民的心中更加动摇了。他在王府中来回踱步,思考着是否要采取行动。

    太子的致命计划

    太子李建成得知李世民还在犹豫,便决定加快行动。他与李元吉商议后,制定了一个致命计划。

    他们打算在昆明池为李世民举办一场饯行宴会,在宴会上埋伏杀手,将李世民杀死。然后再向李渊报告说李世民是突发疾病而死。

    李元吉说道:“太子哥哥,此计甚妙。只要李世民一死,他的势力自然就会瓦解。”

    李建成得意地笑道:“没错。到时候我就可以顺利登上皇位,大唐的江山就稳如泰山了。”

    然而,他们的计划却被李世民安插在太子身边的眼线得知了。眼线急忙赶到秦王府,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李世民。

    破釜沉舟的决心

    李世民得知太子的计划后,心中十分愤怒。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他召集将领们说道:“各位将军,太子他们想要置我于死地。如今我们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我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除掉太子和他的党羽。你们可愿意跟随我?”

    将领们纷纷表示愿意跟随李世民。尉迟恭说道:“王爷,我们早就看不惯太子他们的所作所为了。我们愿意为王爷效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世民看着将领们坚定的眼神,心中下定了决心。他说道:“好,我们准备发动政变。但我们要尽量减少伤亡,只除掉太子和他的主要党羽。”

    于是,李世民开始秘密部署政变的计划。他安排尉迟恭、长孙无忌等将领带领精兵埋伏在玄武门附近。

    玄武门之变前夜

    玄武门之变的前夜,长安城一片寂静。但秦王府和太子府内却都在紧张地准备着。

    李世民在王府中默默地祈祷,希望这次政变能够成功。他想到即将要面对自己的兄弟,心中还是有些不忍。但他知道,为了大唐的未来,为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安危,他必须这么做。

    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还不知道他们的计划已经泄露。他们在太子府中饮酒作乐,幻想着李世民死后自己的美好未来。

    后宫中,皇后也在等待着太子的好消息。她相信太子一定会成功的。

    然而,一场惊心动魄的政变即将在玄武门拉开帷幕。李世民能否成功地除掉太子,改变自己和大唐的命运,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玄武门之变爆发

    第二天清晨,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按照计划前往昆明池。当他们走到玄武门时,突然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劲。

    尉迟恭带领着精兵从暗处冲了出来。李建成和李元吉大惊失色,他们没想到李世民会提前得知他们的计划。

    李建成喊道:“李世民,你竟敢谋反?”

    李世民说道:“太子殿下,是你逼我的。你多次想置我于死地,我今日不得不自卫。”

    双方立刻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尉迟恭武艺高强,很快就将李元吉斩杀。李建成想要逃跑,但被李世民一箭射中,当场毙命。

    玄武门内顿时一片混乱。李渊得知玄武门发生政变的消息后,十分震惊。他急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李渊的无奈妥协

    李渊看着眼前的局面,心中十分痛苦。他没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会自相残杀。

    李世民带领着将领们来到李渊面前,跪地说道:“陛下,儿臣也是迫不得已。太子他们一心想害儿臣,儿臣为了自保,只能如此。请陛下恕罪。”

    李渊看着死去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如今木已成舟,无法挽回。而且李世民势力强大,他也无力阻止。

    李渊无奈地说道:“罢了罢了。朕就封你为太子,日后朕将皇位传给你。希望你能好好治理大唐。”

    李世民听了,心中松了一口气。他说道:“陛下放心,儿臣一定会让大唐繁荣昌盛。”

    玄武门之变以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但这场政变也给大唐带来了巨大的震动。李世民登上太子之位后,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他要如何稳定局势,治理好大唐,成为了他接下来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谁也别想挡我当皇帝不错,请把《谁也别想挡我当皇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谁也别想挡我当皇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