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市火车站。
此时已经是华灯初上,广场上只有寥寥几个乘客的身影。
小摊贩们脖子上挂着一个四方木匣子,顶在肚皮上,在广场上吆喝。
有卖香烟的,有卖地图的,有卖杂志、报纸的,也有卖光盘的。
这是夏天,要是冬天,这些人准穿一身军大衣,把衣服一敞开,衣服里挂满了盗版光碟、或者是从哪里搞来的非法IC卡。
更多的是一些扒手和地痞,在角落的阴影里转来转去,寻找下手的目标。
杨锦文他们的车停在广场边上,几个人下车,大步向旁边的铁路派出所迈去。
两个穿着制服的公安也刚走出房门,阴影里的蝇营狗苟赶紧躲在暗处,像是老鼠一般流窜。
老鼠们对猫有天生的警惕,单看杨锦文,他们看不出身份。
不过跟在他身后的几个人,特别是蔡婷,一头干练的短发,一身黑色的男士皮夹克,蓝色牛仔裤,一般的女便衣都是这么穿的,打眼一瞧,太飒了,太有气势。
杨锦文迈上台阶,向走来的一个公安民警伸出手:“温所你好。”
“杨队,久仰啊。”
“您客气了,叫我锦文就行。”杨锦文谦虚道。
安南市铁路派出所的所长温明仁,是温玲的大堂哥,算起来,杨锦文将来也得叫一声哥。
不过对方已经四十好几了,温玲另一个堂哥、育林派出所的副所长温剑,相比起来,温明仁更加成熟稳重,也更加内敛。
铁路派出所不属于当地地方管辖,而是直接由上级铁路公安局管辖,虽然都是公安,但职责完全不一样。
温明仁是市区铁路的正所长,不要小看他的身份,拿县局的副局长,他都不一定换。
两个人寒暄几句,便进了派出所接待室。
接待室里有一男一女在等候,都穿着铁路的宽大制服。
温明仁道:“锦文啊,这两位就是当时售票口的工作人员,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他们。”
“谢谢温所。”
“别客气,我去给你们倒茶。”温明仁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不是真的去倒茶,有关刑事案件的调查,他不愿意多听,只是找借口避嫌而已。
屋里的一男一女,向杨锦文伸出手来:“杨队,您好,我姓张,您叫我小张就行。”
“我跟您同姓,叫我小杨。”女孩笑着介绍自己,看杨锦文的眼神很亲切,双眼亮晶晶的。
“耽误你们时间了。”杨锦文和他们握了握手,招手请他们坐在沙发上。
小张道:“今天白天,城北分局的江队来问过情况,我们都做了回答。”
杨锦文点头:“有些细节我想再确认一遍。”
“行。”
杨锦文手里拿着江建兵从笔记本上撕给他的问询记录。
他按照对方回答的内容,准备再问一遍,不过在此之前,他先拿出‘殷红’的照片,展示在两个人眼前。
“你们确定1月23号早上,这个女人出现在你们售票的窗口?”
小杨点头:“我确定。”
“为什么?”
“她太漂亮了。”
小张作为男同志,也跟着点头:“当时小杨还和我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女人。”
“当时她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女人天生都对比自己漂亮的女人更加敏感,小杨想了想,回答道:“当天早上下着雪,她穿着红色的呢子大衣,围着一条蓝色围巾,头发是大波浪,右边的头发戴着金色的蝴蝶发卡,涂着很鲜艳的口红。
她手里推着一个帆布袋的行李箱,颜色是褐色的。”
“她当时和你们说了什么?”
“就说买一张K121、去蓉城的火车票。”
杨锦文皱眉:“不是说你们忘了她买的哪一趟火车票吗?”
小张道:“杨队,是这样的,城北分局的刑警今天早上来问的时候,我们确实不知道。不过,那个江队说让我们好好查一查,这件事情很重要。
然后我和小杨就查了那天的火车时刻表,按照时间来推算,1月22号上午,就那么几趟火车。”
小杨接话道:“这个女人是在我的售票口买的票,我记得当天的时间是早上六点刚过。
六点到八点,就两趟火车,去西南和北上的,所以我就记起来了,这个女人是买的去蓉城的火车票,就是K121。”
“那你记不记得,她是从火车站哪个方向过来的?”
两个人都是摇头。
杨锦文也知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毕竟他们当时待在售票厅的,根本不可能留意到这件事情。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殷红’离开安南时,所搭乘的火车和聋哑女人过来丹南县的火车,是同一趟。
两个女人不仅认识,关系绝对匪浅,而且还是同一个地方的人!
根据‘殷红’的口音,吕薇薇推测为德洋市,这个地方就在蓉城旁边,但杨锦文无法确定这个地方是不是正确的。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陶建业的下落。
如果他真的和袁大军遭遇同样的命运,被‘殷红’杀害了,那必须得找到他的尸体。
虽然安南市不大,但茫茫人海,去哪里找呢?
杨锦文靠着椅背,低头沉思。
随后,他抬起头来,看向两个铁路工作人员。
“你们确定她是六点钟到的售票厅?”
小杨点头:“是,我确定,六点刚过。”
“1月23号早上六点?”
“没错。”
旁边的姚卫华重重地点了一下头,他明白杨锦文问的是什么。
钟爱华是1月22号晚上十点,从安南市回去丹南县的家,十点过后,‘殷红’收拾行李离开。
当天晚上,丹南县到安南市的大巴车已经停运,当时还下着雪,要么是有人开车接‘殷红’去的安南市,要么就是她自己搭乘出租车去的市区。
姚卫华正想的入迷时,他听见杨锦文问道:“当天早上下雪了?”
“是。”小杨回答说:“很大的雪。”
这个时间和当时体育公园杀人案的时间很接近,那十来天,确实是大雪天。
杨锦文又问:“你们看见的这个女人,她头发和肩膀上有雪粒子吗?”
“这……”小杨思索道:“这就不清了。”
小张也跟着回答:“我们没留意到这件事情。”
“没留意就是没有?”
小杨点头:“是,她看着很平静,身上的衣服也很干净。”
杨锦文眯着眼,点点头,他和姚卫华同时开了口。
“查丹南县的出租车!”
“调查火车站的出租车!”
90年代末,安南这样的小城市出租车有多少?坐得起出租车的人更是少数。
何况丹南这样的小县城。
翌日,一大早。
城北巡逻队就被杨锦文叫来了,整整一百人,在火车站附近寻找出租车,和可能目击到‘殷红’的证人,目标人群主要是小摊小贩。
姚卫华和猫子更是去了客运公司,守在那里,等着出租车司机轮流换班。
这个时候,出租车司机都是有编制的,一份很光荣的工作,开车都是戴着白手套的。
一天、两天,三天时间过去。
巡逻队终于打听到了线索,先是火车站附近的环卫工看见过一个穿着红色呢子大衣、拖着褐色行李箱的女人下了出租车,位置也指出来了,就在广场边上。
因为对方的容貌不俗,铲雪的几个环卫工不免多看了几眼。
疑似殷红的女人拖着行李箱,在白色的雪地里行走,像是一朵红色的火莲,迈向火车站的售票厅。
紧接着,客运公司也传回来了消息,一个出租司机在1月23号凌晨,搭乘了一个女乘客,同样是穿着红色的呢子大衣,带着一个褐色的行李箱。
出租司机帮忙把行李箱拿到后备箱的,而且那个女人的长相和‘殷红’一模一样!
姚卫华出示照片给对方看,对方回答说:“就是她,我从来没见过那么漂亮的女人,我还和她说过话。”
“你和她说了什么?”
“我就聊了一下天气,那天下了很大的雪嘛,她坐在后座上,没回答我。
后来,我又问她是不是本地人,她说不是。”
“她就说了这一句话?”
“我还问她老家是哪儿的。”
“她怎么说?”
“她就说,好像是什么……你让我想想……”
司机站在黄色的出租车边上,一手握着水果玻璃罐头当做的茶杯,一边歪头想着。
“不急,您慢慢想。”姚卫华给他点上一支红塔山香烟。
司机抽了几口,点了一下烟头:“她好像是说,拼了命的逃,逃不出去,只有重返旧地,才能重拾尊严。”
“你确定她是这么说的?”
“是,我上过大学的,记忆力不差。”
姚卫华一边把这话记录在笔记本上,一边问道:“师傅,我记得你姓龚?”
“是,龚彪,都叫我彪子,我姐夫也是开出租车的,我俩轮班开,幸好是我载的人,我姐夫记性不好,车开的稳当,人不行,说话经常说不到点子上。”
“嗯,谢谢你配合。”
“别客气,为人民服务嘛。”
“最后一个问题,这个女人是在哪儿上的你的车?”
“城南那片,我记得好像是笕桥路,那一片都是新修的小区,都没什么人住。”
“能不能麻烦您带我们去一趟。”
“没问题,请上车。”
姚卫华放下笔,指了一下猫子:“打电话给杨队,就说我们大概找到了‘殷红’的行踪。”
猫子应了一声,掏出小灵通,开始拨打电话。
二十分钟后,杨锦文带人来到笕桥路,看向密密麻麻新建的楼房,他突然想到,陶建业为什么会突然转性,不带女人去宾馆开房,十有八九,他是在这边有一套秘密住宅。
如果他不是失踪,那就是死在这里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