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暗子

    青木院厢房内,桌上堆积如小山般的银票。

    郁宝儿飞快地清点着,一张张面额巨大的银票在她手中发出轻微的哗啦声。

    她的眼睛越瞪越大,呼吸都不自觉地屏住了。

    “十五万……十八万……二十一万……二十五万七千两!”

    郁宝儿猛地抬起头,倒吸一口凉气,声音都带着颤音,“首席师兄!足有二十五万七千两啊!天哪……这……这简直像做梦一样!”

    她看着眼前这堆银票,感觉头晕目眩。

    二十五万七千两!

    郁家要多少年才能赚的这么多银子?

    陈庆端坐一旁,神色平静。

    他接过郁宝儿递来的登记册,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名字和数额。

    当看到聂珊珊名字后面那三万两时,陈庆微微一顿,心中暗道:“出手就是三万两,癸水院首席的底蕴当真不凡。”

    除了聂珊珊外,还有桑长老三万两,沈修永两万两,他们三人几乎占了大头。

    陈庆仔细地将所有名字和数额刻印在脑海,合上册子。

    “都记下了?”

    “嗯!一个不漏!”

    郁宝儿用力点头。

    陈庆的操作,简直颠覆了她的认知。

    短短一日就能凑齐二十多万两银子,这难道就是首席大弟子的分量吗?

    “这次辛苦你了,跑前跑后。”

    陈庆抽出一张银票,“这五百两,是你的辛苦费,拿着。”

    “啊?!”

    郁宝儿慌忙摆手,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首席师兄!这太多了!我…我就是跑跑腿,传个话,帮师兄做事是应该的!”

    陈庆直接将银票硬塞进她手中,“收下吧。”

    “谢…谢谢首席师兄!”

    郁宝儿满脸认真的道:“师兄放心!以后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一定给您办得妥妥帖帖的!”

    此刻,她对陈庆的崇拜,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陈庆心思急转。

    这看似庞大的债务,在他眼中却并非单纯的负担,反而是一种特殊的人脉纽带。

    借钱是门学问,他今日看似欠下了天价人情,实则不然。

    他已经和名册上这些人以债主和债户的微妙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自己定要掌握好分寸。

    两日后,城西老刀把子客栈。

    一座独立后院。

    陈庆如约而至。

    院内江伯鸿,还有一对陌生的夫妻。

    男子约莫四十出头,身材高大魁梧,太阳穴高高鼓起,身着藏青色劲装,腰间缠着一条软鞭,鞭头形似蝎尾,透着一股凶戾之气。

    女子则显得温婉许多,面容姣好,双手骨节分明,指腹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老茧,显然手上功夫极为了得。

    她腰间悬着一柄细窄的软剑,剑鞘古朴。

    “陈小友来了!”

    江伯鸿笑着招呼,“来,给你引荐,这两位是柳府新聘的供奉,岳山,柳三娘。他们二位此次便是为家中麟儿求取这易骨丹。”

    陈庆目光扫过二人,心中微动。

    柳家供奉?

    自郑家覆灭以来,柳家在云林商会一家独大,势力急速膨胀,网罗众多高手。

    眼前二人真气雄浑,绝非无名之辈,观其气势,当是抱丹劲后期的高手。

    但陈庆却从未听闻二人名号,想来并非云林府本地人士。

    陈庆抱拳一礼,道:“在下陈庆,见过二位。”

    岳山朗声一笑,热情道:“久闻陈首席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少年英雄!”

    五台派位列云林府四大派之一,其五院首席弟子地位尊崇。

    若能与之结识,自是一份人脉。

    柳三娘则微微颔首,浅笑道:“陈首席有礼了。”

    寒暄几句,众人便将目光投向院那座造型古朴的丹炉。

    江伯鸿神色肃穆:“时辰已到,药材齐备,老夫这便开炉炼丹!此丹炼制不易,火候瞬息万变,诸位还请噤声静观,莫要惊扰。”

    岳山和柳三娘立刻屏息凝神,眼中充满期待与紧张。

    陈庆也退后一步,目光紧紧盯着丹炉。

    江伯鸿盘膝坐下,一股精纯的真气注入丹炉下方。

    炉火“嗡”的一声由暗红转为炽白,周围温度陡然升高。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炉盖,将早已处理好的三味主药——阴凝花、地龙血参、三叶火心草,以及数十种辅药,按照特定的顺序和分量,精准地投入炉中。

    炉盖合拢,江伯鸿全神贯注,双手如穿花蝴蝶般不断变幻真气,控制着炉火的强弱变化。

    一股奇异的药香开始从丹炉缝隙中弥漫出来,时而清冷如霜,时而炽烈如火,时而浑厚如土,三股药性在丹炉内激烈冲突又试图融合。

    时间一点点流逝。

    岳山和柳三娘额角见汗,双手紧握,显然心情极不平静。

    数年积累,这才凑齐的这三味主药,其中艰辛与风险,只有他们夫妻自己知晓。

    陈庆站在稍远处,同样屏息凝神。

    突然,丹炉猛地一震,发出刺耳的“嗡嗡”轰鸣!

    炉火剧烈摇曳,由炽白转为危险的暗红,炉盖缝隙中甚至喷出一缕带着焦糊味的黑烟!

    “不好!”

    岳山失声低呼,下意识就要上前,却被柳三娘一把死死拉住。

    两人脸色都是一变。

    难道数年心血,就要在此刻化为乌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江伯鸿口中发出一声低沉的闷哼,双臂猛地向前一推!

    一股雄浑真气如同怒涛般汹涌注入炉底!

    那原本黯淡的炉火如同被浇灌了滚油,“轰”地一声重新爆发出炽烈夺目的白芒。

    炉内传出一阵密集如炒豆般的噼啪爆响,随即,一股浓郁的丹香传遍整个小院。

    江伯鸿紧绷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松弛下来,大笑道:“成了!稳住了!好!好!好!”

    连道三声好,显见方才也是险之又险。

    岳山和柳三娘两人对视了一眼,心中都是松了口气。

    又过了约莫一炷香时间,江伯鸿手势沉稳地一变,炉火渐渐由旺转温,最终彻底熄灭。

    丹炉顶盖“噗”地一声自动弹开。

    一股浓郁丹香扑面而来。

    众人急忙望去,只见炉底静静地躺着三颗温润玉色的丹药,丹药表面氤氲之气流转不息,散发着柔和而内敛的宝光——正是易骨丹!

    “成了!三颗!”

    江伯鸿长舒一口气,“这易骨丹老夫一共炼制了六次,三颗产量不算高,但也不算低了。”

    他用特制的玉勺小心地将三枚丹药取出,置于一个玉盘之中。

    “按规矩,成丹三粒,老夫抽五成,取一粒半,但丹药无法分割,老夫便取一粒整丹,余下两粒,归你们二人所有。”

    他指了指其中一枚。

    “多谢江大师成全!”

    岳山夫妇连忙抱拳致谢,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两枚玉色丹药,用一个精致的寒玉瓶郑重收好。

    “江大师,陈首席,丹药既成,犬子之事刻不容缓,我等先行告辞!”岳山夫妇拿到丹药,归心似箭,立刻抱拳告辞。

    “二位请便。”江伯鸿和陈庆拱手相送。

    等到二人离去,江伯鸿这才看向陈庆,笑道:“陈小友,这便是老夫允诺你的那一粒了,友情价二十万两,童叟无欺。”

    陈庆深吸一口气,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印子,“多谢前辈信守承诺,这是二十万两,请前辈点收。”

    江伯鸿接过银票,看也没看便收入怀中,显然对陈庆的信用极为放心。

    他将那枚易骨丹递给陈庆:“小友收好,此丹药性霸道,服用时切记寻找绝对安全之地,备好护持心脉、调和药性的辅助丹药,万不可大意。”

    “晚辈谨记前辈教诲!”

    陈庆接过丹药,随后将其放入一个早就准备好的紫檀木盒中收好,“此番多亏前辈费心,为晚辈留此机缘。”

    江伯鸿摆摆手,笑道:“小友客气了,日后若再有宝药,或需老夫出手,尽管来寻我。”

    他久在江湖,深知多条朋友多条路的道理。

    今日结下这个善缘,拓展自己的人脉网。

    说不定日后就能用到。

    陈庆心领神会,抱了抱拳。

    陈庆怀揣着易骨丹,离开了老刀把子客栈。

    “江伯鸿炼丹术高明不假,但这易骨丹的炼制之法,他是否尽知?药性是否真如他所言稳妥?”

    陈庆走在熙攘的街道上,心中念头翻腾。

    他在古籍上见过太多因急功近利、错信他人而根基尽毁甚至身死道消的例子。

    陈庆思忖片刻,随后来到青木院后院。

    “所谓何事?”

    厉百川依旧盘坐在蒲团上,听到脚步声,他眼皮都没抬一下。

    “厉师。”

    陈庆也不废话,直接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那个装着易骨丹的紫檀木盒,双手奉上,置于厉百川身前的小几上。

    “弟子偶得此丹,名曰‘易骨丹’,据闻有提升根骨之效,然此物关乎根基,弟子见识浅薄,心中难安,特来请厉师法眼一观,此丹……可服否?”

    陈庆言辞恳切,姿态放得极低。

    厉百川淡淡地扫了一眼那精致的木盒。

    “是真的易骨丹,炼制水平糙了些。”

    “药性尚可,死不了人,想用就用吧。”

    说完,他便不再言语。

    “谢厉师解惑!这是弟子的一点茶水费。”

    陈庆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落地,随后丢下了五百两银子,快步返回自己的居所。

    厉百川本身便是炼丹高手,经他鉴定过,基本没有问题。

    陈庆刚踏入小院不久,一名内务堂的执事便寻了过来,道:“陈首席,王长老命弟子前来询问,这院中是否需要添置几名丫鬟仆役打理起居?或者安排一位手艺精湛的厨子?”

    陈庆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摇头道:“多谢王长老挂心,陈某习惯了清静,独来独往惯了,身边骤然多些人,反倒觉得束手束脚,诸多不便。”

    那执事闻言,脸上并无异色,“好,那就不打扰陈首席了。”

    说完便躬身退去。

    陈庆关上院门,将外界的一切隔绝。

    他深知自己身怀的秘密太多。

    身边多一个外人,就多一分暴露的风险,他宁可事事亲力亲为,也绝不愿在身边埋下隐患。

    进入静室,陈庆盘膝而坐,将身心调整至空明状态。

    他取出易骨丹,随后不再犹豫,仰头将丹药服下。

    丹药入口即化,化作一股难以言喻的洪流,瞬间冲入四肢百骸。

    起初是温和的暖意,如同浸泡在温泉之中,滋养着每一寸血肉骨骼。

    但仅仅片刻之后,这股暖意骤然变得狂暴!

    仿佛有无数细小的、带着尖刺的滚烫洪流在经脉、骨髓深处奔涌、冲刷、穿刺!

    改易筋骨是极为痛苦的过程。

    剧烈的痛楚并非来自皮肉,而是源自最深层的骨髓。

    仿佛有无数只微小的凿子,在疯狂地敲打、重塑着他骨骼的根基。

    每一次敲击,都带来深入灵魂的酸、麻、胀、痛,伴随着令人心寒的“咯吱”声在体内回响。

    气血随之剧烈翻腾,如同沸腾的岩浆,冲击着经脉壁垒,带来撕裂般的灼烧感。

    他咬紧牙关,额头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瞬间浸透了衣衫。

    《青木长春诀》、《玄冥真水决》、《九转鎏金决》三门心法被运转到极致,雄浑的三色真气在体内形成坚韧的护持网络,死死护住心脉要害。

    同时竭力疏导着那药力,使其不至于失控。

    他谨记江伯鸿的叮嘱,拿出数枚调和气血、固本培元的辅助丹药服下,化作丝丝清凉温和的气息,中和着那撕裂骨髓的剧痛。

    时间一点一滴,每一息都如同在炼狱中煎熬。

    陈庆的意识在剧痛的浪潮中沉浮,全靠一股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死死支撑。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骨骼在药力的冲刷下,结构正发生着某种玄奥的蜕变。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个时辰,也许是数个时辰。

    那足以令人崩溃的剧痛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轻松通透。

    陈庆缓缓睁开双眼,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那气息竟带着一丝淡淡的灰黑杂质,在空气中缓缓消散。

    他细细体会着身体的变化,身体有种挣脱了无形枷锁的轻盈感。

    “这便是……六形根骨的感觉么?”

    陈庆喃喃自语,脸上露出一丝由衷的喜色。

    根骨提升,使得他修炼速率又是提升了许多。

    按照自己当下根骨,如果每月大部分时间都在琅琊阁修炼,或许用不了一年就能到达抱丹劲后期。

    陈庆修为到了抱丹劲后,那么只要不遇到罡劲高手,基本便没有任何危险可言了。

    “放在五台派内门弟子中,这六形根骨,已不算低了。”

    陈庆握了握拳,“虽比不得聂珊珊、严耀阳那等天生七形甚至更高的天才,但也足以称得上实至名归的小天才。”

    这二十万两银子,花得值!

    “实力方为根本!”

    陈庆心中目标无比清晰,“离火、坤土二气未成,如今根骨提升了,修炼速度想必也增加了不少,有时间便将这两门心法练成。”

    唯有实力足够,方有资格追寻那《混元五行真解》的后续总纲。

    更何况,那蛰伏暗处的魔门,便如一条伺机而动的毒蛇。

    谁也不知道何时何时便会骤然发难,掀起腥风血雨。

    湖心岛深处,一处寻常弟子绝难寻觅的僻静水湾。

    定波湖的水在此处显得格外幽深,倒映着两岸葱茏古木。

    五台派掌门何于舟盘坐在一方青石上,手持一根看似普通的青竹钓竿,竿尖纹丝不动,悬于水面之上。

    他气息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仿佛一块亘古不变的礁石。

    水波无声漾开,一个人影如同从水汽中凝结出来,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何于舟身旁另一块稍矮的青石上。

    来人同样手持钓竿,身着素白长袍,身形颀长。

    他的面容乍看之下极为普通,是那种落入人海瞬间便会被遗忘的类型。

    然而诡异的是,当视线移开,试图在记忆中描绘这张脸时,却如同抓了一把流沙,所有的细节瞬间模糊、消散,再无具体轮廓。

    何于舟并未转头,目光依旧落在自己的浮漂上。

    “前日大庆,湖心震荡,水柱冲天,动静不小。可是魔门从中作梗?”

    白衣人同样目视水面,动作自然地抛竿入水。

    “应该不是,我未收到任何与此相关的调动或布置消息。”

    何于舟沉默片刻,竿尖依旧纹丝未动,水面下的暗流似乎也未能惊动他等待的鱼,“噬心呢?他此刻……不在云林?”

    白衣人回道:“不在,但他离开前的布置已近收尾,算算时日……很快,他就会回来了。”

    何于舟握着钓竿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分,随即又放松。

    “嗯。”

    他应了一声,道:“寒玉谷,冷千秋出关了。”

    白衣人抛竿的动作有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停顿,沉默了几个呼吸的时间,才缓缓道:

    “冷千秋……出关了?”

    这位寒玉谷的定海神针悄然出关,却未对外发布任何消息……所图为何?

    是魔门压力?还是……另有所谋?

    两人之间再次陷入沉默,只有微风拂过树梢的沙沙声,以及湖水轻拍岸石的细微声响。

    又过了约莫半盏茶的功夫,白衣人手腕轻抖,鱼线在空中划出一道几不可见的银弧,钓竿已被他利落地收起。

    他站起身,准备离去。

    “你的身份。”

    何于舟目光看向了那人,道:“千万不能暴露。”

    “我知道。”

    话音落下,他的身影便消失在茂密的林木之后,仿佛从未出现过。

    何于舟依旧端坐青石之上,仿佛对身旁人的离去毫无所觉。

    “地心乳泉眼,乃宗门命脉所系,重中之重……千万,不能出任何纰漏……”(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苟在武道世界成圣不错,请把《苟在武道世界成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苟在武道世界成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