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阿姆斯特丹港一片忙碌。
科恩身着大明丝绸长袍,带着十余名随从,登上了一艘悬挂着白旗的商船。
船上装载着风车国最珍贵的礼物:两百斤上等奶酪、五百匹精美呢绒、一千颗稀有郁金香花种,还有一幅描绘风车国风光的巨大油画。
这些礼物虽不算奢华,却充满了诚意。
商船缓缓驶出港口,朝着大明海军所在的方向航行。
科恩站在甲板上,望着茫茫大海,心中既有忐忑,也有期待。
他知道,此行关乎风车国的存亡,容不得半点差错。
经过三天的航行,商船终于抵达了大明海军的驻地。
远远望去,数十艘巨大的钢铁战舰停泊在港口,舰身上的火炮整齐排列,气势恢宏。
港口周围,大明士兵正在巡逻,戒备森严。
科恩让随从放下小船,手持国书和礼物清单,缓缓驶向大明战舰。
靠近旗舰时,他大声喊道:“风车国使臣科恩,求见蓝玉将军,愿献上国书,表达臣服之意!”
在这异域他乡之中,但凡有人做出此等举动,大明的将士们皆是将之射杀。
只是这一次,将士们刚刚抬起手中的燧发枪,还没有来得及扣动扳机,便听到蹩脚的汉话。
虽说喊话的声音很是蹩脚,但大明的将士们却听懂了对方表达出来的意思。
着实也没有料到,在这异域他乡之中,居然也能够听到如此亲切的话语。
蓝玉直接下令,让将士们不要射击,放这些人过来,他倒是有些好奇,这些西方人能够说些什么?
见大明的将士们没有对自己几人下杀手,科恩这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一边前行,一边大声喊道:“不要杀我们,我们是大明的朋友!
我以前去过大明,见过大明的皇孙殿下……”
听到这样的话语后,一众大明将士看待几人的目光也柔和了几分。
不过还是厉声道:“既然如此,跟我来,我们将军要见你们!”
听到这样的话语,科恩急忙对一众大明将士们不断弯腰作揖,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脸颊上更是不断浮现出讨好的笑容。
很快一行人就被带到了蓝玉大将军的面前。
将士语气不善的道:“这是我们将军,有什么话,快点说!”
科恩望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蓝玉,身体没来由的哆嗦一下。
当初自己前往大明的时候,蓝玉大将军并不在大明。
所以他与各国使者都没有见过蓝玉将军,但是蓝玉大将军的威名,他们还是听说过的。
只不过当他们站在蓝玉将军面前,感受其身体上散发出来的气息后,双腿却控制不住的打摆子。
这种经过战火洗礼的大将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大将军,根本就不是自己国家能够抗衡的。
自己国家中的将军与面前的蓝玉大将军,根本就不是一个段位上的人,更加不可以放在一块评价。
否则的话,那就是对蓝玉大将军的侮辱。
怪不得佛郎机国在蓝玉大将军的面前没有丝毫的招架之力。
并非是他们西方人不敢反抗,而是彼此的实力相差过于悬殊。
与大明抗衡,完全就是在自取其辱,是在找死!
蓝玉的目光也在几人的身上不断打量着,通过之前这些人的只言片语,也能够推断出,这几个货很有可能就是之前出使大明的使者。
此番主动前来寻找自己示好,必然是看到其他国家被自己给灭了,这才选择主动过来向大明投诚的。
不过蓝玉很是好奇,这些家伙主动前来寻找自己,能够说些什么。
毕竟在蓝玉的眼中,整个西方国家也就那样,全都是大明的囊中之物。
这一次随自己出海的将士们,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身体也一直处于战斗状态。
若是可以的话,也该让兄弟们放缓心神,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至于这些人在自己的面前会说出什么样的花言巧语,蓝玉都不会介意。
科恩见蓝玉大将军,并没有与自己过多攀谈的欲望。
急忙整理下心神道:“尊敬的大明帝国、蓝玉大将军,您好!
我们是当初尊王的命令,成为风车国的使者,出使过大明帝国。
从而见识到大明的磅礴,也见到了大明的皇孙殿下,更在朝堂之中听闻过您蓝玉大将军的威名!
所以,前段时日我们风车国在得知您的到来后,我们便不停劝告我王,不要做出任何的不智之举,更加不要反抗!
主动向您,向大明的将士们,向大明帝国投降!
我们风车国愿意做大明的藩属国,为大明帝国守护好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只求大明帝国大人大量,不要与我们斤斤计较,放我们一条生路!
而我们风车国上下,也愿意成为大明帝国最忠实的藩属国。”
对于科恩所说的言语,蓝玉很是意外。
他在心中有过很多设想,或是求饶,或是送奇珍异宝,也有可能会投降。
就是没有想过,对方竟然会主动提出要求,愿意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这一点,实在是大大的超出他的预料之外。
不怪风车国会派遣科恩前来,想必不仅仅是因为他懂得汉话,更重要的是,他对大明的事情很了解,知晓大明帝国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要知道当初大明周边的那些藩属小国,可是尽数被大明毒打后,才不得不向大明低头、妥协的。
而这个风车国,自己还什么都没有做呢,就开始主动投降。
想到这里,蓝玉心中一动,此次奉命出征西洋。
也的确需要一个西洋地区的代理人。
自己与这些兄弟们,必然会在整个西洋地区一路横扫过去,绝不可能会在某一地过多的停留。
毕竟自己此时相隔大明数万里之外作战,即便拥有强大无比的钢铁战舰以及无与伦比的火器在手。
后勤补给目前还算充足,但这般长久下去,谁都无法保证,他们是否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补给线拉的长,随时都有可能会出现差错。
一旦未来的某一天,运送粮食的船队在海洋上出现什么问题。
那么自己这支远洋队伍,随时都有饿肚子的可能。
到那时,这些西方国家人,再次联合起来造、反,必然会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