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汉堡港内人声鼎沸。
查理五世身着素色长袍,带着一群贵族和大臣,登上了前往大明舰队的小船。
他面色凝重,眼神中带着一丝屈辱,却又无可奈何。
小船缓缓靠近钢铁战舰,查理五世率先跳下船,踏上甲板。
蓝玉站在甲板中央,身着玄铁鳞甲,身后的大明士兵手持燧发枪,气势威严。
查理五世深吸一口气,走到蓝玉面前,缓缓单膝跪地,身后的贵族和大臣们也纷纷效仿。
查理五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道:“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率领贵族、大臣,叩见大明蓝玉将军!
此前我国多有冒犯,还请将军恕罪。
臣愿率神圣罗马帝国上下,归顺大明,永世为大明藩属,绝不敢有二心!”
蓝玉低头看着跪在地上的查理五世,嘴角微微上扬:“查理王,你能识时务,归顺大明,算是明智之举。
本将军可以向你保证,只要你们遵守大明的规矩,大明绝不会亏待你们。”
“多谢将军!”
查理五世连忙道谢,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蓝玉抬手道:“都起来吧。”
查理五世和众人这才缓缓起身,依旧低着头,不敢直视蓝玉的眼睛。
随后,蓝玉让人拿出归顺文书,递给查理五世:“这是归顺文书,上面写着大明对神圣罗马帝国的要求,你仔细看看,若是没有异议,便签字画押。”
查理五世接过文书,仔细看了起来。
文书上的要求与风车国类似,承认大明的宗主权,每年派遣使臣朝贡;
保障大明海商的贸易安全,给予免税优惠;
沿海港口作为大明海军的补给站;废除与其他国家的反明同盟;
推行种姓制度,大明人为 “婆罗门”,查理五世及核心贵族为 “吠舍”,普通百姓为 “首陀罗”,奴隶为 “达利特”,种姓之间不得通婚、越级。
查理五世看着文书上的条款,心中虽有不甘,却也只能点头同意。
他拿起羽毛笔,在文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贵族和大臣们也依次签名,最后共同按上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国玺印。
蓝玉接过文书,看了一眼,满意地收了起来:“查理皇帝,从今日起,神圣罗马帝国便是大明的藩属国。
本将军会尽快派人将文书送回大明,皇孙殿下若是满意,今后会有正式的册封文书送到你们的都城。”
查理五世躬身道“臣静候大明册封。”
蓝玉又道:“本将军会派一支两百人的小队留在神圣罗马帝国,由王千户带领,协助你们推广种姓制度,监管港口补给。
你若敢阳奉阴违,后果你应该清楚。”
一旁的王千户上前一步,对查理五世抱拳道:“查理王,今后还请多多配合。”
查理五世连忙回礼:“王千户客气了,臣定当全力配合。”
事情办完后,查理五世便带着众人准备返回维也纳。
临走前,他再次向蓝玉表达感谢,才登上小船离开。
返回维也纳后,查理五世立刻召集贵族和大臣,宣布了归顺大明和推广种姓制度的消息。
贵族们虽有不满,却也不敢反抗,毕竟大明的实力摆在那里,若是反抗,只会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几日后,工匠们打造好了刻有种姓制度的石碑。
查理五世亲自率领贵族和大臣,将石碑立在了维也纳的中心广场上。
石碑上用大明文字和拉丁文刻着种姓制度的规矩,周围围满了百姓。
查理五世站在石碑前,高声道:“从今往后,神圣罗马帝国便是大明的藩属国!
这石碑上的规矩,每个人都要遵守!
大明人是最高贵的‘婆罗门’,见到大明人,所有人都要行跪拜礼;
本皇和贵族、大臣是‘吠舍’;
普通百姓是‘首陀罗’;
奴隶是‘达利特’!
种姓之间不得通婚,不得越级,若有违反,定斩不饶!”
百姓们看着石碑上的规矩,心中虽有疑惑和不满,却也不敢多言。
他们知道大明的厉害,若是违反规矩,只会招来杀身之祸。
王千户带着两百人的小队,穿梭在维也纳的大街小巷,监督种姓制度的推行。
一旦发现有百姓不遵守规矩,便立刻抓起来,按大明律法处置。
在大明的威慑和查理五世的配合下,种姓制度很快便在神圣罗马帝国推广开来。
……
阿姆斯特丹港的晨光刚漫过码头的石阶,张万隆便带着伙计们清点新到的丝绸货箱。
作为最早一批跟着大明海军开拓西洋商路的海商,他这三年来往返于大明与西洋之间,见证了这片土地从对大明充满敌意到如今俯首帖耳的转变。
可最近半年,一种新的“礼遇”让他既哭笑不得,又隐隐不安。
“张掌柜,您今日的茶点,小的给您温在商会驻地了。”
身后传来略带生涩的汉话,转头便见金发碧眼的少女莉莉娅端着木盘快步走来,盘中青瓷碗里盛着刚煮好的雨前龙井,旁边还摆着两碟精致的绿豆糕。
这是她特地托大明水手从船上带来的点心方子,练了半个月才做出像样的味道。
张万隆接过茶碗,指尖触到少女递来的帕子,那帕子上绣着一朵歪歪扭扭的牡丹,边角还缝着一小块明黄色绸缎。
在风车国,明黄色只有大明人才能用,莉莉娅却冒险绣上去,只因为上次听张万隆说过“大明的皇家用明黄”。
张万隆无奈笑道:“你这丫头,又费这些心思。”
莉莉娅是码头附近面包店主的女儿,半年前种姓制度在风车国推行后。
她便天天来商会驻地帮忙,从最初只会说“你好”“谢谢”,到如今能流利地用汉话讨价还价,甚至知道“婆罗门”“吠舍”的尊卑规矩。
可最近一个月,莉莉娅的心思愈发直白。
前几日张万隆染了风寒,她竟整夜守在驻地外。
天亮时捧着熬好的姜汤,红着眼眶说:“张掌柜,我娘说,要是能给大明男人生孩子,孩子就能算‘吠舍’,以后不用再做‘首陀罗’的活计。
我……我愿意给您生,我会洗衣做饭,还能学大明的规矩。”
这话让张万隆当时便僵在原地。
他并非不解风情,只是这般直白的示好,背后藏着的是种姓制度下西方女人对命运的挣扎。(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