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欲将其放回江东

    周瑜怒不可遏,指着张昭斥道,"老大人此言用心不良。

    我江东数百万百姓、数十万将士,岂可卑躬屈膝?"

    "岂非要折损江东士气,令他们屈服于人,将来何以立足?"

    周瑜厉声言罢,转身向孙权拱手道:"主公,这战书,当接!"

    "我即刻筹备水军,与曹操一较高下。"

    “江东周瑜,宁战死,不投降。”

    众将齐声道:“我等誓死不降,望主公接战书!”

    孙权陷入抉择困境。

    张昭主张降,周瑜力战拒降,朝中文武分歧再现。

    他苦笑揉额,头痛难耐。

    此刻顿悟,曹操遣陈群来,非为宣战,实为搅乱江东,动摇其基。

    孙权深吸一口气,稍定心神,对陈群道:“文长先生,孙曹双方皆元气大伤,再战恐两败俱伤,利他人。”

    “曹操北有马腾之患,边境外族侵扰,何必与江东死磕?”

    “何不劝其罢手?”

    陈群微笑。

    局面至此,他略作迟疑,轻叹:“主公确有战意,但被军师劝阻。”

    “军师念及百姓疾苦与将士伤亡,主张不再加重负担,力劝主公止戈。”

    “然主公仅采纳部分意见。”

    言及此处,陈群故意停顿。

    孙权暗赞曹操谋士之仁,却见陈群不言,皱眉追问:“曹操究竟意欲何为?请文长先生明示!”

    “主公虽允停战,但吴侯需答应一条件。”

    陈群道。

    孙权心一沉。

    这或许才是陈群此行真意。

    稍思,问:“何条件?”

    “请吴侯自宗族中选一人赴许昌,以示效忠天子。”

    陈群言。

    所谓效忠天子,不过虚名。

    实则送人质至曹营。

    “何出此言?”

    孙权大惊。

    原以为曹操会索诸多利益,不料提出如此要求,且关乎宗族至亲。

    这不是 ** * 迫其臣服吗?

    孙权心中极不愿。

    但见张昭等文臣面露释然,便知大局已定。

    仅需一人牺牲,即可平息战火。

    张昭认为,这样的抉择无需犹豫。

    即便是孙家的血脉,亦可舍弃。

    忆起孙策骤逝之时,张昭为稳固江东,毅然驱逐大乔与孙昭,以防根基动摇。

    今为江东安宁,张昭同样果断。

    他向前一步,拱手陈词:“主公,请以大局为重,接纳曹操的条件,确保江东太平,百姓安乐!”

    “恳请主公应允!”

    张昭言毕,众文臣纷纷跪拜,齐声请求。

    昔日周瑜率武将逼宫,力主决战;今朝张昭携文臣施压,要求交出人质。

    孙权修养深厚,此刻却怒不可遏。

    身为吴侯十年,仍受诸多掣肘,难以自主。

    思及曹操权倾一方,生杀予夺;刘备虽漂泊无依,却得文武忠心。

    反观自身,竟陷此困境!

    孙权愈想愈怒,却碍于张昭等人,难以发作。

    一旦失控,虽一时痛快,后续如何收拾?

    与张昭决裂,谁能替代其贤能治国?

    鲁肃虽才智出众,内务处理能力难及张昭。

    更何况,张昭乃江南士族领袖,无他,孙权难以在世家间周旋。

    无奈之下,孙权长叹,强压怒火,勉强笑道:“先生,若我答应,母亲那边恐难交代。”

    此言婉拒。

    张昭聪慧,岂能不明?

    他摇头回应:“老臣自会向老夫人说明。”

    孙权愈发恼怒,却无可奈何。

    “那依先生之见,何人前往曹营为宜?”

    孙权带着怒气问:

    "曹操若需至亲,主公身旁确有合适之人。"张昭恭敬地回答。

    "你是说尚香?"孙权怒意更盛。

    他对这个妹妹极为宠爱,事事顺她心意,张昭竟提议将孙尚香送往曹营!

    "正是!"张昭确认。

    孙权怒火中烧。

    未等孙权开口,凌统已从身后抢先说道:

    "张大人,难道江东男儿都已不在?竟要让一女子去曹营求和!"凌统怒道。

    "放肆!"

    孙权大怒,拍桌而起,怒视凌统:"先生乃我师长,你怎敢无礼,退下!"

    孙权虽怒,实则意在保护凌统。

    即便凌统身为近卫,将门之后,若真惹恼张昭,亦难逃责罚。

    凌统不甘心地行礼退去。

    "主公无需如此,众人各抒己见罢了。"张昭淡然说道。

    张昭外表柔和,内心刚正,胸怀宽广,目光长远。

    他对凌统并无芥蒂,身为江南士族领袖,他只关心江东安稳、百姓福祉及世家地位。

    其余皆为小事,即便生死相逼,只要这三点无恙,他亦不会动怒。

    "他对先生无礼,自当受罚。"孙权摇头。

    张昭未再言语,周瑜上前平静道:"主公,末将以为公绩所言极是。

    江东男儿犹在,岂能让女子往曹营求和?"

    "末将请战!"

    周瑜言罢欲请缨出战。

    孙权头疼不已,文臣支持,武将反对,一时难以抉择。

    "既然吴侯迟疑,不如取我首级为战书,静待曹公率军渡江如何?"陈群此时说道。

    孙权闻此更加烦恼。

    "长文休要如此。"张昭急切劝阻,"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即便曹军来袭,亦会安全送你回去。"

    他忧虑孙权冲动之下杀害陈群,这不仅会激怒北方的世家,还可能引来曹操的军事报复。

    “确实,长文先生远道造访,我必以礼相迎。”

    孙权点头后露出为难之色,“但今日议题重大,能否容我思考几日再答复?”

    “当然,恳请吴侯三日后赐复,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渡江返回江陵。”

    “就此别过。”

    陈群施礼,转身欲行。

    “且慢……”

    孙权急呼。

    陈群止步,嘴角含笑。

    孙权终于要提及苏祭酒所托之事了!

    “吴侯已有决定了吗?”

    陈群转身问道。

    “并非如此,我只是想与长文先生商议另一事。”

    孙权摇头,随后道,“江东赞军校尉鲁肃,赤壁战前被甘宁所擒,我欲将其放回江东。”

    “呵呵……”

    陈群轻笑,“吴侯何必如此复杂,直接将我交予主公交换,岂不省事?”

    孙权无奈地望向陈群。(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不错,请把《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