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向海图强(十)

    刘一燝差点没笑出来,伪装出来的怒火也装不下去了。小皇帝脸皮之厚已经有他七成功力,如果不低头躲闪那一下就完美了,不过他也觉得小皇帝有点可爱。

    关于张居正平反,附祀神庙这件事,其实一开始没有多大问题,刘一燝和黄立极都不反对,本来都要成了,就等选个吉日就正式把张居正的神主牌送进太庙,原定就是太祖诞辰。

    但当南京传出系列官制改革,尤其是十品官出现,统计人口和清丈田亩几乎同时进行,朝野风向瞬间突变。

    你们内阁谁要威逼主上,欺凌幼主?刘一燝和黄立极瞬间被喷爆,谁要做张居正?刘一燝和黄立极都感觉有点顶不住,再也不提这事,张居正哪凉快哪呆着去。

    至于小皇帝,你大了你自己来,刘黄二人瓜田李下,想不被说别有用心都难。黄立极怎么想的不知道,反正刘一燝决定一直拖下去,要是黄立极自己办了最好,但黄立极又不傻,这件事就一直被搁置了。

    朱慈炅事情多,过了就忘了,直到想起要抬升郑和的历史地位,才突然想起,朕说过多次的张居正配享太庙这事怎么还没有办成?

    刘一燝看了眼吴阿衡,这个军事参谋一直在低头写字,刘一燝也不知道小皇帝到底对这个新来的参谋有几分信任,有些话的确不好说了。

    他正色开口,避而不谈张居正。

    “陛下,郑和的确身份特殊,若是封侯,陛下也许无事,但后世必然遗害无穷。陛下这么聪明,一定也明白老臣的意思。”

    朱慈炅当然明白,但朱家犟种特质发作了,嘴里嘟囔。

    “朕可不想听到后世有傻逼说大明无明君无名臣无名将,单单一个郑和,上下五千年谁能比肩?”

    刘一燝不知道傻逼是什么东西,估计是在骂人,当即勃然大怒。

    “胡说,谁敢?”

    朱慈炅叹息了一声。

    “一万年来谁著史?有些崽种就喜欢搏眼球,咱们管不了后人的嘴的。数典忘祖之辈,今天就没有吗?”

    刘一燝愣了一下,抹黑洗白你朱慈炅不也爱做?但他不想和朱慈炅讨论这事,感觉被这娃娃故意转移话题。

    “陛下随口这联诗到是不错,但感觉不像陛下风格,不知出自何人。”

    朱慈炅愣了一下。麻蛋,“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他的作者叫李鸿章。真晦气啊,怎么会想起这厮。

    朱慈炅反应很快。

    “大祭的时候,朕出宫接见了一些秀才宣令官,他们送了一些平时诗作给朕。朕就记住这两句了,一时倒忘了作者了。希求幸进之辈,不值一提,说不定将来卖国。”

    刘一燝闻此便不感兴趣了。

    “陛下,如今朝野动荡,《朕问》要严格审查了。还有衍圣公的事,这时节外面太乱了。陛下便是要追封郑和也不是个好时机。”

    朱慈炅微笑,自信开口。

    “朕最擅长乱战,先生知道的。不如这样,追封郑和为开海侯,追封戚继光为定远侯,呸,邓文明占据这个爵位,改为镇海侯,追封张居正为后武侯,一起配享太庙。”

    刘一燝愣了一秒,略一拱手。

    “陛下大才,老臣先告退。”

    说完起身便走,刚走到门口,便又转身回来,坐回座位,端起茶碗,狠狠的灌了一口。

    “陛下,国之大事,非同儿戏。陛下如果一定要如此,发往北京试试吧。老臣刚听那熊文灿说,陛下欲使其使欧罗巴。”

    朱慈炅很随意点头,他心里盘算黄立极是否比刘一燝听话,这个事能不能操作。

    刘一燝都开始倚老卖老了,估计真不能指望。但和黄立极分开这么久,也不一定好使,北京的风比南京更冷啊。难不成真要等到自己亲政才行?

    唉,这帮人就是喜欢没事找事,和死人较什么劲。

    朱慈炅完全没有他才是始作俑者的自觉,反而觉得朝野大臣都是混蛋。

    刘一燝沉吟了一下。

    “陛下,去趟欧罗巴花费可不小,陛下有何谋算,恕臣眼拙,看不出来。”

    朱慈炅这才注意到,刘一燝闯宫不只是想给自己压力让自己收回“乱命”,还有国事的。他看了下会议桌上的碎玻璃。

    “谭进,朕记得抗疫十杰里有家蓝记油纸伞,他们开发的油布手套宫里还有吗?如果有,你戴上手套,把这碎玻璃处理了吧。小心点,容易划伤的。”

    谭进想了想,想不起来,又看到卢九德一脸喜气的回来了。

    “奴婢先去房尚仪房间里找找看。”

    朱慈炅也看到卢九德脸上的喜气了。

    “怎么这么快?”

    卢九德连忙回答。

    “奴婢只送到了宫门口,毕竟陛下身边的事更重要。陛下放心,奴婢仔细交代过了。”

    朱慈炅怎么能不放心呢,这混蛋连受贿都掩饰不住,果然不堪重用。忍不住冷冷刺了一句。

    “多少?”

    卢九德愕然,低垂脑袋,攥紧衣袖。“两……两百。”

    朱慈炅没有计较,“喏,桌上玻璃整理了,别把朕的地图损伤了。”

    所有人都看向朱慈炅又看向卢九德,卢九德可没听清朱慈炅刚刚对谭进的吩咐,脸色喜色重现。

    “欸,马上。”

    站在刘一燝身边,直接就拿起几块大点的碎玻璃,叠在一起就要搬出去,还没搬起来,掌心一痛,本能收手,两只手掌都被划伤,血珠一下就出来了。

    朱慈炅神色不变。

    “怎么这么不小心?这东西毒性大,还不赶紧去景岳先生屋里找酒精清洗?”

    卢九德吓坏了,赶紧跑出去,御书房内一片嗤嗤低笑。

    朱慈炅又对四个小宫女开口。

    “看到了吧,做事要谨慎,可别学你们卢教官。”

    四人纷纷点头。

    刘一燝注意到玻璃下压着的《坤舆万国海图》,感觉他要问的事和这图有关。

    “这是蒋中葆当初临摹修改的那幅地图?”

    朱慈炅站起身来,刘一燝和吴阿衡也连忙起身。不过,朱慈炅没有再剑指海图,只是遥望。

    “向南,刘先生是知道的。”

    刘一燝的白须垂到了胸前。

    “这和出使欧罗巴有什么关系?”

    朱慈炅神情开始严肃。

    “刘先生已经知道,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都已经到了我们家门口。他们能来,为什么我们不能去?

    朕派人去看看,就是要告诉我大明的精英们,世界已经联通,我们的敌人不再只是北方,还有海上。大明的治政者们未来不仅要有国民意识,也要有世界意识。

    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实力来看,我大明如今依然在欧罗巴诸国之上,但要居安思危啊。他们正在掠夺全世界,国力变化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走出去,我们未来必然会落后。

    如果有一天,当他们的士兵踏上神州的土地,我们的子孙后代想起此时此刻。刘先生和朕的棺材板恐怕都要压不住,我们会被后人戳脊梁骨的。”

    刘一燝抿了抿嘴唇。

    “陛下,老臣不是反对。老臣只是想知道,遣使出去有什么好处,要达成什么目的?老臣要知道陛下的想要的结果,才能更好的筹谋准备。”

    朱慈炅坐回御座,大明士大夫比他想象的开放,他还以为刘一燝是闭关锁国那一派来找他发难的呢。

    “目的很多。第一,我们要了解欧罗巴的具体国情,知道他们的发展程度,将对我们有利的东西拿回来,增长我们的见识。

    第二,给我们的丝绸瓷器茶叶找到更好的销路,朕想要建立全球贸易,我大明有资格主导这个世界,朕要让重启银币成为这个世界的硬通货,大明可以全世界收税。

    第三,也希望能够解决一部分大明的粮食危机。朕希望离大明已经很近的英吉利,法兰西,瑞典,神罗诸国,甚至奥斯曼和波斯,都能直接来大明交易。

    朕的想法是,只要有一船粮食靠岸,他们就能带着一船货物。

    当交易对象多了,我们就不会过于依赖西班牙人了。大明才有和西班牙人彻底翻脸,真正拿回吕宋的资格,我们也才能让西班牙的白银危机对大明的影响最小。”(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不错,请把《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