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土改和建军方案

    “黎先生,我们又见面了。”科曼带着笑容张开双臂,身体力行演出了一个法越友好的场面,等着黎文划坐下才道,“有一个好事和你商量。”

    科曼等到黎文划坐下,就把法国组建轴心国联军,准备让平川派武装加入进去的想法和对方和盘托出。

    现在在杨文明一系被清洗之后,平川派虽然损失了一部分成员,但仍然有三千多成员在黎文划手中。

    这群匪帮总是在欺压良善的环境当中是不行的,既然要以后走正路,就必然要积累实战经验,说不定以后会有学习奉系转正的机会。

    很显然这一次支援印尼的军事行动,就是一个积累经验的机会,可以和英法荷兰的欧洲殖民军一起,比较容易的达成从匪帮到可堪一用的军阀这个过程,平川派刚刚经过老牌帝国主义的重拳,联合创始人更是被塞进了监狱,面对这种环境,黎文划选择了从心。

    “为了法兰西帝国。”黎文划痛快的,同时也是别无选择的答应下来。

    “我相信以后黎先生的拥护者,不会再是一群匪帮,而是真正能够捍卫西贡的正规武装。”科曼呲着大牙笑道,“只有这样,黎先生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要知道高台教、还有一群顺化的保王派,可都没有这个待遇。”

    科曼把法国手中的边角料凑一凑,也能够拉出来万把人的武装,总计有一个团的外籍军团、一个营的法国远征军、两千平川派武装戴罪立功,还准备从日本战俘当中精挑细选两个联队出来,这样一支一万两千人的干涉军就出炉了。

    抽调的法军兵力虽然不多,但对于刚刚回到法属印支的法国来讲,引申出来一个问题就是,法国真的应该建立一个仆从军了。

    科曼本来不用关心法属印支的事情,可他为了瓷器和苏绣手艺,还有海外省木材缺口的事情亲自来了一趟,要是不关心显然是失职。

    越南天主教徒,占据约三千万越南人口的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肯定不到百分之十。人口在二百万以上,这是法国殖民统治留下的一笔遗产。

    在后来的越南战争当中,推翻保大帝的原越南王国吏部尚书吴庭艳,就是把天主教徒作为基本盘,组建了自己的军队终结了保大帝,成为了南越的统治者,在南越走马观花的领导人当中,吴庭艳其实还算是可堪一用。

    虽然被美国默认推翻死于非命,但是美国很快就发现,吴庭艳家族竟然已经是他们在越南寻找代理人的天花板,后来哪些扶持的人选还不如吴庭艳,干的事情比吴庭艳抽象的多。

    那么现在吴庭艳在什么地方呢,当然是在宗主国的首都巴黎。

    现在距离法国转向扶持保大帝,用封建王朝对抗越盟的时间还早。

    用武装起来的天主教徒对抗越盟,那当然还是打不过,但科曼觉得可以提升南越地区的稳定性,可以减少对法国的精力牵扯,减少最后这段时间的投入,完成这个目的就可以甩给美国开启二周目了。

    招募天主教徒建立仆从军还用吴庭艳么?科曼在叙利亚就是这么做的,上一批第一集团军官兵都已经移民到新家园,开始了新生活。

    照葫芦画瓢,科曼马上就拿出来了一份有先例的建军计划,前往总督府给达尚留将军审阅。

    计划建立一支以保卫天主教社区、支持法属印支、对抗北方越盟为核心使命的军事力量。其口号是“为上帝、为祖国”。

    目的是成为法军的辅助力量,专注于地方防御、反游击、情报搜集和民心争取。

    其核心价值在于利用其坚定的意识形态和紧密的社区联系,完成法军难以有效执行的任务。

    使之一支高效、忠诚、纪律严明的作战部队,可以帮助法军抵抗住越盟南下的进攻。

    科曼建议在总督府设立总司令部,直接向总督和法军司令负责负责,同时设有与法国军事顾问团的联络办公室,确保后勤与战术协同。

    指挥官由具有服役经验的天主教信仰着担任,随军牧师在各级指挥部拥有重要影响力,负责士气和道德指导。

    初步框架为设立常规野战营、地方民兵连和特别行动队,常规野战营作为机动主力,进行联合作战、清扫行动和区域支援。采用标准轻步兵编制,但优先配备通信设备。

    地方民兵连以教区或天主教村庄为基础组建,负责本乡本土的防御。他们熟悉当地地形和人情,是反渗透的第一道防线。作为常规野战营的补充,一旦常规野战营出现重大损失,随时可以顶上。

    特别行动队则是选拔最忠诚、最具能力的士兵组成小规模精英单位,执行远程侦察、目标指示、抓捕。

    招募对象优先为北方受到打压的天主教难民,和南方的天主教居民,最开始则是可以用目前法属印支的越南天主教军人当中筛选。

    训练重点为重点训练轻武器使用、小部队战术、巡逻、伏击、反伏击、工兵爆破和医疗急救。

    强化“为生存而战”的理念,突出无神论对宗教信仰的威胁,塑造强烈的团队认同感和使命感。

    在天主教徒的居住地,设立战略村概念,将天主教村庄武装成难以攻克的堡垒。

    为了强化天主教徒的战斗力,作为现代派基督徒的科曼,绝对不排斥一些无神论国家使用的办法,比如说土地改革。

    五星天皇麦克阿瑟都可以在日本这么干,他在法属印支倾向性的在天主教徒所在的地方,进行一些浅薄的土地改革,谁都不能抨击她。

    这一份以天主教徒为基本盘的建军计划,几天后就出现在了达尚留的面前,同时还有法军总司令勒克莱尔将军,也被叫到总督府。

    其实两人的关系并不好,虽然都是戴高乐的拥趸,可两人的关系可不仅仅是军种不同,简单来说就是达尚留认为可以用武力消灭越盟,勒克莱尔则认为完全没有这个可能。

    科曼这一份以天主教为基本盘的建军计划,在两人眼中也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达尚留觉得有第一集团军的先例在前,这个计划肯定成功,绝对会让法国在法属印支的统治优势在我。

    而法军总司令勒克莱尔将军,只是认为这能够稳固住法属印支南部的局势,至于效果还要看以后的战局发展来决定。

    “第一集团军是经过世界大战考验的部队,为自由法国运动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达尚留对勒克莱尔将军说道,“这是一个成功的办法,我们都看到了。”

    “我们不能只是看到第一集团军的成立,事实上叙利亚现在在走独立程序,马龙派现在则在移民。”

    勒克莱尔将军苦口婆心的对达尚留劝说道,“在叙利亚只是面对几百万阿拉伯人,我们都不得不结束当地的统治,而在法属印支我们要面对三千万敌人。法国也只有四千万公民,单纯依靠武力无法解决法属印支的问题。”

    科曼心中为勒克莱尔将军点了一个赞,不但法国无法用武力解决法属印支的问题,后来的美国也同样解决不了。

    达尚留坚决的支持了天主教徒武装方案,“要知道,如果我们妥协的话,这就是法国沉沦的开始,而且大多数军人绝对不会同意的。”

    其实科曼想说他绝对同意,只不过他现在区区一个上尉同不同意都关系不大。

    但显然这个计划的讨论还没完,达尚留对于武装天主教徒当中的配套措施,其实就是土地改革有看法,“如果通过军事手段进行推动的话,可能还没有土改完成,就已经激化了矛盾。”

    “天主教徒还不到越南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且肯定不能用武力划分的方式。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

    科曼对这个土改方案娓娓道来道,“以法军总司令部的名义作为担保,监督土地的买卖事宜。先把土地从地主手里买下,防止地主从中作梗。然后再让农民从法属印支总督府手里买地。对于那些没有钱买地的农民,还可以办理分期付款。其实堤岸的华人富豪,但是给了我们一笔钱,换算成法郎还不到一亿。”

    堤岸的华人富豪在富裕,也不可能和法国政府相比,戴高乐临时政府才批给了马龙派移民两百亿法郎的城建费用,这还不够,科曼还要来到法属印支来解决木材缺口问题。

    不过这一亿可以视为一个态度,要是现在达尚留需要的话,他现在就可以拿出来一部分。

    “相信土体改革的消息上报的话,现在巴黎的左翼政府会很支持的,和派兵前往印尼,以及这一份建军计划捆绑起来。”科曼对着法属印支两个地位最高的人提出真诚建议,“越盟不是也有土改的声音么,我们先改,看他们怎么办。”

    这一揽子法属印支的综合性汇报,很快就从西贡跨越半个地球,发送到了巴黎左翼政府。(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法兰西之父不错,请把《法兰西之父》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法兰西之父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