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轴心国联军

    英国人给达尚留的电报的内容是,印尼共在西爪哇井里汶地区召开印度尼西亚独立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要求政府停止解除人民团体的武装,建立独立的工会和农会。

    大会期间印尼共所属的红色民兵与支持苏加诺的军队发生武装冲突。

    看完之后达尚留脸色凝重的道,“印尼还有一个印尼共,看起来红色浪潮已经扩散到了世界各地。”

    “达尚留将军,不要这么说。”科曼咳嗽一下,现在巴黎本届政府就是社会党和法共组成的左翼政府,达尚留现在的话十分政治不正确。

    科曼提醒了一下达尚留注意言辞,不然的话是可能被现政府知道穿小鞋的,“英国人是什么目的?”

    “战事不顺,希望我们出兵加强欧洲团结。”达尚留想都不想的回答道,“还能有其他的目的?不过我们这边也有自己的问题。”

    达尚留的意思是法国现在连法属印支北部都没有控制,实在是没有空在自己一身虱子的时候替别人挠痒痒。

    “印尼的情况和法属印支类似,日本人在知道败局已定的时候,本着我不好也不让别人好的目的,想要给东南亚的秩序进行一次彻底的破坏。战争后期日本宣传的大东亚解放战争就是如此。”

    科曼分析了一下日本想要拖着欧洲老牌殖民帝国一起跳粪坑的操作,“听说印尼在去年有一部分日军,帮着当地武装和登陆的英军作战。”

    “我们手里也有日本战俘,本来我只是想要用日本战俘去伐木,把海外省的重建木材缺口解决,但既然日本人这么愿意找麻烦。”

    科曼的声音渐冷道,“反正法属印支并不缺乏劳动力,抽出一部分日军战俘让他们戴罪立功也不是不行,日本人不是扶持独立势力找我们麻烦么?我们就把日本的反殖民滤镜打破。正好刚来到法属印支的外籍兵团有不少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轴心国现在全齐了。”

    “我们只需要动用极少的正规部队用来督战,把德意日的俘虏送到印尼,加上平川派哪些混蛋也需要作战经验,就从印尼人身上积累。这么做还节省成本,就算是损失过大也不心疼。”

    只是出兵的话,挤一挤法国还是没问题的,但是军费至少要一部分必须由英国人和荷兰人承担,因为英国出兵印尼的目的是很明显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虽然法属印支也在东南亚,可东南亚很大,英属马来亚殖民地才是直面印尼威胁,也是苏加诺邓一些印尼民族主义者口中大印度尼西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度尼西亚的完整是被英国和荷兰分割,导致了现在印尼的分裂。

    这和法国没有直接关系,法国是可以置身事外的,英国却不能。

    英属马来亚是英国现今为数不多,人少地多资源相对丰富的殖民地,加上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科曼要是无上权威的话,马来亚那就是大英帝国能够维持世界帝国框架的基石。

    就算是工党上台,艾德礼首相一样重视英属马来亚的价值,日本刚投降,艾德礼首相的工党内阁就正式批准了“马来亚政策指示草案”。

    该草案的核心内容是:首先,为了英国的利益,将各个土邦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共同构建一个强大的马来亚联邦;其次,剥夺马来各个土邦苏丹的主权,使其彻底丧失对马来亚的统治权力。

    英国十分依赖马来亚提供的原材料,对种植业的发展予以鼓励,尤其在橡胶和锡矿业方面。这是英国对美国出口的重要创汇项目。

    现在法军的任务也相当繁重,维护欧洲团结名义出兵并不是不行,但是不能给法国造成财政负担,如果英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出兵帮助就没有障碍了。

    达尚留听了科曼的分析,也认可的点头道,“确实如此,欧洲在东南亚的秩序是完整的,如果能够帮助的话,法国当然也不会退缩。”

    “把一些武装送出去,我们也要在收回北越之前,把现在南越的各种势力进行一轮清洗。”科曼对平川派的动作只是一个开始。

    二战时日军为培植反法势力,在柬埔寨开设游击战训练营,招募了许多越南人。在日据时期有不同寻常的阶级提升的越南人,尤其是在政界和军界的越南人,都必须要筛查一遍。

    倒不是像是对平川派那样大动干戈,但肯定要让这些可能日本扶持起来的人,离开法属印支的统治机器的构建。

    科曼最后建议先派遣两个营的外籍军团先上路,两个营的兵力并不多,如果没有什么风险的话,可以后续加大派遣队伍。这样也不会引起国内左翼政府的反感,后续可以让日本战俘进入战场,亲手打碎日本人战败之前留下的祸根。

    达尚留同意了,不过他有自己的条件,英国必须承诺解决法国缺少锡矿的问题,法国虽然在尖端领域不如英国,但在大部分工业门类当中和英国处在一个水平。

    现在全世界的锡矿来源就这么几个,其中英属马来亚的锡矿是最合适的,从美国进行贸易的话,会出现外汇储备压力。

    食品和饮料罐、化工桶、瓶盖、玩具包装等。这是锡非常传统但依然至关重要的应用。

    还有汽车涂层、电镀、玻璃上的导电涂层、阻燃剂、陶瓷釉料,可以说应用在方方面面,法国殖民地还是存在短板,远没有英国殖民地自给自足。

    如果英国能够开放一部分锡矿份额和法国进行贸易,法国这个短板就小多了。至少会缓解一部分的外汇紧张问题,能不从美国进口还是不从美国进口好,不然时不时就要被美国拿捏一下。

    如果英国答应的话,达尚留说服巴黎的左翼政府也容易的多,因为这确实是法国的短板,不能为了所谓的进步就扼杀本国的正常需求。

    “勒菲弗尔,邀请一下黎先生,就说我们在顾家的饭店等着他。”科曼离开总督府对勒菲弗尔吩咐道。

    科曼又在顾青的饭店出现了,这一次他来兑现自己的承诺,或者说是提前兑现自己的承诺。

    在派出进入常公地盘寻找科曼所需要的手艺人,成功返回之前,科曼就准备先兑现给顾青的好处。

    “既然顾先生可以开在堤岸最大的饭店,我有一个任务非常适合你。”科曼直接表明来意道,“这对你来说是好事。”

    顾青讶然的在科曼面前坐下,好奇的问道,“长官,我这无功不受禄,派出的华侨队伍还没有回来……”

    “准备把一部分后勤工作外包给你。”科曼直接摆手道,“我们在东印度群岛有一个军事行动,派出的部队总不能饿肚子,这对你来说是一个机会。”

    顾青一听就要站起来,但看到科曼摇摆的手掌又忙不迭坐下,喜形于色道,“长官,我真是不敢相信,您真是对我太好了。我好像做梦一样,不知道这种好事怎么会落在我身上。”

    “我信奉等价交换原则。”科曼心说他只是为了省钱,已经完全把法属印支当做是王朝末期看待,在没有未来这个前提下当然是秉承着,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的多快好省概念,“其实法国饮食也不弱,但是我们欧洲人的饮食习惯,虽然那不排斥稻米,但肯定没有你们内行。同样是米饭,军方的后勤保障只能说还能吃罢了,这就需要能把就地取材的食材做的味道不错的人,你们华人最合适。”

    科曼觉得,中餐其实最大的特点就是,因为华人长期人口都太多,相对而言就必须尽可能的把能够果腹的东西制作成食物,这是一个长期存在饥饿诞生的菜系。

    欧洲比如法国当然也存在饥荒,但因为人口不太多,就没有长年累月的激烈生存危机。

    所以法国菜覆盖的食材,肯定不够广泛,很多欧洲只有在饥荒时期果腹的东西,早已经在中餐当中出现了常规做法。

    一旦法属印支决定派遣军队去印尼展现欧洲团结,显然就地取材比西贡一直供应法式长棍合算。再者说日本战俘也是东亚人,饮食习惯也是稻米而不是小麦,这些因素都要考虑。

    想到这,科曼也没有隐瞒法国又想要欧洲团结的名义,又不准备大出血的想法,“黎先生的平川派武装也在这一次的行动当中,还有日本一部分战俘会被释放,这些人的食物供应都交给你,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希望顾先生不要因为之前的仇恨,对法国的军事行动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你要报仇的话,法属印支林业管理局的大部分日本战俘食物供应也都给你,不过不能耽误劳动效率。”

    一码归一码,科曼像是切蛋糕一样洋洋洒洒的把当前,已经梳理差不多的几股势力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长官,黎先生到了。”勒菲弗尔说话间,黎文划的身影已经在他身后出现。(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法兰西之父不错,请把《法兰西之父》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法兰西之父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