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山洞

    雪未必代表凛冬的来到,惟有一日低过一日的温度昭示着这一年不寻常的严寒。

    白哈尔山真如名称中那个“白”字一般,被雪层遮盖,变了颜色。

    往常那些高大的树木染遍山岭的苍翠枝叶,也成了白雪之间的点缀。

    ……

    这样的天气使得外出的风险陡然升高,谁都不知道明日暴风雪会不会降临,所以能做的只有竭尽全力储备燃料和食物。

    不过与从前不同,自打这次陈舟回来后,保尔的生活多了几分乐趣——

    陈舟带回来一个新的同伴。

    尽管保尔不知道陈舟是怎么绕过挑战规则限制的,更不知道陈舟从哪里找来这个人,又是如何说服他,但出于对同伴的信任和尊重,他还是礼貌地向这个叫毕楷的人表达了友好。

    可惜的是,这个人不懂得俄语,说的汉语听起来又跟陈舟的汉语完全不同。

    他来到庇护所已经有好几天,保尔还是只能用手势比划着跟他沟通,靠说话根本交流不明白。

    ……

    在这个寒冷且原始的世界,任何一名有智慧的人类都是宝贵的资源。

    毕楷的到来不仅给保尔和陈舟的生活提供了新的乐趣,还带来了鹿群以及被鹿驮着一起送达的大量岩盐。

    由于这些岩盐的数量实在太多,陈舟和保尔此前预留的储藏空间甚至完全不足以容纳它们,便只能将岩盐整齐垒砌起来,摞在了室外。

    至于室内空间,因为多了一个人,两张床铺不够用,就又临时加了一张,无疑使本就逼仄的空间更显狭窄。

    受此影响,扩大庇护所或是重新为毕楷盖起一间屋子,亦或是寻找一处合适的山洞,全都提上了日程。

    出发之前,陈舟交代保尔砍伐木柴时要留心寻找树洞或山洞中冬眠的动物。

    这原本是为了储备粮和脂肪做的规划,不想无心插柳柳成荫,还真让保尔找到了几个山洞。

    山洞大大小小加在一起共有五个,其中两个过浅,一眼就能望到头,一个过窄,只能勉强容纳半个人进入。

    剩下的两个,一个位于山腰下,距离庇护所大约3公里,洞口斜向下,保尔从上面往下望了一眼,感觉至少有5m深,且洞壁光滑陡峭,担心下去以后遇到猛兽一时之间上不来,他便没有尝试深入其中。

    另一个山洞则位于山脚一隅,洞口异常巨大,直径大约有6~8米,越往里越狭窄。

    保尔试探着朝洞内走了一段距离,途中发现了些许被野兽撕咬过的尸骨,还有一些早已干燥的食肉动物的粪便,但没找到疑似冬眠动物的毛发。

    遵从陈舟的叮嘱,他没敢往里走太深,记住位置后便撤了出来。

    ……

    保尔对这个山头的探索给陈舟提供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现在团体中另两人都唯他马首是瞻,到底该扩建房屋还是搬家,全都要他拿主意。

    眼见山腰上的风越来越大,气温也一天冷过一天,而山上的土壤因过于寒冷都冻得和石头一样坚硬,很难挖得动。

    扩建房屋肯定来不及,重新盖一间庇护所更是无稽之谈,陈舟果断选择利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过在搬家之前,他得先做一番探查,起码也得把洞里的“原住民”“请”出来,然后才好住进去。

    人与人之间自然是能融洽相处的,期间要是有动物掺和,气氛可能就不那么愉快了。

    听保尔介绍,陈舟最感兴趣的是山腰上的小山洞——

    斜向下的洞口足够隐蔽,而且可以在洞口增设木质挡板,防止风雪灌入其中。

    大小正合适的洞口不容易导致洞内热量流失,同时还可以沿着倾斜的坡道搭建烟道,排放在洞内燃烧时产生的烟气。

    当然,这个山洞也有不便,那就是采光问题。

    相对直来直去的洞口,这个山洞洞内的光线会格外昏暗。

    至于山下那个山洞,洞口实在太大了,简直就是邀请风往洞里吹,且洞内明显有猛兽活动的痕迹。

    据陈舟所知,不少穴居猛兽都有将猎物或是拣到的腐尸拖回洞内的习惯,假如那个洞穴也是那样,搬进去以后估计每天都要被尸骸产生的臭味儿熏陶,而且说不定洞里还有不少排泄物。

    保尔和毕楷对恶臭的忍耐程度如何陈舟不太清楚,但他很了解自己的嗅觉有多敏锐。

    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整天被臭味熏陶折磨,他非得被熏崩溃不可。

    ……

    本着宁选小不选大的原则,跟保尔赶到两处山洞所在,确定位置后陈舟带上武器便准备先行探查一番。

    在他探查山洞的同时保尔和毕楷二人也没闲着。

    保尔每天都要腾出一些时间将岩盐捣碎,然后放在行军锅中煮化,再将盐水倒进简单烧制的泥碗里等待结晶。

    这种提纯盐分的方法显然并不能完全消除天然岩盐中的有害物质,但至少能起到些许作用。

    最关键的是,经过提纯的盐粒能减少许多苦涩味儿,变得更易于下口,也更加适合烹饪,这能使他们的饮食稍微美味一些,变得更像生活的乐趣而不是为了维持生命体征按部就班的工作流程。

    而毕楷需要做的工作比保尔还多一些。

    保尔毕竟有腿伤,且至今仍留有后遗症,毕楷用过一针再生药剂后“满血复活”,不仅身体恢复到了巅峰状态,还能重新施展轻功,在机动性方面完全碾压保尔。

    因此加入团队后,保尔便成了那个留守在家的,他则负责外出放牧以及查探周边情况。

    天气变冷以后大角鹿群已经开始掉膘,用秋季积攒的脂肪来对抗严寒。

    陈舟跟毕楷解释过规则中的“零下六十五度”是什么概念,他明确地告诉毕楷,在那种严寒下大角鹿根本活不下来。

    因此完全不必幻想能饲养鹿群度过整个冬天,那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就目前来说,鹿群还是有用的,它们可以帮助搬运木柴,若是出远门还能提供脚力。

    眼下毕楷可以尽量将鹿群带到草食丰富的地方,填饱鹿群的肚子,避免它们掉膘太快。

    等天气实在冷的无法外出放牧,他们就能将鹿群批量宰杀,然后扒掉皮毛放在庇护所旁边冻起来,等食物短缺的时候这就是一份数量可观的预备粮。

    再说三头锯齿虎的体型也日益增长,为了养活它们,也得多搞些肉。

    在陈舟的计划中,需要的肉食不仅是鹿群,整座山头的中大型野生动物都是他的目标。

    待探索完山洞,确定究竟要搬到哪里后,他便会展开对这些野兽的猎杀,无论是四五十斤的狍鹿还是体重上吨的细齿巨熊,他都不会放过。

    ……

    两根固定着苦无的长矛或者说短枪,一把长刀,覆盖上身的轻甲,这就是陈舟下洞前的全部装备。

    止步于向下倾斜的洞口前,他最先砍下的枝叶浓密的树枝扫去了周边的积雪,然后蹲在洞口嗅了嗅,企图捕捉到洞内野生动物的气味儿。

    或许是山洞结构特殊,亦或山腰处的风太大吹散了气味儿,至少在洞口,陈舟没有嗅到任何与猛兽体味相吻合的腥臭。

    有点疑惑地皱了皱眉,陈舟没想到这种适合做巢穴的山洞竟然未被捷足先登。

    但他也只是稍微感到意外而已——

    这座山峰上的中大型动物本就匮乏,其中还都是鹿或者羚羊等食草动物,这些动物都没有穴居的习性,因此这个山洞未被涉足也不算什么稀罕事。

    试探着踩了下看起来几乎没什么棱角的洞壁,确定它远不像保尔讲述的那样光滑,陈舟才稳稳地落脚,步履稳健地往里走。

    山洞入口的高度大约3m,宽度1.9m左右,步入其中后两侧略微变窄,但总体还维持在可供两人并肩前行的大小上。

    从倾斜通道步入山洞平坦处的距离大约9m,比保尔目测长得多。

    令陈舟略感欣喜的是,这个山洞竟是个“葫芦口”结构,虽然洞口窄小,待真正抵达洞内后却别有洞天,豁然开朗。

    而且一路抵达洞内,除了些许细碎的砂石外他没看到任何动物遗留下来的粪便,更没嗅到任何怪异的气味儿,这点很让他满意。

    同时也说明这里可能确实未被其它动物踏足过,还算片处女地。

    山洞内部高度约莫3m,洞顶凹凸不平,呈青黑色,像是一块岩石粗糙的表面。

    自陈舟落脚处往前,洞壁勾勒出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整体空间大约120平方米,地表以砂石为主,间或掺杂着坚硬的岩石。

    这里同样没有动物毛发或粪便,但不代表没有生物活动的痕迹——

    陈舟在砂石中发现了一些早已晾干的昆虫尸体,还找到了一截大拇指粗细的不完整蛇蜕。

    担心附近藏有冬眠的蛇类,他还仔细地搜寻了一圈,并且用长矛翻动了一下比较松软的砂石,结果一无所获。

    那条蜕皮的蛇似乎只在这里短暂地停留过一会儿,待换下蛇皮后便永远地离开了这里。

    再往里,洞壁上分出两条岔路,其中一条宽阔些,约莫2m高1m宽,可容纳一人通行。

    另外一条便显得格外狭窄了,仅有1.7m高,80cm宽,陈舟必须要弯腰侧身才能挤进去,而且进去以后走不了两步就得停下,以避免被卡住。

    看这条岔路的狭窄程度,保尔想钻进去更没戏,倒是毕楷可以尝试一下,他的体型在三人中最瘦小,而且习武之人,灵活度也不差,遇到一些特别狭窄的地方甚至可以缩骨。

    不过陈舟对这条岔路并没有多大兴趣,120平的空间已经足够使用,他只想知道这条岔路通不通风。

    如果岔路通风的话,便有在洞内生火的可能了。

    但凑近狭窄岔路,认真听了一会儿,感受过这里的气流走向后陈舟最终否决了这一想法。

    他既没有听到穿过缝隙产生的风声也没感受到清冷的风或是新鲜的空气,这说明岔路应该是通往洞穴更深处乃至地底的,往那里排放烟气很有可能会重新涌上来。

    被迫打消利用狭窄岔路通风的想法后,陈舟又探索了较宽的岔路。

    有过深潜的经验,对于洞穴内部空间的走向和高低落差,他格外敏感。

    宽岔路非常长,在其中行走的过程中陈舟能明显感觉到这条道路总体是向下延伸的,也就是说沿着这条路前进,他是在一点点深入山体内部。

    向前向下途中他不止一次看到两侧出现新的岔路,不过那些岔路都更加狭窄,根本无法容纳他的躯体。

    整个岔路基本呈不规则的鱼骨状,而且极为狭长。

    陈舟一路走了接近200m都未走到尽头,只是愈发深入地底,两旁的裂隙也越来越多了。

    除此之外,岔路中的光线也越来越稀少。

    陈舟虽然具有夜视能力,但夜视能力不代表他可以在完全无光的环境中视物,起码也要有微光这个前提条件他视网膜中的运动传感神经细胞才能发挥作用。

    由于这里接近无光,他能看到的景象也越来越黯淡,并逐渐接近正常人认知中的“伸手不见五指”了。

    担心再往前完全看不清景象后失足跌入深坑或是一头撞在锋锐的石头上,陈舟果断停止向前并掉头重返洞穴开阔处。

    ……

    探查过后,他对这个山洞很是满意,认为它完全具备改造成庇护所的资质。

    当然,山洞中的那两条岔路着实有些煞风景。

    狭窄的岔路陈舟打算直接用石块封住,至于较为宽阔的岔路,他想将其利用起来充当柴房。

    砍伐成短块的木条直接塞进那岔路深处,长达数百米的岔路可以储藏足够消耗一整年的柴火。

    而且洞内十分干燥,有利于加速木柴中水分的流失,同时可以避免柴火被雨水打湿,这也就变相减少了烧火时产生的烟气。

    唯一有点麻烦的就是山洞向下倾斜且略显狭窄的入口。

    确定要将这里改造成过冬的庇护所后,陈舟打算辛苦一些,制造一条方木阶梯,自上而下铺下来,既能防滑也能减少跌落的风险。(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不错,请把《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