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跟一汽聊技术

    一九五八年,九月二十八号,清晨。

    天气还不错,在四九城这边,已经很凉爽了。如果是在昌城,应该还属于秋老虎的季节,依然很热。

    今天是汽车发布会的日子,临时场地是第一机部的领导安排的。因为发布会要把汽车安排到现场,所以选择了露天的一个广场。

    临时的场地设立在天安门广场西侧,也就是人民大会堂外面的露天广场。

    江成他们开过来的汽车,昨天下午就被人开到那边去了,张局长安排了人员仔仔细细的清洗了一遍。

    广场那边搭建了一个临时的会议台,虽然是临时搭建的,但并不小。虽然这要浪费不少钱,但面子工程也是要做的,因为这次邀请了西方不少人员参加。

    过几天就是国庆典礼了,会举行阅兵仪式。这次的阅兵仪式邀请了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还有驻华的外交官员以及大量的苏联专家。

    所以江成弄的汽车发布会,正好成为了国庆典礼前的开胃小菜,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也很有兴趣观看。

    为此上面还动用了部队里的人员来维护秩序,发布会定在八点钟开始。但是前面两小时,是文工团的成员表演节目。

    表演节目期间,江成那奔驰大G就会供重要的领导和外宾参观。安排了人员专门在汽车旁边讲解汽车有的新功能。

    汽车在昨天也加满了油,上午基本要一直保持启动状态,发动机不启动,就现在汽车的蓄电池,用不了几下就会没电。

    空调,收音机还有车窗的控制开关,以及汽车的各种开关集中在方向盘边上的转向开关。甚至还有目前可有可无的安全带,这也算是一个看点,虽然这年代大家都不愿意系安全带。

    江成他们不用急着去广场那边,但也不能太晚过去。张局长安排了汽车来接江成他们过去,开来接他们的车还是昌城汽车厂生产的悍马越野车。

    等江成到广场的时候,已经很多人了。

    在临时搭建的会台两侧有好几排位置,四九城这边,大佬多如牛毛。能坐在位置上的,除了外宾和专家,其他基本都是大佬。

    江成到达广场会台旁边后,先是用目光巡视了一圈。

    江成‘脸盲’,他对于这个年代的大佬不怎么认识。在场的绝对有很多高级别的大领导,这样的大领导,在后世普通人都见不到。

    他开了的汽车就停放在会台的左侧,很多人在那边围观,江成看见张局长在那边维护在秩序。也在另外一处看到了老表徐恩明,他身边也有不少人,应该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的。

    江成出现后,徐恩明也看到了他,立刻挥手示意他过去。

    江成看见徐恩明在招手,也就带着人就往第一汽车厂那边的人走去。

    昌城汽车厂的人以前是拿第一汽车制造厂来作为比较,最少以前内部是起了较劲的形式。但是不是两个厂在互相较劲,那江成不得知。

    何况都是国企,没有利益冲突。就算真较劲,也不影响江成跟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人交往。人家以前打仗,我们还跟很多国军一些人惺惺相惜呢。

    最少江成看过电视剧就是那样的,李云龙和楚云飞如果不是立场不同,两人也是可以成为朋友的。

    “江成,我还以为你会很早就过来呢。”见江成他们过来了,徐恩明立刻招呼着,然后向身边的人介绍道:“孟副工,郭总工。这位就是昌城汽车厂的江总工。”

    这互相介绍,也是按照级别来介绍的。江成级别没有郭总工高,所以徐恩明是先介绍江成。

    孟副工,虽然听上去是一个副总工程师,但他其实技术干部级别也是跟江成一样四级,而且他也兼任第一汽车厂的副厂长。关键有一点,第一汽车厂是副部级央企,昌城汽车厂是局级央企。

    所以从级别来看,孟副工并不比江成差多少,主要是有郭总工在,江成在级别上就比不了。

    郭总工现在是高级工程师,而且第一汽车厂的第一任厂长就是他。只不过可能因为他的管理能力不是强项,主动让贤了。

    但是他现在是第一汽车厂的第一副厂长兼任总工程师,江成是总工程师兼任第一副厂长。这听上去好像一样,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前者为主后者为副,但并不是说前者为主作为第一副厂长就要去管理生产。

    这里的主副,主要是跟待遇挂钩。如果昌城汽车厂是副部级央企,江成依然只是一个四级技术干部工程师,那么他也会选择第一副厂长兼任工程师。以行政级别为主,领的工资和待遇会比总工程师多。

    在给孟副工和郭总工介绍完江成后,才开始跟江成介绍他们两人。至于他们身边还有一起来的技术人员,是不需要介绍的。

    “孟副工,郭总工,你们好。这位是我的内人谭雅萱,这位是我们厂里的工程师郑可,还有这位是我的学生黄文仪。”江成跟他们打过招呼后,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身边的人。

    “江总工,很高兴认识你。听说你们搞的技术不得了呀。走到了国际前沿,还愿意把技术教导给我们。”孟副工对江成热情的说道。

    虽然孟副工是副总工程师,但那是因为他是在第一汽车厂,如果换个厂,可能就是总工程师了。

    之所以他对江成很热情,因为第一汽车厂试制东风轿车和现在的红旗轿车,都是他组织人员试制出来的。

    参考了目前国内能见到的所有高级轿车,也算是取长补短,造出来的红旗轿车。本来以为很不错了,但没有想到跟昌城汽车厂那边一比,完成是层次不一样。

    人家的高档,在于造型设计和技术运用。国外虽然早就尝试在汽车上装空调了,但到现在还没有解决体积过大的问题。

    昌城汽车厂却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了,这也跟车型有关系。江成前几天是打开了前车盖给徐恩明那位看过,比轿车的空间大不少,但全部放满了零部件。

    如果换成轿车,其实普通轿车还真能放。因为普通轿车的发动机不需要那么大的马力,发动机可以小一些省出空间来。

    但是红旗轿车不行,红旗轿车是V8发动机。之所以用这样大的发动机,是因为它一开始设计的时候本来就不属于民用。

    在观看区,江成跟他们讨论着现在昌城汽车厂用到的技术。

    可能孟副工和郭总工基础能力很强,技术也不错。但是昌城汽车厂现在的发展方向已经不是单纯的机械制造了,跟他们讲技术,首先他们得明白什么是二极管,什么是三极管,然后得明白什么是集成电路。

    可以说昌城汽车厂面对第一汽车厂,已经有一定的技术壁垒了。第一汽车厂要是造不出集成电路,派技术员过去学习,就算能造出空调,但控制开关方面依然会很传统。

    到最后可能就是造不如买了,除非第一汽车厂也花大价钱去组建集成电路方面的研究室,也搞一座电弧炉什么的。

    不过这肯定不行,就算上面已经把很多自主权下放给企业了。但明知道昌城汽车厂已经在对集成电路多方面研发,第一汽车厂再安排人员去做同样的研发,那就是对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第一汽车厂如果想在集成电路上进行研发,只能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去昌城汽车厂进行共同研发,然后研发出来的技术共同直接使用。

    反正电子控制系统的技术话题是聊不下去,江成只能跟他们聊车辆造型设计,还有涡轮增压,以及一些汽车材料运用方面的。

    就算是这些汽车上面的技术,江成也见识和理解也是吊打孟副工和郭总工。

    这讨论技术问题,时间过的很快,张局长安排人来通知他做好准备。江成只好让郑可还有黄文仪跟他们交谈。

    而孟副工和郭总工,他们看见两个年轻的女人,觉得应该没什么聊的。一个七级工程师,一个刚毕业还没半年的学生,能跟他们谈论什么。

    本来想应付几句了事的,但是郑可和黄文仪还是太年轻了,有些人情世故不懂。

    江成在跟孟副工和郭总工聊的时候,是尽量点到为止的。感觉有些话题延伸的太远,他们接不住,就会自动转移话题。

    但是郑可和黄文仪,面对的可是高级工程师。她们紧张呀,这一紧张就全力以赴了。

    郑可跟在江成身边两年多了,平时就探讨过很多问题,也单独执行过很多车辆的制造。甚至她跟陆振华那边共同合作,已经设计出挖掘机了。

    只不过因为外贸易订单的原因,导致研制速度有点慢,另外就是挖掘臂的设计制造需要不少时间。

    只要挖掘机试制成功了,郑可的工程师级别也能提升。

    孟副工和郭总工根本就不明白郑可的能力,论造车,她其实现在也不差了。而郑可也是真心想请教一些问题,她觉得要取长补短,不能光听江成的。

    只是询问了几个‘刁钻’的问题后,场面点有小尴尬。

    黄文仪倒是对汽车领域不在行,可她不跟孟副工和郭总工聊汽车结构。她直接聊汽车的电子控制,没有跟他们聊计算机,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不错,请把《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