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团的表演快要结束了,江成提前走到了会台边。
最后一个节目是团队歌唱,现在的音响设备有点落后,表演人员没有耳麦,只能依靠四周临时安装的扬声器。大家唱歌得很卖力才行,否则声音传不了太远。
当然了,等会江成到台上,是会拿有线话筒来讲话的,有线话筒加音频信号放大器加外放喇叭,声音是很响亮的。
就在江成等待的时候,场地外面临时出现了情况,有大佬卡着时间来这边了。然后江成也看傻眼了。
毕竟穿越过来的他,能让他知道这个年代出名的人,那绝对很不一般。竟然出现了他记忆中有过的人物。
会台上的表演结束了,主持人上了会台,开始宣布昌城汽车厂自在研发设计制造的高档越野车发布会正式开始。
江成深呼吸了三下,他属于越紧张越亢奋的人。这样的状态有利有弊,好处就是容易超常发挥,坏处就是一兴奋老是容易说一些题外话,说一些个人的见解。
要知道这个年代,要谨言慎行。就比如我们国内事实情况的确很弱,但你不能因为这个去贬低国内的情况。但有时拿我们国内的产品去跟国外做比较的时候,说话就得有技巧了,有些事情得说的委婉。
“有请昌城汽车厂的总工程师江成同志上台~。”
主持人说完内容后,朝江成所在的地方邀请着。
江成听到邀请后,脑海中的思维开始迅速运转起来,精神高度集中,让他暂时不再关注新到场的大佬。
在江成上台后,一边举起手臂朝在场的所有人示意,一边走向会台中间有话题的地方。而主持人在他上台的时候直接下去了。
走到会台中间后,江成很镇静的调整了一下话筒的角度,然后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江成很想开场来一句‘同志们,辛苦了’,然后大家回一句‘为人民服务’。
如果江成真这样做,那这发布会就要成为一个笑话了,他的生涯到此结束。
“各位尊敬的领导还有来宾,感谢大家来参加这次的汽车发布会。大家也看到我右手边的这辆汽车了,这就是我今天要隆重介绍的汽车。”
“这辆汽车早在一年半之前,我就构思和设计好了。它能出现在大家面前,是经过我们昌城汽车厂的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日日夜夜不停的去攻克各种难关,终于在四个月前,这款车造出来了。”
“大家可能要问了,为什么四个月前就造出来了,现在才展现在大家眼前。因为通过我们技术团队,调查了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后。我们觉得当时造出来的汽车并不能让我们满意。”
“四个月前,我们的汽车,只是在造型上有亮点。但是这不是我们昌城汽车厂造车的目标,我们要不就不做,要做就要做的最好。”
“首先,经过我们调查,访问了一千个驾驶员。他们最关心车辆的问题是什么,得出来的结论就是行驶里程的问题。汽车加油难加,经常担心开到路途一半汽车没有油了。”
“为了解决这个行驶里程的问题,我们跟发动机厂进行了深度的合作。让发动机更省油了,现在制造出来的这款车,行驶一千三百公里,只需要加一次油。”
说道这里,江成停顿了一会,让大家消化一下第一个信息。其实他就是学雷总的,让大家听到一千三百公里的时候懵逼一下。这并不是指加满油的车能开一千三百公里,实际上就只能开六百五十公里左右,还得要路况好。
六十升的油箱,再加满一次,等于是一百二十升,只跑一千三百公里。对于后世来说就是一个油老虎,而且这还是理论上的公里数,谁会开车开的完全没有油了再去加油。
但是江成也没有说假话,昌城发动机厂的发动机性能的确比以前好,比以前省油。至于省多少油,那不是重点。
不过有一点,江成在这个年代用这个说法来介绍汽车的行驶里程其实是很不错的。因为大家开车出远门都习惯提前准备一桶燃油了。
江成这样说,起码在一千多公里内,大家准备好一桶油后,就不用考虑中途有没有加油站的事情。
江成从昌城开车到四九城,可是找了几次加油站的。
“油耗只是这汽车的问题之一,我们要做就做最好的汽车。所以在四个月前,这汽车制造出来后,我们又把它给拆了。”
“我们汽车工业发展比人家晚,但是我们要迎头而上。我们要把别人的常规改变成我们的常规。”
“普通的车窗,需要摇杆进行手动升级。现在国际上有不少车有了电动升降,电动升降是也我们要做的,但我们不想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所以我又组织了上百个专业的工程师,来进行更高级的升降技术研发。”
“通过我们对齿轮大小和转速的研究,发现一个硬币大小的动力齿轮,每转动136格齿轮后,就能让汽车玻璃升降4毫米。”
“然后我们做了无数的齿轮组,终于做出了一组百分之九十七的人能接受的升降速度。”
说到这里,江成又停顿了一下,偷偷瞄了一眼在场的情况,感觉十分的不错。他又讲了很多废话糊弄人,因为这个所谓的升降速度,快一点慢一点,只要不是很离谱,大家其实都能接受。
所以那机械升降齿轮组,就是随意设计的。速度适中就可以,能接受的范围其实很大的。
这主要目的就是装逼,显得这车每一个地方都高大上。
“这车窗升降速度,并不是我要说的重点。重点是我们利用了我们国家领先的技术,进行了电子设备控制。这汽车车窗可以进行一键升降,请我们在汽车旁边的同志示范一下。”江成继续说道。
汽车的车窗门已经被打开了,在车门前的同志,只要按一下开关。车窗就能自动上升和下降。
而这也不是技术的关键,真正的技术是江成让人在驾驶位置的车窗边,可以控制其他三个车窗的升降。
车门都是打开的,车门身边没有人,但是可以同时控制四块车窗玻璃升降。
不要以为这个细节好像也没什么用,其实在这个时代作用大了。
能坐车的基本都是领导,这在不错的天气里,坐车开个车窗很正常吧。可一个领导坐车还要摇车窗按车窗,特别是下车后,还要把玻璃升起来。
但要是有了江成这款车的升降功能,那些坐车的领导等于实现了声控开车窗了。比如‘小李,开一下车窗。’
特别是接待宾客,在询问宾客要不要开车窗后,再来一句‘小李,帮陈同志开一下车窗’。然后宾客坐的位置车窗兹的一下就开了。
而且下车后,领导也不用体恤驾驶员同志,让他们说上车知道开窗,下车却不关。让驾驶员坐在驾驶室里就可以关车窗了。
别看这只是一个感觉也不厉害的功能,其实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很有用。
什么叫高档,这就叫高档,电子控制设备加司机,等于‘声控’。
讲完升降车窗,江成开始讲车内座椅。首先就给大家整高大上的词,人体学座椅,靠背是经过多少中西医专家,符合了人体结构学,专门设计出的弯弧造型。
江成在台上口若悬河,第一汽车厂的人是听懵了。不光是第一汽车厂的,郑可也懵了。
其他事情郑可可能不清楚,那汽车座椅靠背,她是清楚的很。弄那个弧度造型,只是因为坐久了,往后靠的时候有一个弯弧柔软的靠背顶在腰上面的位置比较舒服而已。
哪有什么中医和西医专家,哪有什么人体结构学。
但是郑可听到孟副工和郭总工还有其他一汽的技术人员在讨论,她知道一汽的人都信了江成说的。
还有那所谓的玻璃升降齿轮,的确是换了。但也就是换了一组小一点的齿轮,进行更精准细微的控制。
可根本没有安排人去研究齿轮转多少会让玻璃上升或者下降多少,全部是胡扯。
但郑可不得不佩服江成胡扯的能力,如果不是她经常在江成身边,就现在江成演讲的状态,还真会相信他。
坐在郑可身旁的黄文仪和谭雅萱就相信了,黄文仪只负责研发工作,不过去车辆的事情。谭雅萱就更别提了,上班也就是分配一些工作,一有空闲就在带孩子。
所以江成说的这些,连自己厂里的人都相信,更别说外人了。
负责研发红旗轿车的孟副工,他算是明白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真是细节决定成败,车窗,座椅,安全带,方向盘。人家才是每一样都考虑到了,那才是真正高档的车。
而红旗轿车呢,座椅上裹了一层锦缎,坐的舒服就算考虑到了。方向盘中间的标志图案用金子做,就显得高级了。造型是不错,但那是借鉴了别人的汽车,有自己的理念,但不多。
人家在驾驶室前把装饰板设计了各种仪表和开关的造型,他们却是想着如何装饰仪表显得好看。
“老孟呀,要是这江成早几年回国。可能就没有我们第一汽车制造厂什么事了。”郭总工对着孟副工开口说道。
“这话说的不对,他要是早几年回国。应该是昌城汽车厂不会出现,而这江成会成为第一汽车厂的领军人物。”孟副工苦笑了一下说道。
江成回国的时候,第一汽车厂已经建设好了,国内还提前安排了很多人去苏联学习技术。所以就算江成自己有技术有设计能力,上面也不会安排江成在第一汽车厂担任重任。
但是江成要是能在五三年之前回国,然后展现才能,那真的很多事情都不好说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