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关于美国的认知作战报告》(求票))

    翌日醒来,刘雨和刘林跑进屋子喊朱霖起床。时间过了八点,喜梅疑惑朱霖为什么还没起床,自己又不好意思进来,只能让两个小家伙进来。

    冬天来了,两人身上穿着厚棉衣,都是杨秀云在老家做的。朱霖买了一些衣服,但是保暖性都不如杨秀云做的棉衣。

    只不过这衣服尿湿之后不好换,也不好干。好在两人慢慢长大,白天一般不会尿裤子。

    “咦,爸爸!”刘雨鬼头鬼脑的正准备喊朱霖起床,觉得有点不对劲,爬上床看到侧面的刘一民。

    刘林晃悠着跑到这一边也附和道:“咦,真的是爸爸!”

    刘雨的手直接放进刘一民的脖子里,冰凉的触感让刘一民瞬间醒来,刘雨看到刘一民睁开眼,咯咯笑个不停。

    朱霖也被吵醒,揉了揉眼睛慌忙将刘雨抱了下去:“刘雨,你怎么穿着鞋往上爬。”

    “昨天怎么没把门插上。”刘一民无奈的说道。

    “还说我呢,刘老师!”朱霖冷哼一声。

    刘林说道:“妈妈,上班快要迟到了!”

    朱霖一看时间,赶紧穿衣服起床:“快,把你妹带出去!”

    刘林拉着刘雨走出了房间,两人一边走一边喊着:“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

    喜梅拍了拍脑袋,一忙就忘了,昨天霖姐说过刘教授会回来的。

    喜梅看了看饭菜,准备再炒点,朱霖走出卧室喊道:“喜梅,我不吃了,给我准备几个鸡蛋。”

    “不用急,迟到几分钟不算什么!”刘一民追上来说道。

    朱霖说道:“刘老师,你不知道,今天人艺要开大会,我们导演坐前面,去晚了不好意思。”

    “行,我开车送你!”

    “不用不用!”朱霖对着镜子照了照,拿起包接过喜梅递过来的鸡蛋就走。

    “你慢点!”刘一民忍不住说道。

    “放心吧!”

    刘一民看着朱霖风风火火的骑着摩托车出去,满脸无奈,刘雨和刘林抱着刘一民的双腿,不断地询问着他去哪儿了。

    刘一民刷过牙,抱着他们走进厨房,先让他们两个吃饭,一边吃一边告诉他们。

    “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去看望一群大哥哥和叔叔,爷爷。他们在保护国家,他们很勇敢。”

    刘雨和刘林仰着脑袋,听得非常认真,连饭都不吃了。

    “先吃饭,吃完再讲!”刘一民命令道。

    两人快速地低头吃饭,刘一民说道:“喜梅,一会儿收拾下东西,咱们搬回华侨公寓,那儿暖气都开一个月了,不用白不用。”

    “行,我一会儿就回去收拾东西。”

    “我也去收拾一下。”

    刘一民吃完饭走进书房,穆青打来了电话:“一民,从前线回来了啊?”

    “您这是瞅着点给我打的电话啊?”刘一民笑着说道。

    “等着你呢,文研所说9号进行研究项目结项,你们真的做好了?”穆青好奇地问道。

    刘一民笑着说道:“做好了,穆社长,9号可以准时进行,到时候还再送你们一份研究报告。”

    “是吗?行,我等着,要是可以,我们继续合作。”穆青听到后非常感兴趣。

    挂断电话后,刘一民开始收拾文稿,将东西放进硬纸盒,一股脑地装进轿车的后备箱。

    皇冠的后备箱不是很大,好在东西不是很多,主要是一些衣服和书、文稿。要紧的东西收拾好之后,其余的以后可以再拿。

    “喜梅,还有吗?”刘一民问道。

    喜梅摇了摇头:“没有了,就这些了!”

    “好,出发!”将车库和四合院的大门锁上,正式前往华侨公寓。

    到了华侨公寓,将车停到路的一边,确保不影响邻居出行后,和喜梅带着大包小包上楼。

    两人除了掂东西,还得鼓励两个小家伙爬楼。

    “大哥招呼一下妹妹。”刘一民说道。

    刘林扯着刘雨的手,一步步往上爬,到了四楼终于可以歇口气,打开房门,屋子里热气袭来,两个小家伙高兴地跑到了卧室里。

    “房间打扫过了啊!”刘一民说道。

    “前几天周日,霖姐和我过来打扫的。”喜梅说道。

    “哎呀,影响你休息了。”

    “没事,霖姐还给我发红包了,向东也来了。”

    “你们关系进展到啥地步了?”

    喜梅忽然语塞,红着脸说道:“就那样,挺好的。”

    “好就行。”刘一民嘿嘿一笑,将自己的东西搬进书房,又下去将车里面的东西拿出来。

    “吴教授?您这是?”刘一民看到吴作人正叼着烟斗打量着车。

    “刘教授,你的啊?”

    “目前算是配的。”刘一民笑着说道。

    “不错,你们燕大对你不错。”

    “是文研所的,文化部配的。”

    吴作人吐了一口烟:“那我就明白了,我还想燕大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刘一民请吴作人上去喝会儿茶,吴作人正有此意,帮刘一民抱着东西就上了楼。

    吴作人只来过一次,也没进过书房,好奇地打量着刘一民的书房,奖杯、奖状甚至还有启功先生的字和黄永玉的画。

    “永玉这画的越来越好了,启功先生的字也飘逸。听说永玉给你画了两幅画呢,哪一副呢。”

    “《宠儿》啊,我收起来了,有时候晚上猛地一抬头看到,觉得吧”刘一民嘿嘿一笑,将画抽了出来。

    刘一民有时候自己看到会吓一跳,干脆就把画收了回去。

    吴作人看完画跟刘一民聊了聊近日的行程,得知他去了前线,于是向他询问前线的战事,刘一民将顺利和残酷的一面都告诉了他。

    吴作人感叹前线的残酷,为年轻战士的牺牲感到惋惜:“自古战争就是如此残酷。”

    “吴老,您请喝茶。”刘一民说道。

    “好,你说越南人也奇了怪了,自己已经输了,还不老老实实的退回去,非得再碰一鼻子灰。”吴作人纳闷地问道。

    “早就不想打了,只是还顾忌自己那点面子。另外,吞到嘴里的肥肉,不想放。去年越南寻求印度调停,但最后仍然是不愿意从柬埔寨和老挝撤军。”

    越南经济都快崩溃了,苏联又顾不上它,但他又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到了碗里不想吐出来,那就只能继续损失更多。

    找印度调停,越南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难道是觉得上一次教训印度的时间短,印度有经验?

    吴作人现在担任美术家协会主席,听到刘一民的话,也想为前线做点贡献。

    “前线基础物资并不缺,可以采购一些副食品,最好是跟军用的分开。前线战士窝在雨中的猫耳洞唱‘喝的是天降水,吃的压缩粮’,压缩粮这玩意儿,短时间还行,长时间就受不了。

    美术家协会要想慰问,多买点火腿肠、水果罐头甚至新鲜水果等物资比较好。”刘一民说道。

    吴作人点头道:“行,我考虑考虑。另外这次来是想问你,明年五月份我要到巴黎举办画展,我也想呼吁一下文物归还,我想问问你具体想法。”

    “这样啊,恭喜您了!”

    “没什么,我跟妻子萧淑芳合办的。”

    “您两位真是美术夫妻的榜样,至于想法嘛,主要是在媒体上发声。从现代文化,谈论到以前的文化,再谈论到在流失在巴黎的国宝即可。另外您也不必如此书生气,咱们中国人喜欢给对方留面子。

    实际上,这是他们抢我们的,是欠我们的,大胆地要就行。有没有效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告诉看报纸的人,看画展的人,法国抢了中国的东西。”

    刘一民说完,转念一想:“如果有可能的话,您可以画一幅他们掠夺的画,挂在展厅以示众人。”

    “可以,这个办法不错。”吴作人笑着说道。

    看时间差不多了,吴作人离开了刘一民家,回去的路上背着手,时不时地哼一段歌曲。

    屋子里太热,两个小家伙将棉衣什么的都脱了,在屋子里撒了欢的玩儿。

    “你们两个慢点,别磕着。”

    刘雨问道:“爸爸,这也是咱们家吗?”

    “瞧,我家闺女这记性!”刘一民轻轻敲了敲刘雨的脑袋。

    喜梅笑着说道:“刘教授,几个月前还不太记事儿呢!”

    “喜梅,中午不用做饭了,又没菜,先出去吃,那个摩托车,你以后就骑着买菜用,现在我也不怎么用了。”

    “好。”

    中午吃完饭,刘一民午休过后准备去燕大,总政部给刘一民打来电话,告诉他《中国军魂》的谱曲工作已经交给了总政擅长音乐的文艺干部。

    《中国军魂》成曲的时候采用了流行音乐,也不知道现在谱写出来怎么样。

    下午,刘一民走进燕大,本来准备代课的闫真,笑着给刘一民指出了讲到的内容。

    刘一民轻轻地拍了拍闫真的肩膀:“你还真是深得我心。”

    本来没打算去上课,闫真书本都交给他了,他也就没有再安排闫真代课。

    闫真一脸不解,不知道刘一民刚才的话是夸他还是损他。

    “闫真呐,你还是年轻。”有人拍了拍闫真的肩膀,闫真转头看到是师姐戴锦化。

    “戴师姐,您的意思是?”

    “我没意思,毕竟你那老师的想法一会儿一个样。”

    上了一节课,刘一民回到文研所,召集新华社课题项目组的人开会,所有的研究资料都收了上来。

    刘一民将自己写的论文拿了出来,让大家整理出来一份总体的结题论文和结题报告

    “你们写的算是阶段成果,结题论文和结题报告的是最重要的部分,阶段成果可能没人看,但结题论文和报告肯定是要看的。结题论文我已经写好了,大家这几天把结题报告写了。”

    “好,刘教授。”

    “你们谁有写结题报告?”

    刘一民看了看支支吾吾的众人:“算了,我带着大家写。”

    所有的研究已经做完,结题报告写起来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概述加上研究的过程、效果以及建议等几方面内容,注重于过程和成果的呈现。

    刘一民带着他们写结题报告,算是对他们的一种授课,闫真和另外一名刘一民的学生刘萍也在旁边学习。

    下班后,刘一民合上文件:“明天继续。”

    等刘一民走后,刘萍冲闫真说道:“大师兄,你压力大吗?”

    闫真嘴角发出无奈的声音:“压力大啊,我发现了做刘老师的学生,不是一件好事,压力太大了。别人问我导师是谁,刚开始我说的很自豪,现在我觉得心虚。”

    “是啊,我觉得咱们说出刘教授的名字,就是给刘教授丢脸。我跟我朋友聊天,我朋友说你既然是刘教授的学生,那么你一定也学会写作了吧?”

    “唉,没办法,选择了刘教授当老师,光环是刘教授给的,阴影也是。”闫真说完放下手中的资料,准备去吃饭。

    到8号,两天的时间,五万字的结题报告写好。刘一民看完后觉得非常满意,让几名研究生去刻板,然后油印出来。

    五万字分头刻板,一两个小时,就能够刻完。

    “先印个十份吧,这份最终的资料谁都不准私自油印带回去参考。学到的东西是大家的,但里面的结论内容不准乱传。”刘一民严肃地说道。

    “明白!”

    等资料印好之后,刘一民将刻好的版放在了包里,拿回家锁在了柜子里。

    9号一大早,刘一民带着一群研究生来到了新华社会议室,将最后的研究结果呈现给他们。

    刘一民一到新华社就被穆青请了过去,穆青和几位主要的领导先将刘一民的结题论文和报告大致看了一遍。

    “有理有据,还有策略,你们文研所的研究很完整嘛!”穆青笑着说道。

    “那是当然,钱不白花,花到哪里哪里值!”

    又看了一会儿,穆青说道:“一会儿你给大家做一做讲解,另外你给我说的赠送的研究是什么?”

    刘一民将一份资料单独递给了穆青,穆青看到标题后诧异地看向刘一民,刘一民点了点头,穆青冲其他人说道:“同志们,你们先到会议室研究,我跟刘教授一会儿过去。”

    等人走后,穆青说道:“《关于美国认知作战报告》,这是你写的?”

    “对,附赠的。”

    穆青看了看内容长短:“你小子,不只是赠送这么简单吧,你这是把我们的馋虫勾起来,为明年的合作埋钩子是吧?”

    “您说的,只要做得好,咱们继续合作嘛!”

    “认知作战,这个名词我还没听过,你给我讲讲。”

    “其实就是通过信息的传播去根据自己的意志塑造目标国家决策者和民众对于事件或者趋势的认知。

    比如古巴导弹危机,现在全世界的人都认为是美国占了上风,可实际上真是如此吗?

    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的背景是什么?是美国向土耳其运送导弹和核弹,威胁苏联。之后苏联通过向古巴部署导弹,逼走了美国在土耳其的核力量,还拿到了美国对古巴的安全承诺。

    当然这个承诺不重要,重要的是苏联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美国通过宣传,包装成了他们大赢特赢,苏联大输特输。苏联跟美国比,在使用媒体方面,远远不如美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不错,请把《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