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我也可以谈,我也可以爱国!(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随着李家成到来,华润的酒会正式开始。

    华润总经理张建华走到宴会厅前方的麦克风前,面带微笑地开口说道: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晚上好!

    首先,我代表华润公司,对各位在百忙之中莅临今晚的酒会,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宴会厅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陈秉文注意到,站在张建华身旁的李家成脸上带着谦和的笑容,看着参加宴会的众人。

    “今晚我们齐聚一堂,主要有两个目的。“张建华继续说道,“第一,是为即将到来的春季广交会预热。

    我们希望各位能够支持内地经济建设,利用广交会的机会,采购各种物资。”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在场的企业家们:“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向大家介绍内地新出台的'三来一补'政策。

    这个政策允许外商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形式,与内地企业开展合作.“

    “我们华润作为连接内地与港岛的桥梁,愿意为各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无论是政策咨询、手续办理,还是厂房选址、员工招聘,我们都可以协助安排。“

    这时,张建华特意看向李家成的方向:“同时,我还要宣布一个重要的消息,

    华润将与长江实业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合作开发天水围项目。”

    张建华话音方落,现场的地产商顿时一片哗然。

    随着港岛人口逐年增多,港府在年初的时候制定开发天水围的计划。

    想要将天水围开发成港岛的卫星城,安置几十万居民。

    然而,面对这么大一块蛋糕,港岛各大地产商却都犹豫不决。

    天水围地处新界,而新界的土地租约将在1997年到期,距离现在只剩下18年时间。

    这么短的期限,对于需要投入巨资进行大规模开发的地产项目来说,风险实在太大。

    所以,计划宣布之后,一直没有多少开发商愿意参与拍卖,大家都在观望。

    现在张建华宣布,将由华润牵头长实,共同开发天水围,这个消息无疑在会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华润这是要带头吃螃蟹啊。“旁边一位地产老板低声对同伴说,“新界的地,谁敢轻易碰?“

    “但若是华润牵头,或许真有转机。“同伴沉吟道,“毕竟他们代表的是内地态度。

    他们出面参与开发,或许我们真的可以试试!”

    站到一旁的陈秉文,听到这些地产商的话,大脑也在快速思考。

    在他的印象中,天水围一直是李家成开发的,通过这个项目,李家成赚的盆满钵满。

    外界传言,开发天水围,至少让李家成的资产增加几十亿港币。

    所以,刚才李国伟告诉他,华润也参与其中之后,陈秉文一直在回忆关于天水围开发的细节。

    他清楚地记得,前世天水围项目是李家成的经典之作。

    长实以极低价格接手后,将天水围打造成了可以容纳数十万人口的现代化社区。

    但此刻,华润的介入让情况变得复杂。

    陈秉文意识到,这其中肯定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内幕。

    虽然华润有国企背景,但是在港岛这个地方,钱才是排在第一位的。

    就在这时,李家成从容地走到麦克风前,面带微笑地说道:“各位朋友,天水围项目确实存在不确定性。

    但正因为有不确定性,才有机会。

    华润与长实合作,就是要为大家探一条新路。

    如果各位有兴趣共同参与这个项目,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

    这番话让在场的不少地产商,露出思索的表情。

    见到这种情况,陈秉文灵光一闪。

    有没有可能天水围开发这件事,就是李家成扯上华润这面大旗,用华润的背景和特殊地位,来巧妙化解新界土地租约的政治风险。

    同时为自己构建一道无形的护城河,阻挡其他实力稍逊却又蠢蠢欲动的地产商的窥视?

    这样一来,他完全可以凭借长实开发房地产的经验,在天水围项目中占据绝对话语权。

    最终,只要分给华润一点残汤剩水,就能换来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和绝大部分的利润。

    而华润方面,可能也乐于见到项目能够启动,带动内地相关产业发展和就业,同时也能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双方各取所需,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这个念头让陈秉文豁然开朗,他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李家成的真实意图。

    华润的“牵头”,更像是一种战略性的“站台”和“信用背书”,实际的操盘手和最大受益者,必然还是长实。

    李家成巧妙地借用了华润的特殊身份,化解了最大的政治风险,排除了潜在的竞争者,为自己独享这块巨型蛋糕扫清了障碍。

    “好一招借势而为,四两拨千斤!”陈秉文心中暗叹。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竞争,而是上升到资源整合、趋势判断和格局构建的更高维度。

    想通了这一点,陈秉文抿了一口酒,目光再次投向笑容满面的李家成。

    忽然觉得这个笑容特别虚伪。

    那看似谦和、温厚的笑容,此刻在陈秉文眼中,像一层精心打磨的面具,完美地掩盖了其下精密的算计。

    这不再是商业智慧带来的从容,而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用最温和的表情,行着最利己的布局。

    “华润牵头.好一个华润牵头!”陈秉文心中冷笑,“不过是借虎皮做大旗,用国家的信誉,为自己的商业帝国扫清障碍,堵上所有人的嘴!”

    他瞬间想通了更深一层:李家成此举,不仅化解了风险、排除了竞争者,更是在绑架大势。

    他将华润,乃至华润所代表的意志,与自己长实的利益进行了深度捆绑。

    未来任何对这个项目的质疑,都将不再仅仅是质疑长实,而是在某种程度上质疑华润的决策。

    这等于为项目上了一道无比坚固的保险。

    陈秉文看着台上那滴水不漏的笑容,感到一阵强烈的生理性不适。

    这种将借势、算计和捆绑运用到了极致,却又披着“合作共赢”、“探索新路”外衣的手段,让他看到了资本玩家冰冷而现实的操作逻辑。

    “很好.”陈秉文眼神微眯,心中的斗志被彻底点燃。

    既然贼可往,我亦可往!

    “你李超人能借华润的势,我陈秉文为何不能顺势而为,在这盘大棋中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

    你想独吞天水围?

    未必就那么顺利。”

    他的目光从李家成身上移开,缓缓扫过会场中那些被“华润牵头”的消息所震动、面露思索甚至跃跃欲试之色的地产商们。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

    “如果.我能找到一个契机,哪怕在天水围弄一块地,把现有的几个厂整合在一起,建一个大型的饮料生产基地,也足以让陈记获得远超想象的回报。”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便迅速在陈秉文脑中疯长。

    既然看穿了李家成“借势”的棋局,为何不能效仿,甚至利用这一点,为自己争取更核心的利益?

    “看来,和李国伟以及华润的张总,后续很有必要深入聊一聊了。”

    他心里默默的想着,“我也可以谈,我也可以爱国!”

    另一边,宣布完消息,见目的已经达到,不论是张建华和李家成都不再说什么。

    酒会的主要目的毕竟不是为了开发天水围招商,有些话点到为止,反而比说透效果更好。

    随后,张建华回答了一些与会商人关于“三来一补”政策的提问后,酒会进入了自由交流环节。

    这时,李国伟走过来低声道:“陈生,刚接到消息,王先生那边临时有个紧急会议,可能要晚半小时到。

    您看”

    “无妨,李经理你先忙,我正好趁这个机会多认识几位朋友。”陈秉文笑着摆摆手,示意李国伟不必在意。

    他本就不是单纯为了见王建军而来,这种工商界云集的场合,本就是拓展人脉、捕捉信息的好机会。

    李国伟歉意地笑笑:“那好,陈生您自便,有任何需要随时找我。”

    李国伟离开后,陈秉文整了整西装,目光在人群中搜寻。

    很快,他找到了目标。

    万通贸易的刘董事正站在靠窗的位置,与一位看起来有些面生的中年人交谈。

    万通贸易主营食糖进出口和期货套保,而原糖是陈记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大宗原料,与一家有实力的贸易商建立良好关系只有好处。

    买不买,买多少,可以再议,但这条线必须先搭上。

    陈秉文脸上挂起得体的商业微笑,缓步走了过去,准备先混个脸熟,聊聊糖市行情,为后续的采购谈判铺垫气氛。

    然而,就在他接近时,那位背对着他的中年人略带抱怨的话语,隐约飘进了他的耳朵。

    “.韦理现在全部心思都在和黄身上,天天想着怎么把那堆烂摊子理顺,尽快扭亏为盈。

    像屈臣氏这种不痛不痒的控股公司,他哪里顾得上?

    根本就是任其自生自灭嘛!”

    “屈臣氏”三个字像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陈秉文。

    他放慢脚步,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变,但全部的注意力已经高度集中在那两人的对话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不错,请把《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